分享
中共中央党媒从刊到报的转变...意义(1921—1949)_胡雪莲.pdf
下载文档

ID:2727198

大小:416.58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共中央 刊到报 转变 意义 1921 1949 雪莲
DOI:10 13796/j cnki 1001 5019 2023 01 006中共中央党媒从刊到报的转变及意义(19211949)胡雪莲,杜贺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报党刊经历了从报、刊未分到报、刊分野,从以刊为主到以报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共中央正式办报缘起于党的六大,始于创办鼓动性刊物 红旗 与地方性日报 上海报,并于1930 年8 月将二者合并为首份中央机关日报 红旗日报,但不久停刊。临时中央迁入苏区后,中共中央党媒基本保持一刊一报格局,渐由以刊为主转向报、刊并重。随着 解放日报 创办和刊物停办,中共中央党媒转为以报为主。从刊到报的转变引致党媒功能、组织形式和党管方式发生变化,“党报”概念随之变更,解放日报 改版正是这一进程的结果。这进而引起中共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对象、传播效率、宣传话语及马克思主义话语发生变化,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马克思主义传播;解放日报中图分类号:G219 29;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5019(2023)01 0047 1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共中央机关报标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话语的演化研究(19211949)”(20BDJO55)作者简介:胡雪莲,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杜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51027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报党刊经历了从报、刊未分到报、刊分野,从以刊为主到以报为主的演变过程。就前一种转变而言,建党初期的中共中央文件多混用报、刊概念,向导 周报、中国共产党党报 等中共中央机关报刊虽名称含有“报”字,但实际均为刊物。到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明确就报纸、杂志分别当如何办做出指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规定期距短于 7 日、开张大于 8 开、版面排式为报纸形式者为报纸,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者为杂志(期刊),报、刊之分野已明。就后一种转变而言,藤田正典发现,在苏区时期,中共党报党刊逐渐从以刊为中心转为以报为中心;叶再生经由统计党报党刊存续时长判定:“(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各级机关和干部重视报纸的宣传远超过刊物与中共早期重视定期刊物的出版已有所不同。”中共党媒从刊到报的转变衍生三个问题:这种转变如何展开,引致党媒功能、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何种变化,对意识形态传播有何影响?探索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化藤田正典和叶再生等的论见,更旨在回应两个相关学术问题:一是延安 解放日报 改版的媒介视角。长期以来,学界多从新闻史、思想史视角对改版进行分析。然则,报纸何以成为 解放日报 改版的媒介基础?二是媒介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黄旦主张报刊不仅是一种载体,更是一种交往关系。随着报纸的引入,中共中央党媒形成何种新的交往关系,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何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细致梳理中共中央党媒从74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1941 年 7 月 4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 19371949,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年,第 263 页。出版总署关于登记内部期刊的几个问题的解释(1953 年5 月13 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一九五三年),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年,第 305 页。日藤田正典编:中国共産党新聞雑誌研究,東京:経済研究所,1976,35 頁。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第 4 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年,第 238 239 页。黄旦:报刊是一种交往关系 再谈报纸的“迷思”,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6 期,第 96 页。刊到报之转变过程及所引致之党媒功能、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并探讨这一转变对解放日报改版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一、中共中央的办报缘起与探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中央办报经历了筹议短暂尝试实践诸阶段,逐渐探索出以工人为主要宣传对象的鼓动报模式。建党初期,中共中央办有 向导 周报、新青年 、前锋 、中国共产党党报 、中国工人,均属刊物,但党内屡有办报之议。1922 年 8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创办远东日报。8 月 29 日,晨报 刊登 远东日报出版预告。但因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以党的能力不足、恐不久被封闭、时机尚不成熟为由反对,办报未能付诸实践。1924 年,共产国际为上海民国日报 改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国民党合作打造了一张现代大型中央机关报。但随着民国日报 右转,改组、合作以共产党人退出报纸编委会而告终。“五卅惨案”发生后,上海群众运动风起云涌。早有出版日报打算的中共中央迅速决定创办热血日报,由瞿秋白任编辑。该报于 1925 年 6 月 4 日发刊,延续党刊编写合一和评论为主的思路,同时开设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等新闻栏目,在副刊刊载小品、歌谣等通俗稿件,注重增强报纸的鼓动性。报纸“出版十期,销数即达三万,投稿通信与亲来接洽者,日以百计”。因租界查封,报纸于 6 月 27 日停刊。大革命失败前后,中共中央再度提出办报计划。“四一二”事变不久,陈独秀在党的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出版一种党的日报,代表大会以后,我们就开始出版这种报纸。”但随着大革命失败,这一计划未能立即实现。1928 年六七月间,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明确将工作重心移至争取广大工农群众,“此种任务需要党的宣传工作之根本变动而增加对于扩大群众工作的注意”,而“在残酷恐怖阻碍口头宣传与煽动的条件之下,各种形式的刊物宣传(报纸、传单、小册子、宣言等等),便获得极重大的意义了”。这意味着,党刊的主要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广大群众。此时,中共中央办有 中央政治通讯 党的生活 布尔塞维克 三种刊物。前两种为面向党内的通讯教育刊物,宣传功能由 布尔塞维克 承担。该刊物主要内容为中共中央文件、联共(布)重要文章译文、理论文章和长篇政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力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艰深的内容及文字很难适应鼓动工农群众的需要。鉴于此,六大提出“扩展群众中间的共产主义影响之基本任务,就是无论如何必须组织每日出版的销行全中国的工农报纸。报纸的文字、内容、价格要十分适合广大群众的能力、程度”,办报一事被提上日程。经过筹备,新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 于 1928 年 11 月 12 日出版。红旗 初期以鼓动刊物为目标,专门注意政治事件,每期对一周国内要闻进行评论,但由于缺乏对革命斗争的实际指导价值,被党内同志和工厂群众视为空谈。此后,红旗 确定指导革命斗争的办刊方针,主要登载党的文件,但因鼓动性与实践性不足,而难引起读者兴趣。1929 年中,红旗 明确从刊到报的过渡方向,第 24 期起由书84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远东日报出版预告 ,晨报 1922 年 8 月 29 日,第 2 版。本报启事 ,热血日报 1925 年 6 月 24 日,第 4 版。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27 年4 月29 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年,第 363 页。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1928 年 7 月 10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年,第 822 页、826 页。地方党组织和共产国际均曾向中共中央反映 布尔塞维克 过于深奥,难以看懂。1928 年 2 月起,李维汉对上海各区委、工厂进行巡视,发现该报很少有群众看,纵使本党同志亦只有少数能看的。见 徐海蚌特委致中央的信(1929 年 3 月 2 日),中央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编:江苏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特委县委文件)一九二六年三月一九三四年六月,1988 年印行,第 221 222 页;与沪西区委书记及组织谈话(1928 年2 月20 日),中央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编:江苏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省委文件)一九二八年二月一九二九年二月,1985 年印行,第6 页;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关于 布尔塞维克 杂志问题给中共中央的信(1929 年3 月6 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8 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年,第90 页。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1928 年 7 月 10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第 826 页。本样式改为报纸开本,由周刊改为三日刊,第 40 期起确定全国政治机关报的定位,兼顾政治事件分析与工作指导功能,风格稳定下来。尽管 红旗 较 布尔塞维克 更为通俗,但亦难以深入广大工人之中。刊物缺乏工农通讯员,读者以党内同志为主,发行量停留于 2000 余份。自创刊起至 1930 年中,“印刷的数量上并未增加,而所发行的数量,反比以前减少”。最迟于 1929 年初,中共中央便酝酿于 红旗 之外另办小报。3 月 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小报委员会,由李求实任书记。4 月 17 日,由江苏省委主办、李求实主编的上海报 创刊。该报以一般工人群众能读的通俗小报为定位,常规设 4 版,一版为广告,二版为国内政治消息,三版整版和四版的上半版为工运消息,四版下半版为副刊。报纸出版后深受上海工人欢迎,到 1930 年,日常销量达 3000余份,最高日销量过万份。红旗 称赞 上海报 为上海工人群众的唯一读物、全国最好的地方报。1930 年 8 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红旗 与上海报 合并,并调入布尔塞维克 编辑部部分同志,共办 红旗日报。首份中共中央机关日报的创办,引致宣传体系发生系列变化。其一,中共中央党媒功能的转变。红旗 为全国政治机关报,负责分析政治事件与指导全党工作,布尔塞维克 为理论刊物,负责宣传马列主义。两份报刊以刊载长篇政论、理论文章和文件为主,主要读者为党内同志和知识分子。党中央之所以将上海报 纳入,目的之一为借助该报在工人中的影响力,改造 红旗 。红旗日报 创刊后,初期设4 版,一版、四版登载红军新闻、中共文件、联共(布)文件、副刊,与 红旗 相承,二版、三版登载国内外新闻和工运新闻,与上海报 相仿。报纸力图综合全国政治机关报和地方性鼓动报两种定位,兼顾指导全党工作和鼓动工人群众的功能。由于两报定位差异较大,红旗日报 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上海报 主要读者为上海工人,主持红旗日报 创办的李立三坦言:“红旗日报 的内容及语言工人很难看懂给上海党的群众工作造成很大危害。”党员干部和先进分子则认为报纸“对革命策略的进一步讨论和党的路线的更深刻研究和认识的方面是太少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亦批评“党报形成一个单纯的对外的宣传品,失却其对党的工作及群众工作的领导作用”。其二,现代新闻体系的引入与改造。党刊在运作上通常采取“编辑通讯员”模式,设一名主编、数名业务编辑,以编辑工作为主业。上海报 创办后,始引入现代新闻体系。采访方面,报纸初期在上海各区分设一名特派员,负责联系并指导通讯员写稿,但遇到两个难题:一是工人通讯员既多不能鉴别新闻,亦常无暇写稿;二是由于不同工厂的工人通讯员工闲时间相近,负责与其会面录载新闻的特派员常有分身乏术之感。为此,报社在各区另设四名访员,为区宣传委员之一,按日到区接头处集中录载消息?10。发行方面,报纸初期由报贩公开贩售,遭遇报款难以回收、报贩被捕、报纸难以深入各工人区域等难题。江苏省委总行动委员会遂决定自办发行,一方面由报社公开和群众团体接洽,经过工会路线散发;一方面经过党的发行路线,推动支部向群众散发?11。报社还自办发行网,在上海划定若干区,由特派94胡雪莲,杜贺:中共中央党媒从刊到报的转变及意义(19211949)?10?11问友:过去一百期的 红旗 ,红旗 1930 年 5 月 10 日,第 1 2 版。忠发:党员对党报的责任 ,红旗 1930 年 5 月 10 日,第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