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道仪:清商曲辞《神弦歌》新解_张素琴.pdf
下载文档

ID:2726941

大小:551.29K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神弦歌 早期 清商曲辞 弦歌 张素琴
早期道仪:清商曲辞 神弦歌 新解张素琴(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 200040)【内容提要】神弦歌 是汉魏六朝乐府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中归于清商曲辞类,却和同类清商曲辞有较大不同,呈现出明显的道教特征,被认为是“道门乐府”的代表之一。文章以 神弦歌 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和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其来源和属性,并围绕其十一曲的曲辞推论其祭祀神系、结构、内容和舞容,继而推论其性质。神弦歌 受汉魏六朝时期道教的兴起,道教仪式的规制化建立和造神运动的影响,在南方民间祭仪的基础上融入道教因素,并被改造为道教仪式,是乐、舞、诗一体的早期道仪。其仪式受到早期天师道、灵宝和上清派仪式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对道教仪式 宿启 的化用之上。道教仪式系统、完整、稳定的程序和仪轨,使 神弦歌 的结构得以呈现出诗、乐、舞一体,唱、念、做并重的复杂且精致的系列“套曲”结构。神弦歌 不仅体现出民间俗乐舞受到道教影响而逐渐规制化、系统化和雅化的倾向,也为唐代大型套曲乐舞的系统化、结构化发展提供了参照。【关键词】神弦歌;神系;结构;舞容;宿启;早期道仪【中图分类号】J7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018(2022)06-0016-12Early Taoist ituals:A New Interpretation of Shenxiange in Qing Shang Qu CiZHANG Su-qin(School of Dance,Shanghai Theatre Academy,Shanghai 200040,China)Abstract:Shenxian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Yuefu poetry in the Han,Wei,and Six Dynasties In Yuefu Poetry Collectioncompiled by Guo Maoqian,it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Qing Shang Qu Ci,but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Qing Shang Qu Ci of thesame kind,showing distinctive Taoist characteristics It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Daomen Yue Fu”TakingShenxian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analyzes its sources and attribut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methods,infers its sacrificial deity system,structure,content,and dance according to the eleven songs of Qu Ci,and furthur infers itsnature The paper holds that Shenxiange was influenced by the rise of Taoism in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the establishment of theregulation of Taoist rituals,and the movement of creating gods Based on the southern folk ritual ceremonies,Shenxiange incorporatedTaoist factors and was transformed into Taoist rituals It was an early Taoist ritual integrating music,dance,and poetry Its rituals wereinfluenced by the early Tien-Shi,Lingbao,and Shangqing schools,especially the use of the Taoist ritual“SuQi”The systematic,complete,and stable procedures and rituals of Taoism make the structure of Shenxiange present a complex and delicate series of“melodies”,which integrates poetry,music,and dance,and pays equal attention to singing,reading,and doing Shenxiange not onlyreflects the tendency of gradually regulating,systematizing,and refined folk music and da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oism,but also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ystematic and structured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cycle music and dance in the Tang DynastyKey words:Shenxiange;the system of god;structure;dance;SuQi;early Taoist rituals【收稿日期】2022 09 18【作者简介】张素琴(1972),女,博士,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舞蹈身体语言、中国现当代舞蹈、宗教与舞蹈。【基金项目】本文为 2020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20ZD25)子课题研究成果。61“道门乐府”为汉魏六朝乐府诗中具有道教特质的组成部分,以诗、乐、舞的形式呈现道门与民间祭仪的记录,内容多以道教信仰、求仙之说和祭祀为主题。“道门乐府”为后世所称,其形成一方面受六朝道教兴起之影响,另一方面是道士以及文人在祭祀中对乐府诗、乐、舞综合形式的仿制和使用的结果。汉乐府中原存的大量关于神仙之事的歌辞和乐舞,如神仙主题的董逃行 王子乔,以及刘安的八公操 时人为三茅君谣 等为“道门乐府”的创制提供了基础。“道门乐府”在仿汉乐府创制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特的组成部分,又因梁武帝纳道教思想改吴歌西曲而达到高潮,其功能可分为降神、送神、求仙、步虚、劝仙等。形式可为单一的歌咏或舞蹈,也可为成套的诗、乐、舞合一的祭仪,因其丰富的仙道意象与内容,也一直归为“清商曲辞”的神仙类,或文体上的“游仙诗”与“游仙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大规模造经、造神以及仪式创制的时期。上清、灵宝派大量经典的出现,神系的建立与整合,直颂改为音颂的创举,仪式制造和结构的确立,等等,为乐府仙道诗的产生提供了信仰的依托以及文辞与内容的蓝本,大量仙道内容融入乐府诗,使其有了明确的道教特质。道教经典和仪式的大量产生以及教义传播中对汉乐府形式的借用,使“道门乐府”兴盛的同时,道教仪式舞蹈也得到形式的丰富和功能的完善。乐府诗中的曲、律之学为其身体动态提供了节奏依托,道经典籍的借用和一些高阶层、高文化水平的道士的介入,使民间粗朴的歌诗和舞辞意象更加丰富,也增强了其戏剧性和表现性。反之,道教严格的仪式结构和身体舞动程式,对民间仪式乐舞加以采用的同时,也使其更加完整和系统,并催生出新的民间祭祀乐舞和早期道仪。上云乐 江南弄 采莲 神弦歌 等均为代表,其中神弦歌十一曲尤为典型,其宿阿 的每一句均为道教专用仪式语言。长期以来,乐府诗的曲学、文学等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如周贻白、任半塘、孙楷第、董每戡、杨公骥等在曲学和律学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文学研究的成果更是蔚为大观。但是关于乐府诗中的舞目、舞辞和相关的乐舞内容关注较少。“道门乐府”之神弦歌 的研究,近年来仅有王运熙、萧涤非、李丰楙、曾智安、金钱伟、潘筱倩、王晨韵等展开祭祀对象、结构、内容的分析。以“神弦”为主题检索,仅见 17 篇文献。这些研究为本文的探讨提供了思考的线索,但仍有可探讨的空间,尤其是对其祭祀的性质,涉及的祭祀乐舞、道教仪式和民间乐舞的互动,新的仪式舞蹈的产生等方面关注不够。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方面仅彭松涉及,舞蹈学整体重视程度不足。本文围绕清商曲辞的典型代表神弦歌 展开讨论,进行其来源和构成的历史与文献梳理,并通过曲辞与祭祀的神系推论其性质,继而探讨神弦歌 作为乐、舞、诗一体的早期道仪,在乐舞结构、舞辞内容以及舞容等方面的呈现。一、神弦歌 之来源、属类及其性质在郭茂倩所编的 乐府诗集 中,神弦歌 收在清商曲辞之吴声歌曲目下,共十八首,十一曲如下:神弦歌 十一曲:一曰宿阿,二曰道君,三曰 圣郎,四曰 娇女,五曰白石郎,六曰青溪小姑,七曰湖就姑,八曰姑恩,九曰采菱童,十曰 明下童,十一曰 同生。1 683乐府诗集 所引古今乐录 之神弦歌 十一曲是今天考察神弦歌 乐舞形式的主要依据。作为汉乐府诗的组成部分,神弦歌 的来源按其卷四十四清商曲辞(一)所记,“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1 638。这说明神弦歌 的源头为相和三调,作为汉魏旧曲,虽历经战乱而遗散,但古调仍得以保留和新弹,并于六朝兴盛。按照王运熙的考证,清商曲辞之吴声、神弦、西曲、江南弄 上云乐 与梁雅歌,都属于南朝,但产生时间不一。吴歌产生时间最早,始于东晋、刘宋,神弦歌 在孙吴时代就已经出现,“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2 553。神弦歌发生和流传以建业为中心,“以歌中青溪,白石及赤湖山等地名考之,知其发生仍不离建业左右。”3 224建业即今南京,作为六朝都城,是江东的中心地带。中原旧曲合江南吴歌与荆楚西声,成为“民谣国俗”,新声频出。因此,神弦歌 有乐府诗的地域性、民间性和传承性,但也有学者指出,神弦歌 还71是文人创制的结果。何为“神弦”?文献中并没有将其作为专有名词进行解释,往往指向特殊的文体 神弦歌,多讨论其内容、功能和风格,将其视为“民间祠神之乐章,与 楚辞 之九歌,性质正同。”3 76或统概为南朝时祭祀民间杂神所用的乐曲。“神弦曲者,乃祭祀神祇,弦歌以娱神之曲。”4“能弦歌,为巫祝”5 为巫祝之举,至清代依然持此说,“神既至,于是作乐以迎之,女巫起舞以娱之”。6 中唐巫风大盛之时,李贺又作神弦 神弦曲 神弦别曲 三首,最有代表性。但李贺诗中“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鼕鼕。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7 的景象,如钱锺书分析:“意境阴凄,悚人毛骨者,无闻焉尔”8,和汉乐府诗中的神弦歌 意境、风格大有不同。乐府诗的神弦歌 同样咏鬼诸什,但却更“幻情奇彩”。故李贺三首“神弦”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本文认为,神弦歌 之“神”,主要指道教中有具体的神名或神号的神系;“弦歌”指奏乐或歌咏,或歌、乐、舞并举。乐府诗中的“道门乐府”神弦歌 是道士或文人创制,是有完整仪式程序的早期道教仪式,也可被称为中型的道教仪式乐舞。关于 神弦歌 的分类,郭茂倩将其归于清商乐之属被后人沿用,仅在清乐、清商(乐)、清商曲辞的相关表述上有差异。中国音乐词典 释“清商乐”为:“东晋、南北朝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代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 之总称,简称清商,后改称清乐。”9 这一解释也同王运熙,他认为相和歌、吴声和西曲都属于汉魏六朝的清乐。也有学者认为 神弦歌 应属吴声、西曲,不应该属于清商曲辞。如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中认为这一解释是沿用了南宋郑樵 通志 之误。黄节则认为“神弦”忽略了“清商”属性,应属于民间祭祀之乐。还有学者认为神弦歌 若无较多的男女情爱和世俗生活描写,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