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杂色
烟叶
混入
原因
解决方法
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3期粮食 油料 经作杂色烟叶混入主组原因及解决方法研究方璟1季舜华1张烨1陈善义1詹仁锋1陈龚2吴恩彪2(1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厦门 361012;2龙岩市烟草公司永定分公司永定区局,福建龙岩 364199)摘要为了研究减少杂色烟叶混入主组比例的方法,本文从产区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等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的原料来源、技术人员技能、收购监督管理措施等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评级人员、烟农进行杂色烟叶的识别训练、杂色烟叶危害培训,并采用视觉判定法增强其对于杂色烟叶管控水平,通过管控措施实施,使2020年龙岩地区主组混杂色烟叶比例明显下降。关键词杂色;烟叶;混组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3-0048-04杂色是烟叶表面存在的非基本色斑块(青黄除外),包括洇筋、挂灰、蒸片、烤红、潮红、全叶污染、青痕、蚜虫损害等类型1。收购过程中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现象较多,严重影响了卷烟品质,为了保障高品质卷烟产品输出,需加强对影响烟叶质量等级的因素进行管控,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烟叶等级质量2。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的最主要原因是检验人员、烟农对杂色认识与把握不准,对杂色的危害认识不清。本文从杂色混入主组的原因出发,针对性地提出杂色烟叶管控措施,并在龙岩烟区进行推广验证。1龙岩烟区混杂情况概述2019年对龙岩地区永定、长汀中部上等烟混杂情况进行跟踪,发现永定、长汀随着收购等级的降低,杂色情况增加明显,其中永定C3F等级混杂比例为 14.21%,较 C2F 增加 11.79%,较 C1F 等级增加13.34%;长汀 C3F 等级混杂比例为 17.20%,较 C2F混杂比例增加12.85%,较C1F等级增加16.42%,具体见表1。表12019年龙岩地区中部上等烟混杂情况永定永定C1FC2F0.872.42产地等级杂色烟叶比例/%永定长汀长汀长汀C3FC1FC2FC3F14.210.784.3517.20续表12019年龙岩地区中部上等烟混杂情况产地等级杂色烟叶比例/%2混杂原因分析2.1原料来源含杂较多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比例的杂色烟叶。实际收购时,正组烟叶的实际产量,若低于合同总计划量,受收购政策的客观原因影响,会导致部分杂色烟叶混入正组。为了减少收购过程中杂色混入主组,必须严格将烟农含杂烟叶退货,同时发挥收购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促使烟农主动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以减少杂色烟叶来源问题。2.2技术人员评级技能较差基层烟技人员和烟农文化水平较低,评级水平参差不齐。评级培训效果落实难度较大,且基层缺乏贯穿收购全程的培训,导致部分基层评级人员和烟农评级技能掌握不够准确。现有的评级培训对于部分烟农而言,仍缺乏直观性,难以掌握,不利于基层评级人员及烟农对杂色辨识的掌握及应用。2.3收购监督管理不到位收购管理人员对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的危害作者简介方璟(1983),福建漳州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烟叶原料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22-03-22-48DOI:10.16377/ki.issn1007-7731.2023.03.018认识不到位,使其对杂色烟叶混入主组未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部分烟农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主组内有意掺入一定比例的杂色烟叶,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导致杂色烟叶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3提升杂色烟辨识技术的措施针对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的原因,为了控制杂色烟叶混入主组,采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杂色和残伤烟叶样品,进行集中培训,增强烟农、专业化分级人员、烟叶收购管理人员评级技术,提高评级指导技术水平。同时在生产全过程中,针对性进行宣讲,提高杂色的认知水平,增强理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3.1杂色烟叶的识别常见的杂色类型有洇筋洇片、局部挂灰、受熏染、青痕、烤红、潮红、蚜虫损害等,杂色种类较多,准确制作杂色样品难度较大,同时不同烟区主要的杂色类型也有差异,所以应针对各烟区制作具有代表性样品进行识别训练。比如在龙岩地区,烟叶主要存在的杂色类型为挂灰、烤红,因此制作样品时,要特别注意样品要具有挂灰、烤红特征烟叶。杂色烟叶的共同特征是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具有成丝的能力,对不常见的非基本色(青黄除外)按是否具有成丝的能力来判断是否为杂色。3.2杂色烟叶感官危害宣贯正组中混杂色烟叶比例越大,烟叶内在质量越差3-4。杂色烟叶感官质量方面主要表现为香气质较差、刺激偏大、杂气明显,如挂灰烟叶具有明显的枯焦气,烤红烟叶有明显的焦糊气。在进行杂色烟叶危害宣贯时可以通过卷制评吸样品等手段,让相关人员感受杂色烟叶的不良吸味,理解杂色烟叶的不利影响。目前常用的简易感官评价方法有以下2种:(1)土法卷烟。样品选取水分11%左右烟叶样品,采用半叶法撕取侧烟叶,去除叶尖、基部各1/4,保留中间部分。先沿烟尖叶基对折1次烟叶,沿主脉两侧对折1次,再进行卷制。卷制后对两端方向进行裁剪,保留510 cm的长度,点燃至明火熄灭后,进行评吸。(2)烟斗评吸法。利用烟斗进行感官危害宣贯,先选取水分11%左右烟叶样品,采用半叶法撕取一侧烟叶,去除叶尖、基部各1/4,保留中间部分,将叶片进行裁剪至510 cm长度后,采用水烟筒、烟斗进行感官评价。以上方法适用于现场杂色烟叶的感官评价,可以使验级人员、烟农对于杂色烟叶的危害快速掌握。3.3视觉判定法的应用为了增强杂色面积、杂色程度的管控水平,本研究还采用了视觉判定方法,具体的该方法利用COUNTIF函数进行设计。首先在Excel中设置1张烟叶背景图案。参照背景,填充表格,然后将背景设置为橘黄色,并将杂色面积及杂色程度标记在背景图。具体计算公式为COUNTIF(A1:AJ87,“A”),该例子表示统计单元格A1至单元格AJ87这个矩阵内,标记为“A”的单元格数量计算杂色面积。杂色面积占比=杂色格子数杂色格子数+正常格子数 100如图13所示,同样杂色面积占比的烟叶,在杂色区域集中与分散,有不同的视觉感知。杂色集中时,能比较准确的掌握杂色面积占比;而杂色分散时,易产生认知错误。通过对比图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杂色面积、杂色程度的区别。图1杂色面积为10%时,分散与集中的视觉对比方璟等:杂色烟叶混入主组原因及解决方法研究-49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3期粮食 油料 经作图2杂色面积为20%时,分散与集中的视觉对比图3杂色面积为30%时,分散与集中的视觉对比在收购操作过程中,杂色程度是分级人员与烟农把握的难点,在杂色判定时杂色面积占20%以上(含20%),即视为杂色叶,低于20%可以再正组定级2。杂色叶只能在杂色叶组或低于杂色叶的副组中定级,不能在主组定组;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不能作杂色烟处理,可列入正组定级;残伤在国标中正组规定的范围为 10%35%,残伤面积在35%以内的可在正组依据其他品质规定适当定级。利用视觉判定法,可明显提升杂色烟叶的培训效果。实际工作中,通过向受培训人员出示以下的模拟图片对比,展示同一面积占比的不同视觉感受,可使基层工作人员对杂色烟叶掌握更加准确。3.4管控措施推广对于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的情况,必须采取“质量前移”的管控策略,让烟农和基层烟技人员参与杂色烟叶管控当中,具体操作措施分为以下途径:针对烟农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减少杂色烟叶产生。对烟农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其生产、烘烤水平减少杂色烟叶的产生,并结合现场实例,减少杂色烟叶产生的比例,提升烟农对于杂色烟叶认识,发挥烟农控制杂色烟叶的主动性。针对初分预检人员开展课堂与现场结合培训,强化初分预检作用。积极采用工商协调培训活动,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现场实物教授、PPT图片展示相结合进行培训,提升其对杂色程度的把控能力。针对收购人员开展内在质量、外在质量结合培训,提升杂色烟叶管控主观能动性。此阶段的培训侧重于杂色的辨识,着重提升基层烟站人员对杂色烟叶把控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升其对杂色烟叶混入主组危害认识,增强其对于杂色烟叶的管控能力。3.5杂色烟叶管控成效由表2可知,通过生产收购过程杂色烟叶的管控措施实施,评级人员和烟农更好地掌握了杂色烟叶的分级概念,理解了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的负面影响,提升了杂色烟叶的管控能力,2020年龙岩地区各等级杂色组比例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与2019年相比,2020 年永定 C1F 混杂比例由 0.87%降至0.26%,下降0.61%,下降幅度70.1%;C2F混杂比例由2.42%降至0.94%,下降1.48%,下降幅度61.2%;C3F混杂比例由14.21%降至8.03%,下降6.18%,下降幅度 43.5%。长汀 C1F 混杂比例由 0.78%降至0.17%,下降0.67%,下降幅度78.2%;C2F混杂比例由4.35%降至0.98%,下降3.33%,下降幅度77.5%;C3F混杂比例由17.20%降至12.96%,下降4.34%,下降幅度24.7%。表2龙岩地区2019年与2020年混杂情况对比地区永定永定永定长汀长汀长汀等级C1FC2FC3FC1FC2FC3F杂色组烟叶比例/%2019年0.872.4214.210.784.3517.202020年0.260.948.030.170.9812.96降低幅度/%70.161.243.578.277.524.7(下转60页)-50C3FB2FT1T2T3T4T1T2T3T475.075.075.073.068.070.070.068.07.07.47.47.26.56.96.96.56.16.16.16.46.26.26.26.57.07.07.57.06.06.26.55.568.2070.1371.3869.6363.1565.6466.3362.5070.9272.0872.8370.9865.0967.3867.8064.70续表3各处理感官质量得分部位处理风格特征得分品质特征香气特征烟气特性口感特征质量特征得分综合得分3结论试验表明,在保山地区一定程度上降低基追肥比例,对于保山烟区的叶片结构、油分等外观质量,甜感、香气质、香气量等感官因数均有明显的提升效果,但当基追肥比例超过一定范围时,整体质量又出现下降趋势。可能原因是近年来保山地区干旱天气严重,土壤存在营养富集情况,导致烟株无法充分吸收营养物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追肥比例可减轻营养富集情况,有利于土壤营养物质的吸收,但当基追肥比例低于一定比例的时候,土壤营养物质不足,影响了烟株的生长。文章确定了保山烟区最佳基追肥比例为3 7,其次为4 6,在该比例下对云南保山基地烟叶的外观、化学、感官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烟株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吸收状况较好。建议保山烟区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基追肥比例控制在 3 7至4 6。4参考文献1 刘国顺,陈义强,王芳,等.氮磷钾肥及水分因子对烤烟叶片叶黄素的综合影响J.作物学报,2008,34(4):690-699.2 李琰琰,刘国顷,向金友,等.氮营养水平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1,17(2):39-43.3 胡国松,郑伟,王震东,等.烤烟营养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 段凤云,周廷中,杨红武,等.基追肥比例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和碳氮代谢的影响J.昆明学院学报,2008,30(4):46-49.5 张海伟,翟晶,程小强,等.不同基追肥比例及施氮量对紫色土旱地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3,19(4):72-76.6 代晓燕,张芊,王建安,等.不同钾肥施用量及基追施比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4(1):26-31.7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责编:王慧晴)(上接50页)4结论与讨论本文从生产、收购实际出发,分析龙岩地区杂色烟叶混入主组的原料来源、技术人员技能、收购监督管理等原因,并着重采取识别训练、杂色烟叶危害培训、视觉判定法应用等措施,明显提升了基层收购人员对于杂色烟叶的管控能力,减少了主组等级中混杂色烟叶比例,通过对2020年龙岩地区各等级杂色跟踪,发现杂色比例下降明显。实践证明,使基层分级人员和烟农正确理解杂色烟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