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实推动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_常进锋.pdf
下载文档

ID:2726624

大小:945.44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扎实 推动 巩固 拓展 健康 扶贫 成果 乡村 振兴 有效 衔接 常进锋
POPULATION AND HEALTHVo l.3 0 535POPULATION AND HEALTHVo l.3 0 535扎实推动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常进锋 宋雅芸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之一。后脱贫时代,新的致贫和返贫风险主要集中在因病致贫和返贫上。2021 年 2 月,国家卫健委联合 13 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扎实推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要内容。一、进一步完善健康帮扶路径,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实现重大疾病从收治为主向预防优先的转变。一是要有科学、详实的预防方法,组织医疗专业人员学习、借鉴前沿医学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各类重大疾病具体可行的预防方法;二是要让预防方法能够深入人心,将严谨的专业术语转化为简洁的通俗表达,并配合到位的宣传;三是要收集正向反馈,通过正面事例鼓励农村居民树立积极的健康观。持续关注特定群体健康状况分类分层做好健康帮扶,保障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贫人口等重点群体的健康福利有效供给。建议通过“收入+年龄+疾病类型”作为特定群体划分标准,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医疗健康需求与供给,再以年龄和疾病类型作为低收入人群的分层标准,着重帮扶中老年低收入群体的慢性病防治与健康照护,和残障人群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需求,持续追踪重点群体的健康状况及生活水平,建立起家庭签约医生、乡村医生和远程医疗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综合性健康服务模式。推进健康观念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要强化对互联网平台中虚假健康相关信息的过滤及监督,从源头上打击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将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牟利手段的行为;另一方面应鼓励权威医疗机构或具有较高公信力的从业人员积极同公众对话,运用好互联网传播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引导公众树立更科学的健康观念。此外,积极的健康观包含了生理上的健康及心理上的健康,这就意味着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基金项目:2021 年西北民族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学位论文写作”(YLKC-98);2022 年西北民族大学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 0 2 3 NO.0 13 62 0 2 3 NO.0 13 6理论与思考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应提到同生理健康相当的高度,而我国农村居民对心理健康及心理疾病的认知程度尚浅,因此,在接下来如何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也是推进健康观念根本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要基层医护人员“招得来,下得去”。第一,切实加大对医学类专业基层卫生服务青年人才的供给量。加强脱贫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与教育部的协作,依据基层卫生人才需求实情适当增加定向医学专业与医学技术人才数量,进一步优化高校基层卫生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模式和“定向委培”模式,通过减免学费、提高奖助学金、完善就业保障鼓励医学专业大学生基层定向就业。第二,侧重全科医生的引进及培养。基层医疗单位应开辟面向高校、社会、医院内部等不同招聘渠道,加大全科医生的招聘力度,做到全科医生“招得来”。各大高校及医疗机构应扩大全科医生的招生人数,完善全科医生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基层需要的医疗人才,实现全科医生“下得去”。最后,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财政投入力度和财政补贴政策。设立基层医护人员专项资金,将其纳入到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中,特别是要提高偏远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财政转移支付水平,以保障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内外的工作人员工资稳定性、增长性和均衡性。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使基层医护人员“用得好,用得上”。一是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招引职员工岗前培训工作。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层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岗位要求、基层岗位职业素养、职业情感、未来发展等内容。二是完善基层医院导师培训制,培养基层卫生服务“引路人”。充分发挥老带新、师带徒等模式,健全完善师徒结对模式,基层医师数量、资质不符的卫生机构可向省市县医院对接医师人员,确保每一位刚入职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一位导师培养人。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在职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基层医疗单位中的优秀医生前往省市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凭借“互联网+医疗”平台,常态化开展基层在职医护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工作,持续提高基层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与健康服务能力。深入在职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在职学历教育补助,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提升生活保障水平,让基层医护人员“能过好,留得住”。一方面,努力改善基层医护人员生活、工作条件。卫生系统资金适度向基层医护人员倾斜,提高工资标准、岗位津贴及生活补助,逐步提高基层人员的福利待遇,用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另一方面,破解基层医护人员在住房、生育、子女教育、养老等方面难题。未设有职工公寓的基层医疗机构,应提高医护人员租房购房补助津贴,为当地购买住房的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解决其住房问题。通过降低孕期工作难度、较少孕期工作量、延长产假时间、保障生育津贴与生育陪护等方式,来解决基层工作人员生育难题。面向基层医护人员子女开辟教育“绿色通道”,确保其在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基层卫生服务人才自身养老保险标准不低于企业保险,未来养老金发放金额不低于市县级级医院退休医生的平均水平。三、构建健康相对贫困标准与识别机制建立多维健康相对贫困测量指标。构建以身心健康状况、社会保障现状、健康服务需求、疾病风险防范等为依据的多维健康相对贫困测量指标,为有序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提供测量依据。首先,以身心健康数据为测量根据,将妇幼保健状况、身体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各类疾病患病状况、人均预期寿命等纳入身体健康测量标准。通过健康心理测评与自我评估,将不同群体的健康认知状况、情绪反应、意志行为等纳入心理健康测量标准,科学检测心理健康水平,形成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身心健康测量指标。根据实际POPULATION AND HEALTHVo l.3 0 537POPULATION AND HEALTHVo l.3 0 537情况制定各地不同群体的身体健康指标红线,将低于红线指标的人群纳入健康扶贫的观测范畴。其次,将人民获取健康信息渠道、获得卫生保健机会、医疗设施规模状况、医疗人员供给状况、获取社会保障状况等纳入健康资源获取标准,从而形成测量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获取状况指标。与此同时,综合考量不同群体的健康诉求状况,做好健康诉求突出群体的检测与核实工作,为制定测量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整合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记录与健康数据档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记录与健康档案进行科学的数据对比与分析,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患病风险及病症类型与程度,做好重点疾病的健康风险防范。将存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人群纳入到健康扶贫管理系统中,为落实具体工作提供直接依据。形成多维健康相对贫困识别体系。从家庭病患情况、特殊群体状况、长期居住状况、地区疾病救助情况等方面出发形成多维相对贫困识别体系,为开展健康相对贫困帮扶提供精准定位。第一,以家庭为单位,根据家庭成员是否存在因病致贫风险进行识别。将经过健康检测之后患有重大病症、残疾、智力障碍、精神疾病的成员,或确诊患有慢性疾病、身体虚弱多病的成员,则应当将此家庭识别为正处于健康相对贫困的状态。第二,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境况,根据各群体身心健康现状进行识别。将体格和智力发育不足、消化和免疫系统低下、多种元素缺乏、肝脏器官损害等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身体素能较差、行动不便、视听障碍、健康服务需求较大的孤寡老人,需持续购买药物、定期医疗检查的失业者或下岗职工,以及刚结束疾病救助但仍存在患病风险或灾害中的救助人群等都应纳入到健康相对贫困的识别体系中。第三,了解农村地区乡村饮水状况、卫生设施及环境卫生情况,依据长期居住情况进行识别。对长期饮用江河湖水、雨水、深井水乡村地区,居住地空气土地情况以及家庭卫生设施达标情况进行检测,将饮用水水源有污染或饮水困难、居住地存在空气和土壤污染、家庭厕所卫生差的居民纳入到健康相对贫困检测群体中,身体出现病症情况者便及时纳入到识别体系中。第四,深入调研欠发达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疾病救助情况,依据居民看病条件、健康服务项目实情、疾病治愈情况进行识别。将当地居民看病出行便捷度差、健康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疾病治愈成功度低的地区纳入到健康相对贫困识别体系中。四、推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地推进二者的有效衔接。各级政府应在把握好乡村振兴五大方面的前提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当地健康产业、健康人才、健康文化、健康生态、健康组织的建设可能及建设方式。一是要明确本地区可依托形成产业优势的健康资源,既可以是药材、食品等物质方面的资源,也可以是特定的生活方式、代表人物等精神层面的资源。二是要依托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扩大公共卫生资源供,奠定健康保障的基础;同时,应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打造相应的特色健康文化,通过氛围的带动强化当地居民对本地健康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健康组织的自发形成。三是要为实现可持续的产学研深度结合发展,主动寻求同周边高校、医疗机构或科研院所的合作,创立科研基地或实习基地,借助专业力量持续推进二者有效衔接。培育良好的乡村健康生态。培育良好健康生态推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持久动力。培育良好健康生态,一方面要实施普惠健康服务供给,扩大现有健康服务供给的覆盖群体及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健康服务费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扩充健康服务供给种类及供给类型,实现对目标对象及潜在群体身心健康的全方位关注。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健康资源的协调发展、地区健康资源的可通共享,为减少健康资源分配不均等、健康资源获取机会不平等破除障碍,缓解目标对象及潜在群体的健康相对贫困。通过普惠健康服务供给及相对剥夺感的2 0 2 3 NO.0 13 82 0 2 3 NO.0 13 8理论与思考弱化,健康扶贫目标对象及其潜在群体的可行能力有机会得到提升,即有能力追求并实现理想的健康生活,从而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意味着社会中的大多数能够进入健康生活的良性循环中,健康生态自会蔚然成风。多元主体参与激发可行能力。多元主体的参与可以激发相对贫困群体更为深层的可行能力。以多元主体的参与,充分挖掘并整合社会力量及社会资源,是通过“开源”的形式,弥补政府主导下公共健康资源供给的不足,为相对贫困群体扩充健康资本,从根本上缓解其“无力感”。健康福利的多元供给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政府、企业、慈善组织、志愿服务团体、社会工作机构、社区、邻里等,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健康福利供给、传递、拓展与再生产,为推进健康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筑牢健康屏障。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责任编辑:王勇各地传真重庆市铜梁区大力推动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建设文王敏近年来,重庆市铜梁区积极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大力推动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建设。聚焦青少年需求和权利,广泛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咨询和相关服务活动。加强规划部署,规范制度建设。通过统筹规划,在区妇幼保健院建立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制定完善基地管理制度、青少年友好服务流程等 6 项规章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评估。突出特色亮点,完善硬件建设。在基地醒目位置张贴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宣言、青春健康行为干预理论框架、青春健康工作模式等内容,突出特色和品牌,增强辨识度;基地总面积约 288 平方米,根据不同功能划分技能培训室、展览教育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 6 个区域,购置教学模型、电脑、投影仪、音箱、桌椅、电视机等设施设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