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探讨_赵超.pdf
下载文档

ID:2726223

大小:1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粤港澳 大湾区 数字 经济 质量 发展 多元 路径 探讨
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49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探讨文/赵超(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作为国内要素集聚度最强、经济活力最佳、制度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出现,粤港澳大湾区仍面临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瓶颈、数字要素流通不畅、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意味着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为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当前,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数字经济需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一是健全领导机制,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在国家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组建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明晰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优化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功能,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在此基础上,由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制订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事宜,拓宽深化数字经济各领域合作的渠道,进而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搭建一个稳固、负责、有能力的领导机构。二是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促进区域合作。立足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自贸区重大合作平台政策先行优势,在数字经济各领域加强跨部门协调沟通,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在商事制度衔接、职业资格互认、标准对接等领域进行改革创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基于城市数字经济的角色定位,重点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加快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推动各市产业数字化转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50型,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突破粤港澳信息化合作的体制障碍,在广州等地划定一定区域探索创建粤港澳信息化合作区,推行粤港澳联合运营新模式。三是构建“政产学研用投”协同机制,打造“数字湾区”。联合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全产业链“政产学研用投”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政企沟通、产学研用融合,探索构建混合所有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高度开放、深度创新的“数字湾区”。二、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筑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座”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在“数据+算法+算力”定义的数字世界中,以数据信息的流动去解决复杂社会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升社会运行效率。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区域内聚集着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一大批需要数据交易和流通的企业,为此,需要采用多种路径打通数据流动管道,完善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实现信息采集、信息转化、信息存储以及信息应用。一是打造国家级区域超算和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扩容升级,加快建设未来网络实验装置(深圳)、鹏城云脑智能超级算力平台、珠海智能超算平台等。要基于广州和深圳两大国家级超算中心的算力优势,优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大数据中心(IDC)等载体建设,促进边缘计算中心、超算中心多元协同发展,并建设公共服务大数据采集、开发和应用体系,以此提升数据计算、存储和智能处理能力,推进数据中心优化布局。另外,还需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发展低时延数据业务。二是完善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平台体系。一方面,深度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契机,统筹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另一方面,要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加快推进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领域省级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在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未来通信高端器件、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全方位借助“大智移云物区”等技术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三是强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引入高端网络设备供应商、云基础设备提供商、数字化转型能力提供商,打造技术型、制度型和安全型等云、网、端互联网基础设施,拓展芯片能力、基础软件能力、组件及中台能力,从而加快升级网络接入设施,夯实“数字湾区”网络基础。同时,以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社区公共设施和物业管理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构建空间全域覆盖的物联网感知网络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园区”。三、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激活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一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以各类数字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汇聚一批在分布式计算、区块链、密码学以及边缘智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分布式系统等多个领域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智能制造为应用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打造世界领先的数字技术集群。另外,可依托联合实验室,在数字经济各领域与数字技术应用企业通力合作,共同攻关,打造包括超算系统、数据系统、知识图谱、决策引擎、产业应用的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51全景数字经济发展体系。二是提升芯片自主研制能力。实施强芯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协同创新计划,重点突破高端通用芯片设计,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不断提升国产芯片自给率。优先建立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长期培育技术型人才,重点发展特色工艺制程芯片制造,积极发展高端封装测试,让芯片制造成为有效缩减芯片发展不平衡的硬件技术支撑。三是推进核心软件自主可控。以打造世界级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创新集群为目标,强化广州、深圳“中国软件名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开展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加大芯片、传感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的发展,不断加快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能客服等数字产品的创新和应用。四、以培育数字经济龙头平台企业为抓手,夯实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骨架”一是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能级。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产业链优势,聚焦战略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设立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组织工业APP开发、应用创新竞赛等活动,筹办大湾区工业互联网生态大会。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深圳数据交易所等数据研究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据资源和能力,支持其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二是强化龙头平台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汇聚专业技术人才与市场资源优势,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数字内容、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将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企业和项目引荐到产业园区,建设全产业链的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为依托,支撑业务协同发展,实现各平台企业间低成本、多层次应用合作,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为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和增强辐射带动作用,营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环境。三是推动不同类型龙头平台企业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华为、中兴、腾讯等数字技术强劲的龙头企业,要围绕打造产业互联网生态,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数据技术研发能力,引导其将数字技术应用与自身优势业务相融合,积极寻求适合自身战略目标的数字转型方案,赋能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数字经济龙头平台企业与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融合发展,着重培育一批工业、农业、物流、商务、教育、扶贫等细分领域的垂直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夯实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骨架”。五、以推进数据要素高效配置为目标,畅通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脉”数字经济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具有数量的累积性、功能的融合性、权属的分置性、使用的流动性、交易的价值性。数字经济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要素市场的束缚。然而,若要进一步赋能经济发展,还需通过多种方式让数据要素充分参与市场配置,减少资源错配和市场扭曲,以此持续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一是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基于中央赋予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的自主权,积极探索数据资产证券化,争取国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交易所(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建设大数据交易机构,培育规范有序的数据要素流通市场,以大湾区跨境要素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52流通市场为样板,推广至全国。加快推进大湾区跨境数据试点工作,支持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和运营大数据交换中心、离岸数据中心,探索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二是积极开展数据立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关税区、三法域”的特殊性,探索建立数据要素高效配置的规则体系,支持深圳先行先试,争取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数据条例。对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等各类数据市场化配置进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生产要素的关键核心作用。三是完善公共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机制。对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枢纽,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和政务数据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构建政企、政银数据共享机制,有效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问题。六、以构建应用场景为核心,培厚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随着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无处不在,线上数字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密不可分,数字空间重塑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最终实现数字、物理、社会三元空间的融合。推动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针对特定空间、特定对象,通过各种方式推进各领域数字化场景应用,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热土。一是推进公共与政务服务场景数字化。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持续助推政府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经济监测运行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数字化+公共服务”效能,促进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协同应用,包括政府数字化建设实践、电子政务技术支持、城市数据资产化和价值化等,打造数字化的社会环境、营商环境、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二是推动制造业场景数字化。结合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重大战略,积极推动关键智能装备、智能工业机器人、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支持典型工艺流程、生产模型、专家经验等行业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加快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逐步推进“机器换人”“数据换人”,打造“智能车间”“无人工厂”“智慧园区”,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整体水平。瞄准生物医药大数据、跨境电商、信创、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领域,全面布局和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结合量子信息、5G天线、射频、基站、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所必需的关键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七、以金融和人力资本投入为纽带,聚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一是以金融资本投入为手段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三方合作,设立以国家、广东省、港澳资金扶持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基于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研发、平台搭建、企业培育、示范应用等。鼓励商业银行给予数字经济产业资金支持优先级,简化融资程序,推动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