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与结构特征研究_陈少峰.pdf
下载文档

ID:2726104

大小:2.66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宇宙 文化 空间 建构 结构 特征 研究 陈少峰
2023 年 3 月第 21 卷第 2 期总 80 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Mar.2023Vol.21 No.2 Sum No.80收稿日期2022-12-05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和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ZDA082);河北传媒学院重点课题“元宇宙中文化空间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KT202201)。作者简介陈少峰(1964),男,福建漳浦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菲(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通讯作者:李微(1978),男,河北定州人,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副教授。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与结构特征研究陈少峰1宋菲2李微2(1.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2.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051430)摘要 元宇宙是社会与科技实现微观融合后向宏观拓展的集大成者,是应用场景集成、交互、对接的沉浸式虚拟平台,是和现实社会相互映射的复杂社会巨系统。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多尺度概念,在元宇宙背景下将打通物理、信息和认知域,通过虚拟真实化和现实虚拟化实现文化载体的空间建构,通过文化基因特征提取和映射实现文化本体的空间建构,以认知即服务的形式承接文化创新和发展。从文化要素化解构、文化基因映射竞合、文化舒适物供给及文化场景生成入手,描述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过程,能够更好地把握元宇宙文化空间的结构特征。关键词元宇宙;文化空间;文化创新;文化基因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4917(2023)02-0048-12一、文化空间研究综述20 世纪 90 年代,法国城市理论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论述空间概念时,认为空间包含了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空间1,使空间有了文化的意涵。2001年,联合国大会将文化空间表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基本类型2,正式提出了文化空间概念。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多尺度概念,早期研究从人类学视角出发,认为文化空间是由人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两者所共同形成的文化氛围组成,兼具空间性、时间性、文化性3,应充分考虑空间环境中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由空间内特定群体 人的生产、生活及行为模式来定义5。在社会学、文化学领域,有学者将其看作是一种由意义符号、价值载体组成的,具有核心象征性的场所、场景和景观6;也有学者提出文化空间是人以及他们所产生的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7,与文化时间相对,共同构成了文化环境。总体来看,国外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近年有下降趋势,而国内成果逐年递增,正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8。文化空间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组成的代表人类文化生活实践的空间载体,对社会发展起着维持、强化和重构的作 用,同 时 也 是 文 化 诉 求 展 现 与 表 达 的 舞台9,具有时空二重属性10,并逐渐从单向文化空间向互动式双向文化空间转变11,从互动式双向文化空间向虚实文化空间转变。传统文化空间一般指的是现实空间,更多是围绕地域范围、面积、特点,指向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地域,既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也包括社会的文化政策、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等12。若从文化发展的时间脉络出发,文化空间可由传统文化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和未来文化空间三维向度构成13。科学技术推动下,空间的流动与转换加速,个体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虚拟文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物理空间社会关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空间形态。国外学界对虚拟文化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心理学、建筑学等领域,或应用到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中,提出虚拟空间的沉浸式三维表现14,或从建筑学角度对虚拟空间进行形式划分14。国内虚拟文化空间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目前研DOI:10.16255/ki.11-5117c.2023.0022第 21 卷第 2 期陈少峰等: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与结构特征研究49 究主要集中于空间类型与功能15、网络社会行为与空间 构 建16、空 间 转 向 的 应 对 策 略 与 路 径 选择17等。例如,对网络虚拟空间的公共性弱化现象及其对民众依附性的强化18,虚拟空间功能、活动、符号消费行为,虚拟空间中自我的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产生张力的原因19以及数字技术、虚拟文化空间营造和参与主体意识的交互沉浸等虚拟文化空间构建三要素进行研究等。国内外学界在虚拟文化空间的空间维度、理论工具、影响机制、实证应用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20,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物理、信息和意识三个层面同时对文化空间的研究还比较少。这反映了文化空间的研究关注到了技术对空间塑造的问题,但由于专业所限导致的跳跃性研究产生了诸多断点,无法实现虚拟文化空间在物理、信息和意识三个层面的贯穿式研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元宇宙的出现,文化空间“数字孪生”化将对文化产业进行颠覆和重塑,文化空间将打通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以服务的形式承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二、文化空间在元宇宙中的建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文化经济进程提速,催生了大量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场景,迫切需要一个虚拟化载体或平台来承载,这是元宇宙提出的重要推动力。元宇宙是社会与科技实现微观融合后向宏观拓展的集大成者,是场景集成、交互、对接的沉浸式虚拟场域,是和现实社会相互映射的复杂社会巨系统。元宇宙作为以往文学作品构建的虚幻世界,正在成为数智时代的可能世界21,为新的文化空间建构提供了可能。(一)文化的要素化解构、升级及文化资产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微观重构能力为文化的要素化解构、升级与文化资产化提供了可能,促使文化产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及服务等环节,由单点数字化向全面集成化演进,这必将加速文化产业创新方式、生产形态、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催生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1.文化的要素化解构数字化技术,即运用算法程序把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使用存储设备进行存储,使其能够在网络中传播的技术总称。在元宇宙文化空间与现实文化空间对接时,数字创意手段、数字传播工具等数字化技术将推动文化资源通过数据化和要素化,解构为数据资产形态的生产要素。在对现实文化资产进行数字化处理时,主要运用数字采集技术、图 像 处 理 技 术、存 储 技 术 和 数 据 库 技 术等22,如图 1 所示。与传统文化资产相比,数字化文化资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可识别,信息可转化成二进制代码,便于读取、识别和存储。二是可编辑,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还原和修正。三是可复制,二进制数据信息可无限次无损复制,不会导致失真。以数据化和要素化的文化解构为起点,文化内容数字化的过程包括非数字化文化资产的直接数字化和文化资产的数字基因化。尽管两者生成的数据形式相同,但数字化处理方式不同,前者是文化抽样、量化和编码的过程;而后者则有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过程,是文化资源以空间形式量化重构、实现基因显化的过程。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现实空间数字文化资源的解析,使文化资源在微观上性质相似,在宏观上边界模糊或消除,使文化资源具备了融入元宇宙文化空间的形式条件,具备了在虚拟文化空间中相互融合生成虚拟文化产品和场景的物质基础。图 1文化资产数字化路线图5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 年 3 月 2.数字化文化要素的活化“活化”本意是将事物从已经丧失活性状态或较低活性状态下,采用某种催化剂使之转化为富有活性状态的过程23。数字化文化要素的活化是指文化要素在数字化过程中,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区分点状、线状、面状和多维要素,实现要素适度原真化,并使其向生活化、产品化以及国际化转换24。点、线状要素可通过建立文化符号转化架构进行解构简化,并运用格式塔原理重组设计25;面状要素可采取“以点成线,以线带面,面面相连”的聚落数字连片活化方法;多维要素则需综合运用图 2低质视频文化要素活化技术处理过程三维信息系统、多元异构时空数据分析、历史信息比对等技术手段实现。例如,在低质视频文化要素活化过程中(图 2 所示),可针对低分辨率、多噪点、色彩灰暗、帧间有划痕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处理,抽取文化基因或复合文化要素,实现视频要素的活化。数字文化要素经活化技术处理后,将全程贯穿文化产业链、版权价值链、科技创新链。通过三链融合加速实现数字文化要素的全业、全程和全息活化。全业既包含新闻、出版、影视、演艺、文博等传统文化业态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也包括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等新型业态,也可面向元宇宙文化空间的建设需求。全程是指文化要素将贯穿文化产业创意生产传播体验全链条、全过程。全息是指要素活化将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及时空界限,实现文化创意跨载体呈现、跨时空交互。3.数字化文化要素的资产化数字化文化要素的资产化指的是零散分布的各种文化资源经数字化采集、解构、活化以后,经过标准化标注与关联,转化为可交易的文化资产,成为数字化文化的核心生产要素。文化数据资产化的主要特征是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可溯源是指按照统一标准生成唯一的文化数据标识,基于深度合成和随机纹理嵌入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数据中嵌入唯一标识,实现数据溯源和区隔。可量化是指依托海量数据样本和无形资产评估相关理论构建文化数据价值评估模型,经人工智能训练,循环修订模型指标,对文化数据价值进行精准评估。可交易是指经价值评估,明码标价的文化数据可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中的流通交易,为元宇宙文化空间社会经济生态的建构奠定基础。(二)文化基因的数据化映射与竞合重构如果说,文化的数据化解构是文化空间建构的前提,那么文化基于基因的重构则是虚拟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26。文化基于基因的重构可分为基因的提取与表达、基因的数据化映射以及基因的竞合与重构三个阶段。1.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表达文化基因是文化的内涵,在文化要素整个生命周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元宇宙中文化空间的文化传承和融合,首先需要对文化基因进行数据化表达。在文化基因量化过程中,可通过解析文化基因的显性特征与隐性内涵之间的映射机理,解决“语义转移”“内涵挖掘”“时空约束”等问题。文化基因提取按照深层、中层、表层三个层次,进行由抽象到具体的特征提取。表层文化指物质文化,也称器物文化。中层文化指物化的心理和意识化的物质。深层文化是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凝聚而成的心理积淀27。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文化载体,获取文化基因特征的技术路径不同。在构建基本特征后,可归一化构建分层模型,区分感知层、本体层和语义层,对应建立感知标签、本体标签和语义标签。感知层获取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知层面的底层特征,经量化形成感知标签。本体层将底层特征与领域专家知识库中的对象模型进行匹配,确第 21 卷第 2 期陈少峰等: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与结构特征研究51 定文化基因在知识库中的归属,建立文化基因本体标签。语义层将文化基因语义标注词汇进行延展,挖掘构建基因内涵的语义图谱,建立文化基因语义标签。从分层结构的角度来看,语义层又分为底层语义和高层语义,底层语义与基因本体直接关联,具有较好的映射关系,但高层语义与文化时代特征相关,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元宇宙文化空间构建过程中,需要关注高层与底层语义信息在传承性上逐渐隔离、甚至出现鸿沟的可能性。2.文化基因的数据化映射元宇宙具有宏观上混沌和微观上分层的特点。在元宇宙虚实空间对接过程中,需要构建以时间、空间、基因为轴的三维映射关系。在时空穿梭和虚实转化中,可以以多特征相似度为标准,确定文化基因存储模式与表达方式,实现精准文化基因语义表达,发挥文化基因映射和传承效能,实现文化特征和模式在虚实空间中的有效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