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非有非无
语言
论李心释
诗歌
话语
特点
迎春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派的产生唤醒了新诗现代化的意识,他们被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所吸引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其后朦胧诗人站在语言本体的角度对朦胧诗派能指与所指分离的文本、诗意模糊的暗示性和矫情的表达等作出了质疑和颠覆,将语言在诗歌中的地位拉回正统,提出了“诗歌从语言开始”“诗到语言为止”的主张,口语在诗歌语言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这一系列转变使诗歌写作回归传统诗学成为某种趋势。在这种诗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李心释的诗既体现了他对诗歌语言本质清晰的认知,突出了语言在诗学的中心地位,也有人本主义对自我存在的思考和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践行着现代诗歌建构适应现代汉语特性的诗歌语言空间的使命1。李心释是一名语言学研究专家,曾出版了 作为方法论原则的元语言理论(2006)、“语言”的语言迷途(2009)等专著。同时,他也是一名诗人,著有诗集 诗目所及(2016)、非有非无(2020)以及诗学随笔集 黑语言(2021)和诗学专著 当代诗歌语言问题探赜(2021)。他认为,人对语言的责怪要么是推卸自身对使用语言工具的无能之责任,要么是故意否定语言,但是最终能表达“深意”的还是靠否定语言的语言2 11。这种对语言意义的清醒认识让他的诗歌能够超越语言组织起来的话语形态表面,在语言与元语言的空间里自如穿梭,突破“语言的牢笼”,显现出极强的语言思辨性,较之于其他纯写作的诗人而言更接近诗歌语言核心。李心释对语言的态度是,最好是把语言当羽毛,而不是第 37 卷第 5 期2022年10月Vol.37No.5Oct.2022广 西 科 技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Science&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语言的锐见论李心释 非有非无 诗歌话语特点董迎春,温天强(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摘要:语言是诗歌表达的载体。比起对诗歌技巧的使用,关注语言本身的表意更能让诗歌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这需要清醒的语言本体意识与富有思辨的语言思维。语言学家写诗既是对语言的体悟,也是对语言表达可能的探索及对语言理论的思考。李心释语言学家的身份让他对诗歌语言拥有较好掌控力度,也让他的语言直觉更加敏锐,其作品体现了诗歌语言结构的整体生命力。李心释通过自己的诗语言可能性、张力及语言背后的生命观照呈现了诗歌、诗歌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的多重身份背后的毗邻关系。关键词:李心释诗歌;语言张力;生命意识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26(2022)05-0022-11收稿日期 2022-07-01基金项目 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朦胧诗以来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研究”(11BZW096)。作者简介 董迎春(1977),男,江苏扬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当代诗歌。温天强(1998),男,云南文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当代诗歌。22什么砖块,羽毛之轻也能产生致命的平衡力2 269。这种把语言当作生命一样来敬畏的态度让他的诗歌思维灵动、意境深邃,在体察自我的同时也具有洞察世界的穿透力。李心释以其独特的语言学思维深化了当代诗歌语言的思辨性和语言表意丰富的可能性,因此,读者读李心释的诗不能离开他个人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的理念,否则读起来往往会不明所以,更无法领会到诗中精髓。一、语言表意的可能性李心释引用庄周所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里“言”与“意”的关系,强调了语言在表达时的无限可能性。布隆菲尔德把语言意义分为正常的(或者中心的)意义和边缘的(隐喻的或者转移的)意义,“我们之所以重视中心意义是因为我们按中心意义来了解一个形式(也就是说,对它引起的反应),除非实际环境的某种特征迫使我们去寻找转移意义”3。“中心意义”是社会团体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使用,约定俗成的日常话语的意义。这种日常话语追求表意的清晰明确,让能指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联系过于紧密,极大地削弱了语言表意的可能性。雅柯布森认为,“诗歌功能深化了符号与对象之间的根本性的二分状态”4 61。这即是说,语言的诗歌功能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符号能指和意义所指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诗歌语言的聚合空间。语言的聚合功能让读者对诗歌语言意义的理解产生超越日常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的特征迫使我们去寻找语言的转移意义。诗歌表意的特点往往是在语言日常意义的基础上使能指与所指重新结合产生新的符号,也就是我们在诗歌语境中所得到的再符号化的语象。非有非无 对语象的运用随处可见,这种运用将诗歌语言从日常语言空间轴转换到文学语言空间轴,使语言从扁平化组合向多维度的空间聚合转变,给诗歌写作和解读带来了无限想象的可能性。最好的湖面好在未名其上白雾是冷冷的歌声从无数个已逝的喉咙里飘出被南方宠坏的北风打落一树叶子昨夜的船只一致搁浅阳光受伤尚未起床一群鸭子才是乡村真实的心脏屁股摇着从容的脉搏消失在湖中央5 145(白雾)诗中“冷冷”“已逝”“北风”“打落”“受伤”“消失”等一系列冷色调的词语给诗歌定下了冷寂的基调,“最好的湖面好在未名”“冷冷的歌声”“已逝的喉咙”种种未知的、异世界的语象给予了读者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将诗意从以景抒情延伸到生与死的生命哲学的思考。李心释在写诗时极其注重语言结构的整体性,一些在组合轴上互不相搭的词语在元语言系统的聚合空间里存在着可以互相抵达的要素,从而产生新的联系。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些词语会朝一个趋于合理的方向进行重新地自我定义,从而形成新的语象。在能指与所指系统的任意性和语境的限制下,这些新的语象会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却又不至于毫23无边界。因此,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不可以脱离诗歌的整体语境,否则诗意的表达就难以被理解。这是菜畦,原来有一只鸡和两只鸭子在里头(异类之间一点也不违和)这是蔷薇,有单瓣重瓣的,有粉色玫瑰红的(个性如此丰富,可你想做所有的蔷薇)这是橘子,春天里误剪了枝,这是葡萄,看,鸟儿啄烂了很多(你该看懂它的反抗语言就是不结果)然而来人在你的花园转一圈便“呵呵”走了如果说世上有禁地,怎么没把天空与山色圈走?5 111-112(阐释 节选)海德格尔把诗人写诗的源头称为“独一之诗”,我们只能通过对具体诗作的探讨完成诗人之间诗意的,或者思与诗的对话,从而召唤出语言的本质,使终有一死之人重新学会在语言中栖居6 30-31。阐释 这首诗读起来可能给人口语连篇的第一印象,缺乏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也没有意境,在诗集中是最为乖违的一首。“体裁是文本与文化之间的 写法与读法契约。”7 135所以在诗歌型文本的背景下,这个文本有着天然生成的诗意。如果我们从“独一之诗”的角度进一步揣摩诗与思的关系,就会发现本诗的内涵所在:诗歌标题为“阐释”,每行诗(句子)后用括号进行了“自我”的表达,但最后却用“你”来引出这个阐释者,这是作者有意利用“他者”之口使自己不在场的一种写法。每一个句子描写了花园里的一个小生态鸡鸭异类的生态,充满生命力的太阳花的生态,有个性的蔷薇生态,疆域分明的爬藤类的生态,结果的和没有结果的果类的生态,还有引来胡蜂的鸟窝的生态这里面的种种小生态组成了花园的大生态,也映射了世间百态,生命的多样性与人生阐释的种种可能由此产生。回观诗歌本身,一句话加一种阐释,两句一组,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结构。括号里的“违和”“秘密”“个性”“分配”“反抗”“姿态”等词语与“一个人的春天”都是指向“人”的,这种指向将花园的生态与人生通过语言的含蓄意指层联系起来,花果的寂寞成了“我”的寂寞,花果的寂寞无人理解,“我”也丧失了归属感。最后以“禁地”之问结束全诗,诗歌瞬间上升到了对人生命运追问的高度,诗意得到了“野蛮生长”。这种“野蛮生长”的力量来自诗歌后三行对前面诗歌的“展面”部分造成的破坏,使诗歌的结构变得反常。来人的反应刺痛了“你”,“你”的落寞和孤独也刺痛了读者,在“阐释展面”的铺垫下形成了一个“文化刺点”,与当今社会一些人在自我价值得不到肯定和精神无所寄托时的孤独感受产生了共情。这首诗让我们回到了新诗诞生以来各大学者热议争论的问题诗和非诗的界线问题。诗还是非诗,要看语词能否在诗歌结构中发挥诗歌的语言价值。李心释认为非诗要完成诗的转变“关键还是在普遍的诗歌艺术的本质自律性,即非诗因素必须参与艺术创造,成为艺术创造的一个要素或结构支点”8。这首诗里面的诗句看似相互独立,但是在整24个诗意生成的结构中,一述一阐释的组合将物象拟人化、抽象化、类型化,拓宽了语词表达的聚合,实现了物象符号的再符号化,整个花园的诗性空间得到了显现,语言也实现了诗性的转化。二、对语言张力的追求语言在两种时候最迷人:一种是欲发未发之时,一种是达而未尽之时。语言在达而未尽之时,造成了意义的突然中断,这种中断让诗歌产生了“刺点”,也是诗歌产生“张力”的关键所在。李心释的诗歌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达而未尽的状态。答案 这首短诗以小孩子的视角抛出了问题:钱花完了怎么办?两岁半的孩子幽幽地说坐在山门口赚钱山有多少门口?钱有多少去处?幼儿的这个印象堪比莱布尼茨的一个单子他在原地转啊转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有点迷糊的目光看了看四周,说这房子没造好5 45(答案)“两岁半的孩子”是一个对世界认识模糊的象征符号。在宇宙世界面前,终极答案对任何人都是模糊的、未知的,由此诗歌里小孩的问题延伸到了广义的人对世界的疑问。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都是语言描述出来的世界,语言之外的世界我们一无所知。我们通过提出一个个问题和一次次地寻找答案来证明我们对世界的猜测,但是人对世界的追问是不会穷尽的,答案永远处于遮蔽的状态。诗歌在创作完成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语言系统。如果我们把诗歌比作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既需要封闭,但又不能只有封闭。这也是诗歌写作中要特别注意的悖论关系。一般情况下,诗歌是诗人为了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意识而在内心点亮的一盏灯,这盏灯不为了照亮别人,只为了与自我的意识对话。有些诗人在描写或抒情时,追求尽可能地用语言把自己所见之景或所兴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生怕赞美的词语不够准确,表达的情感不够激烈。正是这种想法把诗歌房间封死了,这是很多诗人在写诗的时候都会犯的错误。而真正好的诗人在写诗时擅长用“意”达到对存在的瞬间呈现的语言感觉,使诗的意义处于延伸的状态,即用有限表达无限。瞧那个池塘边洗衣的女孩一只狗在旁候着和她一般大小瞧那个午后五点钟的男子跷着二郎腿坐于门庭25头微微上仰看着正前方的火车开过看着火车过后的空空荡荡5 167(村落传)这是 村落传 的最后一节诗,对村落的景象作了简单的描写,先是顺着“我”的目光看到了洗衣的女孩、等候的狗、坐于门庭的男子,然后视角转到了“男子”,看着正前方的火车和火车过后的“空空荡荡”。此时诗歌景象的描写被中断了,但是“空空荡荡”并不等于一无所有。诗歌描写的中断为封闭的房子打开了缺口,读者的想象力作为视线和空气得以进入封闭的房间。“空空荡荡”是火车行进声音的一个符号,作者对于“空空荡荡”的描写既有画面也有声音。诗歌虽然在语象带来的声音慢慢远去的过程中结束,但是诗意远不止于此。诗歌的视角从“我”转换到“男子”(在场的“他者”),最后转移到读者(不在场的“他者”)身上,火车轨道沿途的景象都会成为诗意的来源。这火车是没有终点站的,它的终点就是想象力的终点。视角转移和想象力为这首诗的符号体系的整体理据性滑动提供动力,为诗意在读者层面的延续创造了可能。想象力将人置于世界的边缘,若人在真理的两端凝望,就会对这个世界的悖论有所察觉。对此有所感悟的诗人总乐于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悖论。李心释在 太空 里就反映了这种悖论。有星星的夜晚心随星星铺陈开来在小而渺茫的天界月亮像一个傻子或小丑怕魆黑的夜里宇宙俯身床前擦走尘埃这尘埃不是你是这颗星球谁能抑制住悲怆?当活着时就怀疑自己是否存在过有星星的夜晚黑暗无边,光明也无边很像愤怒与热望相拥无法适应太空的你或可以在心里略大于宇宙5 9-10(太空)“有星星的夜晚”为“我”的心铺陈开来创造了一个语言的空间,这个空间既是诗歌展开的空间也是世界展开的空间。“夜晚”和“星星”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