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遗忘
数字
技术
视域
抗战
直播
媒介
实践
李易霖
科技传播1252022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作者简介:李易霖,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新闻史。2014 年 8 月 3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 9 月 30 日设立为中国法定烈士纪念日。英雄公祭日的构建与纪念仪式的循环,旨在建构有关纪念对象的历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 2015 年9 月 2 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仪式上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英雄,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建构秩序的核心符号,以人类记忆为作用对象。然而由于人脑记忆的生理属性和时间的客观原因,记忆在人脑中的存有总伴有遗忘的危机。英雄记忆也不例外,尤其是进入现代加速社会,人类记忆卷入了新的时间维度,冗余的信息和时空扭曲的记忆环境加快了人们遗忘的速度。英雄记忆在现代信息社会遇冷,一边是遗忘加速,一边是戏谑消解。2014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有些人刻意抹黑我们的英雄人物,歪曲我们的光辉历史,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因此,建构英雄符号的过程也是一个与英雄记忆的遗忘趋势相对抗的过程。如何对抗遗忘?作为记忆的能动主体,大众也在历史和英雄记忆淡薄的信息环境中患上了怀旧社会病症。为了缓解归属焦虑,民众在信息和媒介权力下方的背景下也积极以网络为手段参与历史与英雄记忆的建构,以微博博主“抗战直播”为例。“抗战直播”是一种网络史态类新闻,以网络为手段、“报道内容主体为过去事实的新闻”242。他创建于社交平台,坚持每日直播抗战,持续播报10 年。目前“抗战直播”拥有百万粉丝,每日阅读数据过百万,互动数据过千,被视作“热门军事博主”,数据量仍在持续飙升。借助互联网技术,“抗战直播”创新实践的成功不仅阔出史态类新闻的发展前景与新道路,而且其依托社交平台有力地介入社会现实与民众记忆的书写之中,从“当下”出发重演历史。在历史直播背后,它的生发原因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传播路径?如何在加速时代对抗遗忘?为回答上述问题,研究采用了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并用的研究方法来对“抗战直播”微博媒体及其创办者姜涛进行定量和质性研究,广泛收集研究资料与数据,深入访谈姜涛以探讨历史类新闻直播的形成过程与现实理性思考,分析其现象背后深层的社会症候。1 历史与新闻的一致性:“抗战直播”发展 轨迹2012 年 7 月 7 日,“抗战直播”发表第一条博文“今天是 1937 年 7 月 7 日”(图 1),配当日驻扎华北的日军行军图,开始了每日抗战直播。2020 年8 月 15 日,“抗战直播”发表博文:“日本投降!”,配图大公报当日头版头条报道,宣告抗日战争与遗忘为敌:数字技术视域下“抗战直播”微博的媒介实践李易霖摘 要 以“抗战直播”历史新闻实践为例,梳理“抗战直播”发展轨迹,对数据和时间的关系进行解析,探究其背后数据与时间、历史与新闻相一致的规律关系,以及历史直播以怀旧心理、媒介拟真和受众能动为核心的新型传播路径、仿真在线的记忆生成与构建过程。关键词 数字技术;历史直播;媒介拟真;记忆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3)323-0125-08DOI:10.16607/ki.1674-6708.2023.02.02320231(下)科技传播126信息科技的胜利,取得 26 万的点赞量。图1 “抗战直播”微博 然而抗战直播并未就此宣告终止,应网友要求,博主紧接重启新一轮的19311936年抗战直播。截至 2022 年 5 月 30 日,平均日更 10 余条,发布微博共计 43 904 条,粉丝 222.6 万,“每日对照 75年前的历史,播报历史上当天的战争实况、国际形势、抗战人物、武器装备,甚至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用客观、真实的方式,向屏幕前的现代人展现着抗战时代的烽火狼烟3。“抗战直播”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梳理价值,涉及历史和新闻关系的重要属性。先从媒介角度来看,“抗战直播”创办伊始籍籍无名。2012 年至2015 年,除了个别关键信息的微博报道,绝大多数的报道条文点击量仅在 0 5 的区间内。2015 年至2020 年,受众数量缓慢增长。直至 2020 年经由其他媒体报道,声名鹊起,数据流量猛涨。数据流量是媒介知名度的重要评判指标,也是媒介发展轨迹的关键节点。本研究以点赞量、转发和评论量为指标,梳理“抗战直播”自创办以来43 904 条报道内数据前 10 名的信息(表 1),包括时间、内容及类型、数据。以此来探究数据流量表层信息背后的生发逻辑,即这 10 条内容取得高数据量与推送时间具有怎样的联系?与内容及其形式是否有关联?关联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新闻、历史与时间结构因素的关系?如图 2 所示,自“抗战直播”内容点击量数据榜和发展波峰来看,呈现断层式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断层和时间断层。就前者而言,位列第一的内容点赞量是 260 015,位列第二的内容则是 46 950,其间相差21万的数据量。而从第三位到第十位报道,数据量相差区间仅在 49 至 1 922 间。就后者时间断层而言,从数据图种可知除了 2012 年和 2013 年出现了两次数据高峰,其余数据高峰点均在 2020 年和 2021 两年间出现,因此在时间上也存在断层的结构。图2 “抗战直播”波峰 图文形式与数据量存在关联关系。在前 10 名内容中,图文形式出现 7 次,纯文字形式仅有 3 次。除了数据量前 10 名的内容,在“抗战直播”的其余 4 万余篇推文中,也存在图文形式的数据量比文字形式更可观的情况。以内容为参考,以数据与时间为分析对象,可知数据与时间存在历史的一致性,与历史事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也是“抗战直播”坚持表1 “抗战直播”数据量前10名内容科技传播1272022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持续播报的线性时间序列所致的结果。如 2012 年 7月 7 日发表的排名第八位的推文,“今天是 1937 年7 月 7 日”是抗战直播的第一则推文,直播抗战的开始,也是“七七事变”的爆发时间。2020 年 8 月15 日所发表的排名第一位的推文“日本投降!”,对应了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的历史事件。2020年 9 月 2 日所发表的排名第十位的推文,“1945 年9 月 2 日讯:上午 9 时,盟军受降典礼”对应 1945年 9 月 2 日抗日战争胜利。2020 年 9 月 18 日,“抗战直播”发表的“今天是 1931 年 9 月 18 日”,是“抗战直播”19371945 年播报结束后的新一轮重启,正对应了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抗战直播”数据量飙升的节点正好对应了历史事件的关键时间节点,因此具有历史上的一致性。同时,这种规律也体现在新闻事实中,非常符合新闻事实与受众关注的关系规律,即因事实具有极强的新闻性而获得大众的关注。因此,“抗战直播”的数据发展逻辑,与新闻的发展逻辑也是一致的,都是以事实为绝对坐标。“抗战直播”作为史态类新闻,资料来源均出自于历史记载,如表 2 所示。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可知“抗战直播”资料来源大概有 3 类,包括中英文的报纸、档案和图书资料,其中以报纸来源居多。档案、图书,包括报纸,即使曾经是新闻,但因时间的更替而早已作旧,成为了历史。正如新闻学者杨琴所说,历史是隐性的新闻资源,那些可利用价值尚未明显表露出来,不太容易被人们发 现2169,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新闻的富矿”。历史不仅具有受众“预知、未知、应知”的新闻价值,还具有隐匿于历史文本中的理性价值,“主智”“重思”的史态类新闻能够助推新闻传播知性化和新闻受众理性化发展。表2 “抗战直播”资料来源2 抗击遗忘:历史的再直播2.1 历史怀旧:民众记忆与遗忘的竞争新旧之交的中国在短时期内经历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时空聚变、共时并存于当代中国,使人们承受了难以承受的冲击、震荡和裂变,中国人被骤然间剥夺了故土故园故国而被抛入一处美丽的新世界”2202。然而这“美丽的新世界”充斥着现代文明的价值功利性、工具冷漠性,而历史具有给予我们“根本方向感”和“普遍有效承诺”的功能4,“生于一个有着漫长记忆的国家,真实全面地了解历史,是每一个国人自然的心理需求。”5从记忆实践角度而言,“每一个社会都有向下一代传递其视为文化成果的东西的重任。”694民众对于历史的“怀旧情结”首先根植于“被训练的集体记忆”,即国家在基础教育和社会氛围中搭建起民众有关抗日战争和历史英雄的初级记忆,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记忆之术”训练7,以达成“习惯-记忆”697的结果。具体来说,抗日战争与历史英雄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它最开始的建构方式就是通过学校的“记忆化”教育,把相关事实内化为学生的基本记忆,从而使学生在日后回忆时具有“轻松感、简单感和自发感”,继而在回忆基础上建构民众更深层次的家国、族群共同体的认同感与合法性。正是基于抗日战争集体记忆的基础建构,才得以衍生出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所起的情绪效用、物质效用、精神效应等诸多效应。然而,记忆在诞生之初就一刻不停歇地与其天敌“遗忘”做无休止的斗争。记忆的建构具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感性经验,一种是理性经验。感性经验就是我们的感觉、经验、亲身经历在我们大脑皮层所留下的痕迹。理性经验则是指借助科学知识和文本,以及其他间接方式在大脑皮层当中留下痕迹。如前所述,有关抗日和英雄的记忆建构,主要是基于理性经验的方式建构。通过记忆之术去搭建民众关于抗日战争的集体记忆,但这种记忆是非亲身经历的间接经验,因此在时间跨度下,这种记忆最终会走向“遗忘”,即痕迹的淡化,乃至产生最后的消失结果。这是器官的沉默,和衰老、死亡一样,是生理上必然的趋势和无法挽回的形态。传统记忆之术的人工记忆难以与时间所带来的生理遗忘分庭抗礼。除此之外,人类对战争与牺牲的历史记忆的痛苦、受伤、屈辱天然有逃避趋向,构成了灾难记忆的脆弱性。正如李鸣生所说,“铭记灾难如同灾难本身,同样会很痛苦,甚至比灾难本身还要痛苦。”8然而我们不愿意遗忘,“颠覆集体记忆则意味着背叛历史,并将导致族群当下的认同和信仰危机。”9因此,“我们感受到它是一种威胁:为了抵20231(下)科技传播128信息科技抗这样的遗忘,我们发动记忆,目的是为了减缓遗忘的速度,甚至战胜它。”而“抗战直播”的出现正为这一遗忘困境带来了生机。正如姜涛所言,在对抗遗忘的进程中他更多是担任着记忆的“发掘者”“记录者”“提醒者”角色,相比较宣传记忆,他的实践更多是在发掘无名记忆、留存已有记忆,方有在未来唤醒记忆的可能性,“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讲,反抗强暴不畏强权是中华民族骨子中的东西。有很多人说,在宋以后就没有汉人精神和文化了。但实际上在抗战中我们仍然能看到很多类似的甚至是超越性的经历。但是这些故事经历不为大家所知。因此,在这样遗忘加速的时代,只要让这些记忆留存下来,就拥有被发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很理想地要求他人一直将抗战作为自己的主要关注对象。但是我们所作的工作就是,只要将这些记忆保留在这里,未来就有可能在某个时间点让大家知道。比如无名军人的故事,比如 8 月15 日日本宣布投降,9 月 3 日抗战胜利纪念日,7月 7 日全面抗战爆发,九一八国耻日,等等,总得有人去做这些工作,让他们形成一个连续的事物,这样大家才有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再想起,从而能够意识到这些记忆的意义所在。也希望网友能够通过我们的微博直播,将自己部分的注意力投射到这 上面。”“抗战直播”所依托的微博平台,作为社交媒体是出自兴趣本身的信息分发机制,因此“抗战直播”对于抗战历史的真实重演,是建立于感性经验与趣缘基础上的记忆共鸣,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记忆印痕与情感唤醒。“抗战直播”在直播伊始便试图确定灾难记忆的目的指向,以对抗“记忆的脆弱性”。姜涛曾说,“我们直播抗战,并非为了鼓动仇恨的情绪,而是想适度唤起遗忘,当我们时刻牢记祖辈们蒙受的苦难、恐惧和屈辱时;当我们体味祖辈们是如何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抛弃前嫌,实现民族和解时;当我们目睹着祖辈们是如何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