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_吴靖梅.pdf
下载文档

ID:2725101

大小:1.56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华 传统 服饰文化 融入 高校 政教 路径 研究 吴靖梅
150大众文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服饰的外在形式体现中华文明的内涵。本文讨论的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特指以汉族传统服饰为主体特征的服饰文化。近年,随着国人文化自信逐渐增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也以复古、国潮、新中式等形式重新活跃在人民生活中,因此,有必要准确把握社会时空结构的变革,并根据变化着的时空环境,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符合党和国家育人的要求。1一、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一)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距今190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是中华民族服饰可追溯的最早源头,出土的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明当时人们已利用工具把兽皮等天然材料缝制为简单的衣服。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不断演变,服饰逐渐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承载了社会发展的线索与脉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伴随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经过积累沉淀逐渐丰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发展的精神内核。一方面,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原始社会,人们使用兽皮、石、骨、贝、牙等天然材料制作简单服饰;奴隶社会时期,纺织技术促进了丝麻织物的发展;封建社会时期织绣技术日趋成熟,服饰材料更加多样,图案精美繁复的绫罗绸缎脱颖而出;近现代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服饰更重视方便与高效。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服饰文化通过吸收外来文化而不断丰富,通过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而创新发展。它融合了宗教和少数民族的美学,增加了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性。2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全面精准地把握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历史脉络,并有选择性地引到思政课堂中,以此加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教育,完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二)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滋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棵参天大树的水流之一,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坚决摒弃诸如封建等级之类的糟粕,留下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优秀成分。从社会发展进程看,中华传统服饰发展史符合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纺织技术、刺绣工艺等相匹配。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看上看,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它浸润在中华民族未曾断层的文明中,由中华民族创造,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和气质,其服饰纹样、制式、裁剪做法等都与世界其他民族大不相同。中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吴靖梅 唐新梅(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情感、精神、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文化和精神资源。高校思政课可以将中华传统服饰中孕育的家国观、人文观、和谐观、美学观和礼仪观等内容融入爱国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个人人格修养教育中,从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课程协同、打造实践平台、创新融入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关键词: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思政课;高校中图分类号:G122;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2-0150-03*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GXGZJG2022B066)“大思政课”视阈下深化党史教育的四重路径研究;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高校2021年度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2021ZJY1397)基于文化视角三向通融的广西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文化教育151大众文艺传统服饰文化的这些特性,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文化的土壤。(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对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不可逆,东西方思想与文化碰撞不断,考验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能力。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目前面临保护缺位和符号褪色问题,经典制式和传统元素被外国品牌文化挪用,企图移花接木,占为己有。近年,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建设,传统服饰文化广受欢迎,民间自发对其进行保护和弘扬。汉服热、旗袍热等更注重遵循传统制式的复古潮流如火如荼;国潮、新中式、新国风等古今中西元素创新性融合受到热捧。这些时尚浪潮背后,是中国综合实力的壮大,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自信增强。大众审美开始转变,不再一味追求西式,逐渐回归到蕴含本民族精神的传统服饰上。这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人民的选择,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是大众对于中华传统服饰根植于血脉中的审美认同。二、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取向(一)将传统服饰文化中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思想,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从少数民族文化中获得了丰富营养,它是民族融合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鲜活例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在这一脉相承又风格多样的中华传统服饰背后,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延绵不绝的交融和难分难舍的血脉情。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和明末清初时期,国家民族间呈现大融合趋势,少数民族服饰对中华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把衣短袖窄的着装带入中原。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杂居而处,服装风格相互融合,中原开始流行北方上窄下宽的形制,后来北魏孝文帝改制,率领大臣穿着汉魏衣冠,延续冠服制度。清军入关后,清政府推行剃发结辫,将满族服饰定为法服。清末,西方列强入侵,服饰渐渐西化。新中国成立后,服饰主要以轻便为主,多为西式,但唐装、汉服、旗袍等中式传统服装并未退出国人生活,而是作为礼服、演出服、制服等存在。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复古、国潮、新中式、新国风的兴起,激发人民对传统服饰的自觉和认同,不少传统服饰的爱好者和团体开始向他人、向世界宣传中华传统服饰美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挖掘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体现民族团结的元素,打造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典型范例,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将传统服饰文化中的时代观、人文观、和谐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在这股时代浪潮下已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正朝着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行。这样的奋斗目标和时代特质体现在服装上就是时代观、人文观、和谐观。诗经问“岂曰无衣”时,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穿着统一服饰,不仅能激发群体认同,还能凝聚群体力量,共同完成同一目标。3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以丝绸作为硬通货,开辟了沟通中西方的丝绸之路。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更迭和流变,赋予了服饰特殊的时代属性。在这变化丰富的服饰文化之中,中华传统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贯穿始终,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物的珍惜,在面料、裁剪、图案、材质等的方面,蕴含对自然万物的珍视;二是对人的关怀,着装风格饱含朴素的仁爱思想,体现对人本身的关照。4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挖掘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的时代观、人文观、和谐观,把其中对物的珍惜,对人的关怀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为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提供另一个思考与实践的方向。(三)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美学观和礼仪观,融入个人人格修养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德行修养的社会价值取向。论语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是德的载体,是内在修养的德行以外在行为规范的礼彰显。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离不开礼,儒家所说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修的是内在的品性和德行,也是外在的行为举止和服饰装扮。中国最早的服饰礼仪制度是冠服制度,夏商建立,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冠服制度对不同场合的着装,在性质、颜色、图案上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是礼的具体化,蕴含中华民族的审美标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礼,不仅是对他人、对自己的礼,也是对自然的礼,传统服饰中的花草鸟兽纹饰,处处显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谦卑礼仪。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蕴含的审美和礼仪观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从外到内同时提高的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现实路径(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文化育人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国家层面一项长期工程,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一是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深入研究,把握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系统工作方法。各级领导班子积极推进,从自身专业特色出发,制定把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的具体可行方式。二是学校各学院、各部门协同合作。教务处牵头从全校教学的高度整体规划,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中心,其他教学院系和行政部门协同合作的格局,提高思政课协同建设的实效性。三是建立合作共享的资源平台。思政课教学不是闭门造车,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依托特色化的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教学平台,和其他教学院系、其他高校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得以知行合一。四是利用双师培养机制,加强对思政教师传统文化修养的培养,加强对服装、艺术、文史哲等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文化教育152大众文艺政的培训,并积极邀请校外优秀工匠进入校园,组建校企专兼教师结合的师资团队。(二)推进课程协同,彰显思政价值效用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关键点和难点在于挖掘其中优秀的文化与精神内核,再与相应课程相结合,感染学生。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博大而杂乱,因其与文化、与社会等级制度等息息相关,成分复杂,需要正确辨别其中内容,推进课程协同。一是要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思政课和服装、艺术、文史哲等专业课课程中,实现人文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其内涵有利于国家形象的打造。5民国时期,孙中山以“护体、彰身、方便、等差”为原则设计了中山装,它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帝制服饰严苛的等级规制,成为改元易服的民主共和标志。经过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传播,中山装形成了三粒袖扣代表“三民主义”、四个贴袋代表“国之四维”、五粒门扣代表“五权宪法”的说法,这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孙中山政治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6二是开设特色选修课。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思政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合作,打造中华传统服饰精品选修课,提升学生文化认同,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升思政教学的渗透性和合力。三是引进校外优秀课程,实现资源共享,让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研习的深度得以拓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三)打造实践平台,强化思政教育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是学生对认知的检验,是他们对世界发挥个人作用的行为。所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既要进行深度的理论认识与分析,又要联系实践创新,让传统和现代结合,令传统焕发新生机,让学理深入学生的心。7一是打造校内实践平台。利用主题日、节庆日,把传统服饰文化引入其中,眼到、手到、心到,让学生学的同时能亲手制作传统服饰,增强文化的鲜活性。如,在宪法学习日,把獬豸冠、獬豸补服等传统服饰文化中象征司法的内容引入其中,引出我国法院门口常见的獬豸石像的由来,引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的故事,引出中国法治的历史渊源。以小及大,由点及面,利用传统服饰中獬豸元素,把中国法治历程讲活讲透。二是打造校外传统服饰文化实践路径。一方面,利用国家、社会、文化部门现有的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打造第二课堂,如博物馆、教育实践基地等教学场所,电视网站相关纪录片或者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的讲座课程等,让学生全方位体会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塑造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明确对中华民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