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同科
学社
价值观
主张
高度
契合
杨增岽
第 卷 第 期 年 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析论杨增岽 范嘉祥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第二个“相结合”论断的引申与支撑,既在静态上找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当代价值,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重大创新,又在动态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前提条件,指明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基础和文化资源。“高度契合”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厚德载物”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新世界属性具有高度契合性。新时代新征程具备了再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两者最终又要归于理论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文化进入到全新发展的新高度,我们更要牢牢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结合”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研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教育宣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杨增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范嘉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北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一重要论断包含三个重要层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的基本定性;二是整体梳理其中的精神品质,并概括为“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三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一重要论断可以将三个层面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高度契合”是前两者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论断整体的中心内涵和本质凝练。抓住了“高度契合”,也就抓住了这一论断的核心。同时,这一论断又从属于“两个结合”之“第二个结合”的有机结构。要理解清楚“高度契合”,就离不开“第二个结合”这一整体。本文紧紧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这一问题,谈几点初步思考。一一、在在“契契合合”与与“结结合合”的的关关系系中中把把握握新新论论断断党的二十大报告并不是孤立地提出“高度契合”这一重要论断的,而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论述当中提出的。既然已经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再专门提出“高度契合”,并专指“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具有一系列多层次的理论内涵。讨论清楚这一系列问题是研究新论断的逻辑起点。(一)两者是先天属性与后天行为的关系所谓“先天属性”,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个在文化发生学意义上讲各自独立的思想体系,如果以前者的基本观点为对象,以后者的价值观主张为“标尺”和参照加以比较,能够找到两者高度契合的部分。“契”意为“默契”,强调两者不经融通、不经互动,不进行任何加工和修补,在静态的比较中就天然地具有共通性。这种高度契合显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之间的先天属性。“高度契合”在“第二个结合”发生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于各自的文化基因当中。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关系并没有被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主要课题加以比较,却日用而不觉地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作用。“高度契合”作为先天属性,既是理论生成的逻辑使然,也是由理论体系本身开放性所决定。一方面,早在 世纪至 世纪东学西传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就曾对西方哲学和古典经济学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上古经济思想在西洋各国,确曾产生有相当之影响,尤以对于法国之重农学派为最显著。”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的思想源泉本身就蕴藏中华文化的元素。马克思在建立起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后,对东方问题进行过的研究如 鸦片贸易史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等,都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东方问题的可行性,在基本原理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也与东方文化具有内在关联,两者绝非截然对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指出的“我们决不说马克思的学说是德国的文化,列宁的学说是俄国的文化”,也意在不要将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共同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中华文明是包罗万象的思想文化体系。例如,佛教自两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发展到唐代已融入中国文化社会,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在西方传统观点中,文明之间主要表现为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亨廷顿主张把文明看成一种“文化实体”。“实体”首先是一种有边界的“广延”,意味着不同文明之间是“不被其他文明所理解”的“整体”,由此建立“文明冲突论”的观点。而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证伪了这一观点。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开放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是吸纳鉴别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产生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立足于全人类的解放,中华传统文化则在多民族多文化交流交融中发展,二者皆具有先天高度契合的可能性。所谓“后天行为”,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发展过程,是两个先天具有高度契合属性的思想体系必须经历的过程。“高度契合”杨增岽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析论只是先在状态,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可能性,但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真正开花结果,就要不断地在结合过程中激发自身的生机活力。基于先天属性与后天行为的关系,也能够凸显出“高度契合”重大论断的创新性。以往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是出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定中华文化的问题,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说中国语言的问题,或者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高度契合”重要论断则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定性,虽然从属于“第二个结合”,却又相对独立,成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重大创新。(二)两者是前提条件与发展过程的关系如果说“高度契合”作为一种“先天属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基本定性,那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角度看,“高度契合”是中国化时代化之所以能够展开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融通”与“契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层面是一致的说法。“高度契合”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点”,“第二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的“线”与“面”。“点”是由“线”到“面”的起点,也是相应的基础和贯穿始终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是诸多传入文化之一。从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名文章 李大钊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作为传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实践力量”?理论对革命需要的满足固然是基本方面,中国共产党也曾从传播学角度加以分析,认为“一面因为受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压迫和俄罗斯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另一面“因为先驱者的努力宣传”。而传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契合性,也是传入文化在一国必须面对的“点”的问题。“结合”这一发展过程如果做得不好,结果就会导致“橘生淮南则为橘”。但如果没有“高度契合”作为前提条件,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就难以在人民群众中形成情感上的亲近、情绪上的共鸣、理想上的认同。缺乏相应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难以为群众所接受,往往还未待人们形成理性层面的认识,还未待论证这一系列主张的科学性,就先在情感上被拒之门外,更谈不上与中国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了。“高度契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条件,既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那一“点”,又贯穿于理论本土化时代化始终。在这一过程中,“高度契合”无论是否为人所注意,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们是否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其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对“高度契合”的认识由不太自觉到高度自觉,是随着“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成为理论需要而逐步实现的。将马克思主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提供更多文化资源,“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都需要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过程中,更加主动自觉地挖掘和运用“高度契合”论断。(三)两者是静态联系与动态互动的关系“高度契合”与“第二个结合”是先天属性与后天行为的关系,“高度契合”的先天属性决定了“第二个结合”具有前提条件,因此“先天属性与后天行为的关系”在逻辑上递进为“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提条件与发展过程”的关系。为了全面深入把握重要论断的含义,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语义分析。论断的句法结构除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定性的部分,是由两个核心词构成的,以“同”为连接词构成逻辑关系,突出彼此的亲和性。这种句法结构与“第二个结合”重要命题是一致的。但如果比较两者的语句表述,则会发现重大变化。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子中的位置颠倒了。“第二个结合”表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先,处于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被动,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在“高度契合”命题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前,“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在后,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仿佛要随之颠倒。分析这个问题,不能只关注句法结构,必须回到语句表述中来,注意两者是在何种语义下联系在一起。“第二个结合”命题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相结合”为落脚点,描述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显然是动作的主动部分。“高度契合”命题中,两者并非要发生何种互动联系,而是在静态比较分析下,得出两者“具有高度契合性”的结论。在比较意义上,一定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作为比较的标准和基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之加以比较,发现有许多高度契合的部分。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次,“第二个结合”命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度契合”命题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是一对具有高度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人们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主体需要对客体属性的系统观点与评价。“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则是价值观体系当中最直接的话语表达,是直接唤醒人民大众,吸引其建立与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