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理论基础述要_徐燕琳.pdf
下载文档

ID:2724904

大小:1.56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古代 戏曲 创作 理论基础 徐燕琳
戏剧学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理论基础述要徐燕琳 摘 要中国传统文艺批评中的教化思想、兴观群怨、发愤著书、缘情寄意等在元明以后成为戏曲创作和批评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化思想强调戏曲的思想主旨和社会影响,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规范戏曲创作和演出。“兴观群怨”起到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作用,成为戏曲社会功能的理论概括。“发愤著书”的文学传统和创作规律,在戏曲中除了表现戏曲作家对个体命运的不平外,也饱含深沉的现实关怀和激烈的社会批判。“缘情寄意”的理论乃至汤显祖“至情”之说,反映了在戏曲实践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对创作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也是对戏曲文体更为成熟的认识。这些理论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关键词 戏曲创作编剧理论教化思想兴观群怨 发愤著书 缘情寄意 戏曲文体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创作思想的来源也非常丰富。古代文化艺术不断累积起的理论资源,许多被后世戏曲创作和批评所接纳和创新,成为戏曲发展的助力。一、教化思想儒家强调诗教和礼乐,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诗大序 认为诗教作为“先王”行之有效的政治实践,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秦汉以后,礼乐教化成为正统和主流,成为千百年奉行的实践系统。早期文学理论,无论是曹丕提出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还是刘勰“征圣”“宗经”“因文而明道”、韩愈“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周敦颐“文以载道”等意见,他们所述“道”的涵义有所不同,但都倾向于以“文”为政治和教化的载体。这样一种正统文学观,也反映在戏曲创作和批评中,贯穿于戏曲文学的发展史。元代一些批评家认为元杂剧与唐传奇、宋戏文、金院本在题材上有很大的不同,有更丰富的思想意义。周德清和夏庭芝对元杂剧作品的正面影响和教化意义极为赞赏。周德清肯定关、郑、白、马等人“曰忠,曰孝,有补于世”(中原音韵自序)的题材选择和社会意义。夏庭芝青楼集志 说“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有“君臣”“母子”“夫妇”“兄弟”“朋友”“皆可以厚人伦,美风化,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语矣”。不仅元人如此,许多明人对元代杂剧也侧重其风化作用。李开先 改定元贤传奇后序 强调“风教”DOI:10.16230/ki.yyxb.2022.04.020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的主旨和选择标准,曰:“要之激劝人心,感移风化,非徒作,非苟作,非无益而作之者。”明初,儒家正统文化在官方的推动下复兴,教化思想更直接影响戏曲创作。高明 琵琶记说:“不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世德堂本 伍伦全备忠孝记 第一出眉批:“要识此本戏文,皆是假借名目,以寓劝化之意。”意思是,戏里的内容,都是为了“劝化”而编出来的;戏中人物,则是“劝化”的形象代言。邵璨很认同 伍伦全备记 的主旨,将己作 香囊记 称为“五伦新传”,说:“今即古,假为真,从教感起坐间人。传奇莫作寻常看,识义由来可立身”吕天成 曲品 也把忠孝节义放在首位:“括其门数,大约有六:一曰忠孝,一曰节义,一曰风情,一曰豪侠,一曰功名,一曰仙佛。”不仅戏曲创作如此,戏曲批评也如此。王骥德高举“劝惩”“世教”,称赞 琵琶记 以“风化”为“大头脑”,批评“拜月 只是宣淫,端士所不与也”。冯梦龙认为“忠孝志节种种具备,庶几有关风化,而奇可传矣”。王阳明将戏曲作为风化的传播者,说:“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应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以“化民善俗”“反朴还淳”。戏曲被赋予教化的功能有一定的现实需要,但如果违背了艺术规律,往往适得其反。五伦全备记 香囊记 当时即受到许多批评,但影响不绝。清末曲家余治认为“淫戏一演,四方哄动”是“教化之大敌”“最易煽惑”,奋力著作了三十余部京剧,合刊为 庶几堂今乐府,以为移风易俗的利器。当时上海各戏园淫戏盛行,“于是诸善士禀请官宪,饬为禁止,并以 庶几堂今乐府 发交各戏馆,令其演唱,以寓发聋振聩之意。”起初“观者颇众”,但“不知何故,而忽又间杂小戏淫戏。官宪知之,重加谕禁,而伶人仍置之不闻”I1,可见,艺术水平和演出效果欠佳。在“有裨风教”的宗旨之下,李渔、李调元提出了“情”“文”“人情物理”等要求。李渔香草亭传奇序 说,传奇要有真挚的感情、好的创作技巧和正面主旨,“情”要“奇”,“文词”,要“警拔”,“情文俱备”,同时“轨乎正道”,达到“劝惩”的目的;“既出寻常视听之外,又在人情物理之中”I2,要有艺术性,也要符合基本的生活规律。李调元 雨村曲话 也认为琵琶记“体贴人情,描写物态,皆有生气,且有裨风教”I3,说明其人情物态与“风教”的宗旨结合得比较完美。二、兴观群怨(一)“兴观群怨”文学传统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论语阳货),是中国文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所谓“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群”“怨”,孔安国释“群居相切磋”“刺上政”。朱熹认为是“感发志意,考见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刘宝楠说:“谓学诗可论世也。”兴观群怨是后世文学的重要理论起点,同时,通过创作者的个体经历,上升为群体思潮的涌动,令文学进入社会和政治范畴。以文学中“怨”的传统来说,“怨”,是创作者的情感体现,也是社会参与。诗经 中多有讽怨之辞。诗大序 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肯定变风、变雅“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行政之苛”I4的作用。荀子 赋篇 说:“天下不治,请陈佹诗。”I5汉赋也有“讽”的功能。唐人杜甫、白居易 卖炭翁新乐府 等诗歌,忧时伤世,“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欲闻之者深诫也”I6。戏曲是一种群体的活动,它独特的剧场性、社会性、现场感、参与感,可以令创作者将一己之思考,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甚至形成群体性的宣泄、情感的共鸣。文学的讽刺谲谏,通过剧作家的创造,极大地开拓了艺术空间。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化用到关汉卿的 单刀会,第四折关羽中流酣歌“大江东去浪千叠”,又唱了【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一曲,抒发了超越历史真实的感慨,引出“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的豪情。再如由 史记苏秦列传 而来的杂剧 冻苏秦衣锦还乡,融合无名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饱含对社会的谴责和对世态炎凉的控诉。第三折苏秦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风雪中自叹,是群体性的悲愤苦告:“【南吕一枝花】如今那有才学的受困穷,几时得居要路为卿相?我想那耕牛无宿料,仓鼠可兀的有余粮。十载寒窗,捱不出齑盐况。怎生那风共雪缠的我慌?则他好茶饭不济饥肠,这破衣衫偏歇着我脊梁。”I7(二)“兴观群怨”戏曲表现早期艺人富于讽谏精神。司马迁 史记 有滑稽列传;刘勰 文心雕龙 作 谐隐 篇;马令 南唐书 撰 谈谐传。唐宋戏曲演出中,“怨”和“讽”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高彦休 阙史 记录黄幡绰“以倡戏匡谏”、李可及“托讽匡正”,叶梦得 避暑杂录、朱彧萍州可谈 也描述了艺人丁仙现的事迹。耐得翁 都城纪胜 说杂剧“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也”I8。批评家对优戏“达下情”“议时事”、积极参与社会的特点,普遍给予了肯定。戏曲以叙事和代言为依托,兼具歌、舞、说白、表演等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个人感情和社会生活。早期戏曲,如踏摇娘之“苦和来”,弄辱石耽之参军戏,都是有充分现实意义和真实生活基础的“兴”“观”和“群”“怨”。相较其他文艺形式,戏曲具有“感人之深而动人之切”(祁彪佳 贞文记 序)的特点,明白易晓,深入人心。元以后批评家以更积极的姿态,将兴观群怨引入戏曲理论,参与和推动戏曲的发展。虞集说杂剧的讽谏“有深意焉”“不失为美刺之一端也”I9;杨维祯肯定“优谏之功”,认为“一言之微,有回天倒日之力”(优戏录序),高度赞扬戏曲批判现实、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指出“嬉笑怒骂”非苟为“一时耳目玩者也”(朱明优戏序)。他认为“词曲本古诗之流”,具有“警人视听”“劝惩美恶”(沈氏今乐府序)20的作用。观,礼记王制 曰:“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所谓“观”,本意是观察民情,了解施政得失,在这个意义上,朱有燉提出“今曲亦诗也”,“可兴、可观、可群、可怨”(白鹤子咏秋景有引)21;对于戏曲来说,更重要的就是反映现实生活,如朱自清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 所言:“戏曲和小说不但可以观民风,还可以观士风,而观风就是写实,就是反映社会,反映时代。”22元杂剧广阔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胡祗遹说:“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23程羽文认为,戏曲一方面是文人作者自我经历视野、思想情感的反映和发抒,“不能直写而曲摹之,不能庄语而戏喻之者也”;另一方面,戏曲也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所谓“一代人文悉从描眉画颊中出”,具有“可兴、可观、可惩、可劝”的意义。24清代李调元提出“古今一戏场也”的说法,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戏,穷通否泰、悲欢离合;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贤奸忠佞、兴亡荣衰;古今就是一个大剧场,就像连绵不断的大型传奇。由此,真实反映生活、反映社会的戏剧,“攘攘百年,电光石火今日为古人写照,他年看我辈登场”“使人触目而惩戒生焉,岂不亦可兴、可观、可群、可怨乎?”25(三)“兴观群怨”与教化儒家诗论的“兴观群怨”,本意在于教化。曲家认为,作为诗的传承,戏曲应该借助兴观群怨,发挥教化功能。祁彪佳 贞文记 序 将主观的教化意图和戏曲本身兴观群怨的功能结合起来,认为:“今天下之可兴、可观、可群、可怨者,其孰过于曲者哉。”究其原因,曲可以道性情,具有艺术感染力,能够让不识字的妇孺为之感动,受到道德教化熏陶,今之曲即古之诗、乐。他赞扬孟称舜的作品包含人伦道理、世事百态,“可兴、可观,可群、可怨,诗 三百篇莫能逾之”,认为可以“作 五经 读”26。祁彪佳还提出,戏曲能够普及历史、表彰英贤。他说,苏武的忠义千古不磨,一般文人学士读 史记 汉书 为之扼腕感奋,“然妇竖不识也”“于是谱之声歌,借优孟衣冠,以开子卿之生面。”他具体描写了戏剧家将历史人物活化的过程:“尽翻旧窠,谱为新声试一演之,穷愁萧瑟之景,与慷慨激烈之概,历历如睹。令观者若置身其间,为之歌哭凭吊,不能自已。今而后不特图书记籍有子卿,即村落市廛妇竖之胸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中,亦有子卿矣。”(全节记序)27“兴观群怨”,也被戏曲批评家作为戏曲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理论概括。吴仪一在 长生殿 第二十八出 骂贼 开篇眉批中提出:“此折大有关系,雷海青琵琶,遂可与高渐离击筑并传。尝叹世间真忠义不易多有,惟优孟衣冠妆演古人,凛然生气如在。若此折使人可兴可观,可以廉顽立懦。”28黄周星 制曲枝语 则将戏曲的天然本色、真情实感,与“兴观群怨”的艺术效果结合起来。他要求曲体“少引圣籍,多发天然”;制曲要“雅俗共赏”;曲的评判要求“能感人”。他提出:“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凛凛之谓也。噫,兴观群怨,尽在于斯,岂独词曲为然耶!”29三、发愤著书“发愤著书”之说源出司马迁 史记。司马迁继承了“诗言志”和“诗可以怨”的传统,吸收屈原“发愤抒情”和 淮南子“愤中形外”的精神,结合历史经验和自身经历,在 太史公自序 中提出:“诗 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30“发愤著书”既是对创作规律的一个总结,反映了创作者个体化主观化的创作动机,同时也带着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深刻地影响了后世。齐梁时刘勰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31唐代韩愈提出“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宋代欧阳修认为“兴于怨刺”“穷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陆游说:“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澹斋居士诗序)。亦有感于国事而义愤者。清人孔广德编辑甲午战争前后“有关时局,泣涕而道”之诗文为 普天忠愤集,曰:“或则忧愤而上封章,或则感愤而抒议论,又或则蓄其孤愤而形之于咏歌”。32(一)“兴观群怨”的理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