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建设
中的
民族
知识
图谱
研究
前瞻
姗姗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民族互嵌:知识图谱与研究前瞻徐姗姗(中央民族大学 期刊社,北京 100081)摘要:系统梳理2014年党中央号召建立民族互嵌式社区至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倡全方位嵌入期间的学术动态,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互嵌主题文献发现,这一研究的发文量增长快、研究层次高,现有高影响力文献多属基础研究;从关键词图谱看,已形成了“民族团结”“共同体”“乡村振兴”等聚类,反映出研究正在向应用拓展、向基层下沉、向实践落地。文章按场域、关系、治理和发展四大类分别综述现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前瞻下一阶段知识生产的要点:空间方面,研究如何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文化方面,研究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济方面,研究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社会方面,研究如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心理方面,研究如何引导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关键词:民族互嵌;全方位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3)02-0051-10DOI:10.20076/ki.64-1065/G4.2023.02.006收稿日期:2023-01-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互嵌与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发展研究”(22BMZ097);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就业互嵌 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2021MDZL33)作者简介:徐姗姗(1982),女,河北沧州人,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副编审,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工作研究。引用格式:徐姗姗.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民族互嵌:知识图谱与研究前瞻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一、从互嵌式社区到全方位嵌入全方位互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的落地效果和增进共同性的实践抓手,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意义重大,近年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互嵌”概念首次被党中央应用于指导民族工作是在2014年5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此次会议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同年9月,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这一表述上升为对全国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并明确指出“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要“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2。自此,“民族互嵌式社区(社会)”进入民族学、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的研究视野,理论成果相继发表,调查研究也逐步开展。2021年,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三交”时,要求“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3。从建立民族互嵌式社区到实现五大领域全方位嵌入,都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性原则,都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进路径,堪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关键一招。政策文件中的表述在学术界有其理论支撑,事实上,民族互嵌早已存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4的多元统一体形成历程中,六大民族走廊即为悠久“三交”史、互嵌史的明证。同时,在历代051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大一统的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国家权力早已嵌入社会结构各个细胞之中”5。可以说,互嵌式社区环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机统一的微观基础,互嵌式社会结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合之又合的底层框架。2014年,自党中央提出推动建立“民族互嵌社区”的要求以来,民族学界因积累的对“嵌入”(embedded)、“脱嵌”(disembedded)、“嵌入式发展”(embedded development)等理论滥觞的探究经验,较快完成了对政策表述的理念破题。中国的民族问题研究者对于“嵌入”概念,并未循波兰尼、吉登斯等西方学者“嵌”与“脱嵌”之辩的逻辑而囿于现代性探讨,而是结合本土民族社区与流动人口的现实情况及需要进行了扎实的实证研究。在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中,民族互嵌意味着适应“三交”和大融居趋势,弥合族际张力,协调互惠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响应政策号召的本土化学理研究又良性反馈于建言咨政,例如,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的5年前,已有学者通过调查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族群各自聚集、经济社会固化的问题,提出“各民族之间并没有真正实现相互嵌入即居住、就业、生活、文化、心理等领域全方位的相互嵌入”6,与2021年党中央要求的“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相似度之高,见证了民族互嵌研究对民族工作的参考价值,也凸显了以中国学术话语引领本土实践的指导意义。2023年是提出民族互嵌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7的新起点。为全面爬梳民族互嵌研究的知识生产逻辑并预测学术生发点,特作此文,以知识图谱呈现对20142022年间相关文献的计量与综述。二、民族互嵌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热点(一)逐年发文量在中国知网()检索主题词同时包含“民族”和“嵌”的文献,找到387篇,经人工筛除会议通讯、主持人语及其他无关文献,得到有效文献354篇(含期刊论文287篇、学位论文54篇、报纸论文13篇),其中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有177篇(逐年发文量见图1)。虽然民族互嵌研究发文总量不大,但呈持续增多之势,并且较之同期民族学领域的其他议题,核心期刊论文占比更高。例如,“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 939篇期刊论文中,有1 95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占39.56%;“民族+团结进步”4 475篇期刊论文中,有74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占16.56%;“民族+交往交流交融”833篇期刊论文中,有329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占39.49%,而民族互嵌研究287篇期刊论文中,有177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占61.67%,并且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者达115篇,反映出该主题的学术深度、前沿性和研究层次。“嵌入”作为学术概念,最早出现于卡尔 波兰尼(Karl Polanyi)1944年出版的 大转型(The Great Transformation,又译作 巨变)一书。安东尼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对现代性的研究中讨论了地方个体的“时空脱域”。斐迪南 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也在对共同体的研究中分析了个体脱离原有社会连带后向新的社会关系“再嵌入”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马克 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将“嵌入”概念引入社会学对市场中人际网络的分析,随后,“嵌入式”“参与式”被发展人类学等广泛用于治理及发展研究。近年来民族互嵌研究已有若干专著出版,如杨荣的 云南民族互嵌研究(2016年)、张少春的 互嵌式社会与民族团结:人类学的视角(2018年)等关注社会现实;吕文利的 嵌入式互动:清代蒙古入藏熬茶研究(2017年)、董向芸的 嵌入与融合:1949年以来云南屯戍制度研究(2018年)等则从历史视角进行研究。总体而言,以“嵌”为题的民族研究成果大多数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因此,本文侧重于综述期刊文献。为全面涵盖“互嵌”“嵌入”“脱嵌”“内嵌”“嵌合”“嵌套”“再嵌”“融嵌”等相关研究,与“民族”同时检索的主题词仅设“嵌”字。检索日期为2022年12月10日,截至此时,2022年已发表相关主题论文52篇,其中核刊论文32篇。052605040302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162933264135545211220171625193532学术期刊论文核心期刊论文(二)主要发文机构和作者通过对354篇民族互嵌研究论文的作者及其单位的分析发现:发文机构方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以及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民族院校和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位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是发文主力,呈现出集中于西部、集中于民族高校的总体特征;发文作者方面,由于目前总发文量有限,判定“核心作者”为时尚早,但严庆、郝亚明、杨鹍飞、马伟华、陈纪、王希恩、李静等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均发表过35篇民族互嵌主题的论文,如郝亚明2015年发表的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 和 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 2篇文章,已被引用合计253次,可见其学术影响力。(三)关键词共现网络将354篇民族互嵌主题研究文献导出Refworks文件,用CiteSpace v.6.1.R3软件分析,以关键词为节点,得到分时区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见图2)。图2中,由左至右逐年展现20142022年的关键词;由上而下,分别是关键词的10个主要聚类,除“民族互嵌”“互嵌”外,还包括“社会结构”“民族社区”“民族关系”“互嵌社区”“民族团结”“共同体”“乡村振兴”和“族际差距”。围绕每一聚类,各有同主题下的高频关键词组。由图2可见,“民族关系”“民族社区”“共同体”等聚类每年都会与时俱进地出现新关键词;而“族际差距”聚类于2014年发端后一度沉寂,至2019年中央部署打好脱贫攻坚战,又出现了“东西协作”“人口流动”及“主体性”等关键词;“乡村振兴”聚类则自2020年起方兴未艾,并呼应“融嵌”“全球疫情”等新形势、新热点。图2中的连线代表各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最密集的网络出现在左上方,即20142017年的“社会结构”“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等聚类之间。此处云集的“涵义”“类型”“实践”“机理”等关键词,体现了学界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民族互嵌要求后的积极破题及阐发。同时,此处密集出现的“新疆兵团”“成都市”“伊宁市”及“城市融入”等,反映出早期民族互嵌研究的着眼点多在具有典型性和战略意义的“三交”社区。随时间轴向右展开,则可以看出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由社区研究向社会结构研究迈进的趋势从“共生理论”到“互动逻辑”的原理探讨,从“基层治理”到“个体叙事”的实践探索,从“发展主义”到“社会支持”的路径规划,民族互嵌研究持续深化、实化、细化,并“破圈”地对接到后疫情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全社会瞩目的公共议题。图1:20142022年民族互嵌研究的逐年发文量(单位:篇)053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三、民族互嵌研究的知识生产脉络(一)聚焦互嵌社区的场域研究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民族互嵌的同时,也明确指出“把着力点放在社区”2,因此,许多学者是从某一互嵌社区入手研究的。一方面是对典型“已互嵌”西部多民族聚居地区以新视角进行调查。从王平等分析丝绸之路口岸城市新疆塔城20多个民族混居并形成农牧工商业互嵌互补的共生关系8,到宗喀 漾正冈布等观察“民族团结模范集体”青海民和县杏儿乡互渗互嵌的族际交往情谊9,在规模或大或小的民族社区产出了互嵌视角的田野调查成果。仅以聚焦回族居住特点为例,就有孙九霞10、沙彦奋11等发表过多篇社区研究论文。另一方面是围绕互嵌中的东中部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新社区研究。来仪等观察四川成都“民族用品数条街”的互嵌创业型社区12;陈纪基于京津冀三地的调查指出,“居住互嵌”选择取决于周边资源分布状况13;张莉曼通过调查江苏六市,指出建设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能有效应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斗争的威胁14。2014年至今,学界从“多民族聚居区”“混居”“杂居”“多民族社区”等表述逐渐统一到“民族互嵌式(型)社区”上来,互嵌式社区在现实中的分布随人口流动和东西协作日益普及,呈现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工作、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局面。历史地看,张会龙在纵论历史流变中点明中国的民族互嵌格局从“聚族而居”向“诸族错居”不断演进15;现实地看,段成荣等对21世纪以来全国地级市普查数据的研究也佐证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