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文学
作品
阿拉伯语
译本
融入
阿拉伯
文学
探索
杨丽丽
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融入阿拉伯文学课探索杨丽丽(长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摘要 阿拉伯文学课中基本上讲解的都是阿拉伯语原版作品,但其难度不适合普通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学生,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本文尝试在阿拉伯文学课中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以削减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学生了解阿拉伯人如何理解和表达中国文化。关键词 阿拉伯文学课;阿拉伯语译本;阿拉伯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02(2023)01017104阿拉伯语文学作品在阿拉伯语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是阿拉伯语教学最丰富、最不可缺少的素材。在阿拉伯文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素材往往是阿拉伯语原版作品。本文尝试把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融入到阿拉伯文学课中,以便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阿拉伯文学课的教学现状文学课作为阿拉伯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本科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教学中,而大多数学校选用的教材多为 阿拉伯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这本教材在选材上侧重于埃及、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的经典作品,例如塔哈侯赛因的 初入大学、塔伊布萨利赫的向北迁徙的季节、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婚宴风波 等,这些阿拉伯国家的著名文学作品皆为阿拉伯语原版,在内容上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难度较高,不便于学生理解。阿拉伯文学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所选教学素材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以及该素材的中文含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这些文学作品的内涵。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阿拉伯语水平,只有部分基础优秀的学生能全面、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大部分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翻译才能理解文章的基础含义。其次,教学重点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对所选素材的中心思想进行理解与归纳。完成一篇短篇小说的教学过程需要 6 课时,而作为专业选修课的阿拉伯文学课的总课时仅为 32 课时,因此阿拉伯文学的课时仅能讲解完成 5 篇文章。由此可见,本门课程的教学效率较低,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过程进行两个月后,笔者以纸质问卷形式发放 阿拉伯语专业学生有关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有关阿拉伯文学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 25 份,收到有效问卷 25 份。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均为选修阿拉伯文学课的学生。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 5 个问题,分别是:1请问你预习本门课程需要多长时间?2通过预习,在老师讲解之前,你是否可以理解新课的内容?3请对老师讲解本门课程内容的难度进行分级。4现在的课上选材,是否影响了你对阿拉伯文学的兴趣?5你是否希望老师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对以上调查问题的回答结果显示:收稿日期 20220930 作者简介 杨丽丽,女,助教,硕士,从事阿拉伯文学、阿拉伯语教育研究。171对于课程预习方面,70%的学生选择了 1 个小时以上,25%的学生选择了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5%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半个小时以下;对于预习效果方面,25%的学生选择可以全部理解,60%的学生选择能看懂一部分,但无法全部理解,15%的学生选择完全看不懂;对于老师讲解难度等级方面,60%的学生选择比较难,15%的学生选择非常难,很难理解,25%的学生选择不算难,可以理解;对于课上选材及学习兴趣方面,80%的学生选择了打击了我学习阿拉伯文学的兴趣,20%的学生选择学习兴趣未受影响;对于调整教学内容方面,80%的学生选择了希望老师调整教学内容,20%的学生选择了调整或不调整都可以。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可见,学生以自身学习的感受为准积极参与到问卷调查中,并给出了积极反馈与合理意见,为进一步提升阿拉伯文学课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但是,学生在学习阿拉伯文学课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课前预习时间长及预习效果不明显,导致在上课时认为教师的讲解难度大,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希望教师能够调整教学内容。本次问卷调查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及学生意见、建议给笔者提供了很大的启发,主要是现有的阿拉伯语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难度不太适合大部分学生。为进一步提升阿拉伯语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对阿拉伯语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改进。首先,对教学素材的选取进行调整,选择内容相对简单且篇幅短小的作品。但是,所选教学素材仍为阿拉伯语原版作品。若让学生明白所选作品的中文含义,就需要翻译这些原版作品。但是,翻译原版作品所需课时较多,而且此种讲课方式把文学课讲成了翻译课,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选用部分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作为学习内容。在完成两篇作品的讲解之后,笔者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仍是参与上次调研的 25 名学生,问卷内容相同。学生对调查问题的回答结果显示:对于课程预习方面,70%的学生选择了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20%的学生选择了半个小时以下,10%的学生选择了一个小时以上。可见,在选择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后,学生的预习时间更少。对于预习效果方面,75%的学生选择可以全部理解,25%的学生选择能看懂一部分,但无法全部理解,没有学生选择完全看不懂。对于老师讲解难度等级方面,只有 15%的学生认为比较难,没有学生认为非常难,很难理解,而超过 80%的学生认为不算难,可以理解。对于课上选材及学习兴趣方面,10%左右的学生选择打击了我学习阿拉伯文学的兴趣,90%左右的学生选择未受影响。对于调整教学内容方面,1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希望老师调整教学内容,80%的学生选择了调整还是不调整都可以。由此可以看出,在选取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作为学习内容之后,新的教学素材更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减少教学所用课时,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获得感。二、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融入阿拉伯文学课的必要性首先,在阿拉伯文学课中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可以削减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锻炼阿拉伯语的语言技能,并培养学生的信心、阅读乐趣和参与感。文学学习和语言学习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文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进而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但是,阿拉伯文学课的教学素材都是原版作品,难度较大,反而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笔者尝试在文学课中融入一些中国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如老舍的茶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巴金的 海的梦、余华的 活着 等。学生大都读过这些作品,在学习这些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时更容易理解,还能从中、阿文学的不同角度体会文学作品。笔者讲解完红高粱家族 阿译本的节选后,对学生作了一次调查问卷。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利用较少的预习时间完成课前预习,并且通过课前预习较容易了解271课程的内容与主旨;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较容易掌握阿拉伯文学课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有效降低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难度,从而减少了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畏难情绪。阿拉伯文学课教学应是一种培养学生领会和领略阿拉伯语魅力的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鉴赏中阿文学作品美的能力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学作品的阿译本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了语言技能,了解用阿拉伯语如何表达汉语特有的词语,如 红高粱家族 中的“小鬼子”“日本鬼子”等。在交流感想时,学生踊跃发言,锻炼了阿拉伯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在文学课中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阿译本,有助于减少学生的语言障碍,有利于教师在文学课中塑造轻松、谐和、和睦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信心与阅读欲。同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辨和变通能力。而且通过阿语译本的学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会局限于作品的内容本身,而是能触类旁通,扩大阅读范围,锻炼思辨能力,丰富人生经验。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探究,能够启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灵魂质量。其次,在阿拉伯文学课中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有利于学生了解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本领,进而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力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提升了对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为将来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奠定基础。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不可分割。我们可以通过文学课程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及两种文化的互通性。学生在文学课上通过学习阿拉伯语原版作品,从而了解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等。在文学课上学习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可以使学生研究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表达方式,了解阿拉伯人如何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及思维表达中国文化,又可以让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对译本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比较分析的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周作人在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提到:“文学具有某种美学形式,它能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与思想,并使读者因能体验到它而获得乐趣。”1 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国际传播能力的不足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影响,外国人往往对中国文化有误解。因此,需要促进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由此可见,学习阿拉伯语的中国学生在中阿文化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学生不但是阿拉伯语的学习者,更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者。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掌握阿拉伯语言的优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文学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阿拉伯学者如何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更好地翻译成阿拉伯语,以便更好地使阿拉伯人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必须选取优秀的译本作为课程选材,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借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助力中国文化宣传,树立中国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三、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在阿拉伯文学课中的应用举例笔者在阿拉伯文学课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选取合适的中国文学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将其加入本门课的教学素材库中,按照难易程度选择教学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笔者所选取的几部作品以及讲解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一简要介绍。第一,选取了莫言的 红高粱家族 的部分内容。采用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方式,将本作品的部分内容融入到阿拉伯文学课之中。笔者由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介绍引出对当代作家莫言的简介,激发学生对其作品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 红高粱家族 的部分内容。红高粱家族 的阿拉伯语译本由埃及著名汉学家、爱资哈尔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教授哈赛宁法赫米侯赛因教授翻译,于 2013 年 11 月由埃及文化部国家翻译中心出版。笔者首先选取 红高粱家族 的阿拉伯语译本的第一章 红高粱 第八节和第九节。这两节描写了当时的老百姓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行为。通过对这两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原版作品和阿拉伯语译本的比较阅读,使学生了解汉语和阿拉伯语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中尽量做到避免“中式外语”。371第二,选取了余华的 活着 的部分内容。该作品于 2015 年 2 月由埃及著名汉学家、爱资哈尔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主任阿卜杜阿齐兹教授翻译,由科威特文化艺术委员会出版。该译本的序言对福贵作了指引式的阐释,认为福贵在生活中失去了一切,但他意志坚强,热爱生活,从不绝望 活着。笔者在文学课上也选取了此篇序言,让学生了解阿拉伯学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发表学习的感受或心得。有的学生觉得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非常像他的祖父,同样人生坎坷、起起伏伏,看到这个故事,就如同看到祖父给他讲述自己的故事,所以认为福贵的悲剧不是个例,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都历经磨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