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听松
中国民间
音乐
审美
表达
二胡曲
凌云
26我国的民间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古为今用,是增强文化认同和地域认知的重要环节。二胡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音色近似人声,抒情性强,韵味独特,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审美内涵。由于其特殊的形制结构,没有指板使琴弦悬空,且只有两根弦,对于音准和音色的把控要求极高,因此二胡也是民族乐器里较难演奏的一类。随着二胡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其作品呈现多样化,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对于中国民间音乐的审美表达以二胡曲听松为例马凌云1,王雪松2,3(1.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2.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3.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摘要:阿炳的音乐蕴藏着我国许多宝贵的民族乐器演奏精髓,代表着我国民族器乐的极高成就。阿炳创作并演奏的听松,以其短小的结构、宏大的气魄、崇高的境界,成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作品倾注了阿炳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伟大的民族精神。作品借松树高尚的品质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阿炳独有的粗犷、质朴、刚健、苍劲、深沉的演奏气质和演奏风格。作品本身也具备了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琴论的基本特征,对该曲进行音乐本体、技法和审美等方面的分析阐释,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的基本样貌,对于传播和继承中国民间音乐大有裨益。关键词:民间音乐;审美表达;二胡作品;听松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23)01-0026-04The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Chinese Folk MusicTaking the Erhu Song Listen to the Pine”as an ExampleMa Lingyun1,Wang xuesong2(1.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0,China;2.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2.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24,China)Abstract:Ah Bings music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many valuable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in our country,and represents the high achievements of our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Listen to the Pine”composed and performed by Ah Bing,has become a classic of our traditional music with its short structure,grand spirit and lofty realm.His work embodies Bings patriotism and his great national spirit.The work expresses patriotism through the noble quality of pine tree,reflecting Bings unique rough,simple,vigorous,strong,deep playing temperament and playing style.The work itself also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classical piano theory.An analysis of the music itself,its techniques and its aesthetics can,to a certain extent,highlight the basic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music,especially folk instrumental music,it is very helpful for the public to understand and spread Chinese folk music.Key words:folk music;aesthetic expression;Erhu works;Listen to the Pine传统作品的保护和传承。许多二胡传统经典音乐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与作曲家善于运用中国民歌、戏曲等民间音乐元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二胡传统作品中,由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和听松各具特色,堪称经典。阿炳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极具民族气节的二胡演奏家,他天赋异禀,从小就徜徉在民间音乐的海洋,熟知江南丝竹、苏南民歌吹打、昆曲评弹、锡剧滩簧等当地的民间音乐,能够纯熟地运用收稿日期:2023-1-25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2021 年度项目“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HB21YS031)。作者简介:马凌云(1978-),女,硕士,燕山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二胡演奏、中国传统音乐。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第 1 期(总90 期)2023 年 3 月No.1(Sum.90)Mar.202327到创作和演奏当中,把对生活的感受倾注于自己的音乐之中。阿炳创作并演奏的听松以其短小的结构、宏大的气魄、崇高的境界,成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笔者有感于斯,通过对听松的创作背景、演奏特点及审美意境等方面分析,管窥中国民间音乐的审美表达。一、听松的创作背景阿炳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然社会地位卑贱,品格却十分高尚。他曾严词拒绝为敌伪军官演奏,虽以卖艺为生却从不向人乞讨。阿炳维护艺术的尊严,对艺术怀有强烈的敬畏感和严肃的态度,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是难能可贵的。在创作过程中,他成功地借鉴了西方音乐元素,并将其民族化。阿炳特有的演奏风格与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和阿炳的爱国主义思想密不可分。他本人不屈的性格和对于现实的反抗精神,也使得他的演奏内在含蓄却充满力量。二胡曲听松通过借物抒怀,借用松树的顶天立地、坚韧不拔、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质,赞颂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借古喻今,根据岳飞抗金的故事,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抗日爱国的斗争精神。11950 年杨荫浏先生带着钢丝录音机去无锡寻访阿炳,阿炳介绍:“此曲原名就叫听松,是表现静听吹过松树的风声。”随后他讲述了一段宋代爱国将领岳飞抗击金兵的故事:“金兀术给岳飞打得走投无路,十分狼狈地跑到无锡惠泉山脚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所以听松又名听宋。”“听松”与“听宋”虽为谐音,却为同一历史故事。阿炳曾多次通过“说新闻”的方式,向老百姓宣传中国人民打鬼子的英勇事迹,体现了他一生爱憎分明的性格。阿炳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内忧外患,对阿炳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体现了社会最底层街头卖艺之人的生活状况。生活虽苦,但不畏强暴、爱憎分明、正直坦荡。听松倾注了阿炳的爱国之情,蕴藏了阿炳勇于抗日救国、反击外来侵略者,并期望能够唤起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敢于拿起武器保卫家国的爱国热情,体现了阿炳伟大的民族精神。二、听松独特的曲式结构和演奏风格(一)乐曲的曲式结构听松这首作品短小精悍且一气呵成,几乎没有停顿。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张力十足。整首乐曲的情绪奋进激昂、积极向上。阿炳本人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在艺术上广泛地吸取了我国民间音乐丰富的营养,融汇贯通,大胆创新,独具一格。全曲演奏仅一分多钟,但却包含了我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架构特征。作品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起”(8小节),第二部分“承”(8小节),第三部分“转”(31小节),第四部分“合”(14 小节)。作品的第一部分“起”,(见例【1】)是极为精彩的引子,由短短的三个乐句 8 小节组成。音乐一气呵成,体现了民间音乐“形散而神不散”的重要特点,类似于琵琶武曲的风格,塑造了一种英雄的气概。如同号角一般铿锵有力,又像人们在振臂高呼一样气势磅礴。此段可分为三个乐句,每句旋律的结束音与下一句的首音相同,乐句之间环环相扣,其旋律发展的手法是我国民间音乐里常用的“鱼咬尾”的形式,如同书法中的运笔一样,行云流水、气韵贯通。演奏时,呼吸和换气衔接紧密且自然流畅,每一句的尾音可作渐强处理,避免由于换气而将音乐原本的韧性散掉。例【1】第二部分“承”,(见例【2】)虽然仅仅两句,同为 8 小节,却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阿炳借鉴了当时洋鼓洋号的演奏手法,将西洋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完美结合,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前一句为过渡句,模仿小军鼓的节奏型。后一句模仿军号的特点。例【2】第三部分“转”,(见【例3】)是全曲的转折部分,篇幅相对前两段较长,共 31 小节。运用了民间打击乐的节奏型。开始的速度为慢起渐快,通过每一次附点速度的变化来自然过渡,使节奏稳中渐快。此段阿炳的演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我国民族器乐的演奏特征。尤其是重音和快弓技巧的运用,凸显了阿炳本人的演奏特色,展示出真正的中国气派。此部分的节奏特征体现了我国民族器乐独有的节奏特色,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如方言、诗词的节奏、律动等如出一辙。阿炳音乐中常见的节奏重音多落在弱拍上,与在强拍位置上的节拍重音形成鲜明的对比,节奏重音运用到右手运弓的弓法和弓序方面则有规律可循,重音一般在拉弓上:第二小节切分音节奏的 re 音虽是高音,但此处重音演奏不能太强,使阿炳含蓄的演奏风格与前后大气磅礴的演奏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效果。接下来节奏重音及连续的切分音节奏型的运用,将虚实结合、轻重结合、动静结合,多处节奏重音往往不在强拍的板上,而在弱拍的眼上,演奏时,重音与弓序的精准马凌云,王雪松,中国民间音乐的审美表达28配合,形象地模仿了松涛阵阵的景象,使音乐动感十足,彰显了阿炳作品的气质。例【3】第四部分“合”,(见【例4】)结尾部分共14小节,多处与前面的旋律相呼应。第一句模仿大军鼓的效果,三拍为一组,共四组,力度分别为强、弱、强、弱,最后一组渐慢,与第二部分模仿小军鼓的过渡句相呼应。第二句节奏舒展开,模仿军号凯旋的效果,与第二部分后半句模仿军号的旋律相呼应。例【4】(二)阿炳的演奏风格阿炳虽继承和沿用了江南丝竹和锡剧的某些加花变奏、滑音、装饰音手法,以及抑、扬、顿、挫的演奏特点,但他的演奏风格却与一般江南二胡的纤柔委婉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形成他独有的粗犷、质朴、刚健、苍劲、深沉的演奏气质和演奏风格,他的琴声正如其人,刚直不阿、坚韧不拔。他的演奏特点包括:定把演奏、刚直的滑音、透音、擞音、重音移位、苍劲有力的运用方法等。2全曲的第一小节并不是我国民族典型的节奏型,两个相同的音符前短后长,均为重音,像号召性的口号,饱含激情,接第三个音符时含蓄且连贯(不能换气)。演奏时,左手揉弦保持的同时,右手运弓反其道而行之,逐步渐弱,使音乐充满韧劲儿和内在的张力,此处阿炳的演奏风格是含蓄的,并不张扬。第二小节的后两拍避免演奏为打音,应严格按照乐谱要求,精准地从十六分音符转到五连音,演奏处理可概括为:不快、不紧、不加劲儿、充满韧性。第三小节的 sol 音结尾做渐强,但不换气,随收弓而吸气,紧凑的衔接到第二句。第二句开头两个音同样是重音,中间运用了民间音乐中典型的切分弓演奏法,重音的位置要准确,此句的尾音 sol 做渐强,同样紧凑地衔接到第三句。第三句重音密集,运弓舒展,铿锵有力,音乐像号角一样充满号召力。最后一个 sol 音的收弓如同刀刃一样锋利、敏锐,体现出阿炳刚直不阿、不畏强暴的性格。第 9 小节作为第二部分“承”的开始,首音 la 上方的装饰音为极快速的小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