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贷款
基础
利率
改革
实践
思考
夏铭
江苏商论2023.5中国贷款基础利率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夏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摘要:201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银行机构能否使资金的使用更加市场化,能否更加灵活地使用利率杠杆,是中国银行机构能否在本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同样关系到银行业、企业与个人的利益。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利率改革的基本现状、改革的特点、对市场的影响等深入研究,分析改革带来的实际效果,为目前中国企业和居民应用贷款利息定价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关键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改革;实际效果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收改日期:2023-03-30作者简介:夏铭(1993),汉,硕士研究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方向。本文所有作者授权本刊,无偿同意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应用以及新华文摘报刊复印资料的转载和摘编,如有法律代理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电子使用应征得本刊的同意。Loan prime rate(LPR),又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由国内外十八家较著名的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所开出的最高信贷利率,价格通过在公开市场执行利息加点的方法进行。由国内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经人民银行批准后,计息并负责每个月20日(如遇假期日顺延)向市场公布当期的LPR利率。各家银行、金融机构实际发放贷款的利率,可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并综合期限、抵押和利率浮动方式等因素,在LPR基础上加点确定。目前的LPR主要包括LPR1Y和LPR5Y两类。MLF叫做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的一种货币工具。通俗讲,就是市场上的商业银行为扩大杠杆向央行借钱所要承担的利息成本。一、LPR的产生LPR是通过对风险生产成本、资金成本、一般融资成本、运营成本等要素组合的加成而得到的。在LPR产生以前,人民银行所发布的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的资金成本大多是对一般借贷的成本费用,资金段和MLF之间的相关性不高,从而决定基准利率不能很好地反应LPR的变化。从2013年10月25日开始实施的LPR机制,主要按照MLF利率加点的方式形成,货币模型为:LPR1Y报价=操作成本+风险成本+资金占用成本+资金成本(包括MLF成本)LPR5Y报价=期限溢价+LPR1Y从上述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LPR的报价机制加入了与MLF的关联性,但是由于考虑到各种资本成本及风险成本等因素,MLF的变化并不会等幅度传导到LPR端。二、市场贷款利率的情况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经人民银行批准后,公布了2022年3月份的LPR1Y为3.7%、LPR5Y为4.6%,相较于上个月并无变化。通过对2019年8月份以来的LPR1Y、LPR5Y和MFL数据的整理分析,不难发现LPR的报价机制是以MLF的报价作为参考依据,两者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但这一机制也并非完全一致,由图1可以发现2021年12月份 的MLF相 较 于 上 月 并 未 变 化,而 央 行 却 将LPR1Y从3.85%调整到3.8%。(一)LPR结构性分析通过对中国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统计情况如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工行存量贷款总额(不含利息)20.67万亿元,个人贷款总额为7.94万亿元,占比38.44%。其中住房贷款占比80.09%,消费贷款占比2.36%,经营贷款占比8.84%,其余占比8.71%。建行贷款总额(不含利息)18.76万亿元,个人贷款总额7.97万亿元,占比42.52%。其中住房贷款占比80.06%,消费贷款占 商业财会 83DOI:10.13395/ki.issn.1009-0061.2023.05.036江苏商论2023.5表1部分国有银行信贷结构(单位:亿元)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个人贷款总额其中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其他/%中国工商银行206672.4579447.8180.092.368.848.71中国建设银行187641.4679776.5080.062.922.8414.18中国农业银行171357.5271365.6873.462.716.5817.25合计565671.43230589.99/数据来源:Wind。下同。图12019.82022.3LPR1Y、LPR5Y和MFL走势比2.92%,经营贷款占比2.84%,其余占比14.18%。农行贷款总额(不含利息)17.14万亿元,个人贷款总额7.14万亿元,占比41.65%。其中住房贷款占比73.46%,消费贷款占比2.71%,经 营 贷 款 占 比6.58%,其余占比17.25%。日常生活中,住房贷款多为2030年期,从表1中不难看出,住房贷款在调研的三个商业银行中均占比较大.而消费贷和经营贷是为了满足居民日常的资金周转需求,多为较大的短期贷款,表中的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占比较小。由此发现LPR5Y的调整对社会层面的影响较大,涉及的领域多为资金密集型领域,主要体现在对住房贷款及企业项目建设存量贷款的影响上。LPR1Y的调整主要是对企业短期经营资金周转和个人日常消费的影响,占比较小。(二)内部环境国家金融委员会在2022年3月份的例行会议中指出,要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使资本市场能够平稳的运行。会议还提出要出台主动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宏观经济运行,银行3月份的新增贷款量要保持适度增长,地方政府要研究和出台相关有力的措施以应对和防范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风险。据统计,2022年3月末新增信贷为0.75万亿元,包括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增加3848亿元和3735亿元,个人的短期贷款增长已经持续五个月下降,而长期应付款也出现了负增长,中长期贷款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受疫情影响,上海、吉林、浙江等城市先后升级了管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实体经济和居民收入,导致当地居民的信贷需求不高。同时,由于前段时间楼市低迷,为了进一步“稳地产”,各地都不同程度地放宽楼市政策,但是受限于居民收入预期不足以撬动购房杠杆空间,对楼市的刺激依然有限。但随着疫情的缓解,央行或将继续降低LPR以提振消费,刺激居民购房热情。(三)外部环境从外部的大环境分析,在2022年一季度末美联储宣布进一步加息25个基点,以实现美元回血。最近召开的美联储会议也表明美国官方对未来美国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投资者对未来后市的恐慌情绪。近期,中美之间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倒挂,短期来看为留住部分投资者,中国未来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或增加,减少了进一步降低LPR的可能性。长期来看,中国总体的货币政策受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并不大,同时当前世界大宗商品交易的通胀压力也正持续上升,对中国经济构成了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从央行近期发布的数据看来,3季度CPI同比增长1.5%,在国外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的大环境下,中国国内的通胀风险保持在合理区间,对后续LPR调整及整体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有限。综合上述内外部因素,同时考虑到3月份的MLF较上个月未作调整,美国3月份加息等因素,后续LPR是否会继续下调依然要取决于国内疫情是否好转、美国是否加息以及中国经济数据等情况。(四)LPR利率执行情况目前LPR利率执行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模式,并未直接在存量贷款合同中采用LPR利率代替原有的基准报价利率,主要是受限于几点因素:(1)银行存在体量巨大的存量贷款,绝大多数历史贷款合同均采用的是基准利率上浮/下浮的方式表示贷款利率。若采用LPR计息模式,须经借款人同意后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工作量巨大。一些借款人积极性不强,导致一些贷款合同迟迟无法修订。(2)LPR计息方式的加入,可能会造成银行资产的重新定价,在短期内对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影响。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同时减少改革造成的短期冲击,中国央行规定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新增发放 商业财会 84江苏商论2023.5贷款应当全部根据LPR利率定价原则进行,而储备小数量贷款虽然仍根据原来的合同条款进行调整,但需要由各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借款人。在长期借款协议中增加补充条件,条款还包含但不限于在市场利率改变后,协议的达成各方可能重复协商调整利息要素或者提前解除协议,实现历史合同的重新签订。上述措施一方面有助于银行在此次利率改革过程中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利率政策的全覆盖。经过近4年的不断磨合,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合同文本和定价系统已经相对完善,借款人也已逐渐适应LPR利率定价模式,银行的精细化定价能力相较于改革前有了质的提高。对于历史合同的变更,多采用在原有合同的贷款实际利率以当期的LPR利率加点倒算得出,但仍旧存在一些历史合同因双方利益诉求不同无法变更的情况。三、国内外LPR报价机制对比世界上第一次LPR机制开始于1993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随后被各大经济体纷纷效仿。最初的LPR主要作为过渡性的定价基准利率,经过发展演化,LPR报价机制仍然在美国、日本等地部分国家使用。(一)美国的LPR报价机制美国在1993年为保护各大银行存贷利息之间的利差空间,美联储联合美国境内近30家银行机构推出了LPR报价机制。由各家报价行提供报价,通过模型计算当月的LPR数值并发布,最初美国的LPR主要是基于资金成本进行定价的,对市场上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在19701987期间,受两次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不断攀升,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此美国开启了长达十七年的利率改革。在此过程中相继废除了之前颁发的Q条例,各大商业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贷款品种,LPR报价机制的作用不断被弱化。1994年,美联储调整了LPR利率报价制度,并规定将LPR的价格模型调整为LPR=300BP+美国联邦基金目标报价利率,使LPR的收益率可以直接和美联储基金目标收益率挂钩,LPR跟市场利率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弱化。2008年下旬,美国进一步调整LPR的报价模式,将原有的30家报价行缩减到目前的10家,LPR在美国的使用范围也进一步缩小,主要应用在银行向小微企业和零售业贷款等。(二)日本的LPR报价机制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以后,经济政治上多向美国学习,日本LPR的发展史也跟美国较为相似。1947年,为了保护各家银行之间的利差空间,日本推出了临时利率调整法以规定银行存款利率的上限,同时对期限为1年及以下的贷款利率进行管制。为了进一步终止贷款利率,1959年日本又规定以银行贴现利率挂钩LPR的方式对LPR利率的下限进行了限制。1978至1994年,日本进行利率市场化,LPR的改革也被当局纳入其中,LPR的定价权也被逐渐下放至各商业银行,LPR的报价机制也从挂钩当期的银行贴现利率转变为挂钩银行自身的市场融资成本,具体定价模式如下:LPR1Y=银行市场融资成本+1%LPR5Y=LPR1Y+加点区间日本的LPR融资改革后,日本国内的企业更偏向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LPR在日本国内的适用范围同样进一步缩小,主要应用在银行向小微企业和零售业贷款等。(三)中美日三国LPR的对比主要包括:(1)中美日LPR的报价方式不同。美国的LPR采用美联基金目标报价利率加三百个基点所得;日本的LPR采用银行市场融资成本加点所得;中国的LPR采用央行公布的中期借贷便利加点所得。(2)中美日的LPR改革方向不同。中国和美国的LPR作为政府调节借贷利率的工具,资本化程度要弱于日本。(3)中美日的LPR适用范围不同。中国的LPR目前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大至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小至个人住房贷款和经营贷款,银行新发放的贷款均采用LPR的方式进行计价。相较之下,美国和日本的LPR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企业更偏向于市场化融资,LPR适用的范围变得十分有限,仅被一些小微企业和零售业所适用,而该部分企业恰恰是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企业。四、新LPR机制的现实意义(一)对银行业LPR定价机制对银行业的影响,取决于议价权的大小,预计大的商业银行有义务对国家“降低企业成本”的号召作出响应。相较之下,中小型的商业银行由于客户群体局限性大,导致受到的冲击较小。预计在短期内,LPR定价机制的改革对银行业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