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音乐口述史的四种功能转向_王荟.pdf
下载文档

ID:2724530

大小:1.38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音乐 口述 功能 转向 王荟
第 卷 第 期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 月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社科联委托项目();集美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 王荟(),女,福建厦门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艺术口述史、戏曲人类学研究。中国音乐口述史的四种功能转向王 荟,李宝佳(集美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澳门城市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所,澳门 )摘要 从 世纪之初至今,中国音乐口述史经历了从萌生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其理论与实践的跨学科互鉴成为新兴的研究视角。以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理论为借镜,中国音乐口述史与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联通,其发展演变呈现出史学功能、社会功能、传播功能、教育功能,且四者互为因果、互为支撑、互为追求。探析音乐口述史的功能转向有助于我们共时性与历时性地审视音乐口述史发展的学理路向与未来趋势,为音乐口述史的应用方法与理论开拓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关键词 音乐口述史;社会人类学;功能理论;学理转向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世纪 年代开始,从历史角度研究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成为欧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趋势,而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从功能主义维度研究文化与形式的同时,兼具欧洲社会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开启人类学功能理论学派。作为研究功能主义的起点,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社会调查分析与文化理论间的融通应用在社会中的实践,进而推动人类学的分支社会人类学的诞生。法国人类学家列维 斯特劳斯延承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 布朗的功能主义流派,将研究转向自然文化、神话与音乐领域,特别是对于音乐功能的研究。列维 施特劳斯认为,“与原子物理学在所有精密科学当中所起到的革新作用相比,音位学在社会科学当中起到的革新作用绝不逊色”。由于从小受到艺术家庭的熏陶,音乐在能拉琴亦能作曲的列维 施特劳斯的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曾回忆:“我整天都要听音乐,在音乐中工作,听音乐能使我更好地思考。”特别是从 看听读()一书中,可以洞见列维 施特劳斯对于文化、艺术、音乐价值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发展,使之成为从功能理论视角阐释音乐与艺术的有力参照,也为既是历史学分支又是研究方法的音乐口述史提供了一种新兴的研究思路。从功能理论视阈下观察,音乐口述史有独特的逻辑机理与结构特性,从核心内容中生产与延伸出多种兼具历史特性、社会特性、传播特性、教育特性的口述史功能。由此来看,功能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音乐口述史梳理新世纪以来研究主题的发展动向与脉络轨迹,而且为音乐口述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研究维度。中国音乐口述史,它既是艺术家和研究者表达艺术观念与音乐思想的文化载体,也是记录第二种音乐史实的传播媒介;既是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有声艺术,也是一种跨越历史实现共时性“虚拟在场”的文本形态;既是自下而上自觉形成跨学科理论互鉴的研究范式,也是自上而下推动国家文化战略与治国理政的关键主题。因此,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音乐口述史演变趋势的梳理,考察音乐口述史功能的学理转向,分别与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相联通。从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维度观之,运用相关学科的发展理论为音乐口述史提供理论建构与务实经验的可能性,更有利于我们历史地、辩证地审视音乐口述史发展的学理路向与未来趋势。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投稿网址:.一、演变趋势:从“用论分野”转向“用论结合”口述史的研究功能是基于对新世纪以来音乐口述史研究发展趋势的深度掌握与梳理。纵观其演变发展的历史脉络,经历一个从“用论分野”到“用论结合”的历史路径,研究内容呈现多样化、研究主题彰显活态化的总体特征。关于音乐口述史的定义,学术界还未有统一定论,但多位学者做过相关探讨,学界较为一致的共识是,“音乐口述史文本是对乐人、乐事、过往历史记忆的一种重构过程,是通过此种方法搜集的历史文献信息,在经过充分梳理、考证情况下,编撰而成的一种口述历史文本”。当前,以如何“选”作为线索,对新世纪以来音乐口述史研究方向的历史轨迹展开爬梳,发现研究主题主要分为两类,即侧重“应用方法”与侧重“理论开拓”,这为音乐口述史的功能研究提供合理性、客观性、科学性的素材与阐析(见图)。图“应用方法”与“开拓理论”结构图(一)音乐口述史之“用”音乐口述史的方法最初主要用在对非遗传承人的历史资料的保存,即将其理论方法寓于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实践之中。由于大多数的非遗传承人对于该历史音乐记忆是以口传心授为主,也为了留存这宝贵的音乐史料,音乐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率先在非遗研究领域中崭露头角。非遗的口述史主要以汲取传承人独有的人生经历、历史境遇、音乐理解、知识技能等为主要目的,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其口述的内容记录并置于历史的框架之中,加以整理和归纳。换言之,非遗音乐口述史是音乐史学家在自身理论视阈之上所建构的基本理论方法,其真正意义在于留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视阈的过往音乐记忆。非遗领域的研究以外,学界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运用于传统音乐领域,拓延其研究的维度。()民族民间音乐成为学者关注与研究的主要领域,例如戏曲、曲艺、民歌、器乐等。代表性学者有臧艺兵、姜迎春、陈缨、杨晓、朱奕亭和朱咏北等。()也有不少学者在少数民族音乐领域开展研究,例如熊晓辉的研究弥补了土家族少数民族音乐历史资料的不足,王建朝的维吾尔木卡姆研究对当地人的集体记忆、个人记忆留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等等。因此,运用口述史的方法虽然严谨程度略微不足,但正是因为口述广泛参与的“可能性”和口述言说内容的“不确定性”,才成就了其以“人”为中心的活态传承特色。梳理音乐口述史应用方法之脉络,可得知关注音乐口述史传承人的生活世界,尤其关注研究焦点的必要性。因为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其焦点主要集中在非遗艺术知识持有者的生命轨迹与社会场域交互的建构过程与空间中。因此,音乐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旨向,往往不是丰功伟绩英雄人物的宏大叙事,也不是精忠报第 期王 荟,李宝佳:中国音乐口述史的四种功能转向投稿网址:.国仁人志士的民族史实,而是微不足道边缘小人物的微观描述。以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为参照系和逻辑中心,对地方性知识和艺术生产生活方式的概念化诠释与整合成为研究的核心理念,更加强调、彰显无距离感、在场性的人民大众生活叙事。依此观之,非遗音乐文化的生活描述不仅突显人民性、理想性与功能性,而且在诠释音乐口述史的历程中,“生活应用”与“理论分析”并非相互隔绝、各自独立,而是二元对立关系下话语权力的一种表达,代表了“知识”与“生活”能动的互生关系,就如象征世界中“礼”与“俗”的交互过程一样,它们也是在生活叙事中实现内心“冲突化”到“平衡化”的心理表征。由此我们看到,音乐口述史学界以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实则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阈,即以历史地位微不足道边缘人物的生活世界为艺术生产、传承、传播的场域,以知识持有者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性表达为价值基准的综合应用的研究范式。(二)音乐口述史之“论”音乐口述史在理论应用与理论开拓两个领域的发展时间几乎相同,但发展速度与深度却呈现明显的差距。从研究内容来看,理论应用方面主要以研究非遗音乐为趋势而形成应用口述史,理论开拓方面则多研究理论方法、学理结构、理论逻辑等方向,特别针对音乐口述史学理体系建构这一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就目前阶段来看,口述史学理分析依然不够全面,还未构成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同时在发文数量、理论应用、类别层次上也略显不足。因此,现实情况在口述史界引起了一种先“用”后“论”的非均衡现象。为此,文本以音乐口述史的“自觉性”定义为论述对象,根据人文社科研究的一般发展规律,理论与实践应当并驾齐驱、齐头并进,而目前的长短脚问题也突显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分支的音乐口述史完善学理架构的紧迫性。目前来看,主要有臧艺兵、单建鑫、丁旭东、梁茂春等学者对音乐口 述 史 之 理 论 应 用 贡 献 了 自 己 的 学 术 观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谢嘉幸总结性提出:“中国乐派口述史研究应该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史实探究、文化阐释以及生命记忆展开,以探明构建中国乐派学术共同体之路径,实现其落实于 中国人民公共生活母体 并自立于世界乐坛之目标。”这一论述提升了前人关于音乐口述史的理论高度,对音乐口述史学理逻辑与理论框架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综上所述,纵观国内学界关于如何选择应用方法还是理论开拓的问题,归根结底即是重“用”还是重“论”之讨论。总结来说,伴随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多次跨学科转向带动音乐口述史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得知:对于音乐口述史之意义的理解已经向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靠拢,即语言文化分析非语言文化分析,拓展至传播、场域、语境、交流等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明显分野渐趋消失,“用”“论”相互结合,开拓并进。不过,在上述现代音乐口述史从本体论向实践论的研究转向面前,切不可“一条腿”走路,应当健全音乐口述史的理论系统并为其赋予多元共生的内核,即“活态传承”“社会互动”等文化意义。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 布朗主张任何一种文明或者文化对其社会都是有功能的,要求“通过有机地、整体地把握文化诸要素的功能,把文化作为一个合成体来理解”。他们所谓的功能,指的是社会文化、学科、研究方法等个体对社会整体构成所起的作用与效应,借鉴其功能主义理论,审视多元一体化的口述史功能,并总结出史学功能、社会功能、传播功能、教育功能,以期思考口述史多样性功能的学术议题,探索其对当今社会发展、文化建构、话语表达的深层阐释意义(见图)。笔者在此对于音乐口述史“论”的定义分为自觉性与非自觉性两种定义。由于篇幅关系,笔者就自觉性定义的音乐口述史理论展开论述,即学界开始意识到音乐口述史这一方法为起始点。此外,由于口述史的方法在学界早已有所应用,只是当时处于不自知的状态,即非自觉性定义,这一定义则不在本主题的论述范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投稿网址:.图 音乐口述史四大功能结构图 二、史学功能:从“经世致用”转向“通识生产”作为历史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音乐口述史具备了中国史学的历史功能。中国社会的转型见证并勾勒了口述史学功能的演进轮廓,其兼具两种史学功能。中国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嬗变中,经历了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经世致用”到“通识生产”的功能转变。自古以来,中国史学以治国安邦为治世宗旨,通过借鉴与褒贬为内涵的教化功能服务社会上层的政治诉求,满足国家意志的治理方向。而在民族存亡与国家危机的时刻,中国史学的教化功能让位于民族复兴、人民至上等政治目标,更多地与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伴随中国化的中国史学进程,中国史学话语越来越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民族主义内涵,具体表现为对社会成员层面的德修品格的培塑、民族自信的镌刻、家国情怀的建构等,从而推动“经世致用”的史学功能向“通识生产”的方向演变。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史学被赋予民族振兴的文化角色,当代中国史学更承担起对青少年的德育教化功能。口述史作为一种历史史料的重要补充,彰显立体式与鲜活化的话语表达。近年来,随着文化的活跃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和社会成员表达个人意识、呈现艺术观念的研究方法,音乐口述史可以由任何社会成员书写,不论等级与地位。与此同时,音乐口述史也关注边缘人群,形成自下而上的通识生产,其中蕴含的通识功能活跃于科学史、社会史、人类史、艺术史、地方史、民俗史、新闻史、语言史、城市史、劳工史、教育史、妇女史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学科与领域中,功能表现更加丰富多元,是映刻话语自由、创作多元、文化自觉的时代表征。具体来说,近十年口述史研究越来越趋向与个体生命体验密切相关的艺术、族群、民俗、乡土,以及艺术家口述史、文化遗产、传统艺术等领域。除此以外,音乐治疗、底层生活、边缘阶层、性别以及情感研究等亦为社会关照的对象,音乐口述史的通识生产功能俨然已经延伸至社会成员的观念意识、生活与精神世界当中。依此而论,以音乐口述史为中心的“通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