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认同
文化
根基
研究
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2 No.2(Gen.No.122)Mar.,2023第22卷第2期(总第122期)2023 年 3 月DOI:10.19329/ki.1673-2928.2023.02.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文化根基研究关 淼,任云仙(南昌航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63)摘 要:制度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强化制度认同的文化根基可以为制度认同提供内属驱动力,以文化构筑的制度认同更具稳定性。文化与制度是互为表里关系,制度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涵养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文化根基研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核心的探究。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认同;文化根基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23)02-0011-04制度认同是社会个体对制度正面评价、情感耦合进而积极践行的文化心理。发掘制度认同的文化根基有利于强化人民对制度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针对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增强,2017 年以来西方提出了“中国锐实力说”2,无端指责中国使用“锐实力”影响其他国家的认知与决策。“锐实力”话语的出现是自由主义衰落背景下西方的焦虑,与当下国际秩序、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方缔造“中国锐实力”的本质,是为“中国崛起的威胁论”营造舆论氛围。这种声音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建构中国国际形象的道路曲折而漫长。国家形象、文化与国家制度密不可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通过文化强化制度认同是学界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学界从舆论引导、国际组织、具体制度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进行了研究3。笔者认为文化对于制度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需要从文化中发掘制度价值,坚定制度民族性的内在指向。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文化角度进行考察,以期对此问题有所裨益。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制度认同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制度层面的指导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的。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一直贯穿其中,人民对中国制度的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制度构建指导思想的认同。1.1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究竟应该选择何种制度,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不断寻找救国良方。以梁启超、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效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张效仿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事实证明这些制度以及制度背后的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水土不服。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科学预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道理。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4,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建立预示着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性。中国革命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这为其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收稿日期:2022-11-28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国外中国共产党研究与中国的话语回应”(18KS13);江西省研究生教改课题“新 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 Seminar 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JXYJG-2021-146)。作者简介:关淼(1996-),男,安徽合肥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信作者:任云仙(1974-),女,山西文水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2023 年安阳工学院学报12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理论基础制度认同是认同主体对认同客体积极评价的心理层面体现,需要一定的理论认同支撑。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证明了其有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历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同属于外来文化,为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壮大,而以英美模式为主导的制度探索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在中国水土不服,诚然有着极为客观和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同时也与无法解决中国最急迫的问题有关。民族资产阶级并未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同样,中国社会也缺乏像西方那样的资产阶级群体和社会文化环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虽然曾出现过“左”倾错误,但经过实践探索之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并将之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制度都具有很强的苏联“烙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现苏联模式、经验与中国国情有较多差异。为了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辨证论的高度,“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5,简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6,从而将制度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增长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奇迹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外化表现。中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制度认同不仅要建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更要植根于文化的沃土中,才能更稳定更持久。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推进制度认同的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716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广大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制度认同根植的沃土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制度探索过程表明,没有文化的滋养,制度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了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同时也包含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认同植根于文化自信,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文化根基,无论如何都避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83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命力的营养剂。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制度认同的文化基因制度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涵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制度不可避免烙上了中国独有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品格。带有民族烙印的制度更被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7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具体制度,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其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都有迹可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传统文化基因的保留与创新使得制度的运行与规范更加合乎中国国情,从而为制度认同提供了更为广泛和稳固的基础。2.2 革命文化是制度认同的文化命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击溃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起来的。“一国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结果。”9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蕴含着人民对美好制度的向往和期待。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新的文化形态。在战火中诞生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坐标,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制度认同的文化灵魂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而发展的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72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文化精神层面对国家、社会、个人作出了第二期13规范,这种规范更偏向于道德意识领域,正是这种道德意识领域的隐形规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性规范共同组成了社会秩序规范。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无论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它们的完善与发展都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制度是表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灵魂,二者的规范功能和教化功能相互作用,使广大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更有信心。3 人民至上是制度认同的文化价值核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719。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人民立场不仅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中,也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提供了利益保证和心理基础。3.1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价值主线制度认同蕴含认同主体对制度本身所含价值的积极性评价。人民对制度的认同更多源于制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价值追求。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核心主线是人民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国家主人是人民这一价值追求。以基本经济制度为例,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729。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举措,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壮大公有制经济,绝不是侵蚀公有制经济。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结果来看,此制度无疑是正确的。中国于2010年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1。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这符合多数人的利益。进入新时代,我国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一直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制度保障,提出了新的规划,致力于达到共同富裕。在文化制度层面,我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83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既明确了自身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指明了自身发展的行进方向,从而为文化自信绘就了鲜亮的价值底色12。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而在此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核心始终是人民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不体现了以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3.2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