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方法转向_周鹏.pdf
下载文档

ID:2724337

大小:2.24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儿童 语言 发展 研究 方法 转向 周鹏
13中国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方法转向*周鹏,谢媛(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100084)提 要 从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和外在环境因素这两个主要问题总结当前中国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其主要局限为:(1)大多数研究基于横向设计,缺乏对不同因素如何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细粒度探索;(2)缺乏对开放环境下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发展双向互动机制的探索;(3)多基于印欧语系语言,缺乏基于汉语儿童的大规模系统研究。就此提出研究的多重对比视角:(1)结合横向与纵向追踪研究,进行跨群体、跨发育阶段对比;(2)结合实验室与开放环境下的研究,进行跨家庭环境因素对比;(3)注重中国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行系统的跨语言对比。对以上视角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实现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 3 个方法“转向”:(1)从探讨相关关系转向因果建模;(2)从实验室研究转向开放环境下的自然学习场景的研究;(3)从往外看寻求跨语言对比转向关注中国自身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关键词 多重对比视角;跨群体;跨发育阶段;跨语言;因果建模中图分类号H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014(2023)03-0013-12DOI10.19689/10-1361/h.20230301A Multi-Compa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ChinaZhou Peng and Xie YuanAbstract To address the major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comparative approach,viz.(i)comparisons are made across diff erent populations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designs;(ii)comparisons are conducted between laboratory and open environments that incorporate crucial h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iii)comparisons are made across typologically distinct languages using the rich diversity of Chinese languages.By elaborating on the multi-comparative approach,the paper aims to point towards three essential“shifts”in the fi eld of child language research:(i)to construct causal models instead of investigating simple correlations;(ii)to study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natural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in laboratory settings;and(iii)to focus on the rich diversity of Chinese languages instead of merely looking for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ese and Indo-European languages.Keywords multi-comparative approach;cross populations;cross developmental stages;cross languages;construction of causal models作者简介:周鹏,男,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语言习得、发展性语言障碍、孤独症儿童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等。电子邮箱:。谢媛,女,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句法与语篇界面知识的发展、儿童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等。电子邮箱:。*感谢北京师范大学骆方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马惠敏教授以及南京师范大学郝颖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建议,也感谢清华大学外文系儿童认知实验室的张潇文和黄瑞迪在论文绘图过程中提供的帮助。14语言战略研究 2023 年第 3 期 总第 45 期一、引言学龄前(0 6 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与其后期的阅读能力和学业表现紧密关联,并且直接影响其入学后的社交沟通能力和成人后的职业发展。典型儿童在5 6 岁左右已经达到或接近成人的语言能力,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但是,调查显示,接近 19%的学龄前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Law et al.1998;Nelson et al.2006)。有的语言障碍是伴随神经发育疾病而产生的,如孤独症和唐氏综合征;有的是由听力障碍导致的。此外,还有接近7%的学龄前儿童患有发展性语言障碍(Leonard 2014;Tomblin et al.1997),他们的语言能力要显著低于同年龄的典型儿童,且该障碍并非由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大脑神经损伤、其他认知障碍或环境因素所导致。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 0 15 岁儿童有 24 166 万,占总人口的 17.6%。中国尚未开展针对儿童语言障碍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但按照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最为保守的 1.53%的发生率来推算,15 岁以下患各类不同语言障碍的儿童大概有 370 万。针对该群体儿童的早期语言诊断与康复治疗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健康中国”长远战略的实施。进行有效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的前提是要对儿童语言发展机制有深入的了解。但目前对儿童语言发展典型机制的研究还远远不足,更缺乏对语言障碍发生和发展机制的探索。尽管过去 50 年,研究者对决定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究竟是什么,外在环境因素究竟如何起作用,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还远未有定论。已有研究对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的探索主要围绕“非语言的认知因素(内在)”和“家庭环境因素(外在)”如何影响儿童语言发展展开。下面进行具体阐释。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指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它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互动为儿童早期口语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McDuffi e&Yoder 2010),而儿童早期口语能力与入学后的词汇、阅读、学术能力,以及成年后的受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Dubois et al.2020)。研究也发现,家长对孩子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呈正相关(Cartmill et al.2013;李宇明 2022)。例如,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在互动过程中提供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要显著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同时,家长和孩子互动的具体活动形式(如自由玩耍、互动阅读等)会对语言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不同的影响(Demir-Lira et al.2019;Tamis-LeMonda et al.2001;饶宏泉 2022)。例如,在自由玩耍中,家长的语言反馈与儿童后期的口语能力相关;而在进行互动阅读时,家长提供的语言输入会包含更多样的词汇类型和更复杂的句法结构,这与儿童学龄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呈显著相关。参见:http:/ 周鹏 等 专题研究一尽管不少研究发现家长语言输入和反馈的数量、质量以及所使用的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存在显著相关,但这些研究对语言输入与儿童语言发展关系的探索都是粗粒度的,缺乏对不同环境因素究竟如何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细粒度关注,缺乏量化表征的理论模型。并且以往研究对家长语言输入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印欧语系,针对汉语的系统研究非常有限,对不同环境因素与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关联性的探索几乎为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与西方的引导式教育方式有所不同。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家长倾向于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多使用命令式的语言输入,而非点评式的语言输入(Quoss&Zhao 1995)。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近些年中国家长呈现出与西方家长趋同的互动方式,注重引导和点评,而非命令式的互动(Lu&Chang 2013)。中国家长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差异是否会对他们语言输入的方式产生影响?前人研究鲜少从“跨文化”角度对汉语家长与孩子语言互动方式进行考察。以往研究在考察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时,经常忽略非语言认知因素所起的作用。但是家长的语言输入并不能直接转换成儿童的语言知识,中间需要经过儿童认知系统的加工和处理。儿童接收到语言输入时并不能直接将其转换成语言知识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语言输入需要在工作记忆空间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才能转换成语言知识,进入长时记忆进行存储。该过程会受到注意力、工作记忆和执行控制等核心认知能力的影响。因此,考察家庭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不能忽略非语言认知因素在中间所起的作用。(二)非语言认知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和非语言认知因素紧密关联。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注意力、记忆、心智理论和执行控制等核心认知能力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注意力,尤其是共同注意力,在儿童早期词汇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Tomasello 2009)。而对于非典型儿童(如孤独症儿童),由于其注意力的缺失,家长提供的语言输入经常不在其注意范围内,因此不能为他们的语言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Brown&Woods 2016)。记忆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时记忆中的陈述性记忆与儿童词汇习得能力显著相关,而程序性记忆与句法习得能力显著相关(Hamrick et al.2018)。除长时记忆外,工作记忆也和儿童的词汇、句法与阅读发展紧密关联。研究发现,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工作记忆,即短暂保持和回忆对语言很重要的声音表征的能力,能够预测儿童习得母语过程中的词汇学习(Baddeley 2007)、语法发展(Zhou et al.2021)、阅读技能(Nikolopoulos et al.2006)和语音技能(Durand et al.2005)。而患有发展性语言障碍的儿童经常伴随注意力缺失和工作记忆受损(Smolak et al.2020)。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感知和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如意图、信念和情绪等),并以此预测和解释他人行为的能力(Premack&Woodruff 1978)。语言作为人类表征世界和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为儿童表征他人的心理状态并有效进行社会互动提供了载体。以往研究表明,心智理论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紧密关联(de Villiers&Pyers 2002;张丽锦,吴南 2010)。典型儿童的词汇水平、产出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Cutting&Dunn 1999)、理解心理动词(Shatz et al.2003)和主从复合句的能力(Hale&Tager-Flusberg 2003)与心智理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智理论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的关联在孤独症群体中也得到了证实(Zhou et al.2020)。执行控制能力作为大脑“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机制也与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执行控制能力能够有效预测典型儿童的词汇理解水平、句法发展水平(Kaushanskaya et al.16语言战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