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基于26个产品部门的实证_张译文.pdf
下载文档

ID:2724332

大小:682.35KB

页数:1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对外贸易 隐含 排放 绩效 基于 26 产品 部门 实证 译文
江西社会科学202312023年第1期一、引 言长期以来,国内多聚焦于从供给侧降低碳排放量,而需求侧与对外贸易方面的碳减排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发展,促进商品在全球范围内频繁自由流动。而这一过程中,商品生产过程及相关碳排放从商品最终消费国转移到商品生产国,产生大量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促使贸易参与国国内碳排放和全球碳排放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国际多项研究显示,20172019年间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占比约达1/4,直接加重了商品消费国与商品生产国的碳排放责任和碳减排压力。例如,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伙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测度及收敛特征研究基于26个产品部门的实证张译文邓菊秋“双碳”战略目标是党中央综合考量国内外经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制定的长期方针,不仅决定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向,还从深层次明确了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化解总基调。结合“双碳”目标的深刻内涵,从对外贸易投入、对外贸易产出、对外贸易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后的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及TOPSIS模型,测度20022017年中国26个产品部门的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在此基础上,借助SDM模型与SARAR模型系统验证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的收敛特征。研究显示: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整体呈上升态势,但产业部门间产业类型差异十分明显,第二产业增速明显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全国及高碳密集型产业、中碳密集型产业、低碳密集型产业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在提升过程中均呈收敛形态,其中高碳密集型产业收敛速度明显超过低碳和中碳密集型产业。关键词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TOPSIS模型;CRITIC-熵权法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23)010096-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房产税的定位及其改革路径”(13BJY151)张译文,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四川成都610000)邓菊秋,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四川成都610000)96伴国和第二大进口伙伴国,20092019年间欧盟向中国净出口碳排放量高达1.6亿吨。这种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导致中国对欧盟长期保持贸易碳逆差状态,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碳减排压力,对“双碳”目标实现形成极大阻碍。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如何在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缓解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现象,释放对外贸易“双碳”目标红利,成为需要长期深思的重要议题。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重点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等领域;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为对外贸易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指明了方向。鉴于此,进一步厘清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的整体进展、各产品部门实际水平及演化趋势,对于中国脱离外部困局、升级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推动“双碳”目标加快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目前,学术界就“对外贸易隐含碳”已经进行了相对广泛的探讨,并获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一是关于对外贸易隐含碳相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胡剑波等利用2002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28个出口行业隐含碳排放足迹展开测算,发现考察期内28个出口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与完全碳排放系数呈下滑趋势,且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2潘安和魏龙采用基于技术异质性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5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从区域和行业双重维度揭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结构性特征,指出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均相对集中。3盛仲麟和何维达采用投入产出法,研究测算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结果显示伴随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中国所产生的碳排放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用于生产满足国外消费者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出口产品。4尹伟华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法,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进行估算,并就其驱动因素展开深入分析,发现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出口贸易综合效应三者协同促成这一现象。5胡剑波等结合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测度26个产品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认为20022017年中国整体产品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处于向好发展趋势,但各产品部门之间碳排放效率水平差异依然显著。6二是关于对外贸易隐含碳责任分担及利益转移的研讨。王文治和陆建明结合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采用Full-MRIO模型计算世界40个主要经济体的生产侧碳排放、消费侧碳排放及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认为实际上是中国为全球消费承担了碳排放。7他们还运用环境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了36个国家(地区)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及增加值贸易余额,得出中国历年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都为顺差,且呈同步递增趋势。8王保乾等运用环境三效应理论,将影响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与规模效应,发现技术效应会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效应会增加隐含碳排放,结构效应对隐含碳排放存在抑制和增加双重影响效应。9孟凡鑫等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方法和投入产出链接技术评估后指出,中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进行贸易时,国内生产碳排放大于国内消费碳排放,是隐含碳净出口国。10任亚楠等从国家整体、双边贸易和三次产业三个层面,定量揭示了1995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和经济损益失衡现象,表示中国已成为国际转移排放的“污染避难所”,亟须采取持续强化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增加三产贸易占比、增强国内大循环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测度及收敛特征研究基于26个产品部门的实证97江西社会科学20231主体作用等措施,应对更趋复杂的贸易和气候变化争端。11综合来看,中国虽已具备相对成熟的实现“双碳”目标条件,但在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产生贸易碳逆差,成为国际贸易伙伴国缓解其境内碳排放压力的主场所。“双碳”战略目标是党中央综合考量国内外经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制定的长期方针,不仅决定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向,还从深层次明确了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化解总基调。那么,应当如何界定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内涵?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现况如何?各产品部门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又呈现何种差异化特征?既有研究虽为本文奠定了扎实理论与实证基础,但多聚焦于分析中国与主要伙伴国贸易隐含碳转移、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区域或行业异质性,以及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结构特征或驱动因素,并未对上述一系列重要现实问题作出详细回答。据此,文章在深入理解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内涵基础上,从对外贸易投入、对外贸易产出及对外贸易环境三大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改进后的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与TOPSIS模型,测算20022017年中国26个产品部门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并结合SDM模型与SARAR模型系统化分析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的收敛趋势。三、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测度及分析(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明确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基本导向与核心引领,加速驱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本文在深入探察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根本要义与深刻内涵基础上,构建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而言,严格遵循“有投入有产出、产出大于投入、重视创设低碳贸易环境”宗旨,并兼顾评价指标选取可得性、科学性及代表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内表1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性质代码对外贸易投入资本投入对外贸易固定资产原值正向A11劳动力投入对外贸易从业人员总数正向A12能源投入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能源消耗总量正向A13对外贸易产出地区生产总值以2002年为基期,对各地生产总值作不变价处理正向B21碳排放能源消费同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负向B22对外贸易环境区位和交通基础一类口岸数量正向C31省会城市与其最大贸易国间距离正向C32政府支持财政科技支出正向C33综合保税区数量正向C34电商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数量正向C35经济支持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正向C36外贸发展状况外商投资总额负向C37前三大贸易伙伴国贸易额与总贸易额之比负向C38出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正向C39进出口贸易总额正向C4098容12-15,从对外贸易投入、对外贸易产出、对外贸易环境三大维度构建各级评价体系,为各产品部门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动态测度及量化分析提供可行性标准。(二)测度方法1.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CRITIC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冲突性和对比强度是其应用于实证测度的主要依据。16-17其中,冲突性可理解为各项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系数,对比强度一般借助标准差形式反映。因指标间相关性系数存在小于零的可能性,在此采用相关性系数绝对值表征,以消除负号影响效应。为规避各项指标间存在的量纲差异影响,将对比强度的标准差呈现形式替换为标准差系数。熵权法多侧重基于各项指标之间的变异程度确定指标权重。18简言之,一项指标信息熵越小,说明该项指标变异程度越大,所提供信息量便越多,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占比也会越大。本文采用CRITIC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模型确定各项指标权重,不仅深入结合两种方法优势,兼顾了各项指标间的离散程度、冲突性及对比强度等特征,还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指标权重。组合权重模型具体应用步骤如下所示:假设产品部门有m个,评价指标有n项,Xij为原始数据,且i=1,2,3,;m=1,2,3,n。第一步,对各项指标原始数据作无量纲化处理。xij=Xij-XminXmax-Xmin(Xij为正向指标)(1)xij=Xmax-XijXmax-Xmin(Xij为负向指标)(2)式中,Xmax表示指标j极大值,Xmin指代指标j极小值,xij代表无量纲化处理后所得数据。第二步,依据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首先,对第i类产品部门的第j项指标出现概率进行测算:Pij=xijmi=1xij(3)其次,对第j项指标熵值展开计算:Ej=-1lnmmi=1PijlnPij(4)最后,对第j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wj=1-Ejnj=1(1-Ej)(5)第三步,依据CRITIC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首先,对指标j信息量进行计算:Cj=jx?jnk=1(1-rkj)(6)式中,j代表指标j标准差,表示指标rkj与指标j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其次,对指标j权重展开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测度及收敛特征研究基于26个产品部门的实证99江西社会科学20231wj=Cjnj=1Cj(7)第四步,依据CRITIC-熵权法对第j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wj=wj+(1-)wj(8)在假设上述两种赋权法同等重要前提下,可得=0.5。2.TOPSIS模型。TOPSIS模型是一种基于评价对象和理想目标间距离展开排序的方法。19在此综合采用CRITIC-熵权法及TOPSIS法测度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能够有效化解单一TOPSIS法难以客观体现各项指标间存在的逆序、重要程度及相关性问题,从而降低研究结论偏误可能性。第一步,计算加权矩阵。Y=y11y12y13y21y22y2nym1ym2ymn=x11w1x12w2x1nwnx21w1x22w2x2nwnxm1w1xm2w1xmnwn(9)第二步,构造正负理想解。Y+=(Y+1,Y+2,Y+n)=maxyijj=1,2,nY-=(Y-1,Y-2,Y-n)=minyijj=1,2,n(10)第三步,计算评价主体分别到正、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D+i=nj=1(yij-Y+j)2D-i=nj=1(yij-Y-j)2(11)第四步,计算第i个评价产品部门与理想解间的相对靠近程度。N=D-iD-i+D+i(12)(三)数据来源中国自2001年起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