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_黄领霞.pdf
下载文档

ID:2724274

大小:1.76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融入 红色 文化 资源 实践 研究 黄领霞
2022年第6期(总第182期)广 西 教 育 学 院 学 报GUANGXI JIAOYU XUEYUAN XUEBAONO.6,2022(Serial NO.182)收稿日期:2022年1月4日一、红色文化资源与“纲要”课的关系红色文化即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对世人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由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两个方面构成,物质方面的红色文化资源指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遗物、遗迹、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等,而革命歌曲、小说、诗歌以及各种影视资料等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方面。“纲要”是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教育部、中宣部要求开设本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纲要”课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特点。作为历史课,“纲要”课系统展示了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抵御外敌入侵实现民族独立的历程,正是在这一历程中中国红色文化不断形成和发展,并孕育了其丰富的内容。因此,红色文化资源与“纲要”课的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党,在此基础上达到对党和国家深深的热爱和认同。同时在红色文化完整、系统传承方面,“纲要”课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红色文化资源诞生的时代背景贯穿于“纲要”课的历史事件、历史背景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不怕牺牲,历经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尽管所做努力皆以失败而告终,但这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保障了我们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亡,这正是红色文化资源诞生的历史根基。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复杂的环境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创建了一个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国家政权,形成了一系列的红色革命精神,留下了遍布全国的革命遗址。革命年代孕育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从新生国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黄领霞(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天水741000)摘要:红色文化资源诞生的时代背景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历史事件、历史线索,在传承和弘扬的目的上与“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完全一致,“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资源高度契合,因此在“纲要”课的理论教学中可以主要历史事件和典型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渗透红色文化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可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使“纲要”实践课教学更具鲜活性,利用现代高科技智能化手段宣传红色文化,使“纲要”实践课教学更具时代性。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红色文化资源;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410(2022)06-0131-04-131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政权诞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是一个辉煌的历史阶段。红色文化资源在这一时期不断补充,并被传承和弘扬。可见,红色文化资源诞生于每一个历史节点,而民主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主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弘扬的目的完全一致“纲要”课的教学主旨是帮助当代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总的来讲,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情怀。红色文化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和弘扬的目的也是培养国人的爱国热情,尽管两者在受众群体上有所差距,但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三)“纲要”课的基本内容与红色文化资源高度融合“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脉络看,红色文化产生于近代,形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丰富和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传承与发展”1。“纲要”课的前三章内容讲述的是近代中国受到外敌入侵,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努力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历程,近代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努力拼搏的精神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红色文化正是在这种艰难复杂的环境下得以孕育。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主要讲述创建中国共产党和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艰苦探索了革命新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领导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并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而且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都意义深远。因此,这一时期是红色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第八章以后的内容主要是红色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等。因此,纵观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红色文化史。二、“纲要”课教学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提升“纲要”课的鲜活力,推动“纲要”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纲要”课教材内容涉及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这对于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学习过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基础知识的重复学习,再加上进入大学之后的专业学习,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更是丝毫提不起兴趣。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述“纲要”课,无疑使“纲要”课陷入尴尬的境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的教学中,再结合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旅游见闻,通过教师讲述、学生讨论交流、演讲等多元化的教和学的模式,构建成生动有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更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更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上这门课。从青年学生的角度出发,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接触的领域越来越广,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需要教师不断拓展拓宽教学内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既不违背教学内容,又于润物细无声中达到了“纲要”课传授知识、培养高尚人格、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理想的教学目的。“纲要”课的教学绝大部分属于合班上课,百余人的课堂是常态,而且跨专业合班上课的情况较多,同一个合班学生知识储备有很大差别。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存在较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够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提升学生兴趣度与参与度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2。红色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使非同一专业合班上课的劣势转为优势,因为红色文化资源大多借助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展示出来,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根据专业特征各有-132喜好,使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教师可提前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教材内容准备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课堂教学中按照不同类别,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展示,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传唱红色革命歌曲,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展示根据教学内容绘制的图片,中文及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诵读经典,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这样跨专业合班上课反而成为学生汲取多方面知识的平台。这种做法不但缓解了“纲要”课排课的压力,而且在教学方法上顺应了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真正改变了“纲要”课堂较沉闷的学习氛围。(二)有助于拓展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的平台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宝贵的精神食粮,因此红色文化资源只有被保护、被传承、被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目前,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如报刊书籍、电影电视、网络新媒体、红色旅游景区、博物馆等,但受众群体有限,通过这些方式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资源并不能真正达到普及红色文化的目的,而且在内容的传承方面也是碎片化的,达不到系统性、完整性。学校是系统完整传授知识的场所,红色文化资源借助学校这一平台将实现内容的普及化,他日学生跨出校门,既可以是红色文化的受众,也可以是传承者。三、“纲要”课与红色文化资源相融的路径按照教育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后实践教学两部分,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后实践教学,不但可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资源,还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一)“纲要”课堂理论教学渗透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纲要”课堂理论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课时安排上占总课时的 65%以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可使学生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完整地掌握红色文化内容,领会红色文化精神。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从教材内容看,红色文化大多包含在屈辱史、抗争史、强国史的宏观历史视野中,虽然脉络清晰,但高度抽象概括。这需要任课教师备课时从宏观的历史脉络中找准切入点,梳理出具体的红色文化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红色文化,使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以主要历史事件为切入点渗透红色文化内容。红色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讲述历史事件时,自然而然地引入红色文化,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地拓展教材内容,从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如在讲五四运动时,渗透青年学生敢为天下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从而达到激发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在讲中国共产党诞生时,自然引出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并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逐一进行解读,以感召学生。讲长征时,重点放在长征的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尤其突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合到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实际战斗中,从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相结合。讲抗日战争时,不能忽略伟大的抗战精神。总之,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奋斗、敢于牺牲的拼搏精神,蕴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都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素材。以典型的历史人物为引领,达到宣扬红色文化的目的。在讲授“纲要”时,如果按部就班按照教材体系展开,学生本着对内容的熟悉感难免感到乏味,但如果切入点不同,效果就大不一样。如讲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时,从运动发生的原因、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讲起是常态,但却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换个角度讲洪秀全个人的成长经历和领导农民起义的具体过程及最终的命运,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反思,自然会得出小农意识和个人意识对群体的危害的结论。讲辛亥革命时,可先从孙中山先生讲起,讲他从救人到救国的转变,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讲孙中山先生病逝前发出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和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论坛黄领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133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命遗志的家国情怀。讲伟人毛泽东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信心,引发学生的共鸣。如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远离家乡,追求梦想,舍家为国,进行革命,最终领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过程。此外,可以穿插英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从学生熟悉的 就义诗“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谈到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夏明翰先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赤诚忠心等。总之,于无形中渗透红色文化的内容,才能真正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二)“纲要”课后实践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纲要”课后实践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的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如要求学生观看相关影片写观后感,或让学生组织演讲赛等,表面看与课堂教学有别,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如果通过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学,将大大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使“纲要”实践教学更具鲜活性。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存在教材语言表述向通俗易懂语言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和转化效果如何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课程如何既“高大上”又“接地气”3。“接地气”教学的最佳方式就是增添地方特色文化。近两年,从事“纲要”课教育教学的教师已经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做出了不少探索,如张哲、李南巡的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探究3,李瑜、刘福军的北京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4,弓铭录的 延边红色文化资源在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等,这些研究所挖掘的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