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策机制对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及效果影响_李学渊.pdf
下载文档

ID:2724023

大小:437.62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政策 机制 农村居民 环境 治理 参与 行为 效果 影响 李学渊
第25卷第2期2 0 2 3 年 3 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政策机制对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及效果影响李学渊,黄森慰,蔡祖梅,洪月苇(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收稿日期:2022 09 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20BSH113)。第一作者:李学渊(1998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环境治理,E mail:764941740 qq com。通信作者:黄森慰(1982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公共管理,E mail:hsw fafuedu cn。摘要:为探究如何促进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和提升行为效果,基于 CLES 数据,分析宣传规制与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和行为效果的影响。利用 Heckman 两阶段模型、KHB 模型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都能够促进农村居民的参与行为和提高行为效果,但宣传规制的效果优于奖惩规制。第二,宣传规制会提高行为效果,但奖惩规制会降低行为效果。政策强度太高不利于行为效果的提升。第三,乡村振兴满意度、环境感知、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会影响农村居民的参与行为,乡村振兴满意度、干群关系、环境感知、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会影响农村居民的参与行为效果。第四,环境感知在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及行为效果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第五,干群关系会弱化宣传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效果的影响,会强化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效果的影响。关键词:宣传手段;奖惩手段;参与行为;行为效果;Heckman 两阶段模型;KHB 模型中图分类号:D422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6927(2023)02 0084 1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DOI 号:10 13320/j cnki jauhe 2023 0022农村环境不仅承载着农村的发展,同样也承载着城市的发展,过往的发展方式使农村陷入了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落后、治理效果低下的困境当中 1。农村环境的恶化影响的不单单是农村人居环境,同样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影响绿色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实现,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 2。当前,PPP 模式和传统模式孰优孰劣至今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3 4。但已有学者认为,PPP 模式只有政府、第三方治理、村民三方共治的情况下才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环 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年)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美丽中国建设。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村居民作为农村环境的受益者,也是农村环境的破坏者,作为对农村环境的第一影响主体来看,如何促进农村居民参与到环境治理当中,对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6。但目前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农村居民参与整体呈现出“高意愿、低行为”的状况 1,7。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的农村居民参与农村环境治 理 的 研 究 主 要 从 环 境 感 知 8、参 与 意愿 9 11、参与行为 12、行为效果 13等角度展开,意愿的关注度较高,总体上看,主要是以“感知意愿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背景下的研究路线 14,少有学者深入挖掘“行为行为效果”的影第 2 期政策机制对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及效果影响响路径,如果农村居民未能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一味依靠政府等外部施压来保证农村居民行为效果,一旦政府放松管制,那么环境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 13。要解决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首先就必须将“高意愿,低行为”的参与状况转变为“高意愿,高行为”,有学者认为,要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非正式制度和环境规制来进行 15,而环境规制又可分为宣传规制、激励规制和约束规制 15 16,其中,约束规制主要是以惩罚手段来约束行为 17,相较于宣传规制,激励规制和约束规制往往采用经济手段来控制人的行为,主要体现在奖惩制度上,其强制程度往往高于宣传规制。对此,要实现从“高意愿,高行为”到“高行为,高行为效果”转变,不同的环境规制是否同样有效?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的行为效果是否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主动参与的行为效果显著高于被动参与的行为效果 13,那么深入研究不同的环境规制何以影响农村居民选择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当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的微观角度,以目前农村常用的政策规制: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来分析对行为及行为效果的影响情况。可能的边际贡献为:一,深入探究“行为行为效果”路径,在已有的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意愿行为”的研究路径上进行丰富和发展。二,对农村环境治理常用的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的效果进行对比,丰富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研究角度。三,面对目前“高意愿,低行为”的农村居民参与现状,研究如何促进农村居民参与到环境治理当中和提高参与环境治理的行为效果,能够对现实状况产生一定的指导建议。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次研究采用基准回归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 Heckman 两阶段模型对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对行为和行为效果的影响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究 2 种手段的差异情况及哪一种手段能够更好地提升参与行为及行为效果。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农村居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行为及行为效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有参与行为的农村居民,才能对其行为效果进行测量,对此,对于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可以将其分解为“是否参与环境治理”和“参与后的治理效果如何”2 个角度进行分析 13(见图 1)。图 1理论框架图公共选择理论指出,农村环境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使其在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搭便车”行为,进而出现“公共的悲剧”的情况。而政府的规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6。庇古就曾指出,要通过加强征税与补贴的方式来加强政府的直接规制,这为政府干预环境治理提供了依据 18。唐林 6,12也指出了宣传规制和制度约束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治理意愿进而影响其治理行为,同时也指出了激励性的措施其效果比宣传规制对于提升参与意愿的效果更好。孙前路 19、张旭 20也指出宣传规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参与意愿并将参与意愿转化为参与行为。但针对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对参与行为效果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黄振华 21指出,政府干预乡村治理一直都具有很强的规制性和强制性。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环境政策确实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行为表现 22。但人往往具有更高的能动性,对其强制性的奖惩政策往往采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处理方式 23,强制性的政策会改变人的行为,但短时间上无法改变人的观念,一旦政府放松管制力度,那么环境问题便会“一朝回到解放前”13。而宣传规制虽短时间无法很好改变人的行为,但从长远看会影响人的感知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及行为效果。同样的,宣传规制与奖惩规制对参与行为和行为效果的影响程度往往还会受到干群关系和当地乡村振兴程度的干预,干群关系越紧密,往往奖惩规制和宣传规制的效果就越好;乡村振兴程度与参与行为往往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乡村振兴满意度越高,往往农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越强,政策和宣传的效果也就更好 24 25。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H1: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都会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行为和行为效果。H1a:宣传规制相较于奖惩规制而言,其提升行为效果的程度更高。H1b:干群关系和乡村振兴满意度对宣传规58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制和奖惩规制对参与行为和行为效果的影响路径起到调节作用。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感知是决定行为动机的重要因素,通过影响行为动机来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行为 14。ogers 26也提出感知有用性是主体采取行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农村居民对环境治理感知越高,即认为环境治理是必要的,其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当中的可能性越高。已有研究指出,环境风险感知在教育引导对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中起到中介作用 20,环境感知在奖惩规制对参与意愿中也会起到中介作用 6。基于此,提出假设:H2:环境感知会影响农村居民参与行为和行为效果。H2a:环境感知在宣传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行为和行为效果中起到中介作用。H2b:环境感知在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行为和行为效果中起到中介作用。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一)数据来源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hina Land EconomicSurvey,简称 CLES)由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于 2020 年创立,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协助实施调查。2020 年 CLES 在江苏省开展基线调研,团队基于江苏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建立与调查,全面分析江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土地市场、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生态环境、脱贫攻坚、农村金融等方面。调研采用 PPS抽样,在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中抽取 26 个调研区县,在每个区县分别抽取 2 个样本乡镇,每个乡镇抽取 1 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抽取 50 户农户。样本共计52 个行政村和2 600 户农户。根据研究目的和对问卷的筛选,剔除了具有缺失值的问卷样本,最终获得有效问卷样本2 450 份(详见表1)。表 1样本基本特征情况指标选项频数百分比/%指标选项频数百分比/%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男1 72970 57女72129 4317 54 岁64126 1655 63 岁62325 4364 69 岁59524 2970 岁以上59124 125 年以下76331 146 9 年1 25851 359 年以上42917 51丧失劳动能力351 43差31012 65中38915 88良81933 43优89736 61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常住人口党员村干部非常低963 92比较低41616 98一般1 57164 12比较高33313 59非常高341 392 人以下1 15847 272 4 人70828 904 人以上58423 84是73329 92否1 71770 08有36614 94无2 08485 06(二)变量选取本次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为参与行为与行为效果,解释变量为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调节变量为乡村振兴满意度与干群关系,中介变量为环境感知。基于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并结合已有研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次研究中,参与行为使用CLES 数据中的“您是否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行表征,其中回答“是”赋值为 1,回答“否”赋值为0。行为效果使用 CLES 数据中的“您对自己环保行为的认定”进行表征,回答“不环保”赋值为1,“一般”赋值为2,“环保”赋值为3。对于解释变量,已有研究指出 15,27,可将环境规制分解为宣传规制、激励规制和约束规制,其中激励规制与约束规制是采用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手段进行规制。结合数据的实际情况,本次研究将激励规制与约束规制合并为奖惩规制。宣传规制使用 CLES 数据中的“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了吗?”进行表征,回答“是”赋值为 1,“否”赋值为0。奖惩规制使用 CLES 数据中的“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政府是否实施了奖惩措施?”进行表征,回答“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对于调节变量,干群关系采用 CLES 数据中68第 2 期政策机制对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及效果影响的“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进行表征,该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测量方式,由 1 5 进行赋值,数值越高信任程度越高。乡村振兴满意度采用“本村产业兴旺(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活力、带动农村居民就业等)的满意度”“本村生态宜居(村容村貌、生活便利、污水与垃圾治理、空气质量等)的满意度”“本村乡风文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义务教育质量、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等)的满意度”“本村治理效果(村领导能力、村内治安管理、村务公开等)的满意度”“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