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少年的你
直面
伦理
问题
少年
介入
探析
吕健
70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2022年12月 Dec.,2022直面伦理问题:少年的你的“介入性”探析吕 健1,栾 鑫2(1.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1;2.集美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由曾国祥执导的电影少年的你改编自玖月晞的网络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影片上映后掀起了广泛讨论,它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真实刻画与表达,不仅牵动了观众的情绪,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度思考。影片讲述高考前夕,成绩优秀的少女陈念因一场意外偶然救下混迹街头的少年小北,陈念不堪忍受校园暴力,因此向小北求助,自此两个少年的命运紧密勾连,共同面临来自成人世界的风暴洗礼。电影自诞生之初就与社会紧密相连,巴拉兹曾在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谈到电影的社会作用时指出,电影能够实现全球各国、各族人民的团结。1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认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达真善美的主题,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大众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教化的目的。少年的你 就通过这种方式表现了电影“介入”社会道德伦理的特征。“介入”理论是法国哲学家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的构想,其核心内涵在于文学自身的介入之用,围绕文学服务社会、文学承载意义、文学是社会历史的积极推动力三个基本原则展开2,“介入”理论拓宽了文学世界、文学话语与文学功能。而电影艺术作为文学的延伸,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学属性,它的影像性能更直观地体现其“介入”功能,让观众直面社会道德伦理并引发群体思考。本文通过少年的你放大电影的“介入”功能,探究其背后的道德伦理与美学价值。一、“介入”校园边缘群体:“反伦理”的叛逆者少年的你选择用影像“介入”社会边缘群体,无论是母亲因欠债逃跑的陈念,还是自小失去家庭庇护、独自在街头谋生的小北,抑或是遭遇校园欺凌最终自杀的胡小蝶,甚至是家庭条件优渥、成绩优异的魏莱他们都游走于主流文化之外,属于“边缘人”,是具摘要:作为当下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电影必然要担负起树立正确导向、引领道德风尚的使命。同时,正因为电影的诞生多以社会现实为温床,经常与社会话题相勾连,所以它的“介入性”不容忽视,必须对其美学范式加以探讨。文章着眼于电影少年的你中的叙事与视听表达,对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加以阐释,结合审美批评探讨其叙事表达中的人性深度与社会症候,关注电影的道德倾向与文化立场,并从介入美学的角度探讨其社会道德价值。关键词:少年的你;电影;校园暴力;伦理问题;介入性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22)06-0070-05收稿日期:2021-10-02作者简介:吕 健(1993),男,安徽芜湖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评论;栾 鑫(1993),女,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引文格式:吕健,栾鑫.直面伦理问题:少年的你的“介入性”探析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39(6):70-74,105.DOI:10.16217/ki.szxbsk.2022.06.011 71 2022年第6期有反伦理性质的“叛逆者”。作为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范式,主流文化不仅能够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也可以为普通人提供精神归属和心灵慰藉;而边缘人则无法融入社会主流群体,只能在主流文化之外徘徊,成为精神上的孤魂。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所言,边缘人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世界的人。3因此,边缘人往往要承受两个世界的双重挤压,受到主流文化的束缚与压制,在精神上陷入空虚与迷惘,甚至逐渐走向自我毁灭。影片开头即用一组镜头展示了高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紧张忙碌与平静和谐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高考体制下学生群体生活的现实图景。然而,随着人群中的一阵骚动,这种表面的和谐状态被打破,胡小蝶由于不堪忍受校园欺凌而跳楼自尽,影片在表现这场跳楼事件时,一直将视点聚焦在陈念身上,陈念是事件的目击者,同时也作为替代观众的视角而存在,这也使其脱离了主流群体本身。在全体学生漠然的围观、拍照,甚至带着戏谑的惊呼与议论中,陈念从人群中缓缓走出,慢慢向胡小蝶靠近,这既体现了一种人性至善的道德关怀,同时也是陈念迈入校园学生群体边缘的一种隐喻。不仅如此,陈念的家庭状况也在另一个层面加剧了这种边缘化状态。陈念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母亲长期在外躲债,她只能独自生活。在陈念的成长环境中,父母是缺席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很难给予她关爱和有效的指引,这也为其之后的行为失范埋下了伏笔。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了陈念情感上的封闭,除了母亲之外,陈念没有其他的心灵寄托。因此,在学校中,陈念把高考视作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同时坚信自己“不需要朋友”,这种想法也使其走向了学生群体的边缘。虽然陈念在处理自身情感时表现淡漠,但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却仍然坚持善良正义的立场。在胡小蝶坠楼身亡后,陈念为其盖上了衣服;当小北在街头被群殴时,陈念为救他假意报警;在遭受校园暴力后,陈念顶住学校的压力向警方曝光事情经过。可见,陈念这一人物形象本身不具有违背伦理的精神意向,那么,造成其犯罪的主要动因只能是外在因素,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魏莱一行人的欺凌。在几次的欺凌事件中,陈念均未采取暴力手段反抗,甚至最严重的一次,陈念被剪去头发、拍摄裸照,但她依然没有选择反抗,而是尽力粘好已经被撕碎的课本,可见陈念完全将高考视作精神寄托,内心始终坚信高考可以带给她全新的生活,可以摆脱当下的不堪与窘迫。因此,在魏莱说出自己会和陈念读同一所大学时,陈念的精神世界全面坍塌,在疯狂中失手将魏莱推下楼梯,也将自己推向了“反伦理”的边界。如果说陈念是徘徊在主流与边缘的彷徨者,那么小北则是一个彻底的边缘人。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有了新家庭,无人照看的小北面临生存的困境,只能早早地踏入社会,他以暴力行为谋生,时常混迹于赌场等灰色地带。对于小北而言,他在物质上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艰辛;精神上缺乏亲人的关爱与道德指引,只能在社会底层焦虑迷茫地求生。对于陈念而言,高考无疑是其最根本的精神信仰,她可以借由对高考的美好愿景暂时躲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磨难,获得短暂的精神慰藉。而小北在精神上是极度空虚与迷惘的,对他而言,生存才是最大的难题,他没有试图去摆脱当下的困境,而是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游走,将暴力视作生存的唯一法则。陈念的出现填补了小北内心的空缺,二人均被主流文化群体拒斥,在压抑的现实生活中成为了彼此心灵慰藉和释放压力的精神出口。正因如此,小北将陈念视作自身脱离苦难的想象性投射,陈念的信仰也成为了他的内心诉求与生命意义。在陈念失手杀人后,小北选择义无反顾地为陈念顶罪,“只要你赢了,我就不算输”,这不仅体现了二人的情感深度,同时也显示了小北对陈念在理想层面上的认同,借由陈念的梦想支撑,小北摆脱了吕 健,等:直面伦理问题:少年的你的“介入性”探析 72 第39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精神上的迷茫与危机,获得了强大的内心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他坚持内心的正义判断,但也做出了违背法律和传统伦理规范的行为。魏莱在影片中代表着非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形象,她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家长与老师共同认可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是校园团体中的中心人物,一直是学生中的焦点。虽然从物质角度来看,魏莱获得了富足的生活,但从精神层面上看,她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魏莱初次高考的失利,她的父亲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与她交流,这也为之后魏莱跟陈念道歉这一略显突兀的情节作出了合理解释。在她精致与强势的外表下有着对亲情的热切渴望,急于获得父亲的认同。作为施暴者,魏莱的行为背后不仅是对精神焦虑的一种宣泄,同时也是作为家庭情感淡漠的受害者的一种变相反抗。二、道德冲突“介入”:道德教育的缺失与社会群体中的“不平等”陈念、小北、魏莱的“反伦理”行为并非偶然,其实质是一种现代社会道德冲突在校园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行为背后包含了多方面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群体中的不平等影片通过对边缘群体在道德冲突层面上的聚焦,深度“介入”社会层面的道德问题,直面道德教育缺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首先,三位少年道德越轨行为的背后是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尚未建立起一定的责任意识,缺乏行为的伦理自觉性和承担责任的主动性,因此在家庭引导缺失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违背伦理和法律的极端行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帮助未成年人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高度的责任感。陈念与母亲相依为命,但其母在道德品行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售卖假面膜维持二人生计,此后由于欠下高额债务而去了外地,由此可见,陈念的母亲并未给她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榜样。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儿童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并非先天遗传了道德能力,而是必须通过后天习得,这种道德学习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获取,也可以通过观察及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作为孩子最为亲密和信赖的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自然而然地起到榜样的作用,其一言一行都是孩子观察和模仿的内容,是孩子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标尺。同时,家庭中的和谐氛围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平等关爱的人际交往原则,为孩子传递善的意志,家长自身端正的道德品行也会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家庭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陈念在情感方面的淡漠。魏莱与陈念的家庭情况有所不同,但同样也是家庭情感与教育缺失的受害者。在父亲的冷暴力中,魏莱内心对于亲情的诉求与渴望被忽视,因此,施暴成为她内心压力与苦闷的宣泄口。当郑易到魏莱家探访时,魏莱母亲极力维护魏莱,从中亦可窥见其家庭道德管束的缺失。父母对于魏莱欺凌行为的漠视与放任也成为了其暴力行为进一步升级的催化剂,这不仅给陈念带来了巨大的心灵伤害,同时也加剧了魏莱的心理问题,使其在欺凌过程中逐渐失控,最终导致难以扭转的悲剧结局。其次,除了家庭道德教育,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观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培育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平等友好相处的空间。影片中有多处反映校园生活的镜头,在影像上大多营造出了一种冷漠与压迫感交织的氛围。学生们在操场跑步时喊出的口号,下课后互相无言、转引自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年出版,第 331 页。73 2022年第6期埋头读书的场景,这些均表现了高考体制下学校面临的巨大压力以及学生之间情感的冷漠。胡小蝶自杀后,陈念在办公室接受警察的询问,班主任虽然表面上鼓励陈念说出真相,但从其意义含混的话语中我们不难推测,学校更希望陈念保持沉默,以此避免陷入麻烦,影响总体的高考成绩和学校声誉。在高考制度下,许多学校形成了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上就表现为将教育的重心都放在知识教育方面,而忽视了德育和美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学校布置了超量的作业,并且在班级管理中处处以成绩作为衡量尺度,比如依照排名进行座位安排等,在种种高压政策下,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部分学生的焦虑难以释放,因此滋生出了校园暴力。最后,校园欺凌实际上是校园领域中的道德冲突,其根源在于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美国社会学家彼特 布劳认为:“所谓不平等,指的就是人们在地位维度上的分布即他们在权力或财富、教育或收入上的差异程度。”4由于社会群体中的小部分成员占据更多的权力、财富等资源,因此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这些成员往往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而社会地位较低的成员则长期处于被主导和被支配的位置,这种不平等的交往形式往往会使群体成员间的矛盾加深,最终导致道德冲突。影片中,魏莱的家庭条件优越,并且在校园中有着广泛的社交圈,而陈念相对来说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亦处在校园学生群体的边缘,因此更容易遭受排挤和欺凌。同时,正是由于觉察到这种不平等性是自身遭受欺凌的根本原因,陈念才加深了对“高考改变命运”观点的执念。在此,高考成为陈念冲破社会阶层壁垒的途径以及成为社会精英的唯一工具,她渴望通过高考实现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以此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消解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间的隔阂,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