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政治
心理学
师范生
师德
教育
中的
应用
唐守冬
2023年第02期(2023年02月)No.02 202383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新时代的师德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指导下生成的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新时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1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概念,到2021年教育部引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不断强调师德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并从战略高度上将师德实践培育列为师范生培养的首要内容。而政治心理学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很好地与师范生师德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从思想意识上帮助师范生站稳政治立场,明晰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实现从根源上塑造师范生优良师德品质的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结合师范生政治认同特点发展师德教育政治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与其接触的外界刺激以及个体需要密切相关。师范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师范生在自身亲历社会政治实践及所了解的政策、新闻事件后,心理产生的对政治团体的依赖感与归属感,在自觉转化为政治信仰后,开始指导自身行为的过程2。受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师范生与社会各方人士有广泛联系,这些联系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其政治认同意识的发展。(一)师范生政治认同的独立性与动摇性从本质上说,政治认同是人们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和信仰,主动、自愿地接受某种政治观点并彻底将其纳入个人价值体系内,使其成为个人原有态度体系和政治行为方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师德教育过程中,深化师范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水平,是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师德教育最终目标的重要一环。师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强,其对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与解决方法,对社会现象与问题抱有科学研究态度。如在新冠疫情中,师范生面对纷繁的信息客观分析,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有明确的是非判断观念,在参政议政时能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行使人民群众拥有的政治权力并履行责任,大胆地陈述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但部分师范生在政治认同的发展进程中也会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诱惑,出现意识动摇现象,可能无法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会使其脱离或游离于合法的政治权利轨道,甚至背道而驰,体现出政治认同动摇性的特点,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政治立场不坚定。师德教育者必须时时了解师范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对社会现实问题和师范生现实需求的解答、剖析与回应,适时给予师范生正确引导,不断重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与学习,帮助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端正政治认知、站稳政治立场,提升其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使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在心中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二)师范生政治认同的深刻性与混乱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作为高智商群体之一的师范生接收新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自带的开放性,使其传播的信息存在快速化、碎片化、批量化、扭曲化等混乱性特点,导致这些信息鱼龙混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价值观,师范生接收主流价值观信息的同时,也可能接触到背离中国社会主旋律的价值观念。大部分师范生对于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当然毋庸置疑,透过社会信息与社会现象的表面洞察其本质,做出较准确且切中要害的判断,明显表现出认知判断的理性与深刻性。但也有部分师范生因个人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社会阅历也有限,导致其在面对难以辨认的不良价值观入侵时感到茫然,甚至被一些思想所影响和同化。因此,在面对扑面而来的庞杂信息,在真伪未辨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猎奇、娱乐而浏览并转发,使该信息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展,导致其对社会主义主收稿日期:2022-12-26基金项目: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xjg1828);黑河学院横向研究项目“政治心理学在我国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HX20191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俄应用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比较研究课题批号”(GBB1317080)作者简介:唐守冬(1980),女,山东梁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丁宇(1978),男,山东掖县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迪(1980),女,河北乐亭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2.024政治心理学在师范生师德教育中的应用唐守冬1丁宇2王迪1(1.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2.中共黑河市市委党校,黑龙江 黑河 164300)摘 要:将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纳入政治心理学研究范围,挖掘师德教育中所运用的政治心理学的若干原理,从政治认同意识、社会激励机制、人际心理效应三个方面探讨政治心理学相关原理与师德教育的有效融合和渗透,促进师德教育工作的深化,为今后师德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多种理论与行为范式。关键词:政治心理学;师德教育;师范生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3)02-0083-032023年第02期(2023年02月)No.02 202384高等教育研究流价值观与政治思想产生消极的判断,出现诸如追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认知倾向,进而降低了整个师范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感3。因此,师德教育部门大力建设政治认同主题教育宣传网站,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通过网络积极传播主流政治文化思想,从而让大学生更多接触健康的网络文化。(三)师范生政治认同的主动性与消极性师范生高度认同我国政治体系,高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动关切政治、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国际形势,有着充沛的政治情感,并对自身政治角色有着明确的认知4。师范生对社会信息的反应积极而敏感,很多时候在社会现象或问题发生的初期,多数人还一知半解状态,其中不少人已迅速做出反应,或给予某种解释,或作出某种判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舆论风向的走势。发表的意见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预示着社会变动发展趋势。例如,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到的先锋作用;在新冠疫情期间勇于承担,争做“最美逆行者”。由于目前的政治理论与师德教育还存在着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教育形式缺乏新意、政治实践单一的情况,导致部分师范生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消极政治态度,有些人开始怀疑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从而弱化其政治情感,动摇其政治信念,影响其政治认同。师范生在心理层面上排斥政治活动且情绪淡漠甚至厌恶;在行为层面上被动参与甚至不参与,如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师德知识讲座等。因此,教育者要不断与时俱进,在丰富师德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不断更新教育表达方式,采用当代大学生善用的积极健康、灵活多变的语言,结合时事热点,紧贴社会发展动态,巧妙运用热点阐述新闻背后的价值观取向,在吸引其进行时事新闻浏览的同时,不断激发师范生的政治热情与探究意识,潜移默化地让师范生受到和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熏陶。二、运用政治心理学中的激励机制深化师德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励是人行为的心理动力是开启行为的钥匙和按钮。激励的目的是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使得组织目标变为个人的目标。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是政治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师德教育者要做的就是设定好教育对象需要满足的奖励。(一)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从满足师范生内部需要出发,使其在满足自身精神目标的同时,还能获取欣喜的外部奖励的过程5。激励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针对不同阶层的个体设定不同程度的目标,尽量使每个师范生都有机会实现目标,这样才会对绝大多数人产生吸引力,在克服困难获取学习或工作成功后体验到心理上的满足感。例如,在师范生中树立领域优秀典型、评选优秀个人或集体、献言献策、创新教学方法、教育实践合作、教学成果分享等,通过目标的完成达到弘扬正气、共同发展的目的,积极引导师范生做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二)榜样激励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特别强调榜样示范的重要作用,认为榜样是个人学习的重要社会因素,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激励可以通过师德教育者自身的表率行为,通过润物无声的形式协调统战对象的态度和行为。评选和表彰实质上都属于榜样设定,除常见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还可设立“教育实践新星”实习楷模”“最美教育工作者”等,这些榜样的设立,不但可以作为良好的宣传材料,扩大社会影响,肯定师范生作出的贡献,也可以给其他师范生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实现师德教育的目标。(三)口号激励口号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具有言简意赅、朗朗上口、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特点。斯大林评价说“一个有力的口号比起一枚重型炮弹的威力有时甚至要大千百倍。”因此,运用口号来激励师范生强化职业道德理念是十分有效的方式,恰当的口号内容和适当的时机是关键。例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的“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等,人们经常说到的“身教重于言教”“以德服人”等,都简明有力的突出了师德教育的基础作用与核心理念。三、运用政治心理学中人际效应促进师德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离不开人际间沟通交往,这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建立的直接心理社会联系,通过彼此间的心理沟通,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产生亲密的情感,增强师范生职业道德的认同感,从内部提升其从教信念。(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双方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具有“先入为主”的效果。尽管该效应并非总是对客观实施的真实反映,但往往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因此,在师德教育中,良好第一印象的建立有为重要,把握好首因效应的信息传递,会极大地影响今后该信息被师范生接纳并同化的发展速度与效果。这既包括攻占教育者本人向教育对象展示的第一印象,也包括信息内容的选定、沟通方式的新颖、预定目标的设定、问题处理的态度、激励机制的可行等方面。例如,一提到陶行知马上会联想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提到黄大年就会联想到“教育育人楷模”,这就是首因效应的作用。(二)近因效应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信息时对最末尾部分内容的记忆效果最佳的现象,且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这就是近因效应。师德教育是一个长期工作,为使师范生更好了解师德内涵,不断强化对师德的内化与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2023年第02期(2023年02月)No.02 202385高等教育研究主义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就要善用复述、文字、美感三种教育宣传策略,达到既定近因效应的目标。1.复述策略复述,即多次重复,是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即使是个体并不熟悉的信息,通过多次重复也可以有效降低遗忘速度,使得学习内容更加巩固。如同循环播放的广告,会在不断重复中进入人们无意识领域,产生一定的暗示效应,进而影响着人们的动机与行为。因此,在师德教育实践中,为使师德教育的信息更好地被师范生所接受,可以通过标语口号的贴挂、图片资料的陈列、动态信息的展播、典型案例分享等形式不断为师范生提供多角度、重复性的师德教育内容,通过多种感官接收信息,有助于加深对师德内涵的理解并逐渐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理念。当然,重复要适度,不可滥用,否则会产生反效果。2.文字策略汉字源远流长,魅力无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直观性的师德教育宣传中,字、词是最基本的构成成分,精炼字词,以形会意,常能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其魅力总是最具效果。例如,韩愈提出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九个字、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字,就用最少的文字凝聚出最强烈、最动人、最丰富的内涵。将这些凝练的文字以不同的形式贴挂在各教学场所或印制在学习用品上,结合复述策略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师德认知与职业情感。3.美感策略美感是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爱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