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_乌博林.pdf
下载文档

ID:2721811

大小:2.06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少数 民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视角 乌博林
收稿日期:20230312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145109803);2022年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1+1+1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GJQTYB202227)。作者简介:乌博林(1994),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维度及实践路径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乌博林(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高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青年的主阵地,是为党和国家提供青年力量的源泉所在。新时代,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要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当代高校的重要责任与重大使命进行,更是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各民族团结进步以及高校内外的师生的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举措。基于这一目的与背景下,普通高校可综合考量于政治、社会、文化、个体等多个价值维度,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立足于各民族学生实际特点与需求,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制度优势、增进文化认同、夯实思想基础等实践路径,用更加高质量的发展思路与思维模式,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与高校内外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维度;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3)03007204一、引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强调:“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随着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对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随着国家日益重视民族团结与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维度及实践路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比的不断增加使得重新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成为不可忽视的要点,重视高校的少数民族群体,牢牢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色民族属性,正确看待并以严谨的态度深度解读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独特性,以及对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后取得的现实成果。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厘清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维度,有针对性地探究可行性的实践路径。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本质要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全民族一直戮力同心,期望能够共同实现的伟大梦想,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心愿。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我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均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民族共同构筑着命运共生、休戚与共的多元化共同体意识,并已牢牢形成了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民2023年第03期理论观察No.03,2023(总第199期)Theoretic ObservationSerial No.199思想政治教育研究72-族关系。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一切民族工作的总遵循,并基于此奠定了民族振兴的基础。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边疆民族地区,在毕业后多数会返回原籍,成为所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坚力量和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乡村振兴储备高质量人才资源,以人才促振兴具有显著优势。因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普通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而其中更重要的是促进各民族共繁共兴,如石榴籽般团结,成为情感交融、文化交汇的精神共同体,进而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解决时代课题和现实矛盾提供明确的价值指向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二)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立德成才的内在要求人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不仅关注经济的发展,更关注人的发展,重视人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党和国家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而高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1。受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影响,正处于三观形成和完善重要阶段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受西方价值取向所影响。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中,正确国家观与民族观的教育是教育之基,是立德树人教育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增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理想信念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且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为国为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加深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的感情,进而增强对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认同度,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个人与民族地区共同进步发展的信心,全面提升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致力于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维护与构筑。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少数民族学生立德成才的内在要求。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维度(一)政治价值维度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的选择和奋斗中凝结而来的,是解决历史矛盾的必然结果。如何积极回应现实条件下国内外矛盾的强力冲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奋斗目标与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无疑是对其最好的回答。新时代,中国处于高质量发展时期,某些国家间仍存在局部热战,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政治历史背景下,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尤其不能松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对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教育、经济教育,以及文化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在依旧存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信息传递与传播相对闭塞,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会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水平较为单纯,很难在现有的教育水平下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无疑会成为某些西方敌对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拉拢和渗透的对象。现存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无可厚非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有着较强的民族情感和相对趋同的民族意识,这使得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过分注重和本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存在抱团的民族意识的情况,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民族排他性,会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的正常交往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置于突出位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政治价值观认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以此指导行为实践,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凝神聚力,中国梦就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同心圆,更是团结各少数民族大学生,使其内化成为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能够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学习与实践,真正做到把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社会价值维度高校要开展对于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不可替代地深度把握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社会价值,这不仅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方式的教育,它是用道德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从而使人树立正确的道德感和道德精神,而其对于少数民族而言,高校作为教育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同样是培养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不仅是为推进党和国家“三伟”目标的关键部分,且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民族力量的源泉所在。伴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加快发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普通高校少数民族思想工作同样面73-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要承担起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立德成才的教学任务,遵循各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将教育优势与民族地区发展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双方的共建、共赢、共享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民族地区招生培养力度,只有如此,才能在招生培养期间取得最佳的状态,此举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民族地区教育系统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基于此更好地为当地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政课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思政课教育是教育主阵地,只有内心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才能成为民族之脊梁,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造就优秀专业人才。使中华各民族共享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共同面对历史新挑战,共享发展新成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助力,共建强大中国。(三)文化价值维度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由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4。普通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独特的育人资源,是在高校多年的办校教学实践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熔铸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之中,这三者的巧妙融合与灵活运用,将会对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三观的塑造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学生未来的行为上有所体现,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其次,还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以情感互动,自信互通的和谐校园为着力点,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方式,在高校这一场域中形成能够使少数民族学生都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这能够使得各民族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规范,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并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华,从而产生对民族的凝聚力和使命感,这对锤炼民族学生的品德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意义上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前瞻性,因为高校自身就代表着国家对于民族教育金字塔顶端的教育部门,这是将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的基本准则与现实前提。在校园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教育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民族学生的正确文化观念,这不仅需要我们集中于民族学生的先进性特征,还要着眼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殊性,这就使得我们要将高校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被高校校园的文化紧密包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各民族思政教育进行。(四)个体价值维度教育是一个国家基本的学习获得方式,而对于民族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通高校培养、教育大学生成人成材的重要教学方式。从实现学生个体价值维度出发,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健康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高尚品格的形成方面提供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普通高校成型成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为民族学生提供心灵情感交流的平台,还有利于引导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理想,将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进步与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学生个体明确厘清需承担应尽的职责与义务,扛起肩上的重任,从实践层面看,更有益于学生完成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与内心的自我完善,从而真正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必然性。因为只有在深刻领悟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才会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民族学生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凝聚共同价值,引导形成正确的民族情感认同,从而参与到实现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中。从个人实践层面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并转化为报效祖国的伟大力量。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特点: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知识储备存在相对不足,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等问题,这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对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人数不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