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会
生态
耦合
视角
城市
韧性
时空
演化
及其
影响
因素
邹建琴
doi:10 3969/j issn 1005 8141 2023 03 013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下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邹建琴邹建琴1 1,明庆忠明庆忠1 1,韦俊峰韦俊峰2 2,史鹏飞史鹏飞1 1,周志利周志利1 1,李炎 炎李炎 炎1 1(1 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2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遵循 SES 与 AC 理论,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从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两者耦合协调度三维度构建城市旅游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与回归模型,对中国 277 个地级城市 20022019 年旅游系统韧性的时空动态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城市旅游系统韧性不断改善,但年度均值偏低(低于 0 15),空间等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少数高值区呈点状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及成渝地区,多数低值区零散分布于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社会与生态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在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改善中起支撑作用,生态韧性起制约作用。城市旅游系统韧性存在转移惰性和路径锁定特征,级别跃迁较困难且跃迁易受邻域溢出作用影响。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时空演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与生态环境因子间交互作用影响力最强,生态因素影响力最弱。关键词:城市旅游系统韧性;社会生态耦合;时空演化格局;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 8141(2023)03 0368 09The spatio 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tourism system resilie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social ecological couplingZOU Jian qin1,MING Qing zhong1,WEI Jun feng2,SHI Peng fei1,ZHOU Zhi li1,LI Yi1(1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y,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China;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Abstract:Based on Social Ecosystem Theory(SET)and Adaptive Cycle(AC)Theory,this paper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indexsystem of urban tourism system resilience from three dimensions,namely the ecological subsystem,the social subsystem,and their com-bination Furthermore,this paper used variou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and regression models to extensively explore the dynamic spatio temporal evolution law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tourism system resilience in 277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2to 20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Although the resilience of the urban tourism system continued to improve,the annual average valuewas low(less than 0 15)with a“pyramidal spatial hierarchy,while a few high value area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Changjiang iver Delta,and Chengdu Chongqing regions Most low value areas were scattered in the central,northeast,andnorthwest regions of China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subsystems played a supporting role in impro-ving the urban tourism system resilience,while ecological resilience played a restrictive role The urban tourism system resilience dis-played transfer inertia,while path locking and level transition were difficult since it was easily affected by neighborhood spillovers The spatio 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tourism system resilience result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among which the interaction of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d the strongest influence,while the influence of ecological factors was the weakestKey words:resilience of urban tourism system;social ecological coupling;spatio 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influencing factors收稿日期:2022 10 24;修订日期:2022 11 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61021)。第一作者简介:邹建琴(1991 ),女,云南省大理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通讯作者简介:明庆忠(1963 ),男,湖北省黄冈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0引言伴随着地球进入拥挤的“人类世”,人类粗放的发展模式加剧了自然与社会要素变异,诱发一系列自然灾害与社会扰动问题;城市作为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区域,已然成为各类高风险与不确定性扰动冲击的中心区。新城市议程、“全球 100 韧性城市”等国际倡议和项目纷纷将建设安全、包容、韧性城市作为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国内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将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与韧性水平作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在此背景下,韧性因其维持性、适应性、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城市解决系列风险危机、提升抗性与活力的新思路,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是由各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任意子系统的破坏或不适应变化都会对城市系统韧性产生影响。城市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及中转地,在旅游作用下城市旅游系统已成为城市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受旅游系统影响,城市系统韧性变得更加特殊与复杂:城市旅游发展根植于城市生态系统且863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 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23 39(3)与社会系统深度融合,旅游业运营与发展改变着城市原本的生态与社会系统结构,可对城市系统形成冲击甚至替代2;在旅游业自身多元产业集成属性作用下,旅游业已渗透到城市其他行业中,旅游系统的变化与破坏可产生级联效应影响甚至改变城市系统韧性等。可见,从旅游视角切入开展城市系统韧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既是全面掌握城市系统韧性深层次演变规律与内涵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城市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学界对城市韧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韧性概念诠释、理论框架分析、韧性评价、影响因素及韧性模拟等方面3 5,其中通过韧性评价解读城市应对扰动冲击的能动性及韧性水平存在的时空差异与内在机理是城市韧性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6。既有韧性评价多以生态、经济、社会等单维度为主,部分学者也从生态和社会维度选取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指标对城市韧性进行全面评价7,8。值得关注的是,少量学者研究发现生态与社会系统内部及各系统间的交互作用与耦合关系对区域响应冲击、学习与适应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倡导将社会与生态系统间的交互耦合关系纳入城市系统韧性评价的考量范围9,但目前缺乏遵循该思路开展深入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文章。时空分异方面,部分学者对省域、城市群、特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等不同尺度城市韧性时空异质性进行了相关研究10 12。遗憾的是,目前旅游韧性研究主要聚焦在分析危机事件对景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产生的影响与其应对机制,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王群等曾对贫困山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特征与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13。但以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具承上启下功能的地级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开展旅游系统韧性时空分异与影响机理研究的文章较少。与一般城市系统韧性相比,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下的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时空分异与演化格局存在怎样的特征,旅游业介入后城市原本的韧性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值得思考。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ES)和适应性循环理论(AC),试图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构建城市旅游系统韧性评价框架体系,并借助改进的熵权 TOPSIS 法测度中国 277 个地级城市20022019 年旅游系统韧性,进而深入探究其时空格局、动态演化规律与驱动因素,旨在为我国城市应对扰动冲击和旅游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韧性”一词起源于拉丁语“resilio”,最初由霍林(Holling)引入到生态学研究中,认为韧性是区域生态系统遭受冲击后恢复“原状”或跃升为更高一级均衡状态瞬间所承受与吸收的最大扰动量级14;后来受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ES)影响,学者意识到社会系统在区域应对危机下的能动性较强,探究区域系统韧性不应将社会与生态系统武断割裂开,需将两者视为相互交织与耦合的复杂系统,提出区域韧性是系统在应对扰动冲击时不断学习与调整自组织结构以抵抗风险、适应冲击、建立新发展路径的能力,简称社会生态韧性15。对比来看,首先,社会生态韧性拓展了传统韧性的研究范式,逐渐从自然生态学向包含自然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延伸;其次,社会生态韧性内涵是建立在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及两者交互耦合的理论框架下,关注多维度及各维度间的关联互动在区域危机中的响应能力16,与传统只考虑生态或社会等单维度系统韧性存在区别。根据适应性循环理论(AC),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发展可划分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和重组()4 个阶段:r 阶段,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要素投入增多,组织灵活,系统韧性较高;K 阶段,要素不断积累,系统进入稳定状态,结构逐渐僵化,灵活性和转化能力降低,韧性较低;阶段,系统遭受创造性破坏,僵化结构被打破,新要素注入为系统带来生机,韧性缓慢提升;阶段,韧性强的系统通过结构重组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韧性弱的系统被迫退出循环17,18。在区域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系统连接度是判定系统韧性高低的核心标准,其大小由区域社会与生态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