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商务印书馆
最初
创业
历史
考察
122商务印书馆最初五年创业的历史考察王建辉(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武汉,430079)作者简介 王建辉,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出版科学,2023,31(3):122-128 摘要 从商务印书馆的筹办、资本数额、早期企业形态、业务结构的形成、夏瑞芳与张元济的结合、商务的创业精神以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等方面,对其最初五年的创业历程,做了初步的和必要的探讨,指出这五年的发展历程为商务印书馆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创业史出版史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23)03-0122-07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mercial Press in the First Five YearsWang Jianhui(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er,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AbstractFrom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ommercial Press,the amount of capital,the early enterprise form,the formation of business structure,the combination of Xia Ruifang and Zhang Yuanji,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of business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of the Commercial Press,the initial five years of its entrepreneurial process,made a preliminary and necessary discussion,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years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Press.Key wordsThe Commercial PressHistory of entrepreneurshipPublishing history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1897 年 2 月,从理论上说它起步的最初五年,创业的最初五年,应该是 1897 年 2 月1902 年 2 月。早在1931 年商务人庄俞撰三十五年来之商务印书馆,即将商务的最初五年称为创业时期:“本馆过去之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自清光绪二十三年创办,至光绪二十八年迁入福建路时,可谓之创业时期。”1 1950 年代初商务编写的商务五十年,也曾将至当时为止的商务五十三年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的第一个阶段是创业阶段,也即最初的五年(18971902年)。法国学者戴仁写的专著上海商务印书馆 18971949也设立了“商务印书馆的诞生(1897 年至 1902 年)”的专节。可见早期商务人和国外的学者都注意到了,最初五年对商务印书馆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内涵。可惜他们的论述都太简略,最长的也不过数百字而已。在商务诞生百余年以后,我们再来看商务的最初五年,就更能看清楚这五年在商务发展历程上所具有的特殊的不凡意义。我们今天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把时间向前挪一年,从 1896 年说起,再向后挪大半年,到 1902 年 12 月截止(甚至可能延伸到1903年),这样实际上共计差不多六年时间。1创业者用近一年时间来筹备创办官方的说法,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1897 年出版史出版文化栏目主持延和123出版科学(双月刊)2023331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2 月 11 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十),这是商务正式开业的日期,以之作为商务创办的正式时间是没有问题的。在正式开业之前,肯定有一个酝酿筹办的过程。商务早期的几位投资人和创办者都说到了有一个筹办过程。高凤池的本馆创业史说,“商务印书馆是于公历 1897 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开办的”,“发起本公司议约是于清光绪二十二年阴历三月初三日订定,是在三洋泾桥的小茶馆楼上”。商务早期投资者之一的张桂华(蟾芬)在余与商务初创时之因缘一文中说,“本公司创办于公历 1897 年,即前清光绪二十三年”。他又说:“发起本公司之议约,于光绪二十二年阴历三月初三日订定,系在三洋泾桥某小茶肆楼上。”高与张的记载把创办与筹备说得很清楚,筹备过程差不多有一年之久(准确点说是十个月)。用差不多一年,创业者们完成了筹资计3750 元,租赁厂房(江西路北京路南首德昌里末弄三号),购买机器(三号摇架三部,脚踏架三部,自来墨手板架三部,手揿架一部,以及若干中西文铅字器具),寻找业务(最初的设想是为商家印制招牌纸发票等)等四大工作。由此看,创业者的筹备是精心的,面面俱到的。在动议之后十个月的 1897 年正月,商务印书馆正式开业。由于有这样一个筹办的过程,早期商务人也曾将 1896 年作为商务创办的年份。叶新教授在搜集张元济欧美考察的有关资料时,发现早年商务的信笺上确实印有创办于 1896年的英文字样。他在“出版史研究”微信群里公布了这张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总务处”信笺的图片,有英文的文字注明:ESTABLISHED 1896,译过来的意思是创建于 1896 年。创办者们的筹备是艰难的也是成功的,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番劳作就这样在当时外国人掌控的文化领域撕开了一个裂缝,更没想到他们在日后中国出版文化史上树起了一个民族的百年品牌。2关于商务创办的原始资本关于商务的创业资本数额,庄俞写于1931 年的三十五年之商务印书馆说创始人共集股本 4000 元。申报1934 年 1 月 11日商务印书馆创办人夏瑞芳廿周年追思会一文,提到商务招集股本 4700 元。蒋维乔的创办初期之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 也说“乃合股 4000 余金”。高凤池在 1930 年代中期的讲演中,也提到当时有不同的说法,有说4000 元,有说不到 4000 元。由于商务印书馆 1902 年一次火灾,商务早期所有账簿等已然无存,如今早期档案资料已付阙如。一般采信商务创业元老高凤池的说法,商务的创业资本为 3750 元。这一说法有两个来源,一是 1917 年 4 月 19 日张元济日记所记高凤池的陈说2;一是高凤池 1930 年代在商务发行所作的本馆创业史的演讲。高的两次说法,前一次是目前商务原始资本最早的文字资料,后一次演讲的流传似更广,并且演讲现场有同是最早投资人的张蟾芬在场可为佐证。不过这两个记载的意思基本相近。括而言之,具体情况是:沈伯芬 2 股 1000 元,鲍咸恩 1 股 500 元,夏瑞芳 1 股 500 元,鲍咸昌 1 股 500 元,徐桂生 1股 500 元,高翰卿半股 250 元,张蟾芬半股 250 元,郁厚坤半股 250 元。这些资金从它不足一个整数,就可以看出筹集起来颇为不易,夏的 1 股是夫人鲍氏变卖首饰而来,鲍咸昌 1 股的半数系向高翰卿借贷。后来说创业诸人时多提夏、两鲍和高,也有更直接说创业四人。缘由一是原始资本与创办之人确有区别,如沈伯芬为最大股东,他与夏鲍并不认识,是张桂华(蟾芬)在电报局时的同事,他投资后完全不过问商务的事务,所以一般未将他计入创办人。几年后要成立发行所印刷所时缺一个账房先生,为免隔膜,张124蟾芬建议,由沈伯芬介绍一人担任。二是与夏、二鲍、高四人实际参与创业事务较多有关,夏与鲍咸恩是最初的动议者,高是最早的赞成者,鲍咸昌长期任印刷所长,创业四人中有三人后来都(先后)成为商务的总经理。他们都是商务早期创业的核心成员。商务最早的资本筹集形式,给未来商务定了调,它是一个众人的事业,集体的事业,也为日后建立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打下了基础。3商务印书馆最初的企业形态商务印书馆最初的企业形态,毫无疑问是家族式的合伙制企业。先看其家族性。商务的家族因素很多,一是最早的几个人既是同学又多为姻亲,都是鲍家的子婿及姻亲,都以兄弟相称,夏瑞芳、张蟾芬都是鲍家女婿,而鲍家又与郁家结亲;二是鲍咸昌的岳母就曾鼓励他不如自己来做,鲍的姐姐还给这家新作坊起过商务印书馆的名称;三是商务初期的伙计都带有家族性,装订折页都是女眷们来做义务工,甚至他们的孩子们也要在假期来做工。再来看合伙制。商务 1897 年成立时,虽然投资者各有股份,但实际采用的是合伙制。这种合伙制下,投资者与经营者合一,也就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使家族企业发生第一次变化的是 1901 年的第一次增资。1901 年第一次增资时,在产权方面进了一步,原始股份采用了溢价处理。此时共计资本 5 万元,原始资金由 3750 元升值为 26250 元,不足部分 23750 元,由印张二人认购。新增加的两人为印有模与张元济,张投 4000 元,其余为印有模增资。这一次增资的意义是商务突破了家族企业的樊篱,也引入了战略性资本与资源,朝着公司制前行了,因为他们议定成立有限公司。真正让商务朝着现代企业制度前行一步的,是商务最初五年之后的 1903 年与日资金港堂股东间的资本合作。但 1901 年的引入印有模与张元济,已经为商务印书馆寻找到与日本金港堂股东合资打下了基础。这一次与日本人的合资是第一次增资引入的印有模介绍的,是第一次增资合乎逻辑的发展。因此不妨在此一并论述中国出版业第一次引入外资。这次合作,中日双方各出资 10万元,商务资本构成中含原有资产已作价的 5万元,说是商务方还要另筹 5 万元。关于商务这 10 万元是怎么构成的,向来并不明白。高凤池说:“本馆方面除原有生财资产,另加凑现款亦并足 10 万。”3另加凑了多少不明白。汪家熔的文章也用了模糊的说法用的词是“再增”:“中方原有资产仍按 1901 年第一次增资时 5 万元不变,再增 5 万。”因为这次合资的相关档案均未见,都说不清楚。我揣测,另加凑的部分可能实际并未操作到位,而是再溢价,达到 10 万。因为 1901 增资时有溢价处理,这一次合资商务原有资本理当同等处理再溢价,何况商务境况比两年前要好,何况实业家印有模是最大的资本持有者,他不会提出溢价问题吗?由于缺乏一手资料,这姑且存疑吧。通过这一次的中外合资,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经过三次融资,形成商务早期资本的三个来源:创业股东、第一次增资股东、日资股东。后两者是商务印书馆早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合伙人和股东。二是第三次合资与前两次一样,是商务与日本自然人(金港堂的股东个人,或者说具有金港堂背景的日本人)的合资,不是与机构的合资。三是与金港堂股东合资催生了商务董事制的产生,也推动了商务由早期的合伙人制向近代公司制的过渡。1903 年中日合资后,商务是有限公司,还是股份制公司,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的著作就认为商务与金港堂股东的合资就是股份制公司。我认为尽管商务的资本构成中有不同的持有人,但并不等于就出版史出版文化栏目主持延和125出版科学(双月刊)2023331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是股份公司,它还是有限公司。其名称我们固然未见到正式的工商注册,但其运作仍然是有限公司的特点,比较简单、灵活,可以通过章程约定组织机构,可以只设董事、监事各一名,不设监事会、董事会。4业务组织结构的构建商务印书馆在它成立的第五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营业结构。这就是编、印、发的营业组织结构。关于商务最初的业务设想,是为代印,当时创业者们估计如果能够做到月入 700 元,就可达到最低的目标。创办者多为印刷出身,它的重心是印刷业务便不言而喻。商务 1899年 10 月 21 日在已是当时上海最主要报纸的申报刊出了有关印刷业务的广告:“专售印书机器、大小活字、铜模,并代印中西书籍、报章,价廉物美,早经海内驰名。今有唐林老牌四十磅、四十五磅及五、六、七、八十磅新文纸并各种夫士纸出售。赐顾者请至上海北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