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基于对河南省居民的调查分析_岳磊.pdf
下载文档

ID:2721577

大小:1.48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会保障 公众 政治 信任 基于 河南省 居民 调查 分析 岳磊
领导科学2023 3领导智库一、引言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政治的安全,无一不建立在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之上。在这一意义上,社会保障不仅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更是政治稳定的安全网。党和政府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中所彰显的行动能力与治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水平,进而决定了人心向背。因此,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推进发展过程中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凸显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已经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同。首先,从社会保障与公众政治信任的关系来看,社会保障水平的持续提高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助于抑制不稳定因素,保障社会的和谐有序与稳定发展,也有助于维护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升民众的政治信任。张等文等人通过对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社会保障程度越高,公众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因此,社会保障水平是公众政治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1其次,从社会保障与公众安全感的关系来看,着力构建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适岳磊何鹏涛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机制与提升路径基于对河南省居民的调查分析【摘要】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之本,也是社会稳定之基。基于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和济源市的3971名群众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机制:一方面,社会保障满意度显著地直接提升了公众的政治信任,即公众对社会保障满意度越高,其政治信任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公众安全感在社会保障满意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即社会保障通过提高公众的安全感进而提升了其政治信任。因此,既要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导向性,积极回应公众的重大关切,不断满足公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也要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着力培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感,从而有效提升公众的政治信任。具体而言,要坚持为民务实,提升社会保障的治理效能;坚持依法治理,提高公众的安全感;坚持高效服务,提高公众的政治信任。【关 键 词】社会保障;公众政治信任;公众安全感;治理效能【作者简介】岳磊(1983),男,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何鹏涛(1999),男,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腐败治理效能与公众政治支持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2BZZ035);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反腐败对公众政治信任的提升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CXRC07);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社会治理效能与公众政治支持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2A630027)【中图分类号】C936;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606(2023)03-0145-04145DOI:10.19572/ki.ldkx.2023.03.030领导科学2023 3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不仅能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丁建定等人通过对我国农村老人生活及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对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具有显著影响,即有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安全感显著强于没有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2因此,公众的安全感会受到其对社会保障水平感知的影响。再次,从公众安全感与政治信任的关系来看,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有效培育和提升公众安全感,既是增进公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公众政治信任的重要手段。李艳霞通过对我国公众政治信任的代际比较发现,我国公众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并且公众的安全感越高,其政治信任程度也就越高。3由此可见,公众政治信任的增强与公众安全感的提升密切相关。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表明,社会保障与公众政治信任密切相关,但既有研究关于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机制缺乏深入的探究。本文着重探讨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是通过何种机制得以实现的。通过上述理论分析以及对已有研究的回顾,本文提出以下3个研究假设。假设1:社会保障水平会显著影响公众的政治信任,即公众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越高,其政治信任就越高。假设2:社会保障水平会显著影响公众的安全感,即公众对社会保障的评价越高,其安全感越强。假设3:公众的安全感在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即社会保障通过影响公众的安全感进而影响其政治信任。本文使用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于2021年开展的河南省社会治理综合调查的数据来验证上述3个研究假设。该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和济源市的3971名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政治信任、社会保障满意度与安全感的基本状况(一)公众政治信任整体较高政治信任是民众基于历史记忆、心理预期和政治表现而形成的动态变化的政治态度,反映了民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可程度。从宏观建构层面来看,政治信任反映了政治系统及其主体得到公众认可的程度,关乎政权合法性;从微观运行层面来看,政治信任能够较好地预测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发展态势和政策导向,决定着政策有效性。在调查问卷中询问受访者“您对本地政府的信任程度如何”,答案设置为:“1.完全不信任;2.不太信任;3.比较信任;4.非常信任。”得分越高,表明公众的政治信任就越高。调查数据表明,公众选择“非常信任”和“比较信任”的分别占总数的 46.4%和 37.8%,两者合计达到84.2%;选择“完全不信任”和“不太信任”的分别为6.2%和9.6%,两者合计仅为15.8%。这充分表明,我国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整体较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以实现利益共享、和谐发展作为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不断提升的社会保障水平赢得了公众的政治信任。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以来,我国精准把握公众的社会需求,持续优化社会保障举措,以社会保障的显著效果提升了公众的政治信任。(二)公众社会保障满意度总体较高社会保障水平不仅直接体现为各地社会保障的客观状况,而且间接体现为公众对社会保障的主观评价。本文使用公众感知和评价的方法来测量社会保障水平。在问卷调查中询问受访者“您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的满意度如何”,答案设置为:“1.非常不满意;2.不太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明公众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就越高。调查数据表明,分别有42.4%和39.3%的公众对社会保障水平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两者合计占总数的81.7%;仅有6.7%和11.6%的公众分别选择了“非常不满意”和“不太满意”,两者合计仅占总数的18.3%。由此可见,公众对社会保障的评价整体较高,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我国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了公众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和认同度。(三)公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安全感作为个体对安全状态的主观判断和感受,既来源于现实状况下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危险和压力的感知,同时也受到公众对未来预期判断的影响。公众较强的安全感不仅是社会有序运行的持续动力,而且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不竭源泉。在问卷调查中询问受访者“您对于本地社会的安全度感觉如何”,答案设置为:“1.非常不安全;2.不太安全;3.比较安全;4.非常安全。”调查数据表明,选择“比较安全”和“非常安全”的分别有48.7%和37.1%,两者合计占总数的85.8%;分别有8.6%和5.6%的公众选择了“不太安全”和“非常不安全”,二者合计仅占146领导科学2023 3总数的14.2%。由此可见,公众的安全感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公众的安全感,在普遍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下,公众心理会变得脆弱敏感,公众的安全感也因此受到影响。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初的2020年,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对河南省居民调查的数据显示,选择“比较安全”和“非常安全”的公众分别占35.7%和21.4%,两者合计占总数的57.1%;选择“不太安全”和“非常不安全”的公众分别占25.3%和17.6%,两者合计占总数的42.9%。可以发现,相较于2020年,2021年河南省公众的安全感有了显著提升。我国高效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工具的强大保障功能,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扮演了社会安全网、民生定心丸、风险减震器的角色,公众的社会安全感也因此得以明显恢复和提升。三、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机制本文将公众政治信任作为因变量,将社会保障满意度作为自变量,同时将公众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以深入考察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机制。已有研究表明,收入满意度、社会公平感、廉洁满意度等因素以及个人特征都会对公众的政治信任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由于公众政治信任是一个定序变量,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多元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但使用这一模型的前提是平行线检验能够通过,而本文在建立多元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后发现,该模型的平行线检验并未通过,因此,本文将公众政治信任视为定距变量,使用多元线性模型拟合数据。具体建模过程如下:首先,以公众政治信任作为因变量,将社会保障作为自变量,建立模型1,以考察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的总效应。其次,以公众安全感为因变量,将社会保障作为自变量,建立模型2,考察社会保障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再次,在模型1的基础上纳入公众安全感,建立模型3,从而考察公众安全感在社会保障对公众政治信任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由于各个自变量可能存在自相关的情况,在模型中都使用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中各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小于10(VIF10),说明各个模型都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分析模型及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一)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模型1的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满意度与公众政治信任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公众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越高,公众的政治信任也就越高。具体而言,公众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每提高一个级别,公众政治信任就提升 0.157 个标准差。在模型 3中,当加入公众安全感变量后,公众社会保障满意度与公众政治信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依旧显著,从而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稳健的。由此表明,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公众政治信任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假设1得到经验数据的验证。重大危机事件的爆发打破了原本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公众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提升公众在危机中的确定感、恢复正常有序的生活成为维护公众政治信任的关键。面对突发性的危机事件,我国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与一系列兜底保障政策,在控制危机形势的同时全力保障民生需求,从而为有效提升公众政治信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安全感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通过模型3可以发现,公众安全感与公众政治信任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公众的安全感越强,其政治信任也就越高。模型1的R2为0.403,在加入公众安全感变量之后,模型 3 的 R2上升到0.510。这表明,相较于模型1而言,模型3的拟合度更高,即模型3的解释力更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公众安全感对政治信任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模型3中,公众安全感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48)略大于社会保障的影响(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45),这也再次表明公众安全感会对政治信任产生重要的影响。公众的安全感不仅源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也源自法治社会下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和谐稳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三)安全感的中介效应首先,在模型1中,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公众政表1公众政治信任回归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