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如何关联符号学——评《设计:语意学转向》.pdf
下载文档

ID:2721558

大小:1.63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设计:语意学转向 设计 如何 关联 符号学 语意 转向
第 44 卷 S1 期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PACKAGING ENGINEERING 675 收稿日期:20221218 作者简介:姜明宇(1992),男,硕士,主管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学的概念与方法。设计如何关联符号学 评设计:语意学转向 姜明宇(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摘要:从符号学角度解读设计:语意学转向的人本设计框架,并据此讨论设计学的认识论转变。以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为媒介引入符号学理论,基于设计:语意学转向中“意义”“二序理解”“语意层级”3 个关键概念展开讨论。首先对比“意义”这一语词在语言哲学、符号学、设计学 3 种语境中的定义,进而以符号过程为框架分析人与人工物交互过程的传达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人本设计价值观在符号学视野下的不同层级,最后基于设计的语意学转向这一主题,从传达和意义角度讨论设计学科的认识论转变。相较于语言哲学和符号学,设计学语境中意义的定义更加关注身份认同;二序理解的出现源自形成区隔的方式不同,作为设计师应合理引导区隔的形成;设计师与用户在人工物的构建及使用过程中存在 3 种不同位置的权力边界,指向人本观念的不同深度。关键词:语意学转向;哲学符号学;设计符号;产品语意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675-04 DOI:10.19554/ki.1001-3563.2023.S1.104 产品语意学先驱 Klaus Krippendorff 的著作“The Semantic Turn:A New Foundation for Design”中译版书名为“设计:语意学转向”。这一译法强调了原书名前半部分的主标题,而后半部分直译为“设计的新根基”则被隐去这一副标题清晰说明了提出语意学转向的用意。那么,语意学转向所指出的“新根基”新在何处?现代设计的百余年历程中,随着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的范畴、方法、价值观1呈现出愈发多样的新现象。然而,多样的现象如何使设计的本质逐步凸显,基于实践的争论能否让设计的学理越辩越明,这仍是横亘于今日设计领域的难题。Klaus Krippendorff这一著作正是对以上问题的有力回应:设计赋予物体以意义;介面追随可感知的意义2。本文援引符号学理论,对书中 3 个关键概念:意义、二序理解、语意层级展开进一步辨析,从而帮助读者深化对人本设计的理解,围绕这些概念的讨论也将直指设计学科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转变这一“New Foundation”。1 意义的语境 从关注形式转为关注意义,是语意学转向的主旨,这 一 脉 络 可 追 溯 至 乌 尔 姆 设 计 学 院 时 期Maldonado 和 Gugelot 的工作3,这些尝试也影响了当时正在乌尔姆就读的 Krippendorff 与 Butter,两人在 1980 年代提出产品语意学概念4。就国内范围而言,尽管对意义关注已久,但若抛开建立在符号拼贴基础上的“产品语意”图样造型不谈,设计学科对意义的讨论乏善可陈。马谨从符号学、心理学、产品语意学等角度考察了设计中关于“Meaning 制造”的不同主张,并提出在不同主张下,“Meaning 制造”充当着符号拼贴、赋予事件意义、动态的实用知识等不同作用5;胡飞与 Keiichi Sato 提出的“符号学路径下的产品建构设计(SAPAD)”框架,从物理层、语构层、经验层、语意层、语用层、社会层 6 个维度对用户研究资料展开分析,以建构意义导向的产品设计新机会6。无论是基于拼贴的还是基于学理的,意义之于设计,都是为自身寻找学科根基的关键探索,让人们看到了设计发展的新可能。那么,设计学科在急切吸纳意义之余,又该怎样给意义一个准确的定义?为了回应这一疑问,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意义研究的大本营语言哲学及符号学。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语词意义和语言与现实的关系7,其中不同学说卷帙浩繁。指称论是语言哲学中意义理论最重要的部分8,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就越是这个语词所指的对象7。后期维特根斯坦主张676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意义的使用论/用法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 中的使用9通过问“怎么测量一个长度”来帮助理解“什么是长度”10。言语行为理论是意义用法论的发展8:所有言语都是行为,所有话语都是或明或暗在施行某种行动7。观念论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是它所代表的观念或意向。行为主义意义理论反对观念论:意义必须用公共可观察的行为来说明,意义的同一和差别体现在行为中的同一和差别7。语言哲学中诸多意义学说的共性在于其获义对象是语言系统中的语词和句子,但不同观点间讨论意义的视角甚至对意义的定义都各不相同:尽管哲学家们在意义问题上争论不休,但他们并没有一致的“意义”概念,他们并不是在具有共同的意义标准的基础上探讨问题的8。赵毅衡以“意义”来定义“符号”: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解释,符号用来解释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不可以用符号解释,也没有不解释意义的符号11。符号学的讨论基础是物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划分,意义是意识与事物的关联,是意识用意向性“激活”对象的结果,“意义”的定义,就是用另外一个符号对一个符号作出的理解或解释,解释是对别人“翻译”,理解是对自己“翻译”12。Krippendorff 从设计学角度对意义给出了不同层面的解释:(1)含义,通过可供性和隐喻使用户理解介面;(2)关于使用的认知,意义可以帮助用户在互动中定位下一个可能的行动及所应期待的感官,从而引导用户继续互动2;(3)身份认同,将人工物的使用价值延伸至社会价值,而人通过人工物的社会价值定义自我13。以上内容梳理了不同语境中意义的定义与关注点,进一步,这一语词在不同学科中的含义多大程度上相同,以至于能否将这些含义互相借鉴引用?基于以上信息,笔者将对意义的定义划分为概念的认知、行为的暗示、社群的共识 3 个维度,见图 1。认知在语言哲学中表现为含义与指称,符号学中表现为理解或解释,设计学中表现为用户对介面的理解;语言哲学中的使用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将意义聚焦在了行为,符号学中意义的未来品质暗示了感知-行为-反馈这一交互过程,设计学中意义用以引导用户操作;社群层面,语言哲学关注私有语言问题,符号学由文化社群共同地解释元语言而将个人化的意义世界变为社群共享意义世界12,设计学中用户对人工物的选择体现了社群中的身份认同。图 1“意义”在不同语境中的定义 2 二序理解的符号学解释 人与人工物交互过程中,人的机制是怎样的,这是设计学科广泛征引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想要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文化人类学方法关注外显的言语和行为,但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被试者意愿与内省能力的影响,这一类传统用户研究方法无法解释用户想法与真实行为之间的差距14,认知科学聚焦于内隐的生理机制,但基于电生理测量的实验环境无法匹配用户体验的场景相关性15特征。符号学则另辟蹊径,力图回答作为符号的人工物如何唤起人的意识,意识又如何对物/符号进行加工以获得意义。符号学将人面对事物时的认知过程总结为形式直观、理解与解释、展示、区隔等部分,诱发二序理解的因素贯穿于整个符号过程中。形式直观是获得意义的初始过程,事物在意向性压力下由区隔而形成非均质化的诸多表面观相,并将与本次获义活动无关的观相排除在外,又经由统觉共现而把片面观相的感知变成对对象比较完整的把握。完整的符号过程将走出形式直观,走向对文本全面的理解与解释,文本化是区隔的另一作用,将被区隔出来的各种事物观相作为一个意义组合出现,面对符号文本,意识主体感觉到他的认知状态与对象之间有一个落差认知差需要填补。符号文本通过展示,被文化“作为”某种文本提交给接收者,作为区隔的类型化结果,接收者调动对类似事物(范畴)的经验,把事物“看作”某种已知的事物,用以解释眼前事物的意义12。第 44 卷 S1 期 姜明宇:设计如何关联符号学评设计:语意学转向 677 由于个人经验和体裁期待不同,区隔的非均质化的结果悬搁区与焦点区也会因人而异,这种因人而异的非均质化区隔构成了形式直观中的二序理解。接收者面对文本的意义构筑方式和认知的落差势能差异构成了意识面对符号文本的二序理解。范畴化过程发生于接收者意识中,接收者对类似范畴的经验差异带来了展示环节的二序理解。符号过程与二序理解见图 2。图 2 符号过程与二序理解 区隔贯穿于符号过程的不同环节,每个环节有不同的区隔影响机制,包含划分不同的悬搁与焦点、将对象文本化并引导解释、将符号类型化并强化范畴标记等。因此,二序理解的多样性可以理解为区隔的多样性。作为设计师,从功能和可用性角度出发,为了避免二序理解带来的歧义,设计工作正是对区隔的产生进行合适的引导。3 人本设计的符号学三维:说明书、可供性、共同创造 人本设计观念要求人工物的设计者摆脱个人经验与偏见,转而重视人的多样性和广泛存在的设计能力。沿着这一思路,本节关注设计师与用户在人工物塑造中的权力边界问题。Krippendorff 提出的语意层级(Semantic Layer)概念从行为角度划分用户与设计师的权力边界,而符号学从理解角度进行划分。赵毅衡在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构成中介绍了符号学的“三意义”问题:符号发出者的意向意义、符号文本的意义、解释者得出的意义解释者的释义是否必须追寻符号发出者的意向意义?解释者是否至少心里相信他的解释接近发出者的原 意?12由符号表意延展至人工物的设计,“三意义”在设计学中分别对应了说明书、可供性、共同创造 3个方面。人本设计的符号学三维见表 1。说明书是设计者对产品如何使用而向用户作出的告知,是符号发出者的意向意义。其中的权利重心偏向设计师/工程师一端,产品的认知与使用由设计师设定,用户被动地通过阅读说明书而学习产品知识。说明书这一体裁是单向的、基于技术语言的信息传达。可供性概念被引入设计学后,着重于表达产品形式自身所蕴含的关于产品应被如何认知和使用的暗示,是符号文本的意义。在可供性维度下,权力边界位于设计师和用户之间:在设计师一端,基于社群“共同的文化元语言”而设计产品不言自明的功能形式;在用户一端,一方面能够理解这种基于共同文化的符号传达,另一方面根据个体经验而对产品加以超出设计师预期的使用。共同创造是服务设计中的关键概念,指服务接触过程中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共同参与,通过顾客和服务提供者、实体环境、服务设施乃至其他顾客之间的互动16,让每位顾客都能获得独一无二的服务体验。在共同创造维度下,权力重心偏向用户一端,无 表 1 人本设计的符号学三维 层次 说明书 可供性 共同创造 意义维度 符号发出者的意向意义 符号文本的意义 解释者得出的意义 人本含义 基于技术语言的告知 基于社群文化的共识 基于用户知识的使能 权力关系 用户遵从设计师 设计师和用户的有限共识 设计师使能用户 体验建构 单向的,冗长繁复 共识的,不言自明 多元的,因人而异 678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论是实体的产品还是虚拟的服务,设计师都是体验的使能者,具体的体验塑造来自于用户自身的背景经验、动机和概念模型。对 Krippendorff 而言,这也是人本设计最彻底的体现:人工物的实际用途并不是由其设计师对该物品功能的设计初衷所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者的理解、听取别人对该物品的描述和旁观者对它的评价来决定的2。从说明书到可供性和共同创造,设计师的权力边界在缩小,留给用户的权力空间不断增大,设计师越来越多地考虑用户知识及其差异,用户也获得了更多空间去自主塑造人工物的特征及自身获得的体验。从权力边界这一角度,人本设计得到了更为充分的阐释,即设计过程除了参照用户的知识与经验外,设计结果人工物也留给了用户充足的再定义、再设计的空间,即 Kippendorff 书中所讲设计为人类提供了自身存在于世的价值13。本节内容涉及可供性话题,这一语词在设计学中的定义和应用尚显模糊,沿上述思路,有以下问题供讨论。1)设计中的可供性是生理本能还是文化共识?可供性的生理本能属性本质上是不是一种文化共识?2)赵毅衡提出符号和意义不同时在场11,那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