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幼儿
审美
经验
建构
美术教育
模式
初探
东方
82课 程教学新探2023.03.阮东方基于幼儿审美经验建构的美术教育模式初探摘要随着国家对美育工作的全面加强与改进,幼儿美术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以往美术教育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种种问题,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模式不断思考:什么样的美术教育模式能真正落脚于儿童发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组织的方式又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才能更好地推助幼儿审美经验的建构。本文认为,唯有不断积极探索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模式,才能打开高效的美育新格局。关键词幼儿教育审美素养经验建构美术教育模式幼儿美术作为一种儿童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样式存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然而,在这样一种热闹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却发现功利化、模式化以及过于技能化等观念也正在渗透到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内容选择脱离幼儿生活,不能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忽视对幼儿美术经验的建构,美术活动存在经验线索断裂的情况,集体教学老师不敢“教”、不懂“教什么”和“怎么教”等。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教育是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强调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鼓励幼儿的创造性的表达和想法、重视幼儿的操作、强调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美术教育的总目标指出幼儿要初步感受周围环境与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对美具有敏感性;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通过各种造型要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初步尝试不同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现出来。从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来说,我们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应基于幼儿审美经验的建构,一方面要基于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又指向新的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建构,帮助幼儿由对事物的日常经验上升到审美经验,这样的美术活动才能成为幼儿最本真的生命活动,成为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成为幼儿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成为幼儿个性的表现,成为幼儿整体智慧发展的一部分。这样的美术教育关注幼儿的审美经验自主建构,关注幼儿在审美经验获得过程中的直接参与和内在感受,强调幼儿在行动和体验中建构自己的审美认知、能力和方法,更好地处理“技”与“道”的问题。基于儿童审美经验建构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模式,我们需要思考幼儿如何建构审美经验,建构什么样的审美经验,教师引导幼儿关注什么、欣赏什么,如何引导和激发,营造什么样的氛围,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操作材料等。基于此,为积极促进幼儿审美经验的建构,并寻求适合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模式,我们尝试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突破。一、捕捉教育契机,围绕一个话题深度探索的美术教育模式传统的美术活动,通常是老师制定一个美术教学计划,例如这周制作仙人掌、下周画端午节、再下周画我的同伴。这样的美术活动容易脱离幼儿的认知经验与审美经验,获得的审美经验经常是零散、片段式的;更多是从教师“教”的视角去完成一个集中教学活动。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一般需要经历“眼脑手”这三个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表达的作品通常与他们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事物密切关联,需要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储存一些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意象。幼儿审美经验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其与幼儿认知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选择一个幼儿感兴趣的、持续的引发幼儿的关注与体验热情的话题就显得异常重要。一个话题中幼儿围绕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探索与体验,幼DOI:10.16704/ki.hxjs.2023.03.00283课 程教学新探2023.03.儿的感知更加直接与更加深刻,通过幼儿各种方式的体验、操作,可以让幼儿积累起大量的感性材料意象,从而可以进行认知经验的建构。话题的深入还伴随这幼儿对话题的热爱并且也对表现主题积累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为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话题中运用多种方式满足幼儿充分体验的需要,幼儿接触的事物多了,对事物的感受就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了,自信心就增强了,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把情感表露出来。通过亲历实践和内心感悟获得情绪、情感和认知上的体验,最后才能用美术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理解。美术教育回归生活和原有审美经验这是我们选择话题的出发点与准则。话题的选择一定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发展需要,也要基于教师对活动的价值判断和对幼儿审美经验发展的期待。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美的形式的发现,是主题活动活动中的内容,感兴趣的美术形式符号,喜欢的操作材料,生活中的新话题等等。并以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话题的实施。例如:“幼儿园创想记”活动中,话题的选择是孩子们共同经历的幼儿园生活事件引发的。新的一学期,幼儿园的户外场地进行了二次改造,教室也搬到了三楼。孩子们经常在窗边围着俯视操场的新变化,他们对于新沙池的外形、迷宫墙造型、户外洗手池造型有着很多独特的想像,并且时不时地和同伴分享着他们的发现。在孩子们兴奋的交流中,能够看到他们对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美的想像,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幼儿的行为引发了老师的思考。这个话题是否具有深入探索的价值,可建构幼儿的哪些审美经验。于是我们对幼儿园景物外形观察和想像的话题就开始了。二、分析完整经验,基于幼儿现有审美经验水平的美术教育模式话题的选择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一根线,每一个经验的建构就是其中的珍珠。新经验的建构一定是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儿童的经验是整合的,审美经验与认知经验是相互交织,共同发展的。没有认知经验的基础,幼儿就不可能进行审美体验和表达;没有审美经验的融入幼儿的认知经验必然是残缺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的一种关系。其次在经验分析中我们需要对认知经验、审美经验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我们即要关注幼儿对话题内容的已有认知经验,同时也强调对幼儿已有的美感经验和美术表现经验的分析。对于审美经验的分析我们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兴趣点,以及他们可能建构发展的经验。对于认知经验的分析也至关重要,认知经验与审美经验是相互促进的,能支持幼儿用更适合的途径进行探索,多元体验,建构更加丰富的表象经验与认知经验、情感体验积累。幼儿审美经验的获得,一定遵循着自我审美经验建构的规律,需要基于幼儿自身审美经验基础进行的。所以对于幼儿审美经验的分析在整个教学模式闭环中是关键的一步。分析幼儿在话题中认知经验的水平、分析在话题中每一个阶段审美经验的水平。只有真正的做好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经验分析,这是话题开展的前提,也是活动目标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并且伴随着整个话题开展的过程。如:经过成长,中班的孩子升入大班,在自己的绘画本中,大量的表现了人物和自己的画像,老师对这个现象以及孩子们的画册中的“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幼儿前期的作品做出了以下的分析。(一)审美经验分析大班少数幼儿不要求写实,只是用有符号和线条表示自己手脚,没有躯干。这个时期儿童画在形态轮廓上很像,没有想忠实地去复制现实,只是想去代表和表达。处于象征期,出现典型的蝌蚪人的形象。大部分孩子能够把头脑当中对自己的认识全部的画在画面上。希望通过自己画的东西,让别人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孩子的画自己有头,头上有头发,有躯干,还有手和脚,表现人的主要特征。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画的人物的形象是不完整的,常以固定的样式画自己比如人都是正面站立的,打开双手,放不下来的手。同样在这一阶段,有的还处在图式早期阶段,孩子的画还保留着象征期的绘画特点,用极简的线条表现。有的能够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形象,并用一些细节表现自己身上的特点。比如衣服上的装饰等。个别幼儿达到视觉写实这个阶段。把自己坐在桌子上,带着口罩,做实验的样子画了下来。真实地描画自己做实验的样子。(二)其他经验分析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及五官认识不够清晰,注意力不集中,为周围的事物吸引,停下手中的画笔,这个阶段的幼儿是画自己所想,可以用形状代表生活中的事物,在脑海中产生画一个东西的愿望,并找到方法,把这个想法转化到画面上。随着表征洞察力的发展,其绘画能力也随之发展。我们认真地思考和分析这个话题对审美经验建构是否是有价值,如有价值,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里的分析我们更加强调的是话题内容和幼儿审美经验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基于幼儿审美经验基础和认知经验基础的,是否具有可感知的审美形式和可表达、表现审美创造。是否包含建构审美经84课 程教学新探2023.03.验的内容。这样的分析可以充分的挖掘话题的审美经验建构价值,教师引导的作用可以得到更好体现。只有更加全面的分析好以上方面,才能让孩子在话题中有所收获,并且形成适用于基于幼儿水平的新经验。三、教师多元支持,指向审美经验有效建构的美术教育模式在对于课程价值分析与孩子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该如何支持幼儿新经验的获得?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困惑点就是,我们需要“教”吗?“教”什么?“怎么教”?老师们对于“教”这个词模棱两可,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对“教”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就是教师对于孩子的支持,教师的适时介入,为幼儿将零散的经验进行梳理,为幼儿提供支架建构新经验,而不是一味地教会。笔者认为“教”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解析。首先是审美心理的经验的建构,在心理审美体验上,要让幼儿主动围绕话题探索感知、体验。身体体验就是幼儿通过用眼去看,用耳去聆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悟、感知,发现大自然以及社会中一切美的事物,认识理解事物的特点与变化规律,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欣赏生活中的美与艺术大师的作品,感受美。如“独一无二的我”活动中审美心理体验,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观察细节,运动状态的观察,让幼儿对自己的外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与感知,了解自己的外形特点。在区域、自由活动、集中活动中欣赏一些自画像艺术作品和优秀的儿童自画像作品,这些的自画像在线条、构图,颜色方面的使用,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观察和感知作品的内容,能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用线条表达不同表情的五官特点,进一步丰富幼儿自画像的经验。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还可以感受作品蕴含的情感,从而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其次要考虑在审美表现经验上怎样更好地支持幼儿创造与表现?表达是美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并运用美术这一独特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通过表达训练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另外支持幼儿的表达与创造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工具材料,使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理解材料的特性和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等。如“幼儿园创想记”活动中的教学,面对幼儿园景物的外形借形想象,教师可以使用 iPad 让幼儿先捕捉自己感兴趣并且能引发联想的景物,再让幼儿在屏幕上直接添加画上自己想象的景物,这样的话让只能用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有了可以呈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次调整将幼儿的摄影作品打印出来,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幼儿了从不同角度的想象过程,进一步拓展孩子对同一景物的不同想象空间。四、尊重幼儿发展差异,树立开放式评价理念的美术教育模式美术的评价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基于幼儿的审美经验建构与发展的教育模式中,幼儿需要在已有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经验。这就决定着我们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对幼儿的审美经验做出细致的分析和判断。一方面教师通过幼儿的讲述可以深层次的解读幼儿的作品,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借助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提升规律。如在“独一无二的我”这节课中,教师根据幼儿运用色彩表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将幼儿的作品按冷暖色展示,孩子们发现暖色系黄色、红色、橙色让他们感觉到跳跃、温暖、愉悦,孩子觉得这样的颜色更加适合表现开心、有爱、兴奋的时候,红色适合表现愤怒的情绪;蓝色、灰色让他们安静,更适合表达自己难过、安静的情绪。这样的评价让孩子对色彩的情绪语言有了进一步的心理感受,获得更加直接的色彩情绪经验,为今后积累了更加丰富的色彩语言。综上所述,在基于幼儿审美经验建构的美术教育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上四个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模态,不断推助幼儿审美新经验的获得。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就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