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塞涅卡
申辩
徐健
2023年5月第41卷 第3期May 2023Vol.41 No.3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塞涅卡的申辩徐健(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 塞涅卡是因兼具哲学与财富而最受物议的西方思想家。为回应公元58年苏伊利乌斯的抨击,他创作了堪称申辩篇的 论幸福生活。首先他挑明幸福生活真正的领路人不是愚众,而是他所理解的廊下派。由此,他主张德性是幸福的唯一构成,反对众人所称赏的快乐即幸福这一伊壁鸠鲁派观点。虽如此,他认可心灵的永恒愉悦和身体的自然快乐,因为它们能与德性相伴。并且他以他所重塑的苏格拉底为援,认为财富作为更可取的中性物,能为顺境时所需的众多德性以及为愉悦提供宽广的实现空间,从而能与哲学兼容。但他还是通过这位苏格拉底,强调运用勇敢之德来面对贫穷等逆境更为重要。相应地,他暗示自由高于德性,且以作为终极解脱的死亡而非德性为最高保证。总之,塞涅卡直接且主要的意图在于为如何生而辩,而为何以死而辩则是他的隐秘意图。关键词 论幸福生活;中性物与德性;自由;伊壁鸠鲁派;苏格拉底中图分类号 B502.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1710(2023)03-0021-08DOI 10.15886/ki.hnus.202210.0346塞涅卡,这位著名的晚期廊下派代表,无疑是西方历史上因集哲学与财富于一身而最受物议的思想人物。据塔西佗 编年史 所述,公元58年,一位名叫苏伊利乌斯(P.Suillius Rufus)的职业控告人因受元老院弹劾,在私底下大肆抨击作为尼禄顾问和元老而处于个人权力巅峰的塞涅卡,特别是指责他通过网罗无嗣者的遗产和投放高利贷而积累了巨额财富,“是靠着什么样的智慧、哪一派的哲学训导,可以让他在取得皇帝宠信的四年当中搜刮到三万万塞斯特尔提乌斯的财产?”1后来,苏伊利乌斯的指控传到了塞涅卡耳里。追求知行合一理应属于哲人的本分2236-239,因此,学界广泛认为,作为哲人的塞涅卡很可能正是为回应苏伊利乌斯的责难而创作了 论幸福生活3-4,尽管回应未必是及时的且题赠人是自己的兄长,使徒行传 中的科林斯总督盖利欧(L.Iunius Gallio Annaeanus)。除了其他少许小缺损外,今存 论幸福生活 文本的突然终止令人难以确定结尾处缺损的程度。但就现有篇幅而言,文本可分成三个部分:幸福生活的领路人(1.1-3.2);关于幸福的诸定义(3.3-16.3);塞涅卡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辩护(17.1-28.1)。我们自然会疑惑:面对苏伊利乌斯这种智识水准的人,何必拉扯前两部分的内容呢?在最后一部分中,塞涅卡特别安排了苏格拉底出场,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申辩哲人遭受种种指控,又借着申辩的契机来仔细检讨众人及其背后的某些智识人的意见。因此,如果考虑到第一部分表明廊下派式哲人而非众人在幸福生活方面的权威,而第二部分则将众人的愿欲与伊壁鸠鲁派的愿欲相勾连,那么可以说,“塞涅卡的申辩”并非限于最后那部分,而是整篇文本的基调。由此入手,我们能够深入阐发塞涅卡对哲学传统的创新性挪用,进而明晓其思想的纹理和品质,以期重新认识这篇具有持久魅力的申辩词。收稿日期 2022-10-28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720030);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GZYB35);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GDQN2021005)作者简介 徐健(1984-),男,浙江金华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研究员,主要从事希腊化罗马哲学研究。本文引用 论幸福生活 时随文标注章节,译文则采自穆启乐等人的中译本,并据Basore的拉英对照本改动。启示与理性21第3期2023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一、众人与哲人:谁才是幸福生活的真正领路人?在 论幸福生活 开篇,塞涅卡对盖利欧兄长说道:“所有人都想幸福地生活,然而对于看清楚是什么创造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却处于迷雾之中。”因此,有必要首先确定什么是幸福,然后寻找一条通往幸福的最便捷的道路。而相比其他追求,这里尤其需要富有经验的领路人,而不能追随众人的足迹:当问题涉及幸福生活时,你不可以以分立表决的方式回答我:“这一方看起来更多。”正因为如此,这是更坏的一方。人类事务并没有安排得那么好,以至于更好的东西取悦更多的人。(2.1)分立表决(discessio)是罗马元老院采取的一种表决方式。元老们如果支持哪一位的议案,就各自走到哪一位身边,最后首席元老就用“这一方看起来更多”这句话来宣布表决结果。在民主政治决断中,“势众”意味着“更强”,“更强”又意味着“更好”。在柏拉图的 理想国 开篇中,民主人士珀勒马科斯仗着自己这边人多从而“更强”(keittous),而阻断苏格拉底和格劳孔“向上”的回城之路。形容词keittous的原型是“好”,所以该词还具有“更好的”意思。可见,“更强”和“更好”被珀勒马科斯糅合了起来。但它们又被苏格拉底暗中撕扯开,因为苏格拉底最终是为了教育格劳孔而非因为受到强制才留在了港口5。类似地,塞涅卡也打算重新审视这种糅合。在他看来,众人“反复无常”,是“真理最坏的阐释者”(1.5,2.2);如果我们模仿他们的幸福之道,就会被手手相传的错误弄得晕头转向以致被掀翻在地。塞涅卡接着指出:“我称为群氓的既有那些穿着袍子的,也有那些戴着冠冕的,因为我并不关注装扮身体的衣服的颜色。”既然政治人和常人一样也被视为群氓或众人,那么知晓幸福之知识的人就至少是哲人了。如果说苏格拉底会“下到”城邦以教化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潜在的政治青年,那么塞涅卡则似乎并没有着意突出政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为了彻底摆脱错误观念从而恢复健康或理性,我们必须“脱离”(separemur)一切众人,“退回”(recedere)即“崇拜”心灵自身。而心灵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坦白”(fatebitur)真相(1.4,2.2,8.3-4)。在这份长长的自白中,心灵以第一人称“我”,控诉自己过去像众人那般只顾追求表面上的善,比如口才、财富、影响力、权力,而忽视了真正的善;结果是,“除了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并为妒忌指明能刺痛我的地方外,我又得到了什么呢?”(2.3)看起来,这心灵既可以泛指任何人的心灵,也可以暗指塞涅卡的心灵。换句话说,塞涅卡在这里,如同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提醒听众和自己:要自知无知,以便取得哲学上的进步6222-223。那如何寻找真正的善?塞涅卡说:“让我们来发掘这一事物吧,它的位置并不遥远:它将被发现,只要你知道应该朝哪儿伸出手;然而现在我们就像在黑暗里从附近的东西旁边走过,侥幸碰上我们渴求的事物。”(3.1)在 理想国 第四卷中,苏格拉底在带领格劳孔进入密林深处以围猎正义时也有类似的描述,但要冗长许多,以至于急着捕获正义的格劳孔有些不耐烦。而塞涅卡似乎不想盖利欧也有如此抱怨,所以描绘得更简短,甚至还说:“我不会带你兜圈子,我将略过其他人的观点,因为一一列举和反驳它们需要很长时间接受我们的观点吧!”(3.2)这意味着,不像苏格拉底那样,塞涅卡对细腻的观念辨析从而对心智的辩证式攀升兴趣不大;他更愿意像智术师忒拉绪马科斯那样直接抛出他觉得最正确的观点,并要读者先行接受。因为在他看来,哲学如同医术,其目的仅仅在于为不幸福的个体心灵开出富有疗效的药方(1.4)。这药方是什么呢?是廊下派的幸福论。但塞涅卡通过再次调用元老院的政治议程,来表明自己可能会支持某位廊下派哲人的提议,也可能会支持他的部分提议,还有可能会进一步说“我做此补充”(3.2)。显然,第三种探讨方式并没有排除塞涅卡借鉴或采纳非廊下派的观点的可能性。无论如何,后两种探讨方式反映出塞涅卡必将对廊下派幸福论作出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幸福生活的真正领路人乃塞涅卡的廊下派。二、幸福生活:与伊壁鸠鲁派论辩塞涅卡认同整个廊下派的基本原则:遵循“万物的自然”(rerum naturae)。由此,他给出了幸福生活的第一个定义:“与自身的自然(naturae suae)相一致的生活。”(3.3)据载,廊下派创始人芝诺有时将幸福22徐健:塞涅卡的申辩视为“与普遍的自然一致地生活”7395,而他的重要门生克律希珀斯(Chrysippus)则扩展了芝诺定义中的“自然”,认为它同时指“人所特有的自然”,因为“我们自身的自然乃整个自然的组成部分”7395。看来,塞涅卡所说的“自身的自然”乃克律希珀斯的双重“自然”,既然他也谈到了“万物的自然”。这还反映在他随即讲到的如此理解下的幸福生活的实践中。首先,心灵要确保自身的健康。根据前述,这意味着它首先要隔绝并在自身中清除群氓的意见,以便追随理性。然后,它要在主宰万物的无常命运面前,表现出“勇敢”(fortis)以及附属于勇敢的有力和忍耐7380,也就是说要“顺应时势”(apta temporibus)。因为,身体和身外之物不过是机运供我们使用而非所有的礼物,它们渺小脆弱,虽需留意但不必为之焦虑。男子气概或德性(virtus)就是顺从命运、蔑视苦乐。而心灵也因德性而产生与快乐相对的、“巨大的愉悦(gaudium),稳定而平正”,再是产生永恒的“宁静”(tranquillitatem)或“自由”(libertatem)。但这样一副内聚性的强大心灵并非没有外延,因为它还拥有一种指向他人的“不乏温和的伟大”。随后,关于幸福生活,塞涅卡通过聚焦或延伸第一个定义及其实践之某方面,又作出了若干不同的定义。他说,所有定义只是根据不同的场合,给幸福换上不同的“面貌”,而无损它的“效力”,犹如一支军队根据需要变换各种阵型,其力量不减,其意志不变(4.1,4.3)。这种富于变化的重复是塞涅卡灵魂治疗术惯用的修辞,也是 论幸福生活 关键的行文特征。在给出那强调机运、德性和欢喜之关联的第二个定义之后,他提出了第三个定义,其中强调了“对于事务富有经验”以及“丰沛的人道和对与之交往之人的关怀”(4.2)。这里再次指向克律希珀斯的普遍自然视角,因为他曾说幸福是“根据对自然所发生之事的经验来生活”7395。还有,humanitas人道是希腊语词philanthrpia博爱的拉丁译法,这两个词都是廊下派的重要术语;如此,塞涅卡所教导的是对人类的普遍的爱,而不是对罗马人的爱。苏格拉底即使是在接受审判时仍然表露出对雅典同胞的偏爱8112-116。在第五个定义中,塞涅卡首先以不同的语词表达了第四个定义的要旨之一:“唯一的善是高尚,唯一的恶是羞耻,而其他的不过是既无损又无益于幸福生活的事物的琐碎集合。”(4.3)这里明确摆出了廊下派对事物的三分法,德性及含有德性的事物与恶德及含有恶德的事物各执一端,非善非恶的中性物(indifferents)则居于中间。幸福由德性构成,其本身与数目众多的无常之物无关。其次,塞涅卡解释了第四个定义中的另一个要旨,即“真正的快乐将是对快乐的蔑视”。他说,发自心灵深处的欣悦和欢喜“源源不断”地随着作为善的德性而来,“巨大而恒定”;而快乐却源于“渺小身体的卑微、琐碎而变幻无常的活动”(4.2,4.4-5)。愉悦与快乐的对峙是廊下派的标准学说,但愉悦在塞涅卡那里是德性“永恒的”(22.3)而非“可能的”“副产物”924,27。直到第六个也即最后一个定义,塞涅卡才强调了似乎应该首先强调的理性:“幸福生活建立在正确而可靠的判断(iudicio)之上,且稳定不变。”在无常的事物面前应当无欲无惧,这不是出于岩石般的麻木,也不是出于动物般的无知,而是得益于对幸福的真知。大众与动物几乎无异,他们的理性不过是堕落乖张的“机巧”(sollers),正因此他们不可能幸福(5.1-3)。但廊下派式的幸福难免会让人觉得不过是一种严苛而乏味的理想。在此,塞涅卡设想了一名来自伊壁鸠鲁派的反对者“但是,心灵也会有它自身的快乐”(6.1)。塞涅卡给出的回应是,心灵的快乐源于对身体性快乐的回忆、体验尤其是期待,所以,被取悦感官的事物所塞满的心灵是败坏而多变的。但伊壁鸠鲁派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