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江苏
丹阳
凤凰山
遗址
磨制
石器
研究
基于
分析
证据
陈虹
作者:陈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沈易铭,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徐征,镇江博物馆;司红伟(通讯作者),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江苏丹阳凤凰山遗址磨制石器功能初步研究:基于微痕分析的证据摘要:本研究运用微痕分析方法,对江苏丹阳凤凰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进行功能研究,推测其可能的使用方式与加工对象。结果显示:石锛和石凿主要用于木材加工,石斧主要用于砍砸中硬性物质(如木或骨),石铲主要用于掘土,石刀的形制与使用方式较为多样,石镞多为投射之用,砺石则主要用于磨制加工材料。本研究对凤凰山遗址各类磨制石器的用途以及当时人类的生产活动有了初步认识,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南方早期遗址的认识,相关图像及数据为今后从石器角度理解宁镇地区早期文化的内涵奠定了重要基础。关键词:凤凰山遗址;磨制石器;微痕分析;功能研究陈虹沈易铭徐征司红伟(浙江 杭州310028)(浙江 宁波315830)(江苏 镇江212000)(上海201415)微痕分析是目前进行石器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显微镜观察石器表面肉眼无法看到或无法辨别的痕迹,根据实验标本进行模拟实验的微痕结果类比考古出土石器上的微痕,推测工具可能的使用部位、加工方式及加工对象,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人类行为,了解先民生存方式1。磨制石器的形制和功能,与其使用人群、时代、环境背景等有着密切关系。对不同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石器进行微痕研究2,有助于了解地区间文化差异及共性。本研究以凤凰山遗址出土磨制石器为对象,运用微痕分析方法进行功能研究,推测其可能的使用方式和加工对象,以期为探讨遗址的功能与性质提供证据。一、凤凰山遗址概况凤凰山遗址位于江苏省丹阳市,遗址为台型岗地,平面近椭圆形,面积8.75万平方米,至今共经过三次发掘3。遗址文化层堆积分为两层:下层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较薄,器物特征与长江下游马家浜文化晚期高度相似;上层青铜文化堆积丰富,出土遗物与宁镇地区湖熟文化的典型器物组合基本一致。柱洞群等遗迹可能与先民居住密切相关,为研究遗址聚落形态提供了材料。凤凰山遗址石器多数出土于商周地层,属于湖熟文化。湖熟文化主要分布于宁镇地区,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地方文化4。本次研究选择第三次发掘出土的部分磨制石器,共计98件。这些标本基本出土于西周地层,石质以砂岩为主,还有凝灰岩、页岩、板岩、花岗岩等5。二、研究方法(一)标本分类与定位根据形制与技术6,此次涉及的磨制石器中图分类号:K854.2文献识别号:A文章编号:1001-0327(2023)01-0115-09江汉考古2023.1/总第184期科 技 考 古115图一 部分典型标本16.石锛(T2G113、T63、T71、T1G11、T32、T59)7、8.石镞(T42、T21)9、16、19.石凿(T61、T61、T7G12)10、21.石铲(T71、T5G12)11、17、18.石斧(T31、T62、T6G13)1215、20.石刀(T2G16、T5G11、T63、T7G129、T6G17)可以分类为:砺石20件、石锛14件、石刀10件、石凿7件、石斧7件、石镞5件、石铲2件、石球1件、盘形器1件、三角形器1件、未加工的石料6件,以及24件不能辨别的残断器。其中石刀的形制最为复杂,有直背直刃、直背弧刃、弧背直刃三种。石锛与石斧多通体磨制刃部磨光,其余体型较小的石器多通体磨光或大部分磨光。除去不明残断器与石料,对其中68件石器进行了微痕分析(图一)。标本的摆放与定位如下:刃面朝向观察者,刃脊朝上摆放。当石器为单面刃时,刃面为B面,另一面为A面,刃脊为C面;当石器为116图二 标本观察与描述定位示意图双面刃或刃的位置不明时,以写有器物编号的一面为A面,另一面为B面,刃脊为C面(图二)。(二)微痕分析本 次 观 察 采 用 超 景 深 三 维 显 微 镜(Keyence VHX-5000)和体视显微镜(NikonSMZ800),观察倍数为10400倍。所有样本在进行微痕观察前先用温水浸泡,加入中性洗涤剂浸泡40分钟后用软毛牙刷清洗,再用超声波清洗10分钟,后晾干。若有明显残余则重复上述过程。三、微痕观察结果及分析(一)石锛14件石锛多为砂岩,基本通体磨制,刃及所在面磨光,部分残断。器身平面为长方形或梯形,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椭方形。均为直背单面刃,刃角在6370度之间。微痕结果显示:6件石锛(T71、T1G11、T8H121、T32、T2G113)发现明亮光滑且网状连续的光泽,阶梯状大型片疤集中于刃背侧,刃脊有轻度磨圆,存在“翻越状”片疤9,推测用于刮削木材(图三)。其中1件石锛(T63)有装柄修理凹槽,推测为“T字”装柄后刮削木材。2件石锛(T8H124、T62)刃部崩损严重,刃缘两侧均层叠分布阶梯状片疤,侵入深且杂乱无章,推测用于砍砸木材。1件石锛(T510)刃部磨圆严重、琢痕明显,残留有橘红色物质,推测可能用于捣碎颜料。5件石锛无明显使用痕迹,其中3件为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T2G13、T2G111、T71)。(二)石斧7件石斧多为砂岩,完整器体型普遍较大,长度在10厘米以上,均为通体磨制,部分刃部磨光,部分通体磨光。器身平面为长方形或梯形,横截面多为椭圆形,均为双面刃,刃角在8286度之间。微痕结果显示:7件石斧用于砍砸中-硬性物质,可能为木或骨。其中2件石斧(T6G13、T7G11)两侧腰中部存在琢痕,可能是装柄修理痕迹。T6G13(图一,18)两端皆为使用刃,直刃一端重度磨圆刃脊模糊,左侧层叠分布阶梯状片疤,右侧分散分布中小型折断状片疤,存在“翻越状”片疤,刃缘分布有不发达点状光泽零星,毛糙多坑,推测用于砍砸干木(图四)。(三)石刀10件石刀均为残断器,多数通体磨光。直刃石刀较多,直背与弧背各半,单面刃与双面刃各半,单面刃刃角在4548度之间,双面刃刃角在6569度之间。部分存在穿孔,为对钻单孔、双孔。微痕结果显示10件石刀中有3件无明显使用痕迹,1件为半成品。其余6件石刀功能各不相同,存在明显的一种器型对应多种用途的现象。2件石刀(T5G11、T2G16)的刃脊及刃缘两侧从刃至器身连续分布明亮光泽,光滑圆润,轮廓处最为明亮,明亮的圆顶状光泽相互连接,向器身部位延伸,且片疤小磨圆程度轻,推测用于收割禾本科植物10(图五)。1件石刀(T7G129)刃部及刃面分布网状连续明亮光泽,且存在“翻越状”片疤,片疤集中于刃背一侧,推测用于刮削木材。1件石刀(T63)刃缘崩损严重,一侧集中分布大型片疤且有垂直线状痕,可能横向加工硬性物质,光泽毛糙不连续,推测用于刮削骨角。1件石刀(T6G17)刃缘两侧片疤状况相似且崩损严117表一表二加工对象加工方向片疤分布片疤形态使用方式软性物质(肉类、新鲜皮革、草本、禾本植物等)纵向(与刃平行)刃缘两侧分布大致相同,整体分布不规则不连续浅而小,终端多羽翼状,片疤有方向切割(单向)锯(双向)横向(与刃垂直)集中于非接触面,连续分布浅而小,终端多羽翼状刮削(单向)特殊(尖端)集中于尖端浅而小,终端多折断状穿刺射击中性物质(木、竹、冻肉等)纵向刃缘两侧分布大致相同,刃缘分布情况复杂多变终端多羽翼状、卷边状,存在翻越现象及少量阶梯状切割(单向)锯(双向)横向集中于非接触面,连续分布,较整齐终端多羽翼状、卷边状,存在翻越现象及少量阶梯状,有崩裂现象刮削(单向)特殊(与尖端垂直)从尖端向器身单向延伸分布终端为折断状或阶梯状穿刺射击特殊(以尖端为轴心旋转)侧边棱角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双向旋转则两侧均有突出部分产生梭状纹,较浅阶梯状片疤钻挖(旋转)特殊(上下运动)刃缘两侧均有分布,杂乱无章,层叠分布尺寸较大,侵入较深,多为卷边状、阶梯状砍砸硬性物质(骨、角、风干皮革等)纵向刃缘两侧分布大致相同,整条刃缘均有分布,交互剥离状折断状和阶梯状片疤覆盖初期形成的羽翼状、卷边状,多翻越状片疤,崩损明显切割(单向)锯(双向)横向非接触面上连续层叠分布,接触面零星分布非接触面多大中型阶梯状、折断状,多翻越状片疤,崩损明显,接触面则较小而浅不重叠刮削(单向)特殊(以尖端为轴心旋转)侧边棱角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双向旋转则两侧均有终端为折断状或阶梯状,崩损明显钻挖(旋转)特殊加工(上下运动)刃缘两侧均有分布,杂乱无章,层叠分布尺寸大侵入深,多阶梯状、折断状,多翻越状片疤,崩损严重,刃缘模糊砍砸光泽亮度连续性光泽形态明亮光泽连为一片光滑圆润,圆顶状明亮光泽网状、放射状连为一片 轮廓圆润,斑块状鲜木:明亮光泽干木:毛糙光泽斑块状连续鲜木:平滑圆润干木:轮廓粗糙毛糙光泽光泽斑块不发达,边缘处或有连接凹凸不平,轮廓锋锐,有融雪状微坑毛糙光泽光泽斑块不发达,边缘处或有连接凹凸不平,轮廓锋锐,多孔,多微坑微亮光泽,油脂状 相互独立不连接轮廓较柔和的小斑块,有微坑微亮光泽,油脂状 基本相互独立不连接凹凸起伏大,不发育的小斑块初始光泽分散不连续凹凸明显,粗糙多微坑,时有彗星状凹坑初始光泽分散不连续点状加工对象禾本(谷物)竹木角骨肉类动物皮土壤各种加工对象初始阶段光泽位置从使用刃扩展至器身从使用刃扩展至器身从使用刃扩展至器身仅在使用刃仅在使用刃仅在使用刃仅在使用刃多样多样注:据其他学者的实验及结果总结归纳。注:据其他学者的实验及结果总结归纳。片疤指示性特征7光泽指示性特征8118图四 石斧(T6G13)的微痕1.A面20层叠片疤2.B面30层叠片疤3.A面300毛糙点状光泽4.B面300毛糙点状光泽图三 石锛(T2G113)的微痕1.A面400网状分布圆润光泽2.C面400光泽、磨圆3.A面50片疤4.B面30层叠分布阶梯状片疤重,光泽在磨制修理时被去除,无法辨别加工对象,推测为纵向加工硬性物质。1件石刀(T1G11)片疤极小且无明显光泽,推测可能用于切割肉类。3件标本(T2G18、T22、T7G13)无明显使用痕迹,1件(T24)为未开刃的半成品。(四)石凿7件石凿岩性主要为砂岩和页岩,宽厚相等或厚大于宽。器身平面为长方形,底面近似正方形,均为通体磨制,刃及所在侧面磨光。单面刃与双面刃各半,刃角均在8387度之间。3件石凿(T81、T82、T5G41)无明显使用痕迹;其余4件(T7G12、T61、T51、T61)推测用于敲砸木材。T7G12(图一,19),刃脊中度磨圆,存在“翻越状”片疤,刃缘两侧分散分布大中型卷边状、阶梯状片疤,正面左侧有一侵入较深的大型折断状片疤,反面右侧有一处侵入较浅的大型阶梯状片疤,有垂直于刃脊的线状痕。刃缘处有疑似后埋藏光泽(图六)。(五)石镞出土5件石镞,其中两件标本(T21、T72)尖部破损严重,存在密集的阶梯状弯曲型破裂,属于典型的投射撞击破损痕迹11。T21(图一,8)尖端分散分布微亮光泽,推测射击刺穿动物肌肉时划到骨骼(图七)。其余3件均为残断半成品,T26未开刃,T2G15一侧刃未加工完成,T42未磨制完成刃缘圆钝。(六)石铲2件石铲(T71、T5G12),均为砂岩,器身扁平,长方形,横截面为椭圆形。均为双面刃,刃角在65度左右。通体磨制,两侧留有打制痕迹。微痕显示刃缘两侧片疤破损情况相似,弧刃磨光,刃脊中度磨圆,刃缘两侧分布中小型羽翼状、折断状片疤。刃脊及刃缘两侧均有119图六 石凿(T7G12)的微痕1.A面20片疤2.B面20片疤3.B面300平行线痕4.B面400疑似后埋藏光泽图五 石刀(T5G11)的微痕1.A面200圆顶状光泽2.B面200圆顶状光泽3.A面150圆顶状光泽4.B面50光泽分布光泽与线状痕,近垂直于刃脊的短密线状痕分散分布,光泽斑块轮廓锋锐,凹凸不平多微坑,分散不连续,推测用于掘土12(图八)。(七)砺石共计20件砺石,多数为砂岩,形制不规则,表面有明显的磨制线状痕以及残余颜料。推测用于研磨加工,具体对象不确定。T16的一面完全覆盖红色颜料,其余几面略有分布(图九)。T15与T7G127表面分布有黄色颜料或橘黄色颜料。T5G12与T5G13器身略有磨制,形制介于石锛石凿之间,顶部残留红色颜料,可能是刃部崩坏后改变功能,用作砺石。四、讨论与结论此次观察的磨制石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完整器的形制较规范,磨光程度高,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