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
下载文档

ID:2720141

大小:1.79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技术 视角 互联网 教育 生态 体系 建构 研究 杨彦军
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杨彦军,张子浩(南昌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31)摘要“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等六大特征及与此相对应的供给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等“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同时对当前符合“互联网+教育”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建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以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关键词技术场域;互联网+;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杨彦军(1981),男,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E-mail:。DOI:10.13811/ki.eer.2023.02.004理论探讨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年度重点委托课题“江西省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2WT72)一、引言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重塑,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变,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已有不少学者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现有研究已经就“互联网+教育”旨在构建多元空间融合基础上,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共享、灵活、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等诸多基础问题达成共识,为“互联网+教育”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引领。但整体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对“互联网+”的哲学内涵及本质特征尚未作系统考察,大部分实践者对“互联网+”的革命性影响认识不够充分,严重影响对“互联网+教育”体系是什么、应该怎样建设等核心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为此,本研究尝试对“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的建构展开初步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二、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内涵(一)“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场域我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定义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学术界对“互联网+”的内涵展开广泛讨论:“互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增强和应用的拓展2,“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实现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3,“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和升级4。不过现有研究对“互联网+”内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技术应用描述的表象层面上,未能就技术的本质作更深入的探究。“互联网+”作为以互联网为主体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其本质的理解要从人与技术关系的视角29电化教育研究展开。正如技术哲学家唐 伊德指出,技术是人工的产物,都是人以独特的方式开发和使用的,并且与人有关5。因此,技术的本质不应单纯地被看作一种“实体”,而应该从人与它们的关系加以理解6。唐 伊德把人与技术的关系归纳为四种:一是具身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具化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与技术融为一体,人虽借助技术经验世界,却忽视技术本身的存在;二是诠释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与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人认识的是经由技术诠释的世界,而非直接感受,相当于技术对人的语言的延伸;三是它异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人与技术成为两个客体,世界弱化为背景,技术被赋予人的特性,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运行,不断形成新的范式;四是背景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将完全内化为背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场域。这里的场域是指关系的集合,而这些关系将“人、技术、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新的技术场域,人类寓居其中,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会受其影响7。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互联网+”正是在互联网成为当代人类生活的技术化场域之后提出的概念。据此,可以把“互联网+”理解为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人类生存环境重塑形成的新型技术场域,如图1所示,其在宏观层面上,追求联通性,即“互联网+”;在微观层面上,追求赋能化,即“+人工智能”;在资源共享方面,追求数据化。图1“互联网+”技术场域的内涵(二)“互联网+”技术场域的特征“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人生存的技术场域,重塑了人类生存空间,对人类生存方式具有革命性影响。陈丽指出,“互联网+”呈现出时空灵活、多模态化、过程数据、信息众筹、复杂网络、互联互通等新特征8;赵宏则认为,“互联网+”呈现出资源共享化、信息众筹化、行为数据化、时空灵活化和关系网络化等新特点9。尽管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但关于“互联网+”特征的理解基本达成一致,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技术场域的视角,提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六大特征:一是网络泛在化,“互联网+”技术场域能够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即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二是服务即时化,传统服务往往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不足,而如今服务变成一种即时的数字资源,用户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取服务;三是虚实融合化,“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上完全虚拟化的互联网,而是形成如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环境等这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新型社会空间;四是过程数据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跟踪等技术,对过程进行全方位、全时段采集、存储和分析,为及时改变策略和优化进程提供支持;五是物的智能化,机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具备满足人的多种需求的属性,即智能化,最典型的是语音助手和AI助教;六是人的机器化,机器作为人的器官的延伸,在互联网时代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智慧性,人类通过如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身技术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三、“互联网+教育”内涵及特征(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随着“互联网+”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我国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10。关于如何理解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方向,需从人类教育变革的整体历史来把握。首先,农耕时代囿于物质和技术的水平,人类知识在长时间里无法广泛传播,直到十八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先进的技术和工业社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导致了教育的普及与下行,接受教育开始成为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权利。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断重塑教育环境,但对于教育的创新仍比较有限,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延续了工业时代大规模、集中化的课堂模式,尽管其提高了教学效率且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学生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经常被忽视,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多浅尝辄止,达不到深度应用水平,背离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初衷。因此,教育亟须进一步的变革来弥补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不足。互联网时代则呈现出更加适切的技术特征:一方面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规模化,一方面实现优质教育所关注的个性化11。首先,借助无处不在的网络与服务整合大规模的数字资源,向所有学习者开放并实现个性化推荐;其次,“互联网+”连接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让学习不只发生在固定的学习场所,学习者可自定步调进行学习,进一步实现个性化学习;最后,评30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价循证和管理智能可让技术的使用融于教学与学习过程之中,防止过多关注技术本身而忽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互联网+”技术场域持续为信息化教育变革赋能,因此,要在保持原有工业时代大规模培养人才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个性化、精准化教育的可能性,做到大规模地培养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探索未来教育新形态。(二)“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互联网+”持续为教育赋能,“互联网+教育”概念由此产生,学术界展开广泛研究,对其定义各有侧重: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运用新技术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12;刘革平等指出,“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教育事业,重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治理格局和教育服务模式13;陈丽等则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颠覆性变革,其组织体系和实践模式使得教育出现新的形态14。学者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论述趋于完善,但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理念上,“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变革思路,要求实现教育方式、服务供给、教学模式等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的变革重塑,注重培养“互联网+教育”思维,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二是阶段上,“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创造教育的新业态15。在这个背景下,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相互联通,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不断促成开放多元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颠覆传统教育范式。三是环境上,在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由辅助工具转化为学习场域,作用也从辅助传统教学转变为创新教育模式,学习者处在学习场域中心,向内是人工智能,如学情分析、智能评价、个性推荐等;向外则是共享联通,如信息交互、数据共享、知识传递等。四是生态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被打通,教育资源通过数据流、云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开放共享,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多种学习场景相辅相成,呈现出多元参与、整体推进的特征,新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五是诉求上,“互联网+教育”实质上是技术融合教育而不是技术支配教育16,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因此,“互联网+教育”要促进个性化学习与服务,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基于以上论述,“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技术场域中整个教育系统重构后的教育新形态,在这个形态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指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新式协同育人环境,继续实现教育系统内的理念重塑、要素赋能、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形态创新,不断培养出创新型、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人,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互联网+教育”生态发展观。(三)“互联网+教育”的特征“互联网+教育”处于正在进行时,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余胜泉认为,“互联网+教育”将呈现出供给个性化、服务社会化、业态虚实融合化、形态泛在终身化等特征17;马香莲则指出,“互联网+教育”未来会走向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和数据化18。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旨在创设有利于学习发生的条件。前文已论述“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虚实融合化、过程数据化、物的智能化、人的机器化六大特征,而笔者归纳出“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与其相对应,如图2所示。图2“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特征分析一是供给社会化。“互联网+”使得学校与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校不再是教育供给的唯一渠道,社会各主体协同参与教育事务,社会资源经由学校筛选后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此外,教育供给的社会化会导致学校的社会化,学校将不再封闭,从而促进全社会育人、全社会共学、全社会进步19。二是服务个性化。传统教育服务大多以整体推进的方式供给,“大水漫灌”式地扩充总量虽能在短期内取得效果20,但深层次的教育需求和尖锐矛盾则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来解决21,“互联网+教育”可借助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师生的教育服务需求,为其精准推送教育服务与资源,实现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三是体验多模化。多模态指的是多种模态的数据,包括文本、图31电化教育研究像、音频、视频等。学习体验由口头讲授、教科书、多媒体等升级为多模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