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学术性
使用
中的
法律
挑战
制度
因应
年第期总第 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 e a s t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a n d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N o S u mN o D O I /j c n k i /c C h a t G P T学术性使用中的法律挑战与制度因应侯利阳,李兆轩(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A F X ).作者简介侯利阳,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李兆轩,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参见张洁:深入了解C h a t G P T,h t t p s:/h u b b a a i a c c n/v i e w/,年月日.O p e n A I,“C h a t G P T:O p t i m i z i n gL a n g u a g eM o d e l s f o rD i a l o g u e”(N o v e m b e r,),h t t p s:/o p e n a i c o m/b l o g/c h a t g p t/孙立:体育应用人工智能的价值、困境与对策研究 李世石完败于A l p h a G o的启示,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年第期.张志祯、张玲玲、米天伊、丘诗萍:大型语言模型会催生学校结构性变革吗?基于C h a t G P T的前瞻性分析,中国远程教育 年月日网络首发;许鑫、刘伟超:C h a t G P T热潮中的冷思考:警惕信息工具用于认知对抗,文化艺术研究 年月日网络首发.摘要C h a t G P T的出现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虽然C h a t G P T的终极商业化场景尚未明确,但其改变人类创新活动的潜力已经引发社会上下广为关注.目前C h a t G P T引发的创新挑战主要与其生成物的学术性使用密切相关:一方面,C h a t G P T生成物是否可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另一方面,学者和学生使用C h a t G P T生成物完成学术论文或者课程论文是否构成学术不端.人工智能的学术性使用宜从工具化的角度进行处理.因此,我们应当在不排斥学术性使用C h a t G P T生成物的同时,对一些特定的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关键词C h a t G P T;人工智能;著作权;学术不端;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T P ;D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C h a t G P T是一种具有人工智能的、大型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其中,C h a t是指C h a t G P T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流;G P T是G e n e r a t i v eP r e t r a i n e dT r a n s f o r m e r的简称,这意味着C h a t G P T是能够产生自然语言(G e n e r a t i v e),能够通过大量的语言数据进行预训练(P r e t r a i n e d),并且能够进行自我深度学习(D e e pL e a r n i n g)的人工智能系统(T r a n s f o r m e r).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C h a t G P T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上下文、语法和语义,从而产生更加自然、准确的语言输出,还能够根据输入的上下文信息,生成合适的回复,并且能够准确模拟人类的语言行为和思维过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C h a t G P T的独特性和高效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每次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总能引发社会上下的集体性关注.C h a t G P T于 年 月 日发布之后,迅速成为新用户增速最快的互联网应用.上一次能够引发全球整体性关注的人工智能是谷歌开发的A l p h a G o.不过,虽然A l p h a G o成功破解了围棋这个人类历史难度最高的桌面游戏,但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仅存在于围棋领域,学界的反思也主要限于人工智能对于智能体育行业的冲击.与A l p h a G o相比,C h a t G P T有着更为通用的功能.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结合海量数据的训练,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端到端自然语言处理,不仅能够进行聊天对话,还能够生成各种类型的文本作品,包括新闻报道、科技评论、学术论文甚至计算机程序等.因此,C h a t G P T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可谓是全方位的.目前学界对于C h a t G P T的探讨多是针对其对人类发展所产生的潜在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C h a t G P T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挑战,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应是学术创作领域.从目前来看,C h a t G P T的产出物主要是和使用者聊天之后所产出的文字文本或者符号,尚不具备其他功能.从其生成物的使用场景来看,C h a t G P T引发的挑战主要有二.其一,C h a t G P T已经具备相当高阶的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创作多种形式的文字作品.那么,C h a t G P T是否可以成为 著作权法 中的作者,以及其所生成的文本是否可以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自C h a t G P T出现之后,学界再次掀起对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保护问题的讨论.但各国对待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态度截然不同,学界也尚未对其的著作权保护达成统一观点.其二,若使用者将C h a t G P T的生成物据为己有,并进行学术性使用,是否会引发“剽窃”等学术不端的问题?基于“剽窃”主体的不同,这会进一步衍生两个具体的问题:其一为C h a t G P T对于学者发表学术论文的挑战;其二为C h a t G P T对于学生准备课程论文的挑战.本文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是否及如何应对C h a t G P T生成物所引发的挑战.一、C h a t G P T生成物的著作权定性(一)我国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定性的争议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在创作各种创意和原创作品,如肖像、新闻、音乐、小说、诗歌、音乐剧,但各界对待人工智能生成物能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根据我国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著作权法中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条例 虽然将“创作”定义为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但并没有明确人工智能的创作是否可以成为作品.从传统视角来看,著作权中作者只能为自然人,由此人工智能生成物难以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我国即有持此等观点的学者.比如,王迁指出,虽然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自然人所创作的作品类似,但应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判断;因人工智能生成物均为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不能体现作者独特的个性,故而不能将其认定为作品.但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对这种观点.比如,李伟民认为,著作权法只保护独创性的表达,而不保护创作过程.目前接受这一新型观点的学者颇多,甚至我国知识产权界的巨擘吴汉东教授也主张不应一概认为人工智能的生成物不构成著作权的客体,而是应当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独创性进行具体分析,只要达到独创性标准,就可视为作品.与学术界的理论争议相呼应,我国的司法实践同样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定性产生过争议,甚至出现结论截然相反的判决.比如,在“菲林诉百度案”中,原告菲林律师事务所基于威科先行数据库的搜索结果自动生成了报告,并将之上传至微信公众号.随后,百度转载了该报告,但删除了原报告中部分内容和署名.法院认为: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应由自然人创作完成;而在本案中,涉案报告由软件研发者和使用者的行为产生,并非创作行为;相关内容并未传递出独创性的表达.因此,法院最终判定:原告不应成为计算机软件智能生成内容的作者,涉案报告亦不能构成作品.然而,“腾讯诉盈讯案”中的法院得出了与之相反的判决.该案涉及的人工智能软件D r e a mw r i t e r是原告腾讯开发的智能写作辅助系统.在该案中,D r e a mw r i t e r在收集、分析股市类财经文章及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于 年月 日完成新闻创作 午评:沪指小幅上涨 报 点 通信运营、石油开采等板块领涨;被告盈迅在该文发表后未经原告许可进行转载.本案的争点在于由人工智能创作的文章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该问题的关键是D r e a mw r i t e r的生成物是否具有独创性.法院从文章内容和生成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涉案文章的外在表现符合文字作品的形式要求,其内容也具有独创性;()D r e a mw r i t e r自动生成文章的创作过程虽无人的参与,但其自动运行的方式A n d r e sG u a d a m u z,“A r t i f i c i a lI n t e l l i g e n c ea n dC o p y r i g h t”,W I P O M a g a z i n e,(O c t o b e r ),h t t p s:/w w w w i p o i n t/w i p o_m a g a z i n e/e n/a r t i c l e_ h t m l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国务院 年第二次修订,第条.王迁: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法律科学 年第期.李伟民:人工智能智力成果在著作权法的正确性 与王迁教授商榷,东方法学 年第期,第 页.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法律科学 年第期.参见一审判决北京互联网法院()京 民初 号;二审判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京 民终 号.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粤 民初 号.体现了腾讯的独特选择.因此,法院认为涉案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可以构成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二)国际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知识产权定性的争议美国是多次人工智能开创性进展的发源地,因此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定性有着深入的探讨.美国认为著作权法仅保护建立在思想创造力基础上的智力劳动成果.因此,美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了可授予著作权的客体的两个特性:()作品必须具有原创性,()可以承载于有形媒介之中.第二个要件的认定相对简单,因此决定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构成作品的关键在于第一个要件.美国的法院主要从创造性和独立性两个方面来认定原创性.首先,在创造性方面美国关注的更多是结果上的创意,而不是创作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因此,美国更愿意保护那些仅具有些许创意的作品,但拒绝保护那些虽然会花费大量努力却没有创新的事实作品.例如,美国法院曾拒绝授予电话黄页著作权,因其不具有任何创意.随着机器设备的介入,美国法院又对独创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在“萨罗尼案”中,法院认可了将机器作为工具的观点,将该案中的照相机认定为完成创作所需的工具,并强调只有自然人的参与才构成创作行为.然而,人工智能的兴起再一次挑战了著作权制度.由于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自然人进行创作,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属于“工具”范畴的再讨论.依据美国著作权法,美国版权机构在进行著作权登记时首先需要区分作品是否由人主导、机器辅助完成;若由机器主导完成,则不构成著作权.不过,也有美国学者质疑这种做法,主张不论作品是否由机器主导,著作权认定其创造性的标准都应是一致的.其次,独立性要求作者必须是独立完成创作的.但何为独立完成,人工智能可以多大程度上进行辅助,美国法院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与之对应,美国版权机构似乎也在刻意回避这一问题,其一方面拒绝承认非自然人作者,另一方面又拒绝将自然人作者定为著作权保护的先决条件.因此,有美国学者建议对著作权法中的作者重新定义,使之既包括自然人作者,也包括非自然人作者.也有学者主张将人工智能在自然人协助或指导下生成的作品与人工智能独立创作的作品区分开来.更有学者表示应当统一人工智能与自然人创作的独立性认定标准.总体来说,美国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定性持相对保守的态度.其他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