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批评
话语
分析
视角
英语
新闻
语言
研究
综述
涂洁
721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英语新闻语言研究综述涂 洁 陈风华(长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摘 要:批评话语分析旨在通过分析公众语篇,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如火如荼。英语新闻报道具有独特的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通过对英语新闻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说话者想表达但内隐的观点,从而掌握事件的真实情况。本文将从多元分析框架、多元研究方法及多元语种类型对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语新闻语言研究进行综述。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英语新闻;分析框架;研究方法;语类;语篇功能 An Overview of English New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U Jie CHEN FenghuaAbstract:By analyzing public discourse,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aim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hidden behind the discourse on the discourse as well as the counteraction of discourse to ideology.Up to now,the research on CDA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t home and abroad.Because of its unique text structure and stylistic features,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English news is conducive to realize authors implicit standpoint and the truth of the event.Finally,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have an overview by analyzing different frameworks,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and news genres of English n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DA.Key words:CDA;English news;analytical framework;research methods;genre;discourse function0.引言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 CDA),发端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语言学家们提出的批评语言学不断演变而来(李桔元、李鸿雁,2014:88),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是现代语言学研作者简介:涂 洁,女,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话语分析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陈风华,男,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计量语言学研究。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英语新闻语言研究综述73究的新兴分支,自出现以来便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福勒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Fowler,1979),在话语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CDA 于 20 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被国内学者关注,在国内还处于萌芽状态,与 CDA 有关的文章和著作比较少。CDA 融汇了不同学科,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大众传媒等的研究(支永碧,2007:27),是一种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话语分析方法,通过对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权力关系、社会结构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它们的反作用(辛斌、高小丽,2013:1)。通过对英语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增强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帮助人们了解新闻发布者所隐含的观点,掌握事件的真实情况。因此,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语新闻语言研究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英语新闻的鉴别能力,从而更好理解作者传递的意识形态观点。1.国内外 CDA 研究国内外学者均从不同层面对 CDA 进行过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 CDA的长足发展,有助于其在不同领域中的运用。1.1 国外 CDA 研究 国外 CDA 主要从多元方法及批评反思视角来展开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费尔克劳(Fairclough,1989&1992)、范代克(Van Dijk,2008)、沃达克(Wodak,2001)等。CDA 真正意义上是出现在费尔克劳出版的语言与权利(Language and Power)一书,该书关注语言在机构语境中的使用,提出了 CDA 的三维分析框架(Fairclough,1989),促进了 CDA 的理论构建(刘立华,2008:102)。但20 世纪 70 年代末福勒(Fowler,1979)等人已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所以有的学者也将 1979 年视为批评话语研究的开端。国外 CDA 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1.1 多元方法视角费尔克劳出版的语篇与社会变化(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介绍并阐释了批评以及非批评性方法,指出两者的区别不仅在于话语实践层面,而且在于揭示权力和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塑造,但此分类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Fairclough,1992)。其分析框架主要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同时借鉴了社会语言学理论,寻求在内化两者的基础上提出 CDA 的理论范式(刘立华,2008:105)。费尔克劳率先提出 CDA 的理论框架,并将其与不同类型的语篇相结合进行分析,奠定了 CDA 的理论及跨学科研究基础。范代克也是 CDA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 CDA 不是简单的方法论或学派,其在不同领域中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注重对社会不公平的阐述,认为社会中当代外语教育(第七辑)74存在着不同阶层之间权力不平等的现象,同时承认研究者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Van Dijk,2008)。他提出用社会认知法对种族歧视、意识形态等社会和政治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有助于国内外研究者们关注权力、控制和社会不平等现象,从而批判性看待不同的社会议题。沃达克等提出 CDA 的目标是分析语言使用中的社会不平等并论述语篇中的权力滥用等问题,通过构建话语历史分析法,用“话语历史”模式来分析语篇,糅合背景信息并在具体语境中探究话语的内涵(Wodak,2001)。其主要研究政治话语和公众话语中的种族歧视现象,解释偏见话语中的语码和暗指(辛斌、高小丽,2013:3)。从上述几位 CDA 的奠基者们关注的问题及研究中可以发现:他们或多或少将 CDA 与社会问题相结合,注重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方法来研究 CDA在不同领域中的使用情况,促进了不同领域研究者对 CDA 的认可,对其在国内外发展及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1.1.2 批评反思视角对于 CDA 的研究,学者们持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其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新视角,但也有一些学者对 CDA 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如威多森指出:CDA 界限模糊,没有清楚界定不同概念、不同学科和不同方法论;总是介于社会研究与政治争论之间;研究者仅依赖主观的判断对语篇进行解读,其分析的结论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Widdowson,1995)。谢格洛夫也认为 CDA 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分析模式,研究者们多倾向根据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来进行话语分析,因此多依靠政治立场主观地而非根据语言学客观公正地分析(Schegloff,1997)。斯伦布鲁克对 CDA 的主观性分析进行了批判,认为 CDA 在话语分析和解释过程中缺乏对话性,说话者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话语中,未能对话语的真实性进行佐证,而人们最终看到的是经过话语分析者的语言描述和解释后的话语,同时指出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来阐释 CDA 的框架,犯了社会理论还原论的错误(Slembrouck,2001)。韦斯和沃达克指出 CDA 在吸收社会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同时,还借鉴了认知学、心理学、语用学、文体学、社会符号学、修辞和会话分析、话语和语篇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及成果,但由于其多样性,导致 CDA 没有一个规约的分析方法(Weiss&Wodak,2003)。布鲁马特论述 CDA 在理论上主要依附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范围上只关注经济较发达的西方社会,在具体的分析中只关注现代的语言和社会问题,不注重历时性变化,因此其分析比较片面,不具备广泛性和普适性(Blommaert,2005)。国外学者们开拓了 CDA 的研究先河,涌现了诸多领头人物,他们构建了CDA 的理论并推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维度的分析框架,对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英语新闻语言研究综述75探究不同类型、不同分析方法下的话语分析有独到的见解,有助于更多学者关注CDA。但也有学者对 CDA 进行批判,他们认为 CDA 借鉴不同理论构成其自身的分析框架,大量带有主观性的分析和阐释使人们难以辨别分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类批评有助于国内外学者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话语分析方法。总体而言,国外学者们对于 CDA 的辩证看法,对国内学者们关注并展开 CDA 研究具有建设性意义。1.2 国内 CDA 研究较于国外 CDA 研究,国内学者对其关注较晚,自 20 世纪 90 年代才引入CDA 的相关内容,最早在国内关注 CDA 的学者主要有陈中竺、辛斌、张德禄、田海龙等人。由于它是语言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且可以和不同的学科相融合,所以 CDA 自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以来便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国内 CDA 研究主要包括引介视角和跨学科视角两个方面。1.2.1 引介视角陈中竺是国内首位介绍批评语言学的学者,他(1995)从哲学及语言学基础两方面对批评语言学进行评述,阐释了功能主义语言观视角下批评语言学家们对语言、语篇、语境等的看法。此外,他认为及物系统、人际功能系统及转换可用来揭示意识形态,同时对批评语言学 4 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回顾。他指出批评语言学研究刚起步,需要不断完善理论与方法,随着其被国内外不同领域学者广泛关注,有望从简单跨学科向高度跨学科方向发展。陈中竺对批评语言学的引介对其后学者们研究话语分析具有启迪作用,自此 CDA 以迅猛的速度不断发展。辛斌是国内较早介绍 CDA 的学者之一,他(1996)介绍了批评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及研究对象,阐释了意识形态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及权力阶层运用语言达到强化意识形态的目的。随后辛斌(2000,2002,2008)分别论述了英语新闻语篇批评性分析的总原则、主要方法并从不同方面对 CDA 进行批评与反思。张德禄和刘秀丽(2011)论述了 CDA 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研究 CDA中词汇语法的使用对语篇中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提出进行 CDA 研究的分析步骤。田海龙从不同层面阐释 CDA 的有关研究及发展,将 CDA 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2013)指出 CDA 在理论层面属于质的研究,但实践层面不完全属于质的研究,因此提出了趋于质的研究的 CDA 模式,认为在研究中需要明确研究者即是研究工具;田海龙(2016)还对CDA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积极话语分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认为 CDA 重视话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话语。这些学者引入并推动了 CDA 的不断发展,主要介绍 CDA 的有关概念及发展历程,同时指出跨学科视角是推动 CDA 长足发展的关键,为学者们进行跨学当代外语教育(第七辑)76科研究提供了指引。1.2.2 跨学科视角跨学科研究是 CDA 的一个显著特点,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亟需与不同的学科交叉融合,这有利于拓展 CDA 在不同学科中的运用。跨学科研究视角主要包括认知学、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等,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