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欧洲
国际教育
协会
国际化
基于
制度
创业
理论
分析
易学
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103 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末,发端于北欧的在地国际化打破了传统跨境教育带来的人员流动限制,并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地国际化的出现有其特定的背景,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欧洲地区多民族社会伴随的文化冲突,以及伊拉斯谟项目的转变与问题带来的冲击等都对原有国际化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在地国际化的产生与发展,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发挥了主导作用。基于制度创业理论及其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协会推动在地国际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制度化的过程,它经历了“去制度化、前制度化、理论化和扩散化”四个阶段。在地国际化最终能否“制度再生”还是一个疑问,但若想推动在地国际化迈向制度化,欧洲国际教育协会仍面临一些难题,如在地国际化定义模糊、实践存在困境和协会角色缺失等。关键词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制度创业;制度化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3)03-0103-10DOI:10.20013/ki.ICE.2023.03.11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带一路国家与区域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JZD052)。作者简介:易学瑾,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在地国际化的制度化探索 基于制度创业理论的分析 易学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加拿大学者简 奈特(Jane Knight)曾 将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分 为 在 地 国 际 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和跨境教育(Crossborder Education)两种类型。1在地国际化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欧洲,它是作为出国留学的一种替代方案而出现的。由于传统的国际化模式过度依赖经济条件和人员跨境流动,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而在地国际化注重突出本土特色,有利于平衡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它逐渐从国际化的边缘走向中心,并得到各国的认可与重视。在地国际化的产生和发展与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这一非营利性国际组织的推动密不可分。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成立于1989年,它是全球三大地区性国际教育协会组织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和美国教育工作者协会)。该协会以欧洲地区为主,面向世界范围内从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工作者,为与国际化相关的学习、交流、战略合作等提供平台。它还与相关组织和机构合作,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部门的工作并为政策制定者出谋划策,以致力于在欧洲及其他地区促进和发展优质的国际教育。2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每年在欧洲地区选择一个国家举行年会,根据它的年度报告可知,2021年,共有遍布7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成员参加年会,这是欧洲颇具影响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104 力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之一。3因此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在地国际化实践能反映欧洲在此方面的行动与进展。事实上,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推动在地国际化的过程,可以视为受外部冲击与内部驱动而发挥自身能动性,以建构新制度或改造已有制度的“制度创业”(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介入下,欧洲的在地国际化从零散的实践逐步走向制度化。一、制度创业理论及其模型制度(Institutions)通常是指:“为组织描述现实的规制、规范和信仰。”4各组织存在于制度环境中,并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与压力。制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组织场域”(organizational field),乔 迪马吉奥(Joe DiMaggio)和沃尔特 W 鲍威尔(Walter W Powell)将其定义为“总体上构成制度生活领域的一系列组织,包括关键供应商、资源和产品消费者、监管机构,以及提供类似服务或产品的其他组织”5。在地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潜在事实存在,一开始并未系统化和概念化”6,但当面临内外部变革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做出调整。因此基于制度创业理论及其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把在地国际化视为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成熟场域为适应环境而出现的新实践。同时,在地国际化也是欧洲国际教育协会作为制度创业主导者推动的一种新制度。(一)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内容新制度理论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它主要关注制度力量对组织结构和变革的影响,其核心概念是“制度同形”(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即组织会因外部制度性压力而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变得越来越相似。“制度同形”强调组织在场域内承受的外部期望和法律、规范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制度变革被归因于外部冲击而不是行为者本身。7这种结构决定论忽视了组织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1988年,迪马吉奥首次提出“制度创业”,这是将组织社会学的制度与管理学的创业两个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制度创业”是指“对特定制度安排感兴趣并利用资源创建新制度或改造现有制度的组织主体活动”8,它特别强调组织的能动性。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为解释制度从何而来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并推动新制度主义建立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二)制度创业理论的经典模型经过多年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制度创业经典模型。基于研究对象(即在地国际化)和研究主体(即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本文选取了经典模型之一的制度变迁阶段(Stag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模型。该模型由罗伊斯顿 格林伍德(Royston Greenwood)、罗伊 苏达比(Roy Suddaby)与希宁斯(C.R.Hinings)提出,他们将成熟场域中的制度变迁分为六个阶段。在这一模型中,制度变迁的第一阶段出现了“震荡”,从而破坏了既定的实践,这些变化会导致新主体的出现;在第二阶段,组织通过引入新的观念而破坏组织场域的现有共识;在第三阶段,组织利用独特资源和技术进行创新,并寻求可行的方案,以解决现存的问题;在第四阶段,组织对原有实践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论证自身提出的解决方案,从而获得道德合法性(moral)。9此前,制度理论家们很少关注从第三阶段到第六阶段的转变过程。大卫 斯特朗(David Strang)和约翰 迈耶(John W.Meyer)首次强调了第四阶段,即“理论化”阶段的必要性,并指出经过理论化后新的实践才能被广泛采用。10到第五阶段,组织推动新的观念走向客观化,并获得实用合法性(pragmatic);当新的观念扩散后,如果它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就会获得认知合法性(cognitive),进而出现完全的制度化。11本文选择制度创业理论及制度变迁阶段模型有其适切性。首先,在地国际化可以视为在已有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新实践,它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的改造与补充。其次,在地国际化从刚开始的小范围尝试发展至今,其发展模式契合制度化过程的表现。它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化、条理化和正规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理念或实践被广泛接受。12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105 最后,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对在地国际化的产生与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这一主体活动符合制度创业“创造新制度或改造现有制度”的界定。因此,本文的分析框架主要基于以上模型。具体而言,本文将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推动的在地国际化实践分为六个阶段,并以此分析它现在所处的状态。与此同时,本文也参考了其他学者的观点,并基于具体实践对它进行补充与调整,如增加了一个新的“半制度化”阶段。本文所搭建的“在地国际化阶段模型”如图1所示。图1 在地国际化的制度化阶段模型 :突然震荡外部事件内部因素:去制度化新主体涌现局部创业:前制度化组建研究小组产出成果:理论化明晰概念突出特征(实用合法性):扩散化客观化(道德合法性)保持兼容性:半制度化:制度再生认知合法性短暂思潮二、“突然震荡”:在地国际化出现的背景一种新理念或实践的产生取决于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在地国际化的出现也是如此。一方面可以把它放入组织场域,即“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大环境下考虑,分析其产生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还应该从外部的社会问题与导火索进行考察。(一)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地国际化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一次“再发现”,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新阶段”13,这意味着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分析它的产生与发展无法脱离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知识和学术的国际化”14。汉斯 维特(Hans de Wit)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欧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大多数国家都是一种边缘现象,当时国际化(也称国际合作)的水平较低,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学生与学者的流动。而且这种国际化是偶然的、个人化和知识导向的,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结构性地参与。15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模式发生了改变。1986年,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的单一欧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赋予高等教育机构学生交流的合法性。16当时国际化的特点仍是流动性,但变成了有组织的流动,即在大学的国际网络框架下进行流动;国际化的规模也比之前扩大了,甚至学生流动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由欧盟主导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的诞生。自1995年开始,流动性不再是国际化项目的全部,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成为新的焦点。新的伊拉斯谟项目尝试进行国际化范式的转变,并在当时被纳入规模更大的“苏格拉底计划”(Socrates Programme)。17这一变革将国际合作事宜的责任转移到高等教育机构,旨在更好地制定国际化的政策和战略。而20世纪末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又开启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阶段,当时近30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同意对高等教育的各种结构,尤其是学位结构进行系统性改革。18这一阶段的主导者是欧洲各国政府,但影响它们做出决定的根本因素却是全球化的发展与新兴高等教育市场的争夺。从整体发展来看,当伊拉斯谟项目被纳入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106“苏格拉底计划”时,政策制定者已关注到非流动学生,并期望通过课程调整为他们提供“欧洲化”或“国际化”的学习经历。这就是在地国际化的雏形,也是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限制,“苏格拉底计划”并没有为非流动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氛围与环境。19然而,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阶段性发展也预示着第二次尝试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下马尔默大学(Malm University)的在地国际化实践应运而生。(二)欧洲地区多民族社会伴随的文化冲突长期以来,欧洲大陆一直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这种流动往往是欧洲各民族国家经济地位和地缘政治力量不断变化的反映。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许多欧洲殖民大国(尤其是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葡萄牙)失去殖民地,进而引发来自非洲、加勒比海和南亚等地区的大量人口向殖民国家的迁移。而那些没有殖民地的北欧和中欧国家,往往通过签署劳工协议以解决战后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临时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欧洲的永久居民。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