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内蒙古
互联网
教育
平台
建设
研究
田永健
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一、引言“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是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提出的 20182022 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任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制定相关标准体系,整合汇聚各级各类平台和数据资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提供适宜高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研究田永健靳丽闫玮王再平摘要: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是内蒙古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其建设思路、总体架构、应用系统搭建、用户访问渠道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建设方案,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成效。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类似建设案例、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需求,从平台设计、技术应用、系统搭建角度提出了总体建设思路,以教育大数据仓为中心,设计了“1+5”的总体架构,建设一个教育大数据仓,以及组织、数据、应用、视频、通用组件五个中枢,整合汇聚教育系统各类平台系统和数据,对接相关行业数据,构建数据汇聚共享、应用融合贯通、服务便捷高效的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内蒙古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服务。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总体架构;大数据仓;内蒙古;教育数字化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23)03-0058-10DOI:10.3969/j.issn.1673-8454.2023.03.007作者简介:田永健,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部长,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靳丽,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闫玮,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科员,中学一级教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王再平,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科员,网络工程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2023年 第3期(第 29 卷 总第 522 期)中国教育信息化C hi nese JournalofIC T i n Educati onV ol.29,N o.3M ar.202358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效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构建高效便捷的数字教育服务体系。目前,国内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的相关案例较少,各地在平台建设理念、目标任务、总体架构等方面认识也各有不同,立足内蒙古实际,聚焦“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总体思路、技术框架设计、终端用户便捷访问等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与探索,是做好“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所在团队长期从事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进工作,曾组织实施了内蒙古教育数据中心和教育管理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数据中台等省级教育平台建设项目,从 2021 年开始对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全程参与了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对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有了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商榷。二、现状和需求分析(一)现状分析“十三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投入不断加大,各级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取得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应用基础环境不断改善,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稳步提升,为建设覆盖全区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奠定了基础。1.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成效初显在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内蒙古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自治区本级陆续建成了全区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数据中台、教育数据灵活查询系统、学校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教育轻应用系统等 20 余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并逐步开展教育数据治理,基本实现了关键数据的“一数一源”。北疆就业网、自治区招生考试信息网、职业教育云平台等教育专项业务平台服务已覆盖全区,80的盟市建成了区域教育云平台,所有高校均建成数字校园,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信息化和大数据在推进内蒙古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2.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2017 年,内蒙古建成了自治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治区教育云平台)和“人人通空间”手机客户端,平台上联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下接盟市教育资源平台,面向全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目前,教育云平台和手机客户端活跃用户数 100 余万人。教育云平台现已接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包头、呼伦贝尔等 8 个盟市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乌海、乌兰察布等 7 个盟市提供虚拟平台服务,建成了呼包鄂乌一体化应用子平台,正在逐步构建分工明晰、覆盖全区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3.普遍应用的态势基本形成通过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同频互动课堂”“互联网攻坚行动”“数字校园标杆校”等各类项目工程,内蒙古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截至 2021 年,全区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全部接入宽带互联网络,其中,中小学接入带宽 100M 以上的达 97,中小学和教学点校园网建网率分别达到 91和95,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到97和 76,全区 97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均能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开展常态化教学,79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空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研究59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间。教育云平台、信息化教学、网络学习空间、同频互动教学等各类信息化应用基本普及,常态化应用的态势已基本形成,为教育信息化 2.0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奠定了基础。4.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1)平台系统互联互通还未完成自治区本级目前共有五个大的教育平台,其中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作为教育部两级部署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平台,部署汇聚了中小学学籍、中职学籍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数据,并与自治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有效对接,上联教育部、下接盟市平台,构成了内蒙古教育信息化“两平台”主要架构,自治区招生考试网、北疆就业网、职教云平台相对独立运行,未与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对接。此外,各高校数字校园平台、盟市自建各类教育平台也是相对独立,各自为政。一方面,因为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各类平台在建设理念、目标、流程、方法、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统筹协调,没有同步规划统一的数据仓库及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分散在各业务系统,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缺乏统筹协调,每个应用系统都有一套自治区、盟市、旗县或学校用户体系,真正的共享与应用难以实现,业务协同办理效率较低。(2)教育基础数据维度和准确度还有一定差距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的教育基础数据主要源于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为系统应用产生的实时数据,是数据治理“一数一源”的源头数据,除中小学学籍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较为准确外,其他数据准确度和实效性还有一定差距。自治区层面上,教育管理平台、招生考试平台、高校学生就业平台、职教云平台间还没有形成便捷高效的数据交换共享机制,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中还缺少高等学校学生数据,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数据价值的有效发挥。(3)终端用户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现有的各类平台系统基本都是自上而下部署,建设时更多是站在管理者角度考虑怎么管理、设置哪些功能、收集哪些数据,对被管理者即终端用户的应用需求考虑较少甚至不考虑,造成系统应用过程中终端用户的获得感较少甚至没有,缺乏应用积极性,只是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任务,自身主动应用较少,缺乏内在驱动力,有的甚至认为是一种负担,上级不硬性要求时基本不用。这也是造成很多系统建成后应用率不高、数据鲜活度不够的主要原因。(4)平台应用服务能力不足现有各类平台系统是过去若干年陆续建成的,很多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面向用户的便捷服务功能,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政务服务、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大趋势下,各类教育平台性能单一、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尤其在后疫情时期,教育用户的使用要求更高,需求导向更明确,对教育平台的功能、教育数据和资源的服务要求会更高,需要加快建设统一高效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二)需求分析1.从政策层面看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进数据集中和共享,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已成为国家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必60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然要求。近期,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汇集了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服务等各类教育平台,给教育领域大平台建设与应用提供了示范引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数字政府等四个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应用全覆盖,提供高效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可以说,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是内蒙古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2.从技术层面看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离不开 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和数据上移、应用和服务下沉的技术趋势日益明显,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的建设模式日趋成熟。通过建设自治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自治区本级教育系统已建各类平台和数据,对接高校、盟市平台与数据,横向接入政务服务等其他相关行业数据,形成自治区级教育数据大数据资源池,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各区域、学校、部门间业务系统不统一、数据孤岛、应用不便、共享困难、使用率低等制约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问题。3.从应用层面看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终端用户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他们在平台(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体验感、参与度直接决定着平台(系统)应用成效和数据的鲜活度。随着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各类教育终端用户利用信息化平台(系统)和数据资源办理业务、沟通交流、学习提升的内在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各类教育平台(系统)和数据资源已无法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应用要求。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汇聚融合多源多样数据,根据用户需求推动系统流程再造,可有效满足各类教育用户应用需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三、文献研析(一)技术架构方面有学者提出在省级现有纵向数据归集基础上,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集约化要求,将各类数据互联互通,构建以数据仓库为中心的平台框架,可概括为“1+4”工程,即“一个仓库,四项建设”,一个仓库为教育数据仓库,四项建设为数据治理、数据交换、数据服务和数据安全。1有学者研究构建了区域教育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的五层技术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层、数据展示层和数据应用层。其中,安全保障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贯穿五个层次。2有学者提出区域教育大平台是实现数据的汇聚、融合、分析、应用的数据智能驱动的平台。3应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应用的技术视角,构建系统架构。平台由数据汇聚层、数据治理层、数据业务层、数据服务层、数据应用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规范体系组成。4教育数据包含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可大致将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平台整体架构宜采用关系型数据库与分布式集群相融合的底层数据架构。5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析可以看到,以公有云与私有云相结合的混合云基础环境为支撑、以大数据仓库为中心、以业务便捷应用和数据开放共享为驱动、以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规范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研究61中国教育信息化 编辑部: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体系为保障是目前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主流技术架构。(二)数据治理与共享方面教育数据来源广泛,既包括教育管理部门采集的结构化管理数据,又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产生的非结构化应用数据,还包括第三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