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福利的作用机制和路径_叶欣.pdf
下载文档

ID:2718892

大小:1.17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农民 合作社 提高 福利 作用 机制 路径 叶欣
2023 年 4 月下乡村振兴114Rural Revitalization作者简介:叶欣(199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福利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叶欣(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摘要:毋庸置疑,农民工作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农民福利状况关系到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保障和提高农民福利至关重要,而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组建宗旨和发展目标与改善农民福利一致,因此成为提高农民福利的有效载体。基于此,笔者从农民合作社改善农民生产经营、提高农民个人能力和开展信用合作三方面分别论述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的作用机制。一是农民合作社通过提供统购统销、储藏运输和加工等服务降低生产成本、稳定销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二是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农业培训、基地示范等活动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农民合作社通过开展信用合作服务,解决农民资金不足和借贷贵、借贷难等问题,使农户维持生产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同时,笔者指出了农民合作社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组织内部运行不规范、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存在不足和建设发展程度较低等,建议通过优化内部运行和管理、加大人才和资金等要素的投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等方式,确保农民合作社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提高农民的经济福利。关键词:农民福利;农民合作社;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3.08.034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中,农民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发展至关重要。截至2021年底,乡村人口49 835万人,在全国人口中占比35.28%。农民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福利关乎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如何保障和提高农民福利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工作。而农民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自发联合的经济互助组织,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天然的扶弱性和广泛的群众性1,其组建宗旨和发展目标与改善农民福利一致,成为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的有效载体。1 农民合作社建立的意义及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日益成为农产品交易的主体,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完善也保障了农民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农民发挥能动作用、积极经营的同时,其离散程度进一步加深,致使其福利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克服农民经营分散性、提高农民福利,是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不断凸显。农民合作社是在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由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相关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等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经营成本自愿结合而成,并进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2-3。其秉持“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农民合作社社内开展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农业服务,不仅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积极指引农民与市场接轨,搭建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4,有利于繁荣乡村文明、实现现代化农业。2 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福利的作用机理本研究的福利主要指经济福利,即农民收入。农民合作社通过提供生产经营、农业培训、信用合作等服务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 改善农民生产经营状况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农民生产经营规模较小,资金水平低,力量薄弱,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等主体的联合组织,克服了单个农民的局限性,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博弈力量,并凭借其专业化和组织化能力提高了农民农业收入。一方面,合作社可以通过集中交易缓解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交易过程中的重复环节和不必要步骤5,提高交易效率并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化肥、种苗等生产资料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了议价能力,有利于2023 年 4 月下乡村振兴115Rural Revitalization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同时农民合作社能够保障生产资料的质量6,并在农产品生产流程中给予指导,实现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此外,农民合作社还可通过统一销售农产品改善农民经济福利。第一,农民合作社可以依托其组织优势与消费者进行议价,为农民提供较高的销售价格,提高农产品销售收入;第二,农民合作社可以以适当保护价格收购受价格变动影响大的农产品7,或者当不可控因素出现时提供农产品收购服务,减少经营风险,稳定销售收入;第三,农民合作社可以通过提供储藏、加工等服务延长农业价值链、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8,促使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2.2 提高农民个人能力农民个人能力可以分为信息获取能力、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9。农民合作社可通过农业培训、基地示范和示范户带动等形式提高农民个人能力,进而提升农民经济福利水平。第一,农业培训等可以打破市场和农民之间的壁垒,畅通信息获取渠道,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更多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信息,从而避免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农民通过了解生产资料及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可以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规模以适应市场经济,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10,进而增加农业收入。第二,农业技术培训等可以助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成果转化,推动农民深入了解并积极运用相关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一方面,一般情况下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生产技术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通过培训等可以向农民传输生产技术知识,提升其对技术和设备的认知水平,促使其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并采纳先进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11;另一方面,培训可以借助示范基地等向农民展示技术实施的标准化流程和应用效果,引导农民规范操作并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进而保障生产技术的使用效果,达到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业收入的目的。第三,农业培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了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内容,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而且,农民通过培训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运用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避免不经济行为的发生,进而实现收益最大化。2.3 提供信用合作服务在生产经营中,农民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雇佣等,但是农民自身资金有限,只能通过熟人借款或者银行借贷来满足生产要求。然而银行贷款数量较少且需要支付较高利息,大部分农民只能放弃这一融资途径。面对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农民合作社在提供统购统销和农业培训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了信用合作,满足部分农民信贷的需求,并适应了农民资金周期短、时效要求高等特点6。目前,农民合作社主要有两种信用合作形式。一是以货币信用服务为核心。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可以实行单一的内部资金互助,即针对内部社员资金余缺情况进行调节来满足资金短缺社员的生产需求,借贷申请程序简单,且其贷款利率低于当地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在前者的基础上,农民合作社可以以互助资金为担保帮助社员获得外部金融组织的贷款支持12-13,满足社员大规模资金的需求。二是以商业信用服务为核心。该模式通过农业产业链、商品信贷和社会资本约束保障整个交易的完成,使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可以不用付款就从农民合作社获得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生产物资和相关服务,但需要在约定时间内以农产品的方式偿还赊销所得14。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解决了农民资金不足、物资短缺等困难,有利于其维持生产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3 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福利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农民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为农户带来经济收益方面的提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其功能作用的发挥。3.1 内部运行不规范当下,虽然我国农民合作社数量较多,但组织管理混乱,运行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治理机制不规范。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在组织架构、股权结构、决策方式、制度建设和盈余分配等层面存在缺陷,控制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往往掌握在核心社员手中,不利于普通社员利益和需求的实现14-15;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未能贯彻落实有关制度和要求,缺乏科学管理和内外部监督,普通社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是社员关系不紧密。在实际运行中,农民合作社和社员往往只存在购销联系,2023 年 4 月下乡村振兴116Rural Revitalization利益联结形式较为单一,同时部分农民缺乏主人翁意识,行为相对自由散漫,未积极参与农民合作社的运行和管理,不利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经济福利的改善。3.2 资源要素存短板目前,一些农民合作社面临人才和资金短缺的问题。在人才方面,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专业人才匮乏,给农民合作社发展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限制了农民合作社功能的发挥,同时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方面人才的不足也导致农民合作社运行管理的低效和产品附加值的低下16。在资金方面,由于农民资金力量较为薄弱,作为农民联合体的农民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资金流动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农民思想意识薄弱,不愿意向农民合作社融入资金,这不利于合作社以及社员的发展3。此外,政府的扶持机制不完善,相关部门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资金和倾斜力度也不够,难以满足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需求和农民的生产经营需要。3.3 发展程度仍较低在服务内容方面,一些农民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主要局限于物资购买、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这几个方面,对于农产品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尤其是深加工环节涉及较少,致使农业产业链比较短,不利于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在品牌建设方面,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对品牌相关知识涉足不深,品牌意识淡薄,未建立农产品品牌,同时生产标准得不到统一,产品质量得不到显著提高,导致其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消费者认可度不高、受众面不广,因此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有所下降7。4 合作社提高农民福利的建议针对上述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从合作社组织内部运行和管理、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投入、农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等方面提出有关建议,以保障农民合作社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4.1 优化内部管理运行第一,优化制度机制。完善的制度基础是农民合作社高效运行和科学管理的基础,根据时代变化和实际需求,农民合作社要健全产权制度、决策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提高制度可行性和规范性。第二,加强监督管理。一方面,农民合作社要对其生产经营、财务收支情况、利益分配和重大决策进行公示,保障组织运行的公开透明;另一方面,要畅通投诉监督渠道,针对农民提出的有关合作社不规范、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进行修正,确保组织管理的公平公正。第三,加强与社员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农民合作社要加强对自身的宣传,提高农民对组织建设运行、功能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并鼓励农户进行业务参与、资金参与和管理参与,避免出现“僵尸合作社”“空合作社”;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本质是为社员服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了解农民的需求,做到“听民意”“办实事”,为他们提供各个环节的服务,提升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水平3,确保农民合作社价值的充分发挥。4.2 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第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建立农民合作社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的培训系统,针对各类主体采取不同的培育形式和内容,比如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加强其合作思维、合作社法律法规、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销售人员而言,加强其市场洞察、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17,保障人才稳定输出。另一方面,完善农民合作社人才引进机制18,提供生活、医疗等方面的优惠,吸引更多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才投入到农民合作社建设和管理当中。第二,完善农民合作社融资方式。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专项资金、政策优惠等方式向农民合作社倾斜;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加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