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_李小琴.pdf
下载文档

ID:2718810

大小:1.99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地区 制造业 质量 发展 研究 李小琴
2023年第4期由于改革开放,东西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差距也越来越大,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在路径上被动裹挟到大市场时代,遭遇发展要素的外部牵引,致使其禀赋要素的优势与价值严重悖离,也导致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或长期性。因此在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情势下,资源富集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问题、发展区位制约以及发展内驱力较弱,远没有如中东部地区那样有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与资本。轻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欠发达地区宏观层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成功实现。为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产业生产经营活力,“十四五”规划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纳入远景目标,而未来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然而在开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青海省轻工制造业却在市场化浪潮中相继沉没。青海省作为资源大省、经济欠发达省份,其轻工制造业的失败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地区发展经济敲响了警钟。轻工制造业作为民族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该如何提高其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禀赋资源地区的政府部门又该如何继续夯实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该如何进行理念重塑、体制机制设计,以及地区产业提档升级?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动态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不仅能够体现出生态文明战略下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使民族地区的传统发展要素通过湮灭、失衡和重塑新的发展要素理念从而引发新时代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程中,学术界也就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讨论。关于内涵方面,赵剑波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该是全面性、系统性的,高质量发展应该体现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上;余东华(2020)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制造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实现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关于研究视角方面,江小国、何建波等(2019)通过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化路径;黄思樱(2022)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制造业发展的意义角度出发,阐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关于对策路径方面,李蕾、刘荣增(2022)提出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信息化对制造业融合的推动作用等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张鑫宇、张明志(2021)认为,应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观各研究文献,研究者多注重于解释为何要进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进行高质量发展,而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及民族地区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却少有论述。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青海省轻工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青青稞酒为例,探讨青青稞酒作为青海省的支柱性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困境,并根据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性及普遍性,探讨新时代民族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和优化路径(见图1)。二、案例分析:青海省轻工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青青稞酒(一)青青稞酒案例分析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青稞酒)旗下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和2家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青稞酒的研民族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李小琴李生芳摘要:基于青海省轻工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青青稞酒的发展困境,探讨支柱性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该如何提高其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该如何进行理念重塑、体制机制设计,以及地区产业提档升级。青青稞酒、冬虫夏草等所带动的现代化业态不仅仅是对民族地区传统禀赋要素的现代化改造,而且还是一个将全国大市场消费需求移植到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过程。民族地区的禀赋要素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具有非常强的民族地区根治性特征,是民族地区固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枢纽。如此,聚焦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要素、提升全要素效率、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民族地区破解发展悖论的迫切要求。关键词:民族地区;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轻工业中图分类号:F423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民族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青海省轻工制造业龙头企业青青稞酒为例”,项目编号:DCXM202152;2021年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65M2021105。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通讯作者:李小琴战略运营 63DOI:10.19885/ki.hbqy.2023.04.0022023年第4期1614121086420营业总收入/亿元净利率/%43210-1-2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年份营业总收入净利率青海省轻工制造业龙头企业:青青稞酒历史发展内生动力核心竞争力困境民族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思考)引子条件资源禀赋双循环三维视野多重理论视域锚定战略规划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经济生态化替代资源市场化深化发展理论发、生产和销售,主营天佑德、互助、八大作坊、永庆和、世义德等多个系列青稞酒,以及马克斯威品牌葡萄酒。公司是全国较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也是西北地区白酒行业龙头,被誉为“中国青稞酒之源”。2011年到2019年,公司累计纳税38.24亿元,年均4.25亿元,连续成为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和青海企业50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且青青稞酒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青海省极具特色的资源品牌。由图2可知,从2014年开始,在白酒市场全渠道运营的冲击下,青青稞酒由于无法打破渠道限制,在西北地区之外只能通过代理商销售,不能布局西北地区所采取的直销模式,这也使得青青稞酒的销售始终无法真正走出西北,短板迅速暴露,业绩开始进入下滑期,并在2014年净利同比下滑15.03%,结束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图220082019年青青稞酒营业总收入和净利率数据来源:青青稞酒年度报告。为了扭转局势,青青稞酒也在主动求变。2015年青青稞酒还斥资1.44亿元,溢价收购了中酒时代(中酒网的运营主体)90.55%的股权,试图布局电子商务平台,给青青稞酒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试图利用互联网渠道实现全球化布局,但效果不明显。同时,青青稞酒的销售费用投入异常大,仅2020年上半年就达1.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39.55%,这一占比远高于已公布半年报的贵州茅台、今世缘和水井坊的同期数据。一直以来,青青稞酒也在尝试更多的突破路径。在“营重于销、市场聚焦、强化激励、深化管理”的年度经营方针指引下,进一步将资源聚焦在青甘两省市场,并制定了青甘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一方面,将青甘两省的业务单元细分为六大片区,强化了大区软硬件配置和决策,提高一线作战单元的综合能力和响应速度。另一方面,逐步统一了青甘地区的核心产品、组织建设及营销模式等,构建青甘一体化联动效应。(二)案例分析总结青青稞酒在改制之前,作为老国企,管理粗放,冗员严重,激励机制不足。李银会进驻后,推行预算管理体系,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并开始赞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黄河抢渡挑战赛等体育项目,还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报纸、杂志进行广告投放,使得其在改制之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效益开始好转。但随着酒类高端及次高端产品全国化竞争格局日益加剧,区域性酒企面临行业竞争,青青稞酒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正在提升。虽然青青稞酒进行过几番多元化经营尝试,但从其投资的项目反馈来说,都未能成为公司的增长点,反而持续亏损,说明公司内部治理和战略定位、品牌建设、营销渠道等有待进一步提升。与青青稞酒同样作为青海省地理标志型产品的冬虫夏草,是青海春天药业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春天)的主营产品。青海春天成立于2003年,在2008年年底使用“虫破膜、草破壁”技术开始生产第一批“极草”。在2015年,青海春天想要借壳*ST贤成上市,接连过青海省国资委和股东大会两关之后,“虫破膜、草破壁”技术却遭到了包括冬虫夏草之父沈南英在内的很多业内专家的质疑。2016年,“虫草事件”再次发酵,有关冬虫夏草产品的“两项试点”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叫停,青海春天面临巨额亏损。虫草从辉煌到衰败,以及青青稞酒从巅峰到泥潭,从根本上来说亦是青海省轻工业的衰弱。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多久,开始了土地改造和“文化大革命”期,导致财政局面混乱,变动频繁。在经济基础极差的财政压力下,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旨在中央统一计划的前提下,按行政区域实行分级预算、分级管理;按中央和地方政图1民族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思路 战略运营642023年第4期府的职责分工及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确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地方预算、中央核定,按照支出划分。因此青海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政策。由于青海省具有轻工原材料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中央鼓励、地方扶持的条件,涌现出大量用于满足省内自身所需的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服务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重心偏移东、南方,青海省的现代化发展的实况跟不上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并受到外部环境的要素牵引以及民族地区政治地位的约束,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由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有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等,逐渐退出市场。但由于青海省自身的特点,其具有生态上、资源上、稳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都受到严重阻碍。而青海省的第三产业的踏入门槛过高,以至于极少数人能够发展第三产业。因此,最终民族地区应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发展立足点放到轻工业上。三、资源禀赋的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一)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受到历史发展格局的局限以青海省民族聚集的民族地区为例,分析出由于青海省特有的自然环境约束和经济活动有限,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培育环境、产业结构及市场化功能的发挥先天不足,这无疑给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青海省作为传统牧区和农区的结合地区,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形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将此结论推广到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研究上,可以发现由于历史发展格局的局限,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受到阻碍。民族地区的禀赋要素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具有非常强的民族地区根治性特征,是民族地区固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枢纽。民族地区传统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后的新业态,不仅涉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韧性,更重要的是市场价值及相应的资本和市场关系向民族地区的侵入。被侵入后的民族地区亟须适应调整,但民族地区先天缺乏这种适应能力和再造能力,且后天的生成需要高成本。因此,市场化、规模化后的新业态使得民族地区无法适应调整,青稞酒、冬虫夏草等轻工业产品在经过市场化洗礼后全部沉寂下来,无法高质量发展。(二)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缺乏内生动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民族地区人们产业观念意识滞后。观念意识滞后,缺乏“主人翁”精神,是目前影响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民族地区的人们由于教育、信息等落后,导致其思想观念尚未彻底改变,发展方式仍停留在较落后的阶段。传统的发展方式与现代的生态发展相对立,加剧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加之民族地区原本就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集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第二,缺乏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低,缺乏现代工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大力发展适合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工业化产业链,是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三)亟须核心竞争力的建构及发展要素的培育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民族地区现代覆盖传统的象征,在宏观上涉及民族地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区域发展的政策趋向问题,同时也涉及民族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要素等微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