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聚亚洲人权共识、推动亚洲...亚洲人权论坛”学术观点综述_曹炜.pdf
下载文档

ID:2718566

大小:1.36M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凝聚 亚洲 人权 共识 推动 论坛 学术 观点 综述 曹炜
HUMAN RIGHTS凝聚亚洲人权共识、推动亚洲人权保障 “亚洲人权论坛”学术观点综述 曹 炜 张 舒内容提要:“亚洲人权论坛”于 年 月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论坛以“环境、气候变化与人权”为主题,并具体设置了 个分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亚太法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协办。论坛聚焦于气候变化与环境议题,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构建了国际交流平台,助力于亚洲学者凝聚人权共识;涵盖丰富多元的分议题,促进了各个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开放交流、深度探讨,就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和人权保障各项议题达成广泛共识,为增进全亚洲人民的共同福祉贡献了思想和智慧。关 键 词:人权 环境权 气候变化 亚洲人权观为回应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人权问题,交流各国人权保障经验,推动亚洲学者凝聚理论共识,中国人民大学于 年 月 日在北京主办了“亚洲人权论坛”,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亚太法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本次论坛以“环境、气候变化与人权”为主题。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联合国妇女署驻中国代表安思齐致辞。论坛 184 曹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张舒,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DOI:10.16696/ki.11-4090/d.2023.02.009凝聚亚洲人权共识、推动亚洲人权保障HUMAN RIGHTS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处处长、法学院教授时延安主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荣休教授、联合国前特别报告员、教科文组织人权教育奖获得者 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陆海娜分别总结发言。本次论坛具体设置了 个分论坛,分别讨论了以下议题:亚洲视野下的人权观,环境权的基本理论,亚洲各国的环境权保障成就与经验,气候变化下的法律调适,气候变化下的国家与社会行动,气候变化下的权利保障,环境权的国家与国际保障机制,环境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亚洲青年人视野中的气候环境议题,程序性环境权,性别、平等以及气候变化,食品、健康与环境。论坛围绕上述分议题,以 个平行分论坛的形式在线上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总结了十年来亚洲各国环境与人权保护的经验和成就,分析了人权视野下的环境权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实现问题。此次论坛召开正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 周年之际,同时也是 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通过 周年之际。在这一“中间时刻”召开此次论坛,回顾与展望亚洲文明下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成就和未来、深入探讨亚洲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亚洲人权理念与实践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其对健康权、生命权、文化权、住房权、食物权、水和卫生设施权等各项人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是一项人权问题,同时,人权视角也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基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人权危机,从保护人权的目的出发,强调人权本身的道德约束力以及人权保障立法的作用,有助于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承担减排责任方面形成更多共识。为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人权危机,亚洲国家需要在人权观念上形成必要共识,这既存在一定的基础,也存在需要克服的障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亚洲各国的人权与环境权观念及其保障机制作出分析与探讨,是形成亚洲共识的必由之路。(一)亚洲有自己独立的人权观、应当携手凝聚人权共识长久以来,西方话语在构建人权观念的过程中占据主流地位,亚洲国家的声音未能得到充分表达。亚洲国家迫切需要在人权方面,根据亚洲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来凝聚共识。对此,应允许各国充分阐释自身对人权的观点和主张。185 HUMAN RIGHTS尼泊尔普万查尔大学尤巴拉伊桑格拉教授认为,古代中国和南亚哲学家作品中的人性和人权概念和理念很多与现代人权理念是一致的,我们需要汲取东方哲学家的思想资源,才能够实现对人权的更好理解,从而实现对人权理念的去殖民化。印度尼西亚大学赫鲁苏塞托副教授认为,亚洲各国普遍不愿意接受所谓人权具有普遍性的观念,而更愿意理解尊重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于人权概念的影响。亚洲社会一般将集体放在个人之前,更强调共识而不是冲突。亚洲国家更强调社会经济权利,关注如何保障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这是亚洲人权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名古屋大学伊斯马托夫阿齐兹教授则通过分析亚洲部分国家宪法之后指出,基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些国家特别强调社会发展需要依靠有效的国家、有效的政府,需要强大的总统,强大的总理,或者强大的议会等等。这种观念实际上是亚洲国家对人权解释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得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领导核心。清华大学林来梵教授认为,中国哲学家严复将“翻译为自由、自繇,将“”翻译为“直”“民直”“天直”,极具中国特色。严复权利观的中国立场具有重要意义,与日本的加藤弘之相比,严复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权的研究止步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没有沦为强权主义权利观。他对人权的认知,以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继承为基础,尤其强调道德、利他主义和根植于儒家传统社会的和谐观念。中国政法大学孙平华教授介绍了中国近代教育家张彭春对国际人权理念的贡献。他认为,张彭春是一位多元主义哲学家,他持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包容而又怀有大同世界理想的儒家思想,推崇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在与全球文化多元对比和反思中得以升华,从而形成了他的多元主义人权观。现有的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人权理念和主张,人权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中国的价值观和哲学理念对国际人权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南开大学常健教授以“亚洲国家人权共识建构的现实机遇”为主题作出发言,分析了亚洲国家构建人权共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这种人权共识的构建可能性,并指出了构建这种共识需要消除的障碍及其路径。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不断加深,为亚洲国家形成进一步的人权共识提供了适宜的机遇。亚洲国家应当适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采用合适的方式和策略积极构建亚洲人权共识,以此促进亚洲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安定,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二)亚洲各国在人权和环境权保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气候变化引发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均需要面对和解决186凝聚亚洲人权共识、推动亚洲人权保障HUMAN RIGHTS的挑战,保障公众环境权益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在此方面,中国以及亚洲各国均在理念、立法、政策与实践方面作出了努力。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鲁广锦教授指出,作为国际社会一员,中国不断加深对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议程,参与了有关气候治理的机制和进程。在政策规划和实际行动上,中国不断地完善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行动方案。年,中国宣布更新和强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 年前达到峰值、于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政法大学于文轩教授从能源正义的角度概括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他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能源节约和消费结构优化成效显著、能源科技水平快速提升、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能源治理机制持续改善、能源惠民利民成果丰硕。中国将进一步推进能源革命、参与能源全球治理,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合作新格局,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安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人文大学外事副校长瑰丽教授则指出,为保护自然系统并应对气候变化,吉尔吉斯斯坦近年来采取了大量举措,如颁布 关于宣布 年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气候复原力年 的法令,以提高气候复原力、保护自然遗产;确认了吉尔吉斯斯坦对生态和气候领域全球目标的承诺,并在国际气候议程框架内继续积极开展工作。吉尔吉斯斯坦将在农业、能源、工业以及林业发展、生态旅游、应急响应等方面进一步展开行动。蒙古国立大学法学院乌扬加迈阿马尔副教授则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影响全球环境,包括蒙古国环境,再加上荒漠化挑战,使蒙古国对于环境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蒙古国制定和修改了大量立法,设定了植树造林、自然景观保护以及自然修复等多种民事法律责任,并出台了严厉的行政和刑事规定,以有效保护蒙古国的生态环境。(三)中国应当构建独立人权理论、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人权保障难题,中国已经做出了重要的探索与实践。“人人得享人权”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懈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这意味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不仅要进一步推动人权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还要努力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法187 HUMAN RIGHTS学会副会长徐显明介绍了中国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在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中国在环境问题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二是环境权保障的制度化,三是环境治理的实践成果。这表明我们的环境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环境主体观的变化,人是主体,万物也是主体,主体观从单一走向普遍;二是环境保护价值观的变化,出现了永续发展观,即代际正义观;三是权利义务观的变化,承认人类对环境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义务;四是环境保护方式的变化,正逐步从以行政保护为主转向以司法保护为主。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能够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吉林大学魏晓旭助理教授探讨了生存权在中国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阐释。她指出,生存权与其他人权的关系并不清晰,与发展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等之间有相互重叠,在接下来的 年中,对生存权的描述可能会不断变化,因此要动态地了解什么是生存权,并考虑人们的生存权和基本人权之间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婷婷对东西方人权理念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应当在国际社会中推动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的核心理念,积极参与人权的对话论坛和人权相关的谈判。二、环境权的内涵与发展气候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峻,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到,清洁健康的环境对于充分享有人权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环境权的提出正是源自于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权观念的发展。环境权的概念自 世纪 年代在西方首次提出。年 人类环境宣言 原则 规定,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享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年 月 日,联合国大会以 票赞成,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历史性决议,宣布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是一项普遍人权。经过 多年的发展历程,环境权的内涵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而得到新的解读,如何基于环境权路径而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一项值得探索和思考的议题。(一)环境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安全、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中生存的重要性,环境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际社会已经对环境权的人权属性达成共识。我国在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年)中也专188凝聚亚洲人权共识、推动亚洲人权保障HUMAN RIGHTS门规定了环境权利保障。从学理上看,环境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权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律都在不断进步。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启动环境法典等行政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列入立法计划,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大力推进环境法典的编纂工作。在法典编纂过程中,环境权实际上是一个能够融贯环境法典价值的重要工具,可以围绕环境人权而落实国家责任,也可以通过环境权来廓清环境法典编纂的规则思路,借此区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