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高校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挑战的对策思考_王冬丽.pdf
下载文档

ID:2718554

大小:1.10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 高校 应对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教学 挑战 对策 思考 王冬丽
民族高校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挑战的对策思考王冬丽1,杨诗瑶2(1.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2.中央民族大学 保卫部,北京 100081)摘要 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有重要意义。但在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中,存在着意识形态话语与青年话语有张力、教学内容虚化、互联网和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冲击力等挑战。在教学中,应注重从意识形态话语向青年话语转变、述清教学内容“公共价值”和“公共善”的原初面貌、妥善安排教学内容的板块与逻辑架构、妥善利用融媒体以及防范与应对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对教学效果的冲击等方面提升教学效果。关键词 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意识形态话语中图分类号 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4336(2023)01-0039-05作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意义尤为重要。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来自民族聚居地或者杂散居地区,他们成长的地域环境、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家庭氛围等因素决定了高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这一群体对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解、拥护和支持,关乎增强民族院校各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实现,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解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的目的所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在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上,既是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课程思政”追求的目标。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并非在象牙塔这一单一场域所造就的“无菌”环境中进行。教学效果既受到教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影响,也为时代和社会的大环境所制约。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面临多重挑战:比如,意识形态话语与青年话语的距离。如果仅把铸牢话语当作意识形态话语进行灌输,就不能使话语跳出权力话语、政治话语、文件话语的多重窠臼,使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成浮在青年群体表层的一层泡沫,既谈不上“入脑”,更谈不上“入心”,当然就无法外化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再如,教学内容的虚化与可能产生的消解作用。如果教学内容仅聚焦于少数民族多样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与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强化了民族间的差异性,淡化了中华民族的共性,当然也会虚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如,互联网信息的鱼龙混杂弱化民族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民族问题的认知上,网络中鱼龙混杂,充斥着各种噪音。在主流媒体承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传播任务、发挥政治传播功效的同时,一些声音,例如,歧视与污名化某些民族、我族中心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与大汉族主义、质疑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政策等声音不绝于网络;还如,林林总总的民族主义思潮,即使不能说这些民族主义撕裂了中华民族,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与民族团结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思潮的存在当然会干扰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的实际效果。综合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BMZ004);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中华民族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王冬丽,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杨诗瑶,中央民族大学保卫部教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第11卷第1期2023年1月Vol.11No.1Jan.2023民 族 高 等 教 育 研 究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of Nationalities39DOI:10.14045/ki.rhen.2023.01.002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一、课堂教学中意识形态话语向青年话语的合适转变意识形态话语与青年话语是两种相互独立但又可以交叉和渗透的话语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观念如何从“政党观念”或者“国家观念”的意识形态话语变成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集体信念”与青年话语体系呢?“意识形态是作为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它可以凭借其在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向民众进行灌输。”1意识形态话语虽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霸权”与“宰制”地位,但是,在意识形态话语宣讲的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育资源具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加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使得教师在知识生产、获取与传递中有优越性与优越感,这种优越性与优越感会强化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主导性地位,而对教学实践中师生的主体间性忽视或关注不够,利用“填压式”与“灌输式”教学成为传统思政课堂的主要方式。但在新媒体的时代语境中,教师与学生生活暴露在基本相同的信息环境中,学生通过新媒体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某种程度上并不比教师少。发挥意识形态教学中师生的主体性,是对传统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的超越,也是更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对青年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视而不见或不予考虑,只要求他们“坚决执行”或贯彻落实是不现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目的是内化为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基础,外化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行为。如果课堂教学语言说不到大学生的“心坎”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顶多会被作为知识而被学习。青年大学生在认知和表达民族观时有特定的话语体系和独特的形式。有从事青年研究的学者把青年人的民族主义称为“粉丝民族主义”2,也有学者以“表演式的民族主义”3称之。在青年大学生表达民族主义的场景中,他们喜欢通过动图、表情包、流行歌曲、段子等方式把严肃的政治话语用娱乐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把复杂而略显呆板的民族主义思想以轻松、诙谐甚至是无厘头的方式进行了转化,使得青年大学生把追星与爱国、小众群体的“趣缘迷群”与大众群体爱国主义的“宏大叙事”关联起来。这些话语可能并不非常理性、正确,但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中,如果能表现出对这类话语体系的知晓、理解并加以引导,会利于拉近教师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毕竟“亲其师”有助于“信其道”。对于教师而言,了解青年大学生的话语特征,知晓其话语体系,即使不会使用青年话语,但也应对青年大学生的表达形式给予尊重与理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达,不轻易否认学生的表达形式与表达内容。尊重与理解是教育中的“共情”表现,当今的青年大学生非常注重个体感受,尊重与认同有助于提升其自信心与获得感,助益和谐的课堂氛围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尊重并引导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如果能通过创新意识形态话语教育的表述方式,使之更加契合青年文化与青年话语体系,这是“投学生所好”,在促使学生“知之”过程中,如果能推动学生由“知之”走向“好之”,才有助于学生最终走向“乐之”。很难想象不理解的“知之”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然,民族高校青年大学生中的民族成分较多,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使得他们的话语多样、关切多元。这对任课教师提炼、把握与表达确实是不小的挑战。正像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话语表达也应该是各民族青年大学生喜爱话语的“最大公约数”。二、述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共价值”和“公共善”的原初面貌意识形态在被向人民大众表述之时,是结果性的定论,体现的是完成时态,在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中,它具有“宰制地位”。但若想使这一居于高位的意识形态话语真正变为青年大学生内心高度认同并努力外化于行的思想观念,必须述清其“公共价值”和“公共善”的原初面貌。这就要求老师能讲清楚并使学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关切与时代背景。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大背景。具体到国内,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如何顺应形势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仍需加强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但局部地区反分裂形势依然严峻。诚如有的学者指出:“国族和中华民族至今还主要是一种信念、原则和符号,远没有像 各民族 和国家 那样成为根基牢固的政治现实和心理事实。”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时代发展与中国发展之必需。4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能够深刻地影响到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途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发挥行为规约功能、共同体整合功能、精神凝聚功能和目标激励功能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5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受益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不是“无用”的意识形态宣传,凝聚各民族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发扬各民族青年大学生的爱国志,引导各民族青年大学生的报国情,激发各民族青年大学生的强国心,既能够促进个体更好地为社会所接纳,实现个体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传递党和国家的意愿,传递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的方式,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问题;也传递合乎历史与真实的知识性内容,如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对闭合的自然地理空间、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存、文化交流中的兼收并蓄以及外辱内聚的形势锻造等,从历史事实中推导出多元一体的结论,也在历史事实中做“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实践上的合理性与理论上的正当性赋予理论以彻底性,而真正的彻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指出的那样“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6三、科学安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板块与逻辑架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凭空的“构造”的脱离实际的“纯粹理论”,而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这一客观实体发展与观念变迁的描述和承继,它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观念的历史性递进,同时又对这种观念与客观现象进行了共时性的互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板块与逻辑架构安排的科学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上做好设计,讲好两对关系:首先,要注意讲授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民族院校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有充分认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真正含义,使各民族青年大学生超越只对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情感,讲清从古至今的各民族客观与主观上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认知中廓清“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认知,使各民族青年大学生在整体中理解部分,在“一体”中理解“多元”,并强调“一体”建构对于国家与各民族成员发展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多元”表现为差异性,一体表现为共同性,辩证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就是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许多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实践中的不当做法,根子都在于没有拿捏好分寸。”在社会上尤其是一些来自民族地区的青年大学生中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各民族共性的增多会危及“多元”的存在。事实上,各民族共性增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势”使然。但是,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不同民族可以有差异。但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方面不能有差异,在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方面,应追求高度共识的达至。共同性与差异性,“多元”与“一体”是辩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