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明代
研究
回顾
拾遗
上上
明代船“料”研究回顾与拾遗宋上上摘要 针对宋代之后用于表示船舶大小的“料”,众多学者展开了讨论,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料”的含义和计算方式。早期学者认为“料”是重量单位,一料等于一石。近年来学界多认可“料”是容积单位,也有学者主张“料”指的是造船物料,但料和石的换算存在分歧。计算方式上,学者多利用 南船纪 等史籍的记载,将船舶体积乘以系数,或采用船体剖面面积,拟合料数。由于不清楚古人究竟如何计算船“料”,至今研究仍有存疑。事实上,南船纪 记载的是嘉靖时期船只尺寸,与明初制定“某某料船”的名称并不相符合。通过结合明代的算书、政书等史籍记载,发现船“料”指的是船舶的装载货物容积,一料等于一斛,约 3 立方尺,折合装载粮米一石。南宋五斗斛出现之后,存在一料十斗或五斗的情况。船料数反映了船只载货净容积多少,与船只总容积不成正比,无法得到由船只尺寸计算船料的公式。关键词 明代船料容积斛法算书Abstract:Many scholars had discussed the ship s“liao”since the Song Dynasty,andtheir research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eaning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liao”Earlier scholarsbelieved that“liao”was a unit of weight,and one“liao”equals one“shi”In recent years,theacademic circle has generally agreed that“liao”is a unit of capacity Although some scholarshave argued that“liao”refers to the shipbuilding materials,they have not reached an agreementon the conversion relation between“liao”and“shi”elying on Nanchuan Ji,scholars oftenmultiply the volume of the ship by a coefficient,or use the hull sectional area to work out theship s“liao”Sinc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dopted by people in ancient times was not clear,questions have remained to this day In fact,Nanchuan Ji recorded the ship size of the Jiajing pe-riod,which didn t match with the ship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By analyzing historical records69DOI:10.16674/35-1066/u.2022.04.009of the Ming Dynasty,it is certain that“liao”refers to the capacity of the ship One“liao”equalsone“hu”,roughly 3 cubic“chi”or one“shi”of grai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when theunit of“wu douhu”came into being,one“liao”equaled ten or five“dou”The number of“li-ao”refers to the net capacity of the cargo,and is not proportional to the total volume of the shipThus it is impossible to calculate a ship s“liao”from its sizeKeywords:Ship s“Liao”in the Ming Dynasty;Capacity;Hu Method;Math Books一、学术史综述中国造船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船舶的大小,史籍中除了用载重量如“某某石”来表示外,还有以“料”表示,如南京 静海寺碑就记载了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有“二千料船”和“一千五百料船”1。其中“料”该如何理解,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讨论。经过前辈学者孜孜不倦地考证,目前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根据现有史籍记载来看,学界一般认为“料”作为船舶的装载单位是从宋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且含义存在着演变和多样性。“料”的本义指的是造船所需的物料,包括木材、钉、锔、油、麻等在内,其中又以木料最为重要。随着船只等制渐增,成造所需物料也递增,因此史籍中常用“料”的数量来表示船舶大小,如“一千料海船”。明代自宣德四年(1429)之后,在临清、淮安、扬州、苏州等运河沿线设立钞关,按照船料数征收钞币,“每百料纳钞一百贯”2,后改为折银征收,称为“船料银”。以上是船料广义上的含义,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表示船舶大小的“料”,也即狭义上的船料,争论焦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料”究竟是重量单位还是容积单位?和重量单位“石”3 是什么关系?日本学者薮内清最早注意到万历 大明会典中关于四百料粮船的记载,与其他史料中粮船四百石的装载标准相一致,引用清水泰次的说法,认为“料”应作“石”解。同时薮内清敏锐地察觉到 天工开物中记载同样的粮船,载重却有二千石,认为料“究应根据什么标准,还不清楚”4。包遵彭也赞成一料等于一石。5 徐玉虎统计了嘉靖 南船纪中记载不同船只总容积和料数,认为每料平均容积自 23.3 石至 42.7 石。6 徐氏也注意到了 天工开物中粮船载米近二千石的记载,认为粮船的尺度相当于一百五十料战船,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料和石的比例关系,然而徐玉虎没有看到万历 大明会典中记明确记载了相同尺寸的粮船是“四百料浅船”7。斯波义79明代船“料”研究回顾与拾遗1 2 3 4 5 6 7 明 佚名:南京静海寺郑和下西洋残碑,载周文林等编著:郑和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 106 页。正德 大明会典卷 34,明正德四年刊本,东京:汲古书院,1989 年影印本,第 370 页。根据“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石的本义是重量单位,等于 120 斤。明代一斤 600g,一石折合今天 144 斤。至于石和升、斗的换算则是在重量的基础上得到。日 薮内清:关于粮船,载章熊等译:天工开物研究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第194 页。包遵彭:郑和下西洋之宝船考,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5 年,第 33 页。徐玉虎:明代郑和航海图之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76 年,第 5859 页。万历 大明会典卷 200,万历十五年内府刊本,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 年,第 26892690 页。信认为船舶的装载能力是用斛(石)或料来表示的。斛与料实际是同单位,也与作为重量单位的“石”同单位使用。1 宋代一斛十斗,故从数值上来说,一料等于一石等于一斛。韩振华首先发现了元代 河防通议中“每料容六十斤”的记载,打破了以往学界一料就是一石的认知,并提出了新的观点:民间计量是一料载重一石,而官方计料,一料半石。2 学者们逐渐注意到,由于装载货物的密度不同,同一船只的载重量可能相差很大,而船舶的容积则相对固定,因而对“料”的认识发生了转变。陈希育明确提出:“料”首先是一种容积单位,确切地说,是代表船只龙骨长、面阔和舱深之乘积的单位。陈氏发掘了明清递修 淮关统志中“三乘四因算法,合成石数”的记载,认为算法是船只长、阔、深相乘,除以 4,得到船只装载重量,并根据料数相除,得到一料的容积可以载 2.5 石。3 王冠倬认为“宋代一料的净容积恰好装载一石米”4,支持了斯波义信的说法。山形欣哉在计算了 南船纪中船只体积后,为了和船料数吻合,假定 1 料=10 斛5。但这一做法遭到了苏明阳的批评,认为“无文献根据”。苏氏受到韩文的启发,进一步发掘了 河防通议的“每船一百料”的尺寸记载,计算出体积约为 1000立方尺,据此将同书中“每尺为十料”的记载修改为“每料为十(立方)尺”。关于料和石的关系,苏明阳指出韩文中“官料为民料之一半”的说法不能令人信服,并不可能用一料之材,造出两料之船。苏氏通过代入不同货物的密度加以计算,认为一料水相当 3.45 石,一料谷相当于 2.58石。6 李弘祺也认为料是容积单位,一料在理论上能装载一石的容量。但李文在统计了 河防通议中上水和下水载重的平均数后,认为实际上“每料载 37 斤”。7 针对以上学者的分歧,黄纯艳认为船舶形制不同,平均每料的排水量也不同,因此每料装载的物品重量难以计算。8 何国卫从“料”的本义出发,认为“料”不同于载重量和船舶容积,而是船舶建造用料的多少,反映了船舶自重。何氏根据 宋会要和元代 河防通议的记载,认为元代黄河运石船每料装载为半石,宋代运粮漕船每料装载为一石。9 徐晓望继承了何国卫的观点,认为“其实这里所说的料,是料的原始意思,是指材积。发展地看,又可指物料。”料和石的换算上,徐文也遵从文献的记载,认为元代的一料,容重六十斤;明初江南一带,通常以一石换算一料。10(二)船料数如何计算?船料作为衡量船舶大小的重要指标,学界认为必然和船舶的尺寸存在某种线性正比关系。如果搞清楚了这种比例关系,便可验证郑和下西洋中千料大船的长、阔记载是否合理。韩振华首先注意到了 河防通议中“每尺十料”的记载,并将这种原则推广开来,提出船料的计算公式11:89海交史研究2022 年第 4 期1 2 3 4 5 6 7 8 9 1011 日 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 年,第 5960、503 页。韩振华:论中国船的船料及其计算法则,载 海交史研究1988 年第 1 期,第 200203 页。陈希育:宋代大型商船及其“料”的计算法则,载 海交史研究1991 年第 1 期,第 5456 页。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第 164 页。日 山形欣哉:南船記 料,载 海事史研究第 53 期,1996 年,第 42 页。苏明阳:宋元明清时期船“料”的解释,载 海交史研究2002 年第 1 期,第 1118 页。李弘祺:南宋西湖上的游船有多大 论宋代度量船只大小的单位与方法,载辛薇主编: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续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 447 页。黄纯艳:造船业视域下的宋代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 3536 页。何国卫:析中国古船的料,载 国家航海2011 年第 1 期,第 50、60 页。徐晓望:破译“料”与郑和宝船的尺度,载 学术评论2018 年第 1 期,第 1315 页。韩振华:论中国船的船料及其计算法则,第 200 页。其中公式或系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下同。料数=底长(丈)底宽(丈)10(一丈十尺)10(一尺十料)陈希育将船的深度考虑在内,将船的长度取值为龙骨长,得到如下公式1:料数=龙骨长(丈)面宽(丈)舱深(丈)10(一丈十尺)10(一尺十料)苏明阳指出了以上计算中的几何学错误,即改换了单位。韩文中将长宽相乘后的平方尺和尺混淆,同样陈文中计算的船只体积,单位是立方丈,换算成立方尺需要乘以 1000,而不是乘 10。苏明阳根据“每料为十(立方)尺”的结论,提出新的计算方法2:船料=船底长(尺)船面宽(尺)舱深(尺)/10何国卫敏锐地观察到,经过丈、尺单位换算,陈希育和苏明阳二位的公式实际是相同的。何氏进一步指出,“一尺十料”仅是针对 河防通议中特定的三百料船而言,不是适用于各种船的普遍规律,故不能推而广之。何国卫统计了 南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