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和西柏坡精神_崔霞.pdf
下载文档

ID:2718185

大小:1.12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毛泽东 西柏坡 精神 崔霞
2022 第 11 期 党史博采15人物研究革命圣地西柏坡是党中央、毛泽东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辉煌历史。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中铸就的一种革命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年,毛泽东倡导和培育的西柏坡精神为党执政后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克服官僚主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当前,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对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一、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及基本内涵伟大的革命实践孕育伟大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辉煌业绩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源泉。(一)西柏坡精神的形成1.理论基础。1945 年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正式确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方针。”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为基础形成的战略进攻学说,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在“九月会议”报告中正式清晰阐述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策和策略思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方针和政策等,毛泽东这些思想不仅仅是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强大精神支柱,也为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2.组织保障。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1947 年,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270 万党员的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却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清醒,根据形势需要,毛泽东决定结合土地改革运动开展整党。从 1947 年底开始,特别是进入 1948 年,毛泽东花费很大精力调查研究土改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政策并抓政策的正确执行,为整党的顺利进行指明了道路。整党整军克服了过去因为长期在农村环境下被敌人分割、进行游击战争而产生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和地方主义、游击主义,解决了党的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加强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毛泽东和西柏坡精神崔霞 摘要 伟大的革命实践孕育伟大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中铸就的一种革命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西柏坡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思想利器和力量源泉。关键词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 作者简介 崔霞,西柏坡纪念馆副研究馆员,河北石家庄 050411。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1-0015-0816党史博采 2022 第 11 期人物研究领导,提高了党和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党组织迅速发展,组织制度更加健全,为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3.实践基础。西柏坡时期是党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成功且辉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部署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变、召开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等,为新中国的建立从政治、思想、政策、理论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变到城市、由革命战争转变到和平建设,进而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为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总之,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的光辉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优秀革命精神。它既是特殊年代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精神产物,又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历史传承,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克服和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政治优势。西柏坡精神促进了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奋勇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二)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习近平 2013 年 7 月重访西柏坡,在同当地群众座谈时强调:“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习近平在论述中既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时代需要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号召和明确要求,也指明了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即: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为深入学习研究西柏坡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1.谦虚谨慎:西柏坡精神的核心。谦虚是一种工作态度,谨慎是一种工作方法。谦虚谨慎既包含虚怀若谷的高尚情操,又蕴含严以律己的执政智慧,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谦受益,满招损。历史上因为骄傲自满走向失败的教训极为深刻。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次教训,也是因为党内同志在暂时胜利面前缺乏冷静而错误地分析形势,造成路线政策的错误,从而使党的事业受到损失。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45 年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1949 年 1 月,淮海、平津战役即将完全胜利,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基本地打倒了国民党,不等于全部地打倒了国民党我们决不要使胜利冲昏了自己的头脑”。3 月,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面对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党中央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必须使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防止被胜利冲昏头脑,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经受住即将到来的执政考验。毛泽东还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明确提出“力戒骄傲”的工作原则。会议结束后,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以赶考学子自谦的毛泽东把赴京建立新中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表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中共中央准备迁往北平前,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要教育战士,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正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身作则,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全党全军树立了光辉榜样。在这种精神感召和影响下,解放区军民怀着对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党上下同心同德,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胜利地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2.艰苦奋斗:西柏坡精神的底色。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西柏坡时党面临的革命形势、内外环境及自身实力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艰苦奋斗已经内化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行动自觉,既蕴含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2022 第 11 期 党史博采17人物研究统和作风,更展现了一种意志坚定、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是始终抱定信念,不畏艰险和困苦,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底色,也是西柏坡精神的底色。早在 1939 年毛泽东就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有着强大的外在压力和环境制约,而在西柏坡时面临全面胜利和执政考验,毛泽东要求全党全军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实质更多体现的是思想境界和行动上的高度政治自觉。“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从井冈山星火点燃,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撒革命火种;从延安挥师斗外寇,到西柏坡横扫蒋家王朝,奏响的都是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凯歌。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英勇奋斗,甚至牺牲了宝贵生命,谱写了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辽沈战役期间,为配合战役的顺利进行,杨成武兵团面临“准备饿四天肚子,吃三天草”的困难,硬是拖住了绥远傅作义集团。东北野战军几乎在无险可守的塔山,坚守了七天七夜,顽强地阻击了敌人的援军,保证了攻克锦州任务的顺利完成。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 60 万对国民党军 80 万,以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经过 66 天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取得了胜利。在西柏坡,正是凭借艰苦创业、敢于斗争、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鼓舞着全党全军向着胜利的目标英勇奋斗,使党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决定性胜利。艰苦奋斗是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3.实事求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成就伟大事业必须始终秉持的思想路线和原则方法。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原则。从建党开始,实事求是精神一直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过程,各个革命阶段由于特殊的革命实践基础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西柏坡时筹建新中国已正式提上日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具体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等,科学判断全国革命的发展和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新形势,从实际出发确定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思路。这一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重大抉择,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坚持和进一步阐发,充满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凝结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实事求是的深邃政治智慧。1949 年元旦前后,一场围绕将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还是半途而废、中国统一还是划江而治这个涉及中国前途命运、影响国际格局的重大政治博弈在激烈上演。面对国民党蒋介石“求和”声明,国际上也有人提出“划江而治”的主张,关键时刻,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正确分析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辨识力旗帜鲜明地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政治主张。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遍进行了以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教育,广大指战员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觉悟,为胜利完成战略追击任务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成就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4.一心为民:西柏坡精神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民的初心和使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决意在中国进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百年奋斗史表明,党始终牢记人民公仆是第一身份,人民利益是第一目标,为民服务是第一职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最大的公心造福人民。作为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之一的西柏坡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一心为民是其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一心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在西柏坡进行战略决战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研究宪法制定等革命实践,根本奋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