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正宗《年谱略》手稿录考_刘艳.pdf
下载文档

ID:2717890

大小:2.41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年谱略 正宗 年谱 手稿 刘艳
学科聚焦 82山东博物馆藏清刘正宗手稿年谱略(残),纸本墨书,六开,每开约 9.424.5 厘米,国家二级文物,此前未经发布。手稿为行书,用笔圆劲从容,寓拙于巧,胎息二王而尤见拙朴,气息温雅大度,诚为一代名手剧迹,真迹无疑。年谱略为刘正宗自撰初稿,中有添加改易多处。因系手稿,其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弥足珍贵。而依手稿来审视刘正宗坎坷的人生阅历,实在令人感慨不已。一、手稿录释兹据手稿(图 13),做录释如下,文中农历纪年所对应的公历年份,均在“()”中予以注明:年谱略。余生万历甲午(1594)八月初八日。先是四月初九日,先赠君以病卒,盖生未见父也;丁酉(1597)年四岁,先银台王父又卒;癸卯(1603)年十岁,先淑人又卒。是时长兄宪副思石年十五,仲兄象石文学年十一耳;至甲寅(1614),余乃游泮府庠;天启壬戌(1622)与恩选;丙寅(1626)子处仁生;丁卯(1627)中山东乡试;崇祯戊辰(1628)成进士,授真定府推官;甲戌(1634)行取考选,改翰林院编修;戊寅(1638)持节册封孟津王。至里,九月忞之儿生;己卯(1639)管理文官诰勑;庚辰(1640)分校会闱;壬午(1642)冬,东省兵难,室人黄淑人死焉,长子处仁殉,仲兄及两侄皆与难;癸未(1643)复持节册封衡府郡王。归里,治丧事;甲申(1644),京师国变。夏五月,同邑人守城。秋初避地东海,同长兄由陶落登舟,因于是冬至金陵。先七月中已起余为中允,至日加一级,仍理诰勑;乙酉(1645)二月,摘要:山东博物馆藏清刘正宗年谱略手稿真迹,此前未经发布,其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弥足珍贵。刘正宗是明清之际重要的政治人物,其诗文、书法都名重一时。刘正宗一生经历坎坷,入清后虽备受荣宠、位极人臣,然晚景凄凉,死后更是经历了巨大的荣辱变迁,最终名列明季贰臣传。本文录释年谱略文字,详述其生平,考察他与王铎、薛所蕴的人生交游,并论及他的书法艺术。手稿是刘正宗去世前一两年所撰,是典型的晚年手笔。结合其人生履历和身后的荣辱升沉,捧读手稿,更令人感慨唏嘘。关键词:刘正宗;手稿;中州三大家;文物研究刘正宗年谱略手稿录考文/刘艳 张颖昌SHANDONG&ART 83长兄补广东按察司副使。五月初,余知金陵不能守,携儿忞之复避地嘉善县李子乔家。七月中,北归里门,始入本朝。是冬,按臣题荐奉旨赴京。顺治丙戌(1646)正月,仍补编修。二月,复分校会闱。五月中,奉差典浙江乡试;丁亥(1647)冬,长兄自东粤还里来京师;己丑(1649)陞国史院侍讲学士;辛卯(1651)转侍读学士,加一级,颁陕西恩诏抵汉中府;壬辰(1652)晋秘书院学士,教习庶吉士;癸巳(1653)五月,陞吏部右侍郎。闰六月,陞弘文院大学士。十一月,加太子太保,仍以本官出管吏部尚书事;乙未(1655)三月,复回内院。四月初,晋少保;丙申(1656)三月,承申儿生;丁酉(1657)春,考一品满,与赠荫,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二月,给假归葬长兄于先茔;戊戌(1658)五月,复至京,旋改内院,为内阁补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兼官如故;己亥(1659)主考会试手稿述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此后残缺。据此可将年谱略的时间上限确定为此年。此年刘正宗六十六岁(虚岁),正值他仕途辉煌的顶点。一年后,刘正宗遭遇了仕途上的重大变故,再一年,他在失意落寞中离开了人世。刘正宗自作年谱颇有人生总结之意,时值他生命中的最晚岁月,人生坎坷,辉煌落寞俱尝,此间讯息更令人唏嘘!二、生逢鼎革 荣辱平生刘正宗,如金第三子,行四,字可宗,号宪石,山东安丘人。刘正宗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有 逋斋诗集御墨楼诗选等传世。明天启七年(1627),刘正宗中举,崇祯元年(1628)成进士,历真定府推官、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讲、左中允等职;十三年(1640)任庚辰科会试副主考;十六年(1643)持节册封衡府郡王;甲申(1644)国变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七月招刘正宗为左中允。冬日,刘正宗避难至南京,加一级管理文官诰敕;弘光元年(1645)五月初,弘光朝廷已是危在旦夕。刘正宗见事已不可为,遂携妻儿避于浙江嘉善。七月,北归安丘故里。冬日,刘正宗接受举荐,奉旨入北京,等待清廷任用。清顺治三年(1646)正月,刘正宗正式接受了清廷的任命,补翰林院编修。二月,任丙戌科会试副主考。五月,又赴浙江主考乡试;六年(1649),升任侍讲学士;八年(1651),转侍读学士,加一级;九年(1652),升秘书院学士、庶吉士;十年(1653)升吏部右侍郎,弘文院大学士,太子太保管吏部尚书事;十二年(1655)晋少保;十四年(1657)一品考绩期满,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五年(1658),以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之职,参谋朝廷机要事宜;十六年(1659),主持己亥科会考。1此时,刘正宗已达到他功名荣耀的顶点。对朝廷谠论,常为皇帝所采纳,其诗文也颇为顺治所赏识。刘正宗不仅是皇帝信任的宠臣,也是其文墨挚友。然顺治帝晚年痴迷于佛学,荒废朝政,刘正宗屡屡上疏劝谏,触怒了顺治。由此,他逐渐失去了皇帝的宠信,“十六年,上以正宗气量狭隘,终日务诗文,廷议辄以己意为是,降旨严饬,并谕曰朕委任大臣,期始终相成,以惬简拔初念。故不忍加罪,时加申戒。当痛改前非,称朕优容宽恕之意。”2刘正宗失去了皇上的恩宠,政敌们也借机翻出旧账,以打击同僚、部推越次、贩卖私盐等罪名对他进行弹劾。政坛的凶险已是山雨欲来,十七年(1660),刘正宗上疏乞罢,顺治帝不允。左都御史魏裔介再次弹劾:认为刘正宗在自陈的奏疏内不叙皇上的切责之意,无人臣之礼;并言刘正宗荐举李昌祚、董国祥、梁羽明等人负有失职欺君之罪;而张缙彦在为刘正宗诗集作的序文中称其有“将明之才”,诡谲不可解,有思明之心;正宗弟刘正学为郑成功总兵,刘正宗嘱巡抚耿焞将其越级提拔为中军,实属蠹国乱政,劣迹斑斑难以尽举,须乾断以杜祸萌。御史季振宜也上疏弹劾,言刘正宗以权谋私、荐人失度、贪贿营利。三月,顺治帝当众宣读了弹劾刘正宗的奏疏,学科聚焦 84想让他承认错误,即可从轻发落。然刘正宗拒不承认,并上言辩解,大意是“李昌祚为叛党,魏裔介身为法司,为何不早行纠参?凡所荐举之人,都是在升任之后失职获罪,怎么能反过来追究推荐之人?至于说张缙彦谈臣诗有将明之才,则纯属子虚乌有。臣诗稿见存,请皇上明鉴,张缙彦亦绝无此等语!”但是顺治帝不但听不进解释,还被彻底激怒,遂夺去了刘正宗的官职,下王大臣会审。顺治先是切责了魏裔介、季振宜不早行纠参,予以夺官代质。然后对刘正宗的被劾罪状进行核实,共定罪十一条,按律当施绞刑。顺治帝随后宣布了处罚决定:“正宗性质暴戾,气量褊浅,持论偏私,处事执谬。惟事沽名好胜,罔顾大体,罪戾滋甚。从宽免死,籍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3刘正宗死罪虽免,但心理上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亲朋故旧也多受株连。十八年(1661)十二月,刘正宗于北京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刘正宗去世后,寄厝于西直门外,不得归葬祖茔,这是莫大的身后凄凉与人生无奈!刘正宗死后四十五年,即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帝才准其归葬。九月,刘氏后人将其灵柩运回了安丘故里,安葬于城东北的刘氏祖茔。时间又过去了三十年,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帝去世,弘历继皇帝位,次年改元乾隆元年(1636)。乾隆初政,对百姓施行仁政,对大臣亦宽容开明,对清初的冤假错案予以平反昭雪。刘正宗死后沉冤近八十年,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清廷认为,刘正宗虽为前明官员,但仕清后为官清正耿介,政绩亦属卓著。晚年遭罢官削级,实为朝廷派系争斗所致。刘正宗素无反清罪行,且是顺治帝亲政十七年来的宠臣和诗文挚友,不应担此罪名。朝廷遂于乾隆二年(1637)正月降旨,将刘正宗配享顺治帝祀庙,并图 1 刘正宗年谱略手稿(一)图 2 刘正宗年谱略手稿(二)SHANDONG&ART 85恢复原官,诰授光禄大夫、少傅及大学士等职。由是,刘正宗的长辈皆受赠,晚辈也皆得荫封。刘正宗终于得到了公正的待遇,也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时间又过去了四十年,刘正宗的历史荣辱再一次被反转。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政权入主中原已经一百余年,统治愈趋稳固。乾隆帝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地位,瓦解民族意识,统一思想,一方面着力表彰前明因抗清遇难的官员,一方面又诏令国史馆编纂明季贰臣传,收录前明降清的官员。鼎革之际,前明诸臣降清虽各有不得已,但“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令立贰臣传一门为万世臣子植纲常。”4四十三年(1778)二月,乾隆帝又颁发谕旨,将应列入贰臣传的诸人详加考核,分为甲、乙两编。对清朝赤胆忠心、积有功勋者入甲编,毫无建树者列入乙编。刘正宗入乙编,属对明、清两朝皆不忠者。刘正宗入选 贰臣传 乙编,已是他自撰 年谱略后一百二十年了。他生前秉笔自撰年谱略,当然是为了总结自己一生的履历与辉煌,为身后名来考虑。但是秉笔之际,他哪里会知道身后的凄凉无奈与荣辱升沉,又哪里会预料到自己最终会被列入贰臣传,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年谱略 与 贰臣传,时隔一百二十年,两相对应。当我们捧读 年谱略残稿,又会生出怎样的唏嘘慨叹?!三、同命相怜“三大家”翻看刘正宗的履历,总也无法离开齐名并行的“中州三大家”。刘正宗以诗文、书法知遇于顺治皇帝,深深影响着他入清后的人生仕途,而这当然也离不开“中州三大家”带给他的因果机缘。彭志古在桴庵诗跋语中云:“长安以诗名者王先生觉斯、刘先生宪石暨吾行屋薛夫子,所谓 三大家者也。”5三人以诗齐名,互相唱和,深受中州传统诗学的影响,流风所及影响一时,此即清初的“中州三大家”。王铎,字觉斯,又作觉四、觉之,号崧樵、痴庵道人等,河南孟津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3)。王铎是天启二年(1622)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崇祯间历任右谕德、南京翰林院掌院、詹事府詹事、礼部右、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十三年(1640)迁南京礼部尚书,以丁艰未赴;弘光间任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位至次辅;顺治二年(1645)五月,王铎列名文武在南京迎降,次年(1646)接受了清廷任职,以礼部左侍郎管弘文院事,因懒于政事,七年不迁;八年(1651)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去世。一百三十年后,王铎与长子王无党都名列明季贰臣传。王铎是明清之际诗文、书画大家,有 拟山园初集拟山园选集等传世。图 3 刘正宗年谱略手稿(三)学科聚焦 86薛所蕴字子展,一字行屋,河南孟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授襄陵知县,六年(1633)擢翰林检讨;甲申(1644)国变,薛所蕴降附李自成,两月后,清军入北京,再降附清廷;顺治二年(1645)补国子司业;明年(1646)陞祭酒,进弘文院学士,迁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十二年(1655)春屡请致仕,不允;十四年(1657)冬,乃得谕旨以原官归里6;康熙六年(1667)三月病逝于乡里。后亦列名 明季贰臣传乙编。有桴庵集淡友轩集等传世。王铎一女嫁薛所蕴次子葳生。三人中,王铎与薛所蕴是河南老乡、亲家,刘正宗与薛所蕴是戊辰科进士同年,刘正宗与王铎的相识则源自薛所蕴的介绍。刘正宗比薛所蕴大六岁,二人相识于崇祯元年,入清后亦同朝为官,三十年间二人过从甚密,引为知己。刘正宗在为薛所蕴 淡友轩文集 所作的序中言:“余与行屋读书中秘,每馆阁课艺,辄相对吮毫即心知其有志于不朽之业。后同官长安二十余年,又常读所为赠答、庆吊、铭志传记等篇,盖服古益深,闳中肆外,登作者之坛而无愧矣。”7顺治十四年(1657),薛所蕴在刘宪石晋大学士序中亦言:“余幸与先生同谱同官,出入承明金马之署,行则联辔,坐则促膝,敲诗论文,称金石交者逾二十年。”8从序文中尽可见出二人的深厚交谊。刘正宗在其逋斋诗中收录有近四十首与薛所蕴相关的诗歌,广涉宴饮、赠答、登高等诸多内容。而薛所蕴桴庵诗中也收录了与刘正宗唱和的诗歌近三十首。当然这只是二人诗文往还的一部分。刘正宗比王铎小两岁,对王铎尊重有加。他在逋斋诗关于王铎的诗中,一直尊称其为先生。崇祯十一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