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冷战
之前
俄国
对于
朝鲜半岛
分裂
格局
推动
苗威
冷战之前俄国对于朝鲜半岛分裂格局的推动苗 威 宋欣屿(山东大学 东北亚学院,山东 威海)摘 要:冷战爆发前的半个世纪,俄国先后同日本、美国谋划分割朝鲜半岛,不同阶段的目的不尽相同。日俄战争前后,俄国企图独占朝鲜半岛;二战时期则意在维持半岛的均势格局,这对朝鲜半岛的分裂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俄国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干预与东亚剧变在时间上耦合,所以不仅直接干扰了朝鲜半岛的政治一体化,也助推了东亚权力格局的横向调整。随着西方势力在东亚的渗透,朝鲜半岛问题溢出区域范围,演变为国际问题,半岛分裂成为势之必然。关键词:分裂格局;朝鲜半岛;俄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从朝鲜半岛的视角来看,俄国无疑处于区域之外。然而近代以来,由于俄国认同亚洲是留给俄国商业和工业活动的唯一地盘,并逐渐形成了向亚洲扩张的远东政策,导致其高度关注朝鲜半岛等远东事务,强势成为“局中”势力,一再介入半岛的事务之中,并最终在冷战期间促成了朝鲜半岛的政治分野。对此,学界已有论及,但多聚焦于冷战背景下苏联之于朝鲜半岛分裂的责任,缺乏以非冷战史或整体史视角对俄国在冷战爆发前对于半岛事务的介入及相关影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不同时期俄国行为的连续性,也时常被人为划定的时代分期所切断,导致既无法还原朝鲜半岛分裂格局文中将包含沙俄、苏联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指代称谓统称为“俄国”。原因在于这一称谓多被运用于研究时段较长、且跨越人为历史分期的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同时,将苏联史纳入俄国史的认知框架中,意在以连贯、整体的视角,将研究视域进行限定。参见梁立俊:为什么 世纪仍然是“俄国史”从 世纪俄国史之名说起,理论视野 年第 期;冯玉军:俄国之于中国的意义与俄苏问题研究方法,国际论坛 年第 期;张广翔、周嘉滢:百年以来的中国俄国史研究,史学月刊 年第 期。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组:沙皇俄国侵略扩张史下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g ,;,g ,:g g ,:,;:,;:韓國戰爭近因列强韓半島分割過程,;沈志华:三八线的由来及其政治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完整轨迹,也不能充分挖掘俄国持续干预半岛事务的深层动因。也有研究基于远东政策的框架与日俄争夺的视角,将俄国的政治影响限定于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一带,无法充分反映俄国行为与东亚变局之间的耦合关系。而探索自 世纪 年代至 世纪 年代,即冷战爆发前的半个世纪俄国围绕朝鲜半岛的相关活动,是深入理解朝鲜半岛问题与东亚变局的关键。一、俄国对于朝鲜半岛的争夺与“三九线”的提出 世纪末 世纪初,随着清朝同朝鲜宗藩关系的剥离及传统东亚秩序的解体,日俄两国开启了围绕朝鲜半岛的谈判与争夺。甲午战争结束之初,俄国在朝鲜半岛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居于日本之上。为遏制俄国的扩张势头,日本主动谋求与俄国交涉。俄国对于朝鲜半岛的独占企图得以凸显。年,在日俄两国的首轮会谈中,日本率先提出希望与俄国通过建立军事缓冲区的方式,在朝鲜半岛划分势力范围,但并未明确具体分割界限。对此,俄国要求日本删除“南北”等含有分割朝鲜之意的措辞和表达,调整为“维持朝鲜的独立”,并表示无意“与日本共同或单独将朝鲜变成保护国,招致与英国或其他势力发生无法预测的纷争”。但在随后的会谈中,俄国又重新将其列入谈判内容,并以秘密条款的形式写入关于朝鲜问题的莫斯科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作为法律文件,议定书既是日俄两国围绕朝鲜半岛初步博弈的结果,也是“列强就分割朝鲜半岛达成协议的第一份文件”。文件的公开规定中提出:以“京城”(今韩国首尔)为界,划分日俄在朝鲜半岛的电讯线路架设和管辖范围。“京城”位于北纬 度线附近,说明彼时日俄已经形成以“三八线”为界分区管制朝鲜半岛的规划。此外,无论在议定书的公开规定还是秘密条款中,虽然没有明确表达朝鲜是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国家,但也没有明确划定日俄在朝鲜半岛军事缓冲区的分割界线,只是假借“共同保护”之名,赋予日俄在朝鲜进行通信管制、财政干涉、驻兵自由等权力。基于彼时日俄在朝的力量对比,俄国虽然政治优势明显,但经济渗透长期不如日本,而且朝鲜动荡的政局并不利于其政治优势的维系。同时,俄国难以应对来自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在半岛有所冀求或忌惮俄国强大的列强的打压与围堵。因此,纵使出于航行自由、海军战略考量以及对朝鲜半岛南部釜山、马山浦等天然良港的觊觎之心欲独占朝鲜I0,俄国也不得不谨慎行事。而这份文件不仅有助于俄国弥补自身在朝鲜半岛的经济劣势,也有望为其在维护“朝鲜的独立与完整”的旗号下独占朝鲜半岛留出可操作空间。整体来看,议定书是日俄在均势对抗下,为防止矛盾激化而暂时选择战略妥协的阶段性博弈产物,看似有助于维系半岛的和平与完整,但内含的不稳定因素显而易见。这些不稳定因素虽未直接造成朝鲜半岛的分裂,却在无形中强化了分割半岛的政治想象。年,俄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占领中国东北,同时,日俄围绕朝鲜半岛的较量进入白热化阶段。俄国驻日公使伊兹沃尔斯基向日本政府传达了“朝鲜中立化”的想法,即由列强共同介入朝鲜事务,以此维持朝鲜不被日本等一方独占的中立状态。Il该提议直接损害了日、英等国在朝鲜半岛的切冷战之前俄国对于朝鲜半岛分裂格局的推动I0Il苏鲍里斯罗曼诺夫著、陶文钊等译:俄国在满洲(),商务印书馆 年版;,;,:,;,;丛佩远:评日俄战争前俄国的远东政策(上),世界历史 年第 期、评日俄战争前俄国的远东政策(下),世界历史 年第 期;崔丕:略论 年沙皇俄国的侵朝政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日本外交文書第 卷(年),日本外務省 年版,第、頁。:,拉姆斯多尔弗:关于(沃加克)论 年 月 日条约在满洲问题发展中的意义的奏疏,参见苏鲍里斯罗曼诺夫著、陶文钊等译:俄国在满洲(),第 页。日本外交文書第 卷(年),日本外務省 年版,第 頁。实利益,致使英俄矛盾与日俄矛盾同步激化,间接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建立。加上日本军事实力的提升,日俄争夺局面发生翻转。俄国在东亚竞赛中陷入被动地位,在朝鲜半岛的势力空间相应受到挤压,因而被迫调整远东政策,开始主动谋求与日本分割朝鲜。该阶段日俄围绕朝鲜半岛的争夺与中国东北权益的分配紧密相关。在别佐布拉佐夫等强硬派执政官的影响下,调整后的远东政策“新方针”旨在将中国东北变成俄国独占范围,在此基础上假借维护俄国在中国东北军事利益的名义染指朝鲜,并极力争取“将北朝鲜置于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内;攫取直至汉城和元山的朝鲜铁路修筑权,即将我们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朝鲜中部”。这里汉城和元山所在的“朝鲜中部”位于北纬 度线一带,这是彼时俄国预期在朝鲜半岛奋力争取的上限范围。这一动向引起了日本的高度重视。年 月,日本在向俄国递交的和谈提案中提出“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工商业发展机会均等”,并希望“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势地位,日本承认俄国在满洲铁路经营方面的特殊权益”。此时日本不仅想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限定在铁路上,留出自身在该地区的经济渗透缺口,同时还要将朝鲜半岛完全隔绝在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外。该提议严重触及了俄国远东利益,但俄国并未就此放弃同日本的交涉。财政大臣维特、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甚至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曾有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对日争端,即放弃侵占朝鲜,日俄双方在利益划分总体公平的基础上实现“满鲜”的完全互换。但新晋的沙皇近臣别佐布拉佐夫和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则主张俄国在对朝事务上应积极介入。于是同年 月,在阿列克塞耶夫的主导下,俄国在回复内容的第六条中提出“互相约定把位于北纬 度线以北的朝鲜领土当作中立地区,缔约双方不得开入军队”,即希望通过在朝鲜半岛建立“中立地带”的方式,将日本的势力范围限定在半岛南部,但顾忌日本及其他列强的围堵打压,所以即使在强硬派官员的争取下,俄国也不得不放弃“三八线”方案,退而提出“三九线”范围,这也是俄国能够接受的底线范围。即使后来日本坚持要求将日俄之间的中立地带北移至“满鲜”边境,俄国也并未修改。最终,日俄因难以达成共识而爆发战争,并在战后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俄国几乎将包含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在内的既得东亚权益尽数让与日本。这一时期俄国对于朝鲜半岛的争夺,经历了自强势拓展到被动争取的过程,其在朝鲜半岛的预期势力范围大体在北纬 度线与北纬 度线之间推拉。其间,俄国试图把中国东北问题和朝鲜问题分开处理,以兼得“满鲜”,这也招致在该区域同有所求的列强的共同忌惮与合力打击。此外,无论日俄在这一时期达成了何种划分协议,都属于缓和彼此之间冲突和矛盾的临时解决方案,只是缓兵之计,而非终极目标,这是日俄围绕半岛分割一事无法从提案落到现实的主要原因。但在双方博弈的过程中,却强化了以纬度线分割朝鲜半岛的意识和认知。尤其在谈判末期,俄国对于朝鲜半岛的奋力争夺以及对“三九线”中立方案的提出,既是其国内强硬主战派与保守主和派之间较量的结果I0,也是俄 安徽史学 年第 期I0日本外交文書第 卷(年),日本外務省 年版,第,、頁。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日俄战争,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页。日本外交文書第 卷(年),第、頁;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日俄战争,第 页。俄维特著、美亚尔莫林斯基编、傅正译:维特伯爵回忆录,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页;苏鲍里斯罗曼诺夫著、陶文钊等译:俄国在满洲(),第 页;答复日本提案的俄国协议草案,参见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日俄战争,第 页。日本外交文書第 卷(年),第 頁;俄维特著、美亚尔莫林斯基编、傅正译:维特伯爵回忆录,第 页。日本外交文書第 卷(年),第 頁;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日俄战争,第 页。日本外交文書第 巻第 巻別冊“日露戦争”,日本外務省 年版。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日俄战争,第 页。国与日本等国推拉博弈的产物。在这种内、外双线角力下,原本仅具备地理意义的纬度线,在二战之前就被赋予了作为政治分野的身份外延。二、苏联在朝鲜半岛的势力退让与“三八线”划定二战时期美苏围绕朝鲜半岛的博弈,与 世纪末的日俄争夺相似。不过,在区域诉求与安全利益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苏联无意独占朝鲜半岛,而是期望通过势力退让与利益置换的方式,实现其与美国在朝鲜半岛、日本等东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在此背景下,作为军事与势力分野的“三八线”划定。至 年,英、美、苏、中等国围绕朝鲜半岛的战后托管问题多次进行商议。斯大林基本认同各国的建议,但在争取缩短对于朝鲜半岛托管期限的同时,强调苏联必须居于主导地位。苏联的现实考量在于,东西方势力分布均衡的多国短期托管方案,既不会破坏苏联在远东的安全与稳定,又不妨碍其基于地缘便利对朝鲜半岛施加影响。虽然该方案容易引来西方托管国的诸多牵制,但也有助于阻断美国独占朝鲜半岛的可能,扼杀来自朝鲜方面的安全威胁,使苏联冲破西方国家布局在东亚的遏制和围堵,为自身势力进入朝鲜半岛进行前期铺垫。但苏联无意于独占半岛,所以在苏军火速登陆朝鲜半岛又恰逢日本突然投降的有利时机时,苏联期望通过对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让出,与美国置换其对日本部分岛屿的占领。年 月波茨坦会议期间,苏联曾谋求与美国共同参与到在日本本土作战,但被美国拒绝。不久,日本投降,为防止已经登陆朝鲜的苏军单独控制半岛,杜鲁门于 月 日紧急致电斯大林,建议以北纬 度线作为美苏军队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日,斯大林复电表示“基本不反对”。苏联在率先登陆朝鲜半岛的情况下,仍然迅速给出了肯定回应,以此希望减少同美国交涉的阻力。随即苏联方面便提出两点修改意见,分别是将千岛群岛与北海道岛北部地区纳入苏联受降范围。但美国拒绝将日本北海道岛划入苏联受降区。随后,在未正式做出进一步回应前,斯大林先是以北海道位于北纬 度线以北为借口,命令苏联陆、海军队进入日本北海道,同时苏联驻日本代表库兹马杰列维扬科与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展开交涉,表示无论美国同意与否,苏军都会进驻北海道。麦克阿瑟当即表示,若无其本人许可,无论何人登上北海道,都会立即逮捕。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