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扩大进口背景下中国进口对世...的影响——制造业就业的视角_张文铖.pdf
下载文档

ID:2717431

大小:1.61M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扩大 进口 背景 中国 影响 制造业 就业 视角 张文铖
2023 年 3 月技术经济第 42 卷第 3 期张文铖等:扩大进口背景下中国进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制造业就业的视角张文铖1,李光武2,陈明明3(1.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33;2.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3.青岛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以往对中国贸易的研究多是从供给端出发,然而从需求端来看,中国进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又有几何?本文在扩大进口战略背景下从全球制造业就业的视角对中国进口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对中国出口,相关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实现正增长,但是两者关系会在不同贸易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时间样本之间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等方面展开了机制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通过“世界市场”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球失业率,但同时也需警惕“进口竞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关键词:扩大进口;世界市场;制造业就业;就业创造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980X(2023)3015413一、引言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参与全球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其相关的研究也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国家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跨国跨产业流动会对当地要素市场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比较优势不同的国家进行贸易所产生的冲击也不尽相同。同时,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确立,中国经济的腾飞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囊括了经济增长的方方面面,“中国冲击”已经成为国际政界、学界研判宏观经济所必须要权衡的重要因素。当前学术界对中国问题研究的重点大多是基于中国“世界工厂”的定位,从供给视角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然而,从“中国市场”的需求角度来看,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几何?依托国内消费力量形成的进口需求是否促进了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就业?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是否构成了全球经济健康成长的稳定剂和压舱石?要对“中国冲击”进行全面评估,就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供给视角,还要从需求视角探求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于 2018年 7月提出要全面构建新型开放体制,高质量发展出口和进口贸易,在更高的水平上促进进口贸易的发展,以此推动国内供应链质量的提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消费需求,实现外贸平衡。全面扩大进口并不能仅考虑量上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宏观方面有中国进口来源的布局,微观方面有进口产品质量和结构,还有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的关税政策和贸易壁垒的逐步取消等等。在现代国际贸易体系下,扩大进口不仅是获得高质量、多样化产品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布局的重要路径(许明和卿陶,2022)。李春顶等(2021)研究发现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度一体化、资本跨国流动提速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是由于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因素,在各方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随之引发了一些问题,如产业链的国际转移和重构、劳动力市场失衡等。冯宗宪和李诚(2022)指出中国正从规模扩张驱动的“被动型”进口增长模式转向需求结构、竞争力、供需交互等多因素决定的“主动型”模式,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内在和外在的问题。随着发达国家失业率的攀升,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一系列关税收稿日期:2023-01-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技术创新的市场选择机制研究”(19CJL036)作者简介:张文铖,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研究方向: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不良资产处置;李光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企关系,企业金融化,经济增长;陈明明,经济学博士,青岛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经济学。15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本文中涉及香港的“国家”均应为“国家(地区)”,“国”均应为“国(地区)”,“国别”均应为“国别(地区)”,“countries”均应为“countries(regions)”。张文铖等:扩大进口背景下中国进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措施和非关税壁垒被拿来当成阻止国内失业率上升的工具,学术界也已开始关注贸易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影响技术与贸易就业的两大主要因素中,是什么因素对就业产生更大的影响,贸易如何影响就业水平和结构,贸易对工资的影响又是如何等。在双边贸易交往中,中国-美国、中国-墨西哥、中国-丹麦和中国-西班牙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多数研究都表明由于从中国大量进口,导致了这些国家失业率的持续攀升,其中一部分学者甚至将这些国家社会环境的恶化也归因于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Autor et al,2013、2017;Acemoglu et al,2016;Utar,2014;Donoso et al,2015;Mendez,2015)。Mcmanus等(2016)指出近十几年以来,美国国内制造业工人的伤病率逐年提升,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在此时间段内,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急剧扩张所导致,Pierce 等(2016)进一步分析得出,美国本土地州进口中国商品越多,该地区统计的死亡率就越高。最近的研究如 Asquith 和 Goswami(2019)在 Autor等(2013)和 Pierce和 Schott(2016)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了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并在行业层面和美国本土就业净变化方面对中国贸易冲击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是通过使得美国本土企业退市来影响就业的,而且在通勤区层面,就业机会会从与中国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向其他行业进行转移。中国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涉及各个方面,既包括对宏观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比如短期物价水平、失业率和 GDP,也包括长期的自然失业率、潜在经济增长率,也还有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诸如消费者福利方面的指标,然而目前的文献多是集中于单个方面进行分析,却忽视了产业相关、经济周期等因素的作用(Amiti etal,2017)。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中国用高速稳定的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 2020”课题组等,2013),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皆大有所获。与主流的 Autor等(2013,2017)和 Acemoglu等(2016)的研究结论不同,Dimaranan 等(2007)的研究表明,中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通过以“世界工厂”为代价每年向世界加工输送大量高质量产品,不仅美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都受到了来自中国进口的正向效应。Feenstra 等(2019)指出,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有两种影响:一方面,面临进口竞争的公司可能会缩小规模甚至退出,从而导致工人失业;另一方面,进入国外市场的公司应该进入或扩张,从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Caliendo等(2019)的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中国的进口使得美国福利增长约 0.2%,不仅如此,得益于中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从中国的进口冲击中获利。然而,要全面评估中国贸易的影响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供给冲击,还必须要认识到来自中国市场的需求冲击。中国对外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与此同时,近些年来的进口贸易总量也稳居世界第二。中国进口对世界经济的正向影响符合基本的经济学逻辑,一国通过对中国出口,本土企业可以首先享受到扩张的好处,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工人工资。然后该效应可以通过产业链依次传导到上下游的行业企业,带动整个经济。刘京军等(2020)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对中国进口的世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依托庞大消费市场形成的进口需求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贸易对象国企业的投资规模,除此以外还能降低相关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面对的不确定性。Qian 等(2020)通过发展中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进口能够显著促进样本国家的就业,并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往对中国冲击尤其是中国进口影响的研究往往多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对整体市场进行的分析。因此无论是在微观基础方面还是深入的机制分析方面都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以期得出对中国进口更加中性、客观的评价。二、中国进口的特征事实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在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进口结构也在逐步改善,进口商品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从微观的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中等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到中观的服务业、消费品行业、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和机床)。作为拥有全球最全制造业产业链和最大市场规模的经济体,中国为全球经贸合作注入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良好预期。通过与中国合作开展贸易,世界各国的短期收益体现为外贸企业扩张、外汇创收和 GDP增长,对中长期的宏观经济而言,外贸企业的扩张会进一步带动本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企业的用工需求增长,从而就业市场将随之持续扩大,失业率下降,进而提升消费者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本文将依次从国别结构和产品结构两个方面多个角度剖析中国进口的特征事实。根据世界银行对收入水平的分类标准,本文将中国贸易对象国分为高收入国家 包括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155技术经济第 42 卷第 3 期and development)和非 OECD 中的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并将进口额在这个层次上加总,最终得到图 1。可以明显看出,2001年以前进口额普遍增长缓慢,入世以后开始明显上升。具体来看,中国从高收入国家进口金额最高,中等收入经济体次之,从不发达国家进口数额最小,并且从高收入国家的进口额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差距是随着时间增长的,也就是说,从高收入国家的进口越来越构成中国总进口的主要部分。对于中低收入经济体来说,中国 的 进 口 额 在 2001 年 以 后 迅 速 扩 张,2018年增长为 544.5亿美元,比 2002年的29.4 亿美元增长了 515.1 亿美元,年均增长额约 30亿美元。从贸易对象国的角度来看,对中国出口占本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走势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表 1显示,2000年以前,对中国出口占各经济体总出口的比重总体不超过 3%,并且该占比排名最高的一直是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占比最低,最不发达国家次之。从 2000年开始,中低收入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一路上扬,2000年中低收入国家的占比为 6.28%,到 2014年增长到历史最高的 30.85%,增幅超过 24个百分点,这说明中低收入国家越来越依赖于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高收入国家对中国出口占其总出口的份额也有较为明显的增幅,从 1992年的 1.62%上升至 2018年的 11.18%,增长约 7倍。表 1各经济体对中国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高收入国家1.622.462.172.212.202.242.152.162.46中低收入经济体0.720.350.461.200.610.870.520.396.28最不发达国家1.121.291.281.361.891.721.541.551.94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高收入国家2.753.203.854.264.524.805.025.126.33中低收入经济体6.374.128.4512.3116.4017.0424.4420.1925.84最不发达国家2.152.493.033.093.343.304.123.674.98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高收入国家7.397.517.667.908.098.208.3111.2511.19中低收入经济体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