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基于罗尔斯的视角_姚文佳.pdf
下载文档

ID:2717069

大小:230.70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教育 资源 分配 正义 基于 罗尔斯 视角 姚文佳
2023 年第 2 期现代大学教育理论探索基金项目:2016 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机会平等视域下的复合型分配正义研究”,项目编号:16YBQ007。收稿日期:2022 09 21作者简介:姚文佳(1984),女,湖南长沙人,哲学博士,长沙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南省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从事伦理学研究;长沙,410100。李建华(1959),男,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伦理学研究;武汉,430072。Email:。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 基于罗尔斯的视角姚文佳李建华摘要:教育资源分配不仅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更与人们的发展密切关联,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究其本质,是一种前置分配,目的在于实现始端公平。始端公平相较于终端公平更具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有着更好的道德氛围。帮助人们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弥补生活环境的差异、补偿自然天赋的缺陷是教育资源分配正义的应有之义。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首先需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通过教育资源的分配保障受教育者选择的自由,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体现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并借助教育过程涵养人们的正义品质。关键词:教育资源;分配正义;教育公平;始端公平;终端公平;特殊群体;正义品质中图分类号:G40;G40 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1610(2023)02 0013 06教育作为重要的公共资源,既与社会成员的发展密切关联,又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正如有学者所言,教育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涉及社会就业水平、人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和情感的关系、行为的风险以及财产与人身的安全。1 那么,教育资源如何分配才是正义的?需要通过教育资源分配实现何种正义目标?这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作为始端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正义正义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重要价值。无论是柏拉图对城邦正义的阐释,亚里士多德对分配正义、矫正正义的区分,还是儒家对政治正义的诠释,正义的价值如灯塔指引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塑造道德人格、培养知识技能的文化活动,在正义价值的追求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独特角色。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既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正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我们就必须把握其正义本质。分配正义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原初意义是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正当分享社会资源,平等是分配正义的关键。“既然不公正的人与不公正的事都是不平等的,在不平等与平等之间就显然存在一个适度,这就是平等。”2 134“公正必须是适度的、平等的。”2 134罗尔斯(John B.awls)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将平等置于分配正义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他的正义理论兼顾了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罗尔斯认为,社会资源的分配不仅要诉诸公平的程序,还需要达成公平的结果。他的理论契合教育资源分配的正义诉求。教育资源的分配一方面必须保证所有受教育者都不被制度、规则所歧视,能够通过公平的程序把握人生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则需要关照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使他们的成长不过多地受环境的限制与阻碍。教育资源的正义分配究其本质,是一种前置分配,目的在于实现始端公平。正如金里卡(WillKymlicka)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解释,罗尔斯理论与福利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是对不公平结果的矫正,而前者则追求为人们提供公平的起点。教31姚文佳李建华: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育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满足受教育者对知识和技术的偏好。站在社会意义的维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而言,应偏向于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人生起点。这也是教育资源分配为何基于罗尔斯理论立场的根本原因。始端公平相较于终端公平,在正义学理上有显著的优势。(一)始端公平比终端公平更具时效性,在教育领域尤其如此假设某人因为教育资源的限制而未能充分挖掘天赋、缺乏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那么我们对其进行正义补偿就会非常困难。教育作为连续的过程,与人的发展阶段紧密相联。一旦错过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个人发展就会遇到巨大阻碍,这种阻碍难以通过教育资源的再分配而消解。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试图使人们在分享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获得初始的平等能力,为自我成长铺平道路。人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的机会稍纵即逝。对于那些由于在早期缺乏教育资源而失去机会的人来说,无论后来进行何种程度的教育资源补偿,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由于缺乏教育资源而只能享受低质量教育乃至辍学的儿童在步入社会以后,无论社会为其提供怎样的教育资源补偿,都难以改变他的人生道路。只有在开始自我成长时投入充足的教育资源,才能让他们平等地向往未来生活,依据自己的志向和努力去实现人生目标。(二)始端公平比终端公平更具可操作性教育资源的分配对人的发展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如果教育资源分配试图达到后果补偿效应,就必须严格区分某人的成功哪些是由教育资源分配所决定的,哪些又源自个人的自我选择。显然,我们几乎不可能准确划分教育资源和其他生活要素对个人的影响边界。事实上,不同要素共同决定了人们的人生道路,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缺乏教育资源的社会成员不仅在获取知识、技术方面受到限制,而且可能由于知识的匮乏难以深刻领悟生命的意义和拥有开阔的人生视野,也难以构建完备的道德认知,更难以敏锐洞见社会的发展变迁。金里卡举例论证,人们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由于做出不同选择所带来的差别性结果才是正当的。比如 A 与 B 都被分配了同样面积和质地的土地,A 将之用来种植而收获经济效益,B 则将之开发为网球场而满足自己打网球的兴趣爱好。A 和 B 是基于自由选择产生了结果的差别,他们就必须为这种差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基于自由选择的结果也被视为正当的。金里卡特别强调,这种公平性只有在他们拥有平等前置能力的前提下方可证成。金里卡认为3 202:种植者与网球手就必须处于相同的境况 譬如,他们在技术和教育方面不能有不平等,因为这些不平等会导致个人能力的不平等,而个人能力的不平等又会影响个人努力的成效。作为始端公平的正义无需判断和分辨哪些要素对人们产生了确定性的影响。当人们都获得自我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时,就不再有理由抱怨生活的环境。作为始端公平的正义可以比较容易地识别何种教育资源是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从而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教育保障。(三)始端公平较终端公平有更好的道德氛围终端公平实质上是一种纠错机制,它要求已经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人证明自己的失意以获得社会补偿。当人们要谋求某种终端公平的社会福利时,往往要以不令人满意的境遇为依据进行申请,比如申请贫困补贴就需要向相关部门展示和证明贫困的事实。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伤害福利申请者的自尊心,也会为其贴上特定群体的标签。始端公平力图使人们能够站在平等的起点,凭借各自的天赋和努力去争取最优的结果,或者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教育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是人们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公共物品的性质决定教育资源应该为人们平等分享,而不应通过揭示自我缺陷的方式去获得。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我们应该确保社会成员基于人格和尊严的平等。二、教育资源分配正义的内涵教育资源分配追求始端的公平,教育资源分配正义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一)教育资源分配应帮助人们实现教育机会平等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具备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是41姚文佳李建华: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教育资源分配的内在要求。其一,教育资源的分配必须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教育平等的重要起点,任何人在基础教育阶段都应受到社会的支持,无论家庭背景和生活条件如何,都能够走进校园,接受系统的教育。接受教育是人走入社会的必备阶段,人们通过教育获得适应社会的知识与能力。如果缺乏教育,人们就无法有效地进入社会生活和满足社会需求,人际关系的平等也将面临极大的威胁。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是社会机会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必然要求。其二,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帮助人们平等地开启天赋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就平等而言,任何人的志趣和偏好都应受到社会同等程度的尊重,人们开启自己的天赋,应得到社会同等程度的认同。社会应该为人的个性和能力培养提供充分的渠道和平台。试想,如果社会提供的资源都集中于培养某种能力,那么在此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必然处于有利地位,这对其他孩子而言则有失公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应该充分考虑多样化的能力需求,为人的多元天赋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渠道。其三,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平等地体现人们在教育中付出的努力。无论家庭条件和社会阶层如何,只要在受教育过程中发奋努力,其努力的成果就不应受到区别对待。我们不断强调的考试公平、招生公平就是对此维度教育平等的守护。(二)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弥补生活环境的差异罗尔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机会平等持批判性态度,认为他们所追求的机会平等没有充分考虑人们由于不可控因素而处于的实际不平等地位。对于机会的把握需要能力的支撑,而包括原生运气在内的偶然因素对能力培养施加重要影响。人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出生家庭、居住社会环境等原生运气的限制。外部条件、原生运气的不同不应成为阶级固化的顽石。教育应向人们提供一种可能 摆脱外部条件和原生运气不足的限制,使底层的人们有机会向其他阶层自由地流动。罗尔斯、德沃金(onaldM.Dworkin)等学者提出,正义的社会应该让人们“敏于志向”而“钝于天赋”。3 96言下之意就是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应该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努力程度,而不应受制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正如威茨(Betty A.Weitz)所分析的,在罗尔斯看来,正义的社会应该通过制度建设消除自然天赋和社会环境偶然性因素的影响。4 教育是弥补外部因素差异和个人原生运气不足的关键途径。当然,在社会现实中很难将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截然分开。人们难以断定受教育者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源自他的成长环境,又在多大程度上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环境、志向和努力等因素是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虽然原生运气的差别不可完全消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教育资源的分配缩小社会成员在外部环境方面的差别。罗尔斯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事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们将之称为社会基本益品。对于教育而言,组织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师资队伍、教学用地用房、硬件设备等要素就是基本益品,需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切实保障。同时,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差异。有学者就指出,正义要求我们认识到处于社会不利地位者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别,关注可能导致不平等的社会与经济因素。5 根据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教育资源应该更多流向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经济收入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中国已经施行了义务教育政策,惠及所有适龄社会成员,但人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加之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更好的教师和更多的教育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汇集。要弥补差异,满足始端公平的要求,就必须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促进资源的正向流动。(三)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补偿自然天赋的缺陷除了能力天赋的差别,个人还有生理上的差异。罗尔斯认为,正义的社会不仅要缩小不同群体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别,还要补偿自然天赋的缺陷。正如金里卡对罗尔斯的解读:“无论直觉的理由还是契约的理由,都承认先天残障应该得到补偿,也承认应该把自然的基本益品当作一种指标,以界定最不利者的地位”。3 94有的人天生健康,有的人因为自己生理上的缺陷只能诉诸特殊的教育方式。如果要让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就需要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原因产生的特殊需要,并且通过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生理上的困难。在对于自然天赋劣势者的补偿方面,森(AmartyaSen)和纳斯鲍姆(Martha C.Nussbaum)比罗尔斯更进一步,指出要考虑他们的能力以及建立在能力之上的尊严。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