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叉·融合·多元:电影研究...电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综述_尹一伊.pdf
下载文档

ID:2717028

大小:1.16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9-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交叉 融合 多元 电影 研究 电影节 国际 青年 学者 论坛 综述 尹一伊
1052022第22期 随着“后电影”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产业和技术日臻完善,国内电影研究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蓬勃态势。基于传统电影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与研究范式之上,媒介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语境之下诞生的电影批评机制,为当下中国电影研究的理论视角、体系建构和文化内涵等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从电影研究方法的交叉路径、电影技术美学的多元图景和电影理论阐释的融合视角出发,对电影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和 当代电影 杂志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2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承办,电影评介 电影新作 杂志提供学术支持。本次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办,以“交叉融合多元:电影研究的多维视域”为主题,遴选出38篇来自国内外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与会。论坛邀请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电影学院院长尹鸿,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远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与多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 执行编委陈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卫防,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涛,当代电影 杂志副主编、编审张文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春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燕等资深学者专家担任论坛终评评委。论坛当日,路春艳、张文燕、李道新、陈阳等四位学者担任专家评议人,对与会论文和作者发言进行了 点评。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娅姝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执行副主任委员肖向荣,中国电影报社社长、当代电影 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担任致辞嘉宾。当代电影 编审、当代动画 执行主编檀秋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讲师、“仲英青年学者”、硕士生导师陈亦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史林等四位学者分别担任三场分论坛的学术主持人。一、多元图景:电影领域新现象从电影诞生至今,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技术美学变革。技术的发展是电影业革新发展的长足动力,在电【作者简介】尹一伊,女,重庆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郭瑾秋,女,上海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尹一伊郭瑾秋交叉 融合 多元:电影研究的多维视域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综述“后电影”是一批西方电影研究学者对21世纪电影新形态、新发展、新问题进行理论化的一种命名。“后电影”研究以数字时代对电影的影响作为问题意识,积极回应现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电影业态的转变以及对电影研究的挑战,初步形成了数字时代电影研究的理论建构。DOI:10.16583/ki.52-1014/j.2022.22.011106FILM FESTIVAL OVERVIEW大学生电影节综述影制作、放映以及观影过程中,技术发展的影响总是显而易见的。电影研究的技术美学维度建构、虚拟现实趋势与新美学等,都在探讨着电影技术与电影文本、电影美学、电影市场的破界与融合,也在探寻着技术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梳理着其美学蕴涵和审美特征,这正是当下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青年学者们持守理性审思的态度,在技术与电影之间找到相应的平衡点,从新的媒介技术使电影领域发生的转变和后电影时代的文化内涵与身份表达两个视角进行了讨论。关注新的媒介技术使电影领域发生的转变,青年学者林书羽围绕电影与游戏等交互性叙事中的“选择”这一行为,讨论“影游结合”是如何达成的,并以之为契机,讨论数字时代的媒体尝试;林书羽认为,参与者通过在遍历文本中有限的选择与重复游玩,不断重新回到“选择”的关键时刻,迫近如德勒兹关于未来的时间综合的纯粹时间本身。青年学者孙滟琳对策展式流媒体平台MUBI成立之初至今的经营策略进行了详细考察,以期丰富对流媒体平台商业模式的认识,以及籍此重新思考电影与电影节未来的发展方向。学者杨富松从技术、文化和身体三个角度出发,探究后电影时代科幻人文主义的发展,探析作为一种媒介或是艺术的电影,如何在技术空前发展的时代回归到人本身。学者杨宇将原生自哲学领域的情动理论应用在短视频研究中,一方面为“电影研究的未来”提供可能性方案,另一方面则从身体、互动等角度出发,激活短视频影像被遮蔽的情动潜能,提供了一种理解短视频的新方式。学者田晔通过溯源“前数字”时代的人图关系,立足于当下数字时代的发展语境,探讨电影中人图关系的“游牧”主体问题,挖掘新型人图关系与传统人图关系的具体区别,旨在分析新型人图关系对观众的审美生成和情感体验产生的影响。青年学者罗乐关注到了澳门电影发展三个主要阶段的脉络和特征,包括“积极的旁观者”“受欢迎的他者”“成长中的自述者”;在文化创新理论的参照下,对于澳门电影可以如何进行差异化品牌化的文化表达,提出找寻电影产业蓝海的发展策略。学者杨涵在对线上影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对艺术电影流媒体平台MUBI的案例分析,探寻以策展作为线上影展核心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讨论线上影展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丰富以“电影节环”为代表的当下电影节研究的理论模型论述。学者李之怡通过回顾“论文电影”的创作及其研究,挖掘“作者论”在电影媒介方面的重要观点,并试图在当今移动互联网语境下思考电影“具身发声者”的身份位置。关注后电影时代的文化内涵与身份表达,青年学者李延睿通过对志怪电影的文本分析,探索了志怪电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溯与再生的重大意义。学者张成介绍了电影与游戏的相互影响,探究互动电影延续不同的进路发展出不同的具体形态,全动态影像、章回体和新形态的互动电影各自表现出的美学特色。学者谢周浦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与电影的自动机制结合中,观察和分析了计算机程序的重复引发的视觉样式的重复,并从中寻找创作者以自身意志重新规范“新自动机制”的可能性。学者徐小棠运用物质话语分析方法,围绕“物性”“物质力”概念,讨论VR影像物质话语中惰性之物的主体性重申,物的物质力对VR影像话语表达及VR影像体验过程中物人关系的影响与建构,从而认为塑造物性审美、在影像艺术体验中建构新型物人关系,是VR影像艺术的独特魅力。学者贡其力则探讨了在游戏化电影的循环重复之中,如何克服重复感与假定性,如何摆脱虚拟性、弱化繁复的游戏秩序与规则感,产生沉浸感与逼真性等问题。学者吕弘彦提出,作为一种新的电影文本形态,电影与视频合流成的电影短视频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另类的电影体验途径。学者许冉冉基于空间理论,通过“拆迁影像”艺术表达的三种空间维度窥视现代城市的外部现实结构与内部精神肌理。二、交叉路径:电影研究方法论在千变万化的中国电影现象背后,揭示本质与规律的电影理论研究是将中国电影这个巨大工程做好、做强必不可少的驱动力,这不仅是电影创作与产业的需要,更是一个时代电影发展水平的重要准绳。做好电影理论的建构,既需要研究者具有博古通今的知识架构,也需要具备观察和探索中国电影领域发展的创新意识与时代视野。在本议题中,青年学者们从技术、媒介、文化与美学等诸多视角对电影研究方法论的交叉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关注当代电影与媒介的发展历程和史学流变。青年1072022第22期 学者王垚将译制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纳入中国电影史的研究范围之内,针对新中国译制片中非常特殊的罗马尼亚译制片的研究,打开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领域。学者唐若梳理了具身认知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学科发展历程与认知科学在电影研究中的发展脉络,提出一种交叉学科的纪录电影研究方法论,解析知觉思维的隐喻所产生的身体图式与概念认知。学者孔媛总结了动画纪录片民族志式的记忆书写方式,引入文化记忆理论、创伤理论,观照了中国动画纪录片的民族化、本土化表达。学者袁铭泽以藏族文化的主体部分藏传佛教文化为宏观参照,由民俗出发,梳理藏传佛教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风格。关注电影研究中的文化形态与媒介变革的理论建构。青年学者刘润坤阐释了十七年时期农村电影放映作为互动仪式链促成社会团结的微观机制。学者周厚翼以“系谱学”方法梳理影像本体与媒介流变的动态变革“前史”。学者廖紫俨观照中国录像艺术史,发现电视媒介对抗性的缺席在创作母题上影响着中国录像艺术的萌芽发展,令艺术家无法以激进的前进姿态介入其实验性先锋艺术创作。学者汉雨棣通过厘清“社会诗学”的概念,对纪录影片中的“文化亲密性”与其所使用的“像拟策略”进行阐释,指出“社会诗学”视角在纪录影像研究中的双重价值。学者刘思羽通过对电影藏品的价值属性、史料意义以及价值阐释等多方面问题的梳理和研究,探寻电影藏品研究之于电影史写作的关系、意义、方法和价值。学者何东煜则在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中,提出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从后思索”法,尝试丰富中国电影研究的跨学科对话,拓宽中国电影研究的广度和空间。学者周达祎探讨了叙事内容、赛车文化、剪辑手法、群体经验这四个要素对赛车电影视觉快感建构的影响。三、融合视角:电影理论再阐释随着后电影时代的到来和媒介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的制作技术、产业变革和文化书写等层面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与时代语境之下,新的学术话题与传统电影研究成果的碰撞日渐升温,青年学者们也正以融合视角聚焦电影议题,对电影理论提出创新阐释。关注中国电影媒介变革与产业融合。青年学者张仕林讨论了基督教青年会的视觉材料所呈现出的技术与叙事两个层面上的吸引力,形成了电影媒介实践基础上的现代场域。学者魏佳妮从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贵阳电影的放映情况入手,试图还原抗战时期大后方电影放映的历史面貌并揭示其重要意义,也是对中国电影史的再发现。学者刘白芊将电影、剧场化理论、电影现象学、现代主义艺术进行理论整合,通过不在场的演员与在场的观众关系的讨论,利用电影的去剧场化这个维度阐释电影现象学,提供反思现代主义艺术命题的一种路径。学者玄莉群对竖屏影像创作进行了历史的与现实的考察,以阐释竖屏影像的历史合法性、美学潜力与局限性,探讨新媒体环境中竖屏影像增生的双重影响。关注中国电影的观念变革与理论重构。青年学者尚文思琪以“自孕自育”和“与大地叠影”两重角度,对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十七年电影、伤痕电影至第五代电影等不同阶段案例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重观银幕“自孕之母”的角色固恋,完成对这一银幕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学者戚苗苗分析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中的角色塑造模式,以及“姐妹情谊”主题在1997年以后香港女编剧导演电影中的体现与发展。学者石宇宸探讨了国家话语主导下,1949至1966这一历史时期的影像叙事和时代背景下婚姻观念的变革。学者阮加乐通过对当下“化妆脸”“整容脸”“美颜脸”的梳理和意识形态批评,揭示图像时代“脸”、媒介与文化之间互动的意义。学者黄天乐以跨学科、跨媒介视角论析前电影、初始电影与后电影在空间面向的相似性,辨析电影、建筑与观者身体经验之联结。在本次论坛的进行过程中,诸位专家评议人在线上论坛中为与会论文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和专业点评。与会的青年学者关注电影前沿问题,提出新锐观点,回顾经典理论、拓展研究视角与方法,为电影批评与理论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代电影 编审、当代动画执行主编檀秋文主持了论坛闭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影视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阳宣读了由专家评审委员会遴选出的10篇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优秀学术论文名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