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党课讲稿:增强忧患意识走好新的“赶考”路 .docx
下载文档

ID:2715317

大小:21.67KB

页数:2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8-3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4年党课讲稿:增强忧患意识,走好新的“赶考”路 2024 党课 讲稿 增强 忧患意识 走好 赶考
党课讲稿:增强忧患意识,走好新的“赶考”路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原创性地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的新观点,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告诫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增强忧患意识是党始终坚守的优秀品质,是党在一次次重大转折时刻保持清醒、克敌制胜的关键。增强忧患意识是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和运用,也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应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人民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加,只有增强全党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借此机会,围绕学习中国共产党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百年历程和经验启示,给大家做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中国共产党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世界上其他政党从没有经历过的苦难和考验,其与生俱来的先进性决定了党要始终在增强忧患意识中不断奋斗前进。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克服艰难险阻、推动事业前进的重要思维方式。“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面对重重挑战,始终不忘强化忧患意识,越是艰难时刻,就越坚定信心、激流勇进,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探求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总体而言,增强全党忧患意识是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全体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一贯坚持,以及对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始终追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中增强全党忧患意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何锻造更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而领导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是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党遇到过许多困难挑战,但始终在增强忧患意识中探索前进。1922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党就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进而指明了党的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1927年,面对大革命失败的重大挫折,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强调“中国共产党从群众运动里发展成了伟大的力量”,告诫全党要广泛组织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为处于混乱涣散中的党指明了方向。此后,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提出“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同时,面对党内先后发生的“左”倾、右倾的偏向,毛泽东再三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持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和需要出发,不断探求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使党不断走向成熟。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带来的新问题,如“大批的新党员还没有受到教育”,“大批的新党员、新干部还没有足够的革命经验”,“他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完全的统一的理解,还相距很远”等,党中央清醒认识到,如不能正确处理,就会影响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为此,毛泽东强调,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939年8月,党中央作出《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强调“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成为我们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1942年,全党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在思想根源上纠正了历次“左”倾、右倾的错误。随后,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指出,党成功地达到了高度的巩固和统一。面对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党即将执政的形势,党清醒意识到骄傲自满的情绪会危害党的执政地位。为此,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告诫全党要做到“两个务必”,为全党及时注入清醒剂。这一时期,党在从幼年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强化全党忧患意识,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中增强全党忧患意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加强党在执政条件下的自身建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党和人民在军事、政治、经济、国际等许多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1956年,面对内外交错的复杂情况,党中央清醒意识到,必须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这一时期的国际国内矛盾,否则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可能会遭遇挫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强全党忧患意识。1956年9月,党的八大科学地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明确提出“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的目标。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对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同时强调“党的民主原则不能离开党的集中原则”,在党员义务方面增加了“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对党忠诚老实”等内容。1957年,面对党内外出现的新问题,根据党的八大精神,党中央开展整风运动,坚决整顿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遇到阶段性挫折的情况下,1961年初,党中央反复强调实事求是,强化调查研究。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带头开展调查研究,警醒全党以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作风,增强带领人民共同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本领。1962年初,党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对执政经验作了新的总结,强调必须要加强党委的集体领导,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并对严格党的纪律、健全党内生活以及加强党的监察工作等作了进一步规定。这些重大部署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全党忧患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建设,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项全新的挑战。1954年6月,毛泽东曾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出警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告诫全党如果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中国就会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正是怀着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辛奋斗,在短时间内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自主研制出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等,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这一时期,尽管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内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在增强忧患中建立起独立且相对完整的工业、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增强全党忧患意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思想,解放发展生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经济、科技正快速发展,党中央清醒认识到,再不解放思想,就难以推进事业发展,反复强调要增强全党忧患意识。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成为党的一次伟大觉醒。随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对于党内存在的一些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等问题,党的十二大鲜明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并提出“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随后,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提高了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强调,要使党“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面对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挑战,邓小平深刻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且“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世界社会主义出现重大曲折,国际国内的形势异常严峻,党中央深刻分析面临的形势和自身的问题,强调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党的建设为“新的伟大工程”,增强了全党密切联系群众、反对消极腐败、加强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忧患意识。在十五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要求全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00年2月,提出“三个代表”,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进入21世纪,党清醒看到此时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随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开展系统思考和实践。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通过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等举措,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提升其能力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忧党、忧国、忧民意识作为自身一贯的价值追求,引导全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增强全党忧患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增强全党忧患意识的逻辑主线和实践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党中央始终将增强全党忧患意识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和决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赶考”心态走好新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看到光明前景与风险隐患并存的客观形势,多次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并进一步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为此,他将“两个务必”升华为“三个务必”,反复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党中央多次要求全体党员认清形势,特别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面临着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才能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于自我革命,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同时,对于一定时期内出现的落实党的领导弱化、党的观念淡漠等问题,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党“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日益坚定,“两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