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NT 1214-2003 国境口岸处理炭疽杆菌污染可疑物品操作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702446

大小:225.24K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SNT 1214-2003 国境口岸处理炭疽杆菌污染可疑物品操作规程 1214 2003 国境 口岸 处理 炭疽 杆菌 污染 可疑 物品 操作规程
S I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 N/T 1 2 1 4-2 0 0 3国境口岸处理炭疽杆菌污染可疑物品 操作规程C o d e s f o r d i s p o s a l o f s u s p e c t e d o b j e c t s c o n t a m i n a t e d b y a n t h r a x b a c i l l u s a t f r o n t i e r p o r t s2 0 0 3-0 3-1 7 发布2 0 0 3-0 9-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S N/T 1 21 4-2 0 0 3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德观、王凝岚、黄鹏。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 N/T 1 21 4-2 0 0 3国境口岸处理炭疽杆菌污染可疑物品 操作规程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国境口 岸被炭疽杆菌污染的可疑物品的甄别、采样、送检、卫生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国境口岸对炭疽杆菌污染可疑物品的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 1 5 9 8 1-1 9 9 5 消毒与灭菌 效果的 评价方法与 标准3 炭疽污染可疑物品的判定3.1 可疑信件或邮包的特征3.1.1 不适当或特别的标记 邮资过多;地址手写或者打印不清晰、错别字;没有寄件人地址;不合常规的标题或无标题;没有收件人姓名;写有“私人”、“秘密”或“不能通过 X光”等限制标注;标注有恐吓字词;邮戳地址与寄件人地址不符。3.1.2 外观异常 邮件内或表面有粉末物质、有油污斑点或异味;信封或邮包不平整;包装材料过多。3.1.3 其他可疑特征 超重;有穿出金属线或铝箔。3.2 其他可疑来源物3.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出 人境动 物及其产品:来自炭疽疫区;讯问中发现有炭疽相关流行病学重要意义的事件;出现炭疽临床症状的动物。3.2.2右以下情形之一的出人境物 品:S N/T 1 21 4-2 0 0 3带有白色粉末的;来 自炭疽疫区的;讯问中发现有炭疽相 关流行病 学重要意义的事件。采样4.1 采样注意事项 至少有两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遵照附录 A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在准备好采样工具及消毒剂后,方可进人现场采样。对可疑动物不应用解剖的方式获取标本。所需的血液与组织标本,均应以穿刺方式获得。可疑物品数量较多时,采集其中部分样品后,其余应立即就地封存。封存方法可选用由防水的 轻型材料制成的挡板隔离污染区域,所有污染区域应严格密封,污染区的通风口应由塑料罩密 封,以 控制尘埃传播和循环流动的 危险。样品包装应始终保持密封状态。采样完毕后,应彻底消毒,避免可疑物扩散。采样箱移出污染区前,应对其表面进行消毒。4.2 采样工具4.2.1 采样箱:易于携带和密封的金属或硬塑箱。4.2.2 采样袋:易于封口的塑料袋,应备有大、中、小等不同型号。4.2.3 采样瓶:防破碎可密封的容器。4.2.4 棉拭子、生理盐水管。4.2.5 标签、封口纸。4.2.6 大金属镊(6 -8 )4.3 采样种类4.3.1 可疑信件或邮包。4.3.2 疑似炭疽杆菌污染的外环境标本:粉末、空气、暴露于污染环境下的各种物体表面的拭子、土壤等。4.3.3 皮肤炭疽取渗出阶段的组织渗出液或结痴阶段边缘下方用棉拭子旋转取样,肠炭疽取粪便或呕吐物,肺炭疽取痰。4.3.4 血液标本。4.3.5 可疑动物。4,4采样方法 参见附录 B.送检5.1 样本运送应遵守的原则5.1.1 不应邮寄样本。5.1.2 应专人运送样本并附有送检单,尽快送至就近检验单位的 P 3 级以上实验室。5.1.3 送样箱上应有明显标志,标明“生物危险”字样。5.1.4 应避免震荡,防止样品泄露。5.1.5 应避免日光和高热,应用一切条件防止病原体死亡。5.2 标本登记 送检样本 应注明样品名称、数量、采集时 间、地点、采集人 姓名。S N/T 1 2 1 4-2 0 0 35.3包 装 要 求 分三层包装:第一层包装,应防水、不漏气。第二层里面应有足够 的吸湿性材料,以便外漏时吸收样品的液体。第三层外部包装应能避免运送中的物理性损害和水浸。5.4 包装的标记5.4.1 包装应附有完整的样本登记标识,以便接收实验室了解病人或标本来源有关资料。5.4.2 送检人应事先将有关情况通知接收人,同时邮寄有关材料,样本包装上应贴上“生物危险”的标签。5.5 包装意外渗漏的处理5.5.1 将手插人一个清洁塑料袋内 充当 临时 防护手 套,将整个包装物放人另 一大小合适的 塑料袋中。5.5.2 同时将手套放人上述袋中。5.5.3 密封袋口,并置于安全地方。5.5.4 如有溅洒或渗漏.应消毒污染区。5.5.5 应彻底洗手。在活动场所时可参见附录C的表C.3、表C.5,5.5.6 通知当地检验检疫机关协助处理.6 污染环境卫生处理操作要求6.1 准备6.1.1 根据卫生处理的范围和工作量,确定参加人数,按要求穿戴好防护装备。6.1.2 配制卫生处理药物,使用消毒剂的种类、用量参见附录 C a6.2 常用消毒方法6.2.1 物理消毒6.2.1.1 高温焚烧炉焚烧。6.2.1.2 1 6 0 C-1 8 0 C干烤1 2 0 mi n,6.2.1.3 1 2 1 高压蒸汽灭菌 3 0 mi n-6 0 min,6.2.2 化学消毒6.2.2.1 消毒剂选择原则:高效、低浓度、作用速度快、性状稳定、配制简便、杀灭芽胞效果好、腐蚀性小、对人畜毒性低、价格低廉、易于运输。6.2.2.2 常用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含碘类消毒剂。使用范围及用法参见附录 C,6.2.2.3 消毒方法:熏蒸、喷洒、擦拭、浸泡、冲洗。6.3 消毒处理程序6.3.1 实地勘测,确定疫点和可能污染范围。6.3.2 处理 顺序 应先外围后中心(污 染严重区域),先近后远,先地面后天花、墙壁,先喷洒后擦拭,按此顺序反复消毒 2 次3 次。对密封环境或有可能密封环境,宜采用 甲醛溶液与高锰酸钾或环氧乙烷熏蒸。6.4 离开污染区时的要求6.4.1 对污染区外围进行一定范围的预防性消毒。6.4.2 用消毒液喷洒防护服及相关工具、设备、物品(重点部位反复冲洗或擦拭),2 0 mi n后方可离开或运离现场。6.4.3 遵照附录A的规定顺序脱去防护装备。应将其放人双层塑料袋内密封,移运到指定地点处理,如现场有条件,可将相关物品置于消毒液中浸泡处理。6.4.4 运载可疑污染物品或样品的交通工具离开现场前应作预防性消毒。卸下相关物品后,交通工具内外都应经终末消毒后方可重新使用。S N/T 1 2 1 4-2 0 0 36.4.5 现场使用过的所有用品,应进行彻底的卫生处理。6.4.6 填写卫生处理记录。6.4.7 卫生处理效果评价按GB 1 5 9 8 1-1 9 9 5 进行。6.5 个人防护措施6.5.1 进行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6.5.2 进人疫区(点)现场应穿着符合要求的 防护服及其他防护装备并进行安全检查。6.5.3 穿、脱防护用具应遵照附录A的规定。6.5.4 撤离现场后,个人应进行彻底的卫生淋浴。S N/T 1 2 1 4-2 0 0 3 附录A (规范性 附录)穿、脱防护服的程序A.1 穿截防护服的程序A.1.1 穿防护裤(扎裤脚)。A.1.2 穿鞋罩(鞋罩扎在裤脚外边)。A.1.3 穿上隔离衣(在腕关节处扎紧袖子)。A.1.4 戴上头罩或帽子。A.1.5 戴上手套(将手套扎在隔离衣外)。A.1.6 戴上防尘眼镜及呼吸面罩。A.2 脱下防护服的程序A.2.1 将戴着手套的手在消毒液中浸泡。A.2.2 脱去鞋罩。A.2.3 脱去 手套.A.2.4 戴上新手套。A.2.5 脱去防护裤。A.2.6 除去眼镜及呼吸面罩。A.2.7 除去头罩或帽子。A.2.8 用海绵蘸消毒液擦拭呼吸面罩(随之脱去手套,用肥皂洗手)。脱去的鞋罩、隔离衣、手套、防护裤放人双层塑料袋内密封,移运到指定地点。眼镜用消毒液擦拭。如现场有条件,应将相关物品置于消毒液中浸泡处理。S N/T 1 21 4-2 0 0 3 附录B (资料性 附录)采样方法B.1 可疑信件或邮包包装完整且未溢出的信函、包裹,应手持大金属镊将整个信函装人大小合适的采样袋,封袋口,再反向装人大一号采样袋并封口。包装破损且有溢出少量粉末的信函,应用湿棉拭子粘取,装人采样瓶。包装破损且溢出粉末数量较多时,应用采样勺取其中适量。在所采样本袋、瓶、盒外填写样品编号。BZ 空气采样B.2.1 沉降法 选用琼脂平板培养基,在 2 5 m 的面积,按正方形对角线的中央放一个,四角各放一个。放好后,同时打开平皿盖,扣放于平皿底旁并暴露 5 m i n-1 0 mi n,盖好,置 3 7 培养 4 8 h。计算五个平皿上平均菌落数。B.2.2 撞击法 采用液体冲击采样器。气溶胶经过一个内径 1.1 m m的毛细管口,从直线冲击人采样液。这种采样器 结构简 单,对大小是1 p m的粒子可捕获9 5%以上。它采用电动泵抽气,使气流冲击在采样膜上,各种气温条件都可使用。B.3无菌拭子 采样戴两层无菌的、不抹滑石粉的乳胶手套;从包裹中取出一支无菌的非棉质拭子;-1 0 0 沙-2 0 0 p L(或1 滴一 2 滴)无菌 纯 水、无 菌 生 理盐 水 或 无 菌磷 酸 盐 缓冲 液 浸 湿 拭子。用 一次性吸样头,并按无菌技术操作;抹拭表面。推荐抹拭区域镇1 0 0 c 澎,避免让拭子完全干透;将取样后的拭子放人锥形的无菌瓶,盖上瓶盖;在瓶上贴标签,将瓶放人袋子封口;将清洁后的密封袋放人其他未用过的同样的密封袋中。采集其他样本时,换掉手套以防止交 叉感染,重复上述步骤;保存有关整个过程和步骤的记录。S N/T 1 2 1 4-2 0 0 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表 C.1 漂白粉的使用范围及用法消毒对象药物浓度/(%)用 量作用时间/m i n食具(预防性消毒)0.13 0-6 0用 具1 0-2 05-6 0墙 地1 0-2 01 0 0 0 mL/m-2 0 0 0 m L/耐污水有效抓5 0 mg/L-2 0 0 m g/L6 0-9 0表 C.2 抓胺T的使用范围及用法消毒对象药物浓度/(%)药 物用 量 和 用 法作用时间/min居室及陈设物品、家具表面0.5 1.0擦 拭病人的饮食用具0.05-0.1浸 泡3 0病人的衣物、床单卧具表面1.0浸 泡3 0病人的便器及护理用具0.5浸 饱 擦 洗3 0病 人 的玩 具1.0 3.0擦 拭厕所、浴室公共场所的地面0.5-1.0喷药6 0 mL/m 一l o o-L/m细菌芽胞污染的表面1 0.0喷洒 3 0 m L/m-5 0 mL/衬运送病人的交通工具3.0喷洒 3 0 m L/m-5 0 mL/m皮肤消毒0.2-0.5浸 泡3-5伤 口消 毒1-2冲洗表 C.3 过氧乙酸消毒不同对象的方法与剂量消毒对象药物浓度/(%)处理方法作用时间/min皮 肤0.2擦拭、浸泡(手)1-2体 温 表0.5擦拭、浸泡1 5-3 0服 装0.1-2.5喷洒3 0-6 00.0 4浸 泡1 2 0便 器0.20.5洗净、浸泡3 0 -6 0室 内表 面2%(S m1,/m)不定向气榕胶喷雾3 0污 染 表 面0.2-1.0喷 洒、擦 拭3 0.6 0餐 具0.5 1.0洗净、浸泡3 0-6 0S N/T 1 2 1 4-2 0 0 3表C.4 室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