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HGT
3516-2011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516
2011
工业
循环
冷却水
中亚
硝酸盐
测定
分子
吸收
分光光度法
I C S1 3 0 6 0 2 5;7 1 0 4 0 4 0G7 6备案号:3 4 5 9 5 2 0 1 2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 G T3 5 1 6 2 0 1 1代替H G T3 5 1 62 0 0 3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I n d u s t r i a lc i r c u l a t i n gc o o l i n gw a t e r-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n i t r i t e-M o l e c u l a r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o m e t r i cm e t h o d(m o dI S O6 7 7 7:19 8 4,W a t e rq u a l i t y-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n i t r i t e-M o l e c u l a r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o m e t r i cm e t h o d l20 11 12 2 0 发布2 0 12 0 7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刖昌H G T3 5 1 6 2 0 1 1本标准按照G B T1 1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H G T3 5 1 62 0 0 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与H G T3 5 1 6 2 0 0 3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为与I S O 标准方法名称一致,将原标准名称中的“分光光度法”改为“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增加了“干扰”(见附录A);增加了“操作注意事项”(见附录B)。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6 7 7 7:1 9 8 4 (水质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标准根据G B T1 12 0 0 9 的规则对I S()6 7 7 7:1 9 8 4 做了下列结构调整:I s o6 7 7 7:1 9 8 4 中的2 1、2 2、2 3 合并为本标准的第1 章;I S O6 7 7 7:1 9 8 4 中的2 4、第9 章与“附录”合并为本标准的附录A;按照G B T1 12 0 0 9 的规则,本标准增加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I s 06 7 7 7:1 9 8 4 中的第1 0 章作为本标准的附录B。本标准与I S O6 7 7 7:1 9 8 4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删除了I S O6 7 7 7:1 9 8 4 中的8 2“精密度”,增加了本标准的第9 章“允许差”。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 A c T c 6 3 S c 5)归口。本标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宏谦、陈志刚、张苗蕾、李琳、牟雅丽。本标准于1 9 8 2 年首次发布,标准号为H G5-1 5 0 91 9 8 2;1 9 8 5 年第一次修订,标准号为H G T51 5 0 91 9 8 5,1 9 9 9 年转化为化工行业标准H G T3 5 1 61 9 8 5;2 0 0 3 年第二次修订,标准号为H G T3 5 1 62 0 0 3;本次为第三次修订。In G r3 5 1 6 2 0 1 1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重要提示:本标准所使用的强酸具有腐蚀性,显色剂是危险品,使用时应注意。溅到身上时,用大量水冲洗,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亚硝酸盐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在o 0 6 2m g L 0 2 5m g L 的测定,也适用于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废水中的亚硝酸盐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 T6 6 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r o o dG B T6 6 8 22 0 0 8,I S O3 6 9 6:1 9 8 7)3 方法提要在p H 1 9 和磷酸存在下,试料中的亚硝酸盐与4 一氨基苯磺酰胺试剂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 一(1-萘基)一1,2 一乙二胺二盐酸盐溶液(与4 氨基苯磺酰胺试剂同时加入)反应形成一种粉红色的染料,在5 4 0n m 处测量其吸光度。样品碱度过高及其他物质对结果的影响参见附录A。4 试剂和材料4 1 本标准所用试剂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4 2 水:G B T6 6 8 2,三级。4 3 磷酸。4 4 磷酸溶液:l+9。4 5 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液:1 m L 含有0 1 m g N。称取(o 4 9 22 o 0 0 02)g 亚硝酸钠(预先在1 0 5 至少干燥2h),溶于水,移人10 0 0m 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 5 下贮存于带塞棕色玻璃瓶中,该溶液可稳定放置一个月(参见附录B)。4 6 亚硝酸盐标准溶液:1 m L 含有lp gN。移取1 0 0 0m L 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液至10 0 0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临用前制备。4 7 显色剂称取(4 0 0 o 5)g4-氨基苯磺酰胺(N H 2 C 6 H 4 S 0 2 N H 3)溶于1 0 0 m L 磷酸和5 0 0 m L 水的混合液中。加入(2 0 0 _+0 0 2)gN 一(1 萘基)一1,2 乙二胺二盐酸盐(c l o H7N HC H 2 N H 2 2 H C I),混匀,移入10 0 0 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 5 下贮存于带塞棕色玻璃瓶中,该溶液可稳定放置一个月。5 仪器5 1 所有的玻璃器皿应用约2m o l L 盐酸溶液仔细清洗,然后充分用水冲洗干净。5 2 分光光度计:5 4 0H E l l。1H G T3 5 1 6 2 0 1 16 试样的制备应将试样采集在玻璃瓶中,并尽可能在采集后2 4h 内立即分析。试样多时可放在2 5 下保存,含悬浮物的试样应过滤。对于较高浓度亚硝酸盐溶液的测定,可以适当取较少的试样。7 分析步骤71 校准曲线的绘制按表1 所示的体积分别移取一系列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到六个5 0 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4 0 m I。分别加入1 0 m L 显色剂,混匀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后静置。2 0 r a i n 后以水作参比,于5 4 0n l n处用合适光程长度的吸收池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以亚硝酸盐(以氮计)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表1亚硝酸盐标准溶液体积m l。亚硝酸盐质量(以氮计)m w f z g吸收池的光程长度m m0 O OO 0 01 0 和4 0 80 5 0O 5 04 01 0 01 0 01 0 和4 015 01 5 04 020 02 0 04 02 5 02 5 01 0 和4 050 05 0 01 07 5 075 01 01。0 0】0 0 01 08 也可用5 0r l l l T l 吸收池。7 2 测定移取适当体积的试样至5 0 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4 0 m L。加入1 0 m L 显色剂,混匀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后静置。2 0 r a i n 后以水作参比,于5 4 0n r l l 处用合适光程长度的吸收池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在校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亚硝酸盐(以氮计)的质量(p g)。7 3 色度的校正若试样的颜色可能干扰吸光度的测量,则按7 2 所述步骤制备一份重复的试料,用1 0m L 磷酸溶液代替显色剂。7 4 空白试验用约4 0r a l 水来代替试样,按7 2 所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8 结果计算试样校正后的吸光度(,)由式(1)给出:A:一A。一A b(1)如已进行了色度校正,则吸光度(,)由式(2)给出:A,一A。A h A。(2)式中:A。试样的吸光度;2H G T3 5 1 6 2 0 1 1A b空白的吸光度;A。校正色度的配制溶液的吸光度。亚硝酸盐(以氮计)的含量以质量浓度凡计,数值以毫克每升(m g L)表示,按式(3)计算:凡一等(3)式中:?n N与校正吸光度(A,)对应的亚硝酸盐(以氮计)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p g);V试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 L)。该结果可以以氮的质量浓度P N(m g I)表示,或以亚硝酸根的质量浓度P N o(m g L)表示,或以亚硝酸根物质的量浓度cN【)i(p t m o I L)表示。表2 列出了相应的换算系数。表2项目p N(m g l,)P N o(m g I。)。N()(*m o l I。)p N 一 m g I 132 97 14p N O o1r a g L0 3 0 412 l _ 7C N O 一。,1V m o l 10 0 1400 4 61示例:氮的质量浓度1m g L 相当于亚硝酸盐的质量浓度3 2 9n a g i。9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 0 2m g L。1 0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有关完整鉴别试样所需要的详细说明;b)分析前实验室样品贮存的详细说明;c)实验室使用本方法所得的重复性;d)结果和表示方法;c)与本标准中规定操作步骤的差异细节,或可能影响结果的其他情况。I t G T3 5 1 6-2 0 11附录A 资料性附录)干扰A 1 碱度的干扰如样品的碱度较高,在处理试料并稀释至4 0 m L 后,p H 值仍不为1 9 士0 1,则应在稀释之前加入磷酸溶液,使样品达到指定的p H 值。本方法容许在4 0m L 试料中至少有3 0 0m g L 的碳酸氢盐碱度,同时不会偏离指定的p I-I 值。A 2 其他物质对结果的影响经试验的水样中常见物质可能产生干扰的含量范围详列于表A 1。经过试验仅氯胺、氯、硫代硫酸盐、多磷酸盐和铁(1 I)有明显的干扰。表A 1对泓定的影响b物质所用盐物质含量8 t,gm N 一0p gT I N 一1 0 0p gm N 一1 0 0 卢g镁醋酸盐l0 0 0O 0 0O 0 00 0 7钾氯化物1 0 00 0 00 0 00 0 7钾氯化物10 0 00 0 00 0 301 3钠氯化物1 0 00 0 00 0 00 0 2钠氯化物10 0 00 0 00 0 I0 1 3碳酸氢盐钠盐61 0 0(H C o)0 0 0+0 0 3十0 0 1碳酸氢盐钠盐1 22 0 0(H C o)00 0+0 0 3+0 0 6硝酸盐钾盐10 0 0(N)O 0 00 0 00 0 6铵氯化物1 0 0(N)0 0 00 0 100 3镉氯化物1 0 00 0 00 0 3一O 0 3锌醋酸盐1 0 00 0 00 0 40 0 0锰氯化物1 0 0O 0 0+0 0 40 0 3铁()氯化物1 00 0 0+0 0 40 0 3铁()氯化物1 0 00 0 0O0 6O 5 1铜醋酸盐1 0 00 0 60 0 60 0 7铝硫酸盐1 0 000 00 0 00,0 3硅酸盐钠盐1 0 0(S i 0 2)0 0 00 0 0尿素1 0 00 0 0+0 0 40 0 9硫代硫酸盐钠盐1 0 0(S 2 0 i)0 0 000 30 8 2硫代硫酸盐钠盐10 0 0($2 0;)0 0 00 0 00 7 7氯2(C 1 2)0 0 00 2 20 2 5氯2 0(C 1 2)-u 00 1l0 12 8 1氯胺2(C 1 2)0 0 60